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這款幹細胞療法獲美國FDA壓倒性支持,有望今年上市!

2020-12-06 夏天風微涼

近日,Mesoblast公司發布新聞稿宣布,美國FDA腫瘤藥物諮詢委員會(ODAC)以9:1的投票結果,認為現有數據支持同種異體細胞療法Ryoncil(remestemcel-L)在治療類固醇難治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SR-aGVHD)兒科患者中的療效。

Ryoncil療法是一種間充質幹細胞療法,該療法的主要機制是通過抑制T細胞增殖,和下調促炎細胞因子和幹擾素的產生,來調節T細胞介導的炎症反應。目前,它的生物製品許可申請已獲得美國FDA授予的優先審評資格,最終評審結果將於2020年9月30日之前給出。如果獲得批准,則意味著該療法將成為美國第一款獲得FDA批准上市的MSCs產品,有望填補美國用於治療12歲以下兒童類固醇難治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療法空白。

在此前已經公開的一項3期試驗結果中,患者接受Ryoncil治療後第28天的客觀緩解率(ORR)為69%,與45%歷史控制率相比,有統計學意義的顯著增加。在接受至少一次輸注治療且隨訪100天的患者中,患者的死亡率為22%。而接受初始類固醇治療無效的患者第100天死亡率高達70%。目前,Ryoncil正在被開發用於其它罕見疾病的治療,該公司還已經啟動3期臨床試驗檢驗它用於治療嚴重COVID-19患者的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療效。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一種多系統損害的全身性疾病,是造成移植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是由於移植後異體供者移植物中的T淋巴細胞,經受者發動的一系列「細胞因子風暴」刺激,大大增強了其對受者抗原的免疫反應,以受者靶細胞為目標發動細胞毒攻擊,其中皮膚、肝及腸道是主要的靶目標。移植物抗宿主病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慢性者發生率低於急性。

根據國際血液和骨髓移植研究中心的數據,全球每年約有30,000例用於治療血液病等疾病的異基因骨髓移植,其中25%的病例發生在兒童人群中,有近50%的異基因骨髓移植患者會發展為aGVHD。然而,目前臨床上尚無有效方法來治療移植物抗宿主病,尤其是兒童移植物抗宿主病。

基於間充質幹細胞的細胞療法,在幹預移植物抗宿主病方面的研究

幹細胞是人體內一類具有無限自我更新能力以及多向分化潛能的原始細胞群。幹細胞具有多向分化、低免疫原性、免疫調節等生物學特性,這使得它成為當代生物醫學研究的重點。而在全球諸多的幹細胞臨床實驗研究中,間充質幹細胞是應用最多的一個。目前,間充質幹細胞臨床治療研究已經涉及多個系統上百種疾病,其中包含多種血液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等,臨床應用價值不菲。

近年來的研究發現,間充質幹細胞的免疫調節特性可以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提供新的可能。間充質幹細胞可以通過抑制淋巴細胞的增殖、抑制抗原呈遞細胞分化成熟及功能發揮、抑制CTL形成、增加調節性T細胞比例等多種途徑發揮免疫調節作用,從而減輕移植後的免疫排斥反應,從而實現對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有效幹預。

今年早些時候,我國的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公開的信息中,就有一款用於難治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新藥獲得國家臨床默示許可,該款幹細胞新藥由天津昂賽細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開發。

小結

近年來,隨著再生醫學以及幹細胞技術的不斷進步,幹細胞尤其是間充質幹細胞產品在多種疾病的治療中展現出的了驚人的潛力,為諸多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幹細胞技術這一現代生物科技與再生醫學結合的革命性前沿技術,成為了全球眾多國家重點發展的新興科技,具有不可估量的發展前景!

