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9年後,又一款心臟病幹細胞療法接近市場

2020-12-08 騰訊網

一直以來,心血管疾病都是幹細胞治療的主攻熱門方向。2011年,韓國FDA批准Pharmicellon公司(即FCB-Pharmicell)研發的自體間充質幹細胞藥物Cellgram-AMI上市,用於治療急性心肌梗死。該療法成為了全球首個利用自身骨髓間充質幹細胞製成的治療急性心梗的幹細胞藥物,給藥途徑為局部冠狀動脈注射,每次注射費用為1800萬韓元(相當於10萬人民幣)。

圖片來源: Pharmicell官網 編輯

近年來,另一款幹細胞療法CardiAMP越來越接近市場,有望成為第二款上市的心臟病領域的幹細胞藥物。這是由再生醫學公司BioCardia開發,針對的適應症包括心臟病發作後的心力衰竭以及慢性心肌缺血。

心力衰竭III期臨床試驗重啟

2020年初因新冠病毒的全球大流行,CardiAMP幹細胞治療心力衰竭III期臨床試驗的開展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並暫停了一段時間。不過在6月底,這一III期臨床試驗宣布恢復,因疫情而選擇擇期手術的第一例患者已經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完成了試驗性治療[1]。

2020年3月,數據安全監測委員會表示,CardiAMP的研究結果不存在安全隱患,並建議按計劃繼續進行試驗。迄今為止,已經在25個中心招募了75名患者。對於III期臨床試驗的恢復,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正在跟臨床合作夥伴緊密合作,針對FDA關於新冠肺炎疫情而提出的新建議來開展臨床試驗,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疫情對未來試驗的影響。

這是一種自體骨髓衍生的單核細胞製劑,旨在刺激人體在心臟病發作後心力衰竭的自然癒合反應。該療法目前已經進行到了III期臨床試驗階段,將在美國40個中心招募多達260名患者,以評估有效性和安全性,比如評估其能否改善患者的存活率、運動能力和生活質量等。

2018年,III期臨床試驗的前10名患者的臨床結果公布[2],治療組患者的六分鐘步行距離有所改善,相對改善率為20.5%;心臟功能分級改善——40%的NYHA(紐約心臟協會)心功能分級改善了1個級別;與基線值相比,六個月時MLHFQ(明尼蘇達心力衰竭生活治療問卷)評分呈正趨勢,相對改善了31%,這比II期臨床試驗的改善程度要更大。

這是首個將細胞效力分析和評分納入篩選標準的臨床試驗。在篩選期間,研究人員先抽取患者的骨髓,並測量表面標誌物的表達和功能細胞的特性,以鑑定哪些患者可能是治療的應答者,再將這些患者隨機化安排治療。研發者相信,以病人為中心「個性化」療法將是解決心力衰竭和其他疾病的強有力方法。

與心力衰竭治療市場上其他療法諸如仿製藥和小分子藥物等相比,CardiAMP幹細胞療法有潛力改變患者和醫生的「遊戲規則」,如果獲批上市,它將成為市場上強有力的競爭產品,因為它將為心肌梗死後心臟損傷提供一種有效的心臟重建的治療方案。

治療慢性心肌缺血關鍵性臨床試驗啟動

除了心力衰竭,幹細胞療法CardiAMP治療慢性心肌缺血也獲得喜人消息。在美國,頑固性心絞痛每年新發病例7萬5千例,儘管血運重建技術已經有了很多的進步,但仍然有越來越多的慢性頑固性心絞痛患者不能進一步血運重建,因此嚴重限制了症狀的改善,臨床上仍然有很大的需求尚未得到滿足。

2018年,FDA批准BioCardia公司CardiAMP細胞療法針對慢性心肌缺血(CMI)的臨床試驗器材豁免(IDE),使其可以開始利用CardiAMP細胞療法治療頑固性心絞痛(RA)的關鍵性臨床試驗。

