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篇養生文章探討了「喝煮久的火鍋湯會亞硝酸鹽中毒嗎」,最後得出的結論是,這樣的火鍋湯不建議喝,原因不在於亞硝酸鹽,而是在於嘌呤上。這樣的火鍋底喝上一些都不至於亞硝酸鹽中毒,但是裡邊會積累大量涮肉、海鮮、動物內臟的嘌呤,過量的嘌呤會對痛風、血尿酸高、高血壓等人群造成損害。
和糖尿病一樣,以前的痛風也是一種「富貴病」,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它們變得越來越尋常了,所以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面對含有大量嘌呤的東西,我們要管住嘴。
主食類
黑豆、黃豆、綠豆、紅豆等幹豆類的嘌呤含量屬於中高水平,但是如果你不去生吃問題不大, 因為水溶性的嘌呤,在加工的過程中會流失很多,比如黃豆做的豆腐,在這個過程中嘌呤大幅下降,一般的豆製品嘌呤其實並不高。
動物肉類
每100克的豬肉大概含有132.6毫克嘌呤,雞胸肉是137.4毫克,鴨肝是301.5毫克,在肉類中不算太高,但燻羊脾和牛頸肉則不同,一個是773毫克,一個是1260毫克。燻羊脾有個做法叫塞脾,把脾切個小口,塞好餡料,烤的時候用籤字把切口封上,邊烤邊扎小洞,烤好之後味道極好。
很多人或許沒吃過塞羊脾,但是牛頸肉則不同,它脂肪少紅肉多,有些牛肉的小零食是用牛頸肉做的,有些牛肉丸也是,要注意管住嘴,別貪吃。
水產品
水產品種類繁多,嘌呤含量從個位數到四位數不等,海參每100克含4.2毫克、魚丸是63.2毫克,蝦是137.7毫克,牡蠣239毫克。
其中我們要注意的嘌呤大戶是小魚乾和白帶魚皮,小魚乾是1538.9毫克,超出豬肉10多倍,網上和零售店裡有很多小魚乾類的零食,有痛風、高血壓的人群要格外注意避開這種高嘌呤食物;
白帶魚有著修長的魚身,在日本被稱為「太刀魚」,營養豐富能降低膽固醇、防癌、活化大腦,做的時候要注意清洗魚皮,因為白帶魚皮嘌呤含量是每百克3509毫克,據悉有的地方還有「白帶魚皮」這道菜,如果遇到建議管住嘴。
蔬菜、水果、作料類則沒有什麼太誇張的。
最後給大家科普一下,痛風的人該怎麼從食物入手養生。
其一是控制嘌呤的攝入,要避免吃動物的肝、腎、胰臟,避免秋刀魚、白帶魚、牡蠣,避免黃豆、豆芽等超高嘌呤食物,對於綠豆、螃蟹等中高嘌呤的食物嚴格限量,適量吃金針菇、花生、慄子等中低嘌呤食物,平時最好多喝牛奶,吃葉菜、大米等低嘌呤食物;
其二是補充水分,每天補充2000ml的水分,注意是水分不是水,只喝水建議8杯,如果今天你吃了大量含有水的果蔬,可以適當減少幾杯水,多喝水的目的是促進尿酸的排出。
其三是保持適量體重,肥胖、超重,要比正常體重的人,增加很多健康風險。
最後要說的是養生不是讓你戒掉什麼,一個愛吃海鮮的人,你讓他不吃是有些困難的,所以我們要做的是控制量;反過來也是一樣的,愛吃蔬菜的人也要吃肉,注重飲食搭配,凡事過猶不及。
(聲明:內容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