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藝術網:黑白 銅版繪畫的魅力 —— 俄羅斯版畫家 Alexander Steshenko 銅版畫 · 素描繪畫作品欣賞

2021-01-20 大藝網(大眾藝術網)




黑白 · 銅版繪畫的魅力
—— 俄羅斯版畫家 Alexander Steshenko 銅版畫 · 素描繪畫作品欣賞


Alexander Steshenko was born in 1962 in Novosibirsk, Russia

1981-1985 Artistic School. 

At the same time he stidued etching, cut(engraving) 

in studio of his gradfather, who was hereditary engraver of Austrian-Russian parentage 

1993 Graduated from the Novosibirsk Architecural Institute.



 Exhibitions

1994 Russian Embassy in Washington

1994 Central Exhibition Hall of Artists, Moscow

1996 Seoul International PRINT BIENNALE '96

1996 Novosibirsk State Picture Gallery

1997 Personal exhibition, Tulsa, USA

1999 Le Vall Art Gallery, Novosibirsk

2000 Galerie Art Vivant, La Roche Sur Yon, France

2001 Galerij La Perseveranza, Ghent, Belgium

2003 Epreuve d'Artiste, Antwerpen, Belgium



Etching. In pure etching, a metal (usually copper, zinc or steel) plate is covered with a waxy ground which is resistant to acid. The artist then scratches off the ground with a pointed etching needle where he or she wants a line to appear in the finished piece, so exposing the bare metal. The plate is then dipped in a bath of acid, technically called the mordant (French for "biting") or etchant, or has acid washed over it. The acid "bites" into the metal, where it is exposed, leaving behind lines sunk into the plate. The remaining ground is then cleaned off the plate. The plate is inked all over, and then the ink wiped off the surface, leaving only the ink in the etched lines. The plate is then put through a high-pressure printing press together with a sheet of paper (often moistened to soften it). The paper picks up the ink from the etched lines, making a print. The process can be repeated many times; typically several hundred impressions (copies) could be printed before the plate shows much sign of wear.

(原文來自藝術家介紹,請自行翻譯中文)










































