今年7月初,該機構宣布啟動了CardiAMP幹細胞治療慢性心肌缺血的關鍵性臨床試驗,並完成了該試驗的第一次現場啟動訪問[3]。該療法旨在刺激人體的自然癒合反應以治療難治性心絞痛,已被批准在多達40個美國中心入組343位患者。

FDA表示,該試驗是產生支持CardiAMP細胞療法市場註冊所需主要數據的關鍵試驗。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CMS)將為該試驗的患者篩查、患者治療、研究性細胞治療產品和標準護理隨訪等提供費用。

展望

針對心血管疾病領域的幹細胞藥物已經問世,更多的幹細胞新藥正在走來。近年來,我國在幹細胞治療心臟病領域也取得很大的進展。今年5月《自然》雜誌報導,我國2名心臟病患者被注射了來自誘導多能幹細胞中提取的心肌細胞,成為世界上首批接受「重新編輯」幹細胞試驗性治療的心臟病患者,並在一年後成功康復[4]。此外,今年國內《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心衰的臨床研究》正在進行患者招募,這些都代表著這一領域正在快速發展。相信隨著臨床研究的開展,國內外更多的心臟病患者將受益。

參考資料:

[1] BioCardia Announces CardiAMP Heart Failure Pivotal Trial Continues with First Patient Randomized in COVID-19 Era

[2] Preliminary Results From BioCardia's Phase III Pivotal CardiAMP Heart Failure Trial Reported In Circulation Research Journal

[3] BioCardia Announces Activation of Pivotal Trial Studying CardiAMP Cell Therapy Trial to Treat Chronic Myocardial Ischemia

[4] Mallapaty S: Revealed: two men in China were first to receive pioneering stem-cell treatment for heart-disease. Nature 2020.

