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南極一般指地球自轉軸同南半球表面的相交點。南極的地域範圍有時指南極點領土附近地區,有時指南極洲地區一塊封的冰大地。
南極洲自160年前被發現後,人們共同對它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不斷有一些國家聯組織和個人去那裡探險。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法等國相繼發表聲明,把南極大陸的某一部分歸為已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資本主義國家開始振興經濟,南極洲的礦藏和水產資源便顯示出了更大的誘惑力,激化了各國對南極領土和資源的爭奪。為了緩和矛盾,美、英、蘇、法等12國於1957年7月在巴黎召開了第一次南極會議,與會國家同意暫時擱置對南極的領土要求,強調對南極進行科學考察的合作精神,協調各國的考察計劃,決定由12國分別在南極洲不同地區設立50個越冬科學考察站。
由美蘇兩家進行南極內陸的考察活動。1957年至1958年為國際地球物理年,上述12國先後派出了上萬名科學家在南極洲的30多個基地上,開腰了協調一致的科學研究活動。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1959年10月,由美國當屆總統艾森豪倡議,在華盛頓召開了12國南極會議,12月1日由12國籤署了南極條約,經各國政府批准後,於1961年6月23日生效,為期30年。南極條約的基本內容是使南極洲非軍事化,規定、協調、監督該地區的科學考察活動,簡單地凍結了各種領土要求。
南極條約籤署後,波蘭、捷克斯洛伐克、丹麥、荷蘭、羅馬尼亞、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巴西、烏拉圭、葡萄牙、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義大利、秘魯、西班牙等國先後也在條約上簽了字。我國於1983年6月9日在五屆人大常委會上作出決議,決定加入南極條約。第二年11月20日,我國向陽紅十號考察船從上海港出發,赴南極南設得蘭群島的喬治島建站,站名為中國南極長城站,地理座標是南緯60°13,2西經58°58′,距離北京17501.9公裡。站上的無線電設施可直接同北京聯繫。北面智利的馬爾什基地有個大型機場,距離長城站僅2.7公裡,可全年通航。從我國乘飛機經日本、加拿大或美國到智利首都聖地牙哥,再轉機便可到達長城站。與長城站同時落成的我國南極氣象站,已被世界氣象組織吸收進世界氣象網。
現在,已有100多個考察基地(其中包括永久基地、夏季基地、臨時營地)散布於南極,進行地形、地質、氣象、重力磁力、地殼構造等方面的考察。我國的長城站,在195年2月20日的落成典禮上,向全世界宣布本站已由季站升格為越冬站,接著又在近幾年建了許多個科考站。
蘭群島的喬治王島西部的菲爾德斯半島上,東臨麥克斯維爾灣中的小海灣一一長城灣,這裡灣闊水深,進出方便,背依終年積雪的山坡,水源充足。我們都知道,中國在南極洲總共有四座科考站,分別為長城站、中山站、崑崙站和泰山站。長城站建於1984年,於1985年2月20日完工,是我國在南極洲建立的第一座科考站,也是最外圍的一座科考站。感謝您的閱讀,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