相關焦點

  • 中國美術學院繪畫藝術學院版畫系教授、俞啟慧作品欣賞
    俞啟慧 1934年11月生於上海,籍貫寧波北侖,祖居大頭旗杆屋俞家,中國美術學院繪畫藝術學院版畫系教授 1960年畢業於該系,1961年因創作黑白木刻《戰友——魯迅與瞿秋白》於畫壇嶄露頭角。1980年代起獨創「木版彩拓」技法,將中國傳統拓印技法與套色木刻結合,受到國內外版畫界關注,於1994年受邀赴英國、愛爾蘭講學。1996年榮獲中國版畫家協會頒發的「魯迅版畫獎」。
  • 當銅版畫遇見傅雷 周浦鎮打造系列文化品牌
    講座中,田夫向觀眾介紹銅版畫的起源、銅版畫與表現技法的關係以及中國銅版畫的發展等。值得一提的是,他還將自己在2009年創作的《傅雷》銅版畫捐贈給傅雷圖書館,作為圖書館的永久收藏,進一步傳播傅雷精神。「因為特別敬重傅雷先生對藝術的追求和高尚的人品,一直想創作傅雷版畫,2009年春年後開始進行創作,4月完成銅版製作。」田夫說到。
  • 黑白木刻版畫製作過程
    畫稿的過程中,要思考畫面中黑色部分佔據多少比例,哪些部分可以歸結為黑色調,白色部分,以及灰色調各佔多少比例,如何運用黑白灰來突出畫面的主題,來吸引觀眾。畫稿的過程,也是充分將版畫與素描聯繫的過程,通過素描基礎,來繪製版畫稿,通過繪製版畫稿,來發現自己在素描中的問題,提升素描的概括、層次等劃分能力。2、刻板。根據繪製好黑白稿,來進行刻板。
  • 美術研究│心有靈犀 捉刀代筆——合肥版畫創作現象
    正是有了手工製版和在印刷中產生的藝術效果,使得版畫有著其獨特的藝術魅力,也是吸引近代中外許多畫家爭相嘗試、把玩喜好的輔助畫種,並且版畫的高度概括、提煉的語言特徵也是其他畫種可借鑑應用、可探索試驗的繪畫媒體。衝著版畫獨有的藝術特性和對版畫藝術的熱愛,近年來在合肥市有一批從事中國畫、油畫、水彩畫創作的中青年畫家將版畫創作當成新的繪畫實踐,去追求更高的藝術目標。
  • 有600年歷史的銅版畫技藝,連美鈔都能靠它複製得天衣無縫
    劇中李問的畫作都是如丟勒這幅作品一般的黑白線條構成,這種技法,正是從15世紀歐洲流傳至今的銅版畫(Etching,又稱蝕刻版畫)。現在追溯得到的最早銅版畫,也確實是15世紀一名製作盔甲的工匠的作品。接著又過了近百年,一位繪畫史上的巨匠出現了——倫勃朗。
  • 中國當代版畫在重慶展出 南北方版畫家交流(圖)
    陳秋杏 攝藝術家焦文斯版畫作品《Made In China》。 陳秋杏 攝藝術家張宏偉絕版木刻作品《歲月留痕》。 陳秋杏 攝   中新網重慶1月6日電 (陳秋杏 唐李嬡莎)版畫,以一種樸實無華的創作風格,簡單的創作形式來體現獨特的刀味與木味。
  • 紀念| 丟勒辭世490周年,看其銅版畫與電影《無雙》
    由周潤發和郭富城主演的電影《無雙》前不久上映,引出跌宕劇情的一幅是德國著名畫家丟勒的銅版畫《騎士、死神與魔鬼》。阿爾布雷特·丟勒(1471-1528)是文藝復興北派之旗手,以其寫實、理性、哲思與義大利三傑的天才、唯美、生機遙相輝映。丟勒創作油畫、素描和水彩,但若論最高成就,必稱版畫。
  • 李洋:以刀代筆刻畫萬千世界,用黑白語言創造藝術境界
    作品《祥輝》2011年,求學在外的李洋以家鄉房屋為主題,作品《老屋》入選第二屆全國青年藏書票暨小版畫藝術展,「這是我第一個比較滿意的作品,能入選畫展對我來說是個很大鼓勵」。在大學期間,李洋學習了木版、銅版、石版和絲網版製作手法。
  • 素描:二十面體繪畫技巧
    素描二十面體素描二十面體繪畫角度1【重點剖析】1、構圖時,準確把握好物體的比例、透視關係。素描二十面體繪畫要領12、對畫面進行全面調整,其中包括對形體結構、色調、質感、空間等幾個方面進行統一完善和處理。
  • 跟繪畫有關的英文詞彙都在這了!
    人物素描charactersketch   3.   人體畫nude   4.   毛筆畫brushdrawing   5.   中國水墨畫Chineseink painting (/drawing)   6.
  • 朝鮮:繪畫作品有什麼特點,如何購買?
    朝鮮繪畫作品俄羅斯一位人士,對朝鮮:繪畫作品有什麼特點,如何購買,作出了介紹和評價,以下為具體內容:從蘇聯分立後,在今天的俄羅斯,已經沒有了這樣的繪畫藝術。今天,當車輛沿著道路行駛時,朝鮮海報掩映在開滿鮮花的樹木中,它們是如此的美麗。
  • 廣西藝術學院師範美術80級同窗同學作品展——黃道鴻作品展