相關焦點

  • 這款幹細胞療法獲美國FDA壓倒性支持,有望今年上市!
    Ryoncil療法是一種間充質幹細胞療法,該療法的主要機制是通過抑制T細胞增殖,和下調促炎細胞因子和幹擾素的產生,來調節T細胞介導的炎症反應。目前,它的生物製品許可申請已獲得美國FDA授予的優先審評資格,最終評審結果將於2020年9月30日之前給出。
  • 中國第二個CAR-T療法遞交上市申請 細胞療法或成主流?
    在會議開幕首日名為「下一代醫藥:細胞療法,基因療法和其它」的線上論壇中, 羅氏(Roche)全球醫藥合作負責人James Sabry博士做出了這樣一個「驚人」的預測,「雖然小分子和抗體療法在30年後仍然存在,但是它們的重要性將有所降低。細胞和基因療法將成為未來療法的主流!」
  • JCB:肌肉晶片有助解釋心臟病幹細胞療法局限性
    、Francesco Pasqualini及其同事們發現源自幹細胞的心肌細胞或許不能有效地替換受損的心臟組織,這是因為它們不能足夠強勁地收縮。這一發現可能有助解釋在臨床試驗中,基於幹細胞的療法迄今為止對心臟病病人表現出有限的益處。
  • 一針幹細胞能治心臟病?兩個中國人試了試
    因此,該項臨床研究更像是一次對幹細胞技術安全性的考察。誘導「重生」一般來講,幹細胞療法是將體外培育的健康幹細胞通過注射等方式植入患者體內,從而達到修復、替換受損細胞及組織的目的。理想很豐滿,但二十多年過去了,幹細胞療法的進展並不順利。
  • 2020年有望上市的幹細胞療法
    如果獲得批准,這款幹細胞療法將於2020年在美國推出。這也意味著Ryoncil有望成為2020年獲批上市的幹細胞療法。事實上,這款幹細胞療法已經是上市幹細胞治療產品,此前名為Prochymal,是全球首個獲批上市的幹細胞治療產品,於2009年在美國獲批用於治療移植抗宿主病和克羅恩病。2012年加拿大宣布批准Prochymal上市用於治療兒童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隨後擴大適應症為成年人GVHD,並在紐西蘭、瑞士等國同時上市。
  • 人成體幹細胞藥物近況(節選)
    2011 年,人成體幹細胞佔整個幹細胞市場 80% 以上。成體幹細胞中,收集過程操作簡單,培養過程中汙染的概率小,與 hESC (胚胎幹細胞)相比,人成體幹細胞不存在道德問題,而且人成體幹細胞療法不需要遺傳學上的操作。
  • 幹細胞與再生醫學 從這幾家公司看市場機會
    追溯到1968年,當世界第一例骨髓移植術開啟了幹細胞醫療技術的臨床應用,這種獨特的視角、治療手段就為人類疾病治療帶來了新的曙光。醫學界對於白血病、糖尿病、中風和脊柱損傷等一系列疾病的治療研究風靡。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幹細胞相關市場規模為635億美元,預計2021年將達到千億美元級別。
  • 間充質幹細胞治療(一):國際視野
    歐洲,日本,印度獲批幹細胞藥物目前,國際上已經獲批上市的間充質幹細胞產品有10種(其中兩種退市不提)。值得一提的是,美國FDA至今也未批准任何一款間充質幹細胞作為藥物上市銷售。Mesoblast公司的 Ryoncil產品也屬於間充質幹細胞療法的產品,有望成為2020年獲批上市的幹細胞療法。如果獲批上市,這也是在美國第一款獲得FDA批准上市的間充質幹細胞產品。2019年的一份綜述顯示,截止2019年3月19日,在ClinicalTrials.gov上註冊的間充質幹細胞臨床試驗,總共82家企業司參與 (如下圖)。
  • 2款CAR-T細胞療法Kymriah和Yescarta在歐盟即將上市
    2018年7月2日訊 /生物谷BIOON/ --美國製藥巨頭吉利德(Gilead)CAR-T細胞療法Yescarta(axicabtagene ciloleucel,前稱KTE-C19)近日在歐盟監管方面傳來喜訊。
  • 【科學普及】間充質幹細胞治療(一):國際視野
    歐洲,日本,印度獲批幹細胞藥物目前,國際上已經獲批上市的間充質幹細胞產品有10種(其中兩種退市不提)。值得一提的是,美國FDA至今也未批准任何一款間充質幹細胞作為藥物上市銷售。大部分已獲批上市的間充質幹細胞產品,主要是根據其免疫調控和促進血管生成的這兩個生物學特性來選擇適應症,如移植物抗宿主病、膝骨關節炎、克羅恩病,嚴重下肢缺血等。
  • 南京鼓樓醫院完成世界首例iPS幹細胞心臟病治療,重啟心臟
    幹細胞治療也為心臟病患者帶來了新的曙光,然而,2018年,哈佛醫學院教授、再生醫學研究中心主任Piero Anversa博士多達31篇關於心臟幹細胞的研究論文因被涉嫌偽造和篡改實驗數據而被盡數撤稿,心臟幹細胞再次被證偽。
  • 細胞免疫療法: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除了以上3款產品,還有多款細胞免疫療法項目處於研發後期,即將上市。隨著更多細胞免疫療法產品的上市,很可能將極大地改變多種腫瘤的治療標準(圖表5)。2017年12月和2018年1月,先後有4款CAR-T療法的臨床試驗申請(IND)被納入優先審評,包括:傳奇生物BCMA靶向CAR-T療法LCAR-B38M、科濟生物的GPC-3靶向CAR-T、北京馬力諾的CD19靶向CAR-T,以及上海恆潤達的CD19靶向CAR-T。
