魚類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肉類食物,因其細膩的肉質口感與豐富的蛋白質以及礦物質而被受歡迎,中國對於魚的做法更是多種多樣,例如清蒸、紅燒、水煮、香炸等等,魚在中國有著特殊的寓意,在過年的時候,幾乎每家每戶的餐桌上都可以看到一份由魚做成的菜餚,寓意著年年有餘(魚)。
市場上我們常見的淡水魚多數為草魚、青魚、鰱魚等等,這些淡水魚繁殖快,肉質多,容易培育,因此價格方面都比較親民,但也一部分淡水魚是作為魚類中的珍品,市場上並不常見,例如生長於泰山泉水之中的泰山赤鱗魚就是中國淡水魚中了一類珍品。
01中國魚類珍品——泰山赤鱗魚
泰山赤鱗魚又名時鱗魚或斑紋魚,在《泰山藥物志》有記載「本品因喜而得名」,這種魚類不僅是中國淡水魚中的珍品,也是泰山著名的特產。泰山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作為世界自然文化遺產,有著「五嶽之首」、「天下第一山」的美稱。
泰山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備受百姓崇拜,在古代泰山更是有獨特的地位,帝王告祭通常都會選擇在泰山上進行,因此也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從秦始皇開始到清代,據史料記載,先後有13代的帝王親自登臨泰山封禪或祭祀。泰山赤鱗魚這種魚類珍品就生活在這樣的名山環境中。
023年才長9釐米的泰山赤鱗魚
泰山赤鱗魚生活在泰山泉水之中,是珍貴的淡水魚,為中國的魚類珍品,同時也是作為中國五大名魚之一,其肉質鮮美幾乎沒有腥味,還可以藥用,這種魚類一般生活在海拔300到1000米的泰山山澗溪流之中。
泰山赤鱗魚體側偏,腹部圓,背部微顯蘭色,兩側的魚鱗則帶有一些微黃,其體色不是固定的,而是會隨著環境而改變。這種淡水魚與其它淡水魚有著非常大的區別,我們日常所見的淡水魚短則幾個月長則一兩年,體型上就會發生巨大的變化,能夠從拇指大小生長至手臂般粗壯,有的能夠達到近1米長,但是泰山赤鱗魚3年卻只能長9釐米左右,成年最大的赤鱗魚也不足20釐米,正是應驗了那句「濃縮就是精華」。
03泰山赤鱗魚如今的市場行情
近幾年,由於天氣乾旱,泰山山澗的溪泉和池塘經常出現乾枯的情況,適宜赤鱗魚生存的環境空間越來越少了,因此野生的赤鱗魚顯得尤為珍貴,這種魚類體型不大,生長又非常的緩慢,不過其肉質香而不膩,營養比一般的鯽魚要高上一倍以上,目前市場上野生的赤鱗魚已經達到了每斤600元。
赤鱗魚還有一種「泰山赤鱗魚不下山」的說法,因為獨特的環境,所以赤鱗魚很難培育,不過隨著大量的實驗研究,赤鱗魚如今也被人工馴化和繁殖,並且還在泰山區附近建設了一處赤鱗魚繁育保護中心,用於開發和保護赤鱗魚這種名貴的魚類資源。你是否吃過這種珍貴的淡水魚呢?對於它的味道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