    現為欽州市文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版畫家協會會員,廣西文聯委員,廣西美協副主席,廣西「灕江畫派」促進會常務理事,廣西群文學會副會長、研究館員(正高),欽州市第三、第四屆政協常委,欽州市政協書畫院院長,欽州學院美術學院客座教授,欽州市美術家協會主席,欽州市首批優秀青年科技人才。
  • 美術生的創意繪畫,水平不輸專業畫家,作品懷舊而且有生命力
    當我們遇到了好的作品時總是忍不住要稱讚幾句,而且一定會帶著一種欣賞的眼光來看待這些好的作品。作品好不僅僅只是體現在繪畫的技巧上面,比如作品有創意 ,作品有靈感或者是繪畫的手法獨特。好的作品總是會在某一個地方感動到你,或者是從某一個細節徵服了你,所以讓你能欣賞到繪畫藝術的魅力。某平臺上一位超有才的繪畫美術生,他的作創意繪畫很有我的特色,而且繪畫作品非常有力度。
  • 俄羅斯畫家馬列維奇的至上主義繪畫欣賞
    文:原創圖:網絡馬列維奇,俄羅斯畫家,至上主義藝術奠基人。1912年,俄國畫家馬列維奇創立了至上主義畫派,標誌著傳統繪畫時代的終結。所謂至上主義,又稱絕對主義,強調情感抽象的至高無上的理性,反對傳統的物象具象化傳達。
  • 吳凡創作於1958年的水印木刻版畫作品《蒲公英》。
    原標題:吳凡創作於1958年的水印木刻版畫作品《蒲公英》。   上世紀60年代創作的雕塑作品《收租院》。 記者 熊明 攝高小華油畫作品《為什麼》。記者 熊明 攝  1月26日在重慶美術館開展的「迴響——重慶美術60年」大型展覽,梳理了重慶美術60多年的歷史。
  • 北京星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什麼是繪畫?
    繪畫是一種在二維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臨摹自然的藝術,在中世紀的歐洲,常把繪畫稱作「猴子的藝術」,因為繪畫模仿場景設計就如同猴子喜歡模仿人類活動一樣。在20世紀以前,繪畫模仿得越真實,技術就越高超,不過進入20世紀,隨著攝影技術的出現和發展,繪畫開始轉向表現畫家主觀自我的方向,看到一幅畫,鑑賞家有時候已經說不清畫的是什麼,不過卻一定能說出是誰畫的。
  • 餘本海——積墨成山個人作品展即將在北京798藝術區開幕
    在中國傳統繪畫中,往往以筆墨去表現客觀物象的存在,筆墨負載著濃厚的文化內涵,猶如太極圖一樣,黑中含白、白中藏黑,相融相依;簡單的黑白關係道出中國畫的審美真諦,這種審美關係的體現,形成中國畫獨特的審美價值,在秋高氣爽的時節,我們推出一位當代極具筆墨魅力的藝術家——餘本海。
  • 享有盛名的物理學家理察的線條與結構繪畫作品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同時也是一名業餘的繪畫愛好者。理察先生沉醉於線條與結構,他覺得他對於藝術的熱愛是和物理是有密切聯繫的——兩者都是在表達自然世界的美妙與複雜。費曼曾經在他的論文「但這就是藝術?」(But Is It Art?)中寫下這樣的一段話:「我之所以想要學畫,是因為我想要表達我對於自然之美的情感。
  • 評展|從「拉斐爾前派」的純粹到俄羅斯繪畫的廣闊與鋪陳
    在藝術消亡論盛行的當下,強烈的繪畫語言,以及語言的敘事性是我們所知道當代藝術不能替代的。評星:四星上博的「巡迴展覽畫派」以68件作品,全景式呈現列賓、列維坦、克拉姆斯柯依、蘇裡科夫等藝術家的繪畫作品。克拉姆斯柯依,《無名女郎》, 1883年而就繪畫而言,以列賓為代表的現實主義的「蘇派繪畫」幾乎影響了新中國成長起來的一代藝術家,相比西方古典主義遙不可及的諸神場景,「巡迴展覽畫派」從西方而來,但又加入了本國元素,基本功紮實。但對於西方油畫語言的轉化還不夠講究,比如《縴夫涉水》,嚴格來說更像是一張素描。
  • 加拿大齊格弗裡德·扎德馬克超現實主義繪畫作品欣賞
    加拿大繪畫藝術家Siegfried Zademack偏愛描繪超現實主義的畫作在他的作品中,你可以看到許多宗教、神話、傳說中的人物象徵,對超寫實和超現實的膚淺理解——白石之美超寫實主義的作品你不僅可以看得到物體的紋路與脈絡甚至還可以感觸到物體的溫度甚至你還會感受到時光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