  • Car-T細胞療法市場分析及未來發展趨勢預測
    Novartis與Gilead走在該領域的最前列,已有產品被美國FDA批准上市,Celgene與Merck等公司已有多種產品進入臨床試驗。2017年8月,Novartis公司的CAR-T細胞Kymriah獲美國FDA批准上市,用於治療25歲以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的復發或難治性患者,成為全球首個上市的自體細胞CAR-T療法,是Car-T細胞療法發展史的裡程碑。
  • 2020年幹細胞治療研究推動人類醫學進入新紀元
    幹細胞治療是目前臨床治療中最複雜、最先進的療法之一,在很多傳統手段無法攻克的疾病面前,幹細胞療法讓人們看到了希望。近年來,全球範圍內幹細胞治療技術和產業化快速發展,各國家密集發布支持性政策,產品正加快從實驗室到臨床應用的轉變,幹細胞產業即將翻開新的篇章。
  • 2020年首個獲批上市的幹細胞療法已出現 適應症為重症下肢缺血
    2020年,一些幹細胞候選藥物紛紛傳來或將上市的積極信號,諸如間充質幹細胞療法Ryoncil,前段時間FDA腫瘤藥物諮詢委員會9:1支持該藥物治療固醇難治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SR-aGVHD)兒童患者的療效,為其9月底上市的期望奠定了的基礎。很多人甚至認為這款療法可能是今年首個獲批上市的幹細胞藥物。
  • TIL免疫細胞療法:擊退腫瘤重燃生的希望!
    儘管很難,但醫療科技的發展也頻現曙光,一款新型免疫療法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並震驚了整個腫瘤界。這款療法以驚豔的臨床數據一躍成為最具潛力的腫瘤免疫療法,也因其卓越的臨床療效,讓年近50歲的席琳·瑞安(Celine Ryan)開啟了新的人生,經過新療法的治療,Ryan幾乎是起死回生,體內的7個轉移病灶全部消退!
  • 揭示心臟幹細胞療法竟與幹細胞的再生能力無關
    2019年12月18日訊/生物谷BIOON/---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幹細胞療法可幫助心臟從心臟病發作中恢復過來,但是這種恢復並不是出於20年前提出的作為當前正在開展的臨床試驗基礎的生物學原因。它指出心臟幹細胞以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幫助受損的心臟,而不是像最初提出的那樣通過替換受損的或死亡的心臟細胞來實現。
  • 中國幹細胞療法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
    中國幹細胞療法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如實地反映了幹細胞療法行業客觀情況,一切敘述、說明、推斷、引用恰如其分,文字、用詞表達準確,概念表述科學化。  中國幹細胞療法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揭示了幹細胞療法市場潛在需求與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銀行信貸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 幹細胞行業一周資訊
    日本發表了自體幹細胞治療痴呆症的研究報告日本京都府立醫科大學名譽教授等人發表了對痴呆症患者培養從皮下脂肪組織獲得的脂肪幹細胞,經過回輸治療後症狀好轉的研究結果。他們向9名老年痴呆症患者使用了這種療法,每隔-個月 給藥5次, 9名患者的認知功能都有所改善,從原來症狀較輕的7名患者來看,其中5名患者改善到了正常的程度。--ISEIHEALTH人類幹細胞中不含癌症突變來自埃克塞特大學旗艦生命系統研究所的- -組科學家表明,幹細胞以最原始或最原始的狀態生長時,它們不會包含任何癌症突變。
  • 未經驗證的療法:狂飆5年,日本幹細胞治療之亂象
    >由上而下的推動中,日本在2014年出臺了兩項法案,為再生醫學療法的上市提供了快車道,這也讓大量基於幹細胞的療法搭上了便車。《自然》的數據指出,截止到2019年6月,註冊具有「低風險」(使用患者體內分離出的細胞,讓它們行使類似的功能。比如分離免疫細胞抗擊癌症)的細胞療法數量高達3373項,「中風險」(使用患者體內分離的細胞,行使不同的功能。比如分離脂肪幹細胞,治療各種疾病)的療法為337項。每年,大量患者正在接受這些「療法」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