相關焦點

  • 上市9年後,又一款心臟病幹細胞療法接近市場
    2011年,韓國FDA批准Pharmicellon公司(即FCB-Pharmicell)研發的自體間充質幹細胞藥物Cellgram-AMI上市,用於治療急性心肌梗死。該療法成為了全球首個利用自身骨髓間充質幹細胞製成的治療急性心梗的幹細胞藥物,給藥途徑為局部冠狀動脈注射,每次注射費用為1800萬韓元(相當於10萬人民幣)。
  • 2020年有望上市的幹細胞療法
    如果獲得批准,這款幹細胞療法將於2020年在美國推出。這也意味著Ryoncil有望成為2020年獲批上市的幹細胞療法。事實上,這款幹細胞療法已經是上市幹細胞治療產品,此前名為Prochymal,是全球首個獲批上市的幹細胞治療產品,於2009年在美國獲批用於治療移植抗宿主病和克羅恩病。2012年加拿大宣布批准Prochymal上市用於治療兒童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隨後擴大適應症為成年人GVHD,並在紐西蘭、瑞士等國同時上市。
  • 幹細胞治療漸凍症上市有望 FDA探討新審批途徑
    近年來,美國FDA對細胞治療產品的前景給予認可,並正在努力為這類創新新藥的發展勾勒一條現代化、有效的道路,他們計劃從加速審批路徑、快速通道資格、增加審評員以及制定新指導文件等方面來推進。2019年初FDA宣布了對未來細胞治療的發展計劃,預測到2025年這一領域每年將有10-20款新藥獲得批准,囊括細胞和基因療法產品。
  • 中國第二個CAR-T療法遞交上市申請 細胞療法或成主流?
    6月30日,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CDE)官網顯示,藥明巨諾申報的瑞基侖賽注射液(暫定名)上市申請獲國家藥監局CDE承辦,這是國內第二個遞交上市申請的CAR-T療法。今年6月9日,藥明巨諾完成了1億美元的B輪融資,募集資金用於持續推動JWCAR029的臨床研究、進一步擴充研發管線和商業化準備以支持新產品上市。目前,全球共有兩款CAR-T藥物獲批上市,靶點均為CD19,分別為諾華的Kymriah和Kite製藥的Yescarta,前者用於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和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治療,後者用於治療淋巴瘤成人患者。
  • EGFR抑制劑獲突破療法認定;FDA批准帕金森新藥Ongentys上市
    這款藥最初由BIAL Pharmaceuticals公司開發並在2016年在歐盟獲批上市。2018年1月,復星醫藥以1800萬美元從BIAL公司獲得了opicapone在中國市場的獨家權利。2019年3月,復星醫藥在中國遞交了opicapone的新藥臨床申請並獲得CDE受理。
  • 靶向癌症幹細胞臨床新藥獲美國FDA突破性療法認定
    今天,生物製藥公司Stemline Therapeutics宣布,美國FDA已授予其臨床新藥 SL-401 突破性療法認定。該新型藥物可靶向白介素-3受體(interleukin-3 receptor ,CD123),用於治療急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腫瘤(blastic 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 neoplasm,BPDCN)。
  • FDA批准創新療法 有望治療過度嗜睡
    這些患者急需能夠讓他們在白天保持清醒的療法。3月21日,FDA宣布批准Jazz Pharmaceuticals公司開發的Sunosi(solriamfetol)上市,治療與發作性睡病(narcolepsy)或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症候群相關的白天過度嗜睡。這是第一款擁有雙重作用機制的創新療法,它有望幫助患者在白天保持清醒。
  • 實體腫瘤開創性療法!TILs個性化免疫治療有望2022年上市
    根據最新消息報導,預計這項療法將在2021年正式提交上市申請,如果一切順利,將在2022年正式獲批上市,這將是實體腫瘤獲批的首款過繼性細胞免疫療法。  TILs療法有望獲批黑色素瘤  TILs療法在黑色素瘤中的研究是最早也是最多的,並且取得的數據也是目前最好的。在今年的ASCO會議上,基於TILS細胞的創新型療法LN-144(Lifileucel)更新了黑色素瘤的臨床結果,再次引起了轟動。
  • 2020年有望在中國上市的20款新藥
    這款藥有望成為貝達藥業繼凱美納(鹽酸埃克替尼)後的第2款肺癌靶向藥。該藥物曾獲美國FDA授予的突破性療法認定,並於2018年8月在美國獲批上市。在中國,拉那蘆人單抗於2019年3月提交進口新藥上市申請,目前正在審評中。 遺傳性血管性水腫已被納入中國《第一批罕見病目錄》。這是一種是以發作性、自限性、局限性全身皮膚黏膜下非凹陷性水腫為特徵的原發性補體遺傳缺陷病。
  • 激活p53,創新血癌組合療法獲FDA突破性療法認定
    ▎藥明康德/報導 日前,Aprea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美國FDA授予其在研療法APR-246突破性療法認定,與azacitidine聯用,治療攜帶TP53基因突變的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MDS)患者。
  • 10款獲FDA批准上市 超20款在臨床開發 寡核苷酸療法潛力如何?
    寡核苷酸療法能夠直接調控基因表達,它被認為是繼小分子藥物和蛋白質類藥物之後的新一類藥物開發熱點方向。根據近日發表在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期刊上的一篇文章,截止2020年1月,全球範圍內已經有10款寡核苷酸藥物獲得美國FDA批准上市,同時還有至少20多款在研寡核苷酸藥物進入臨床研究階段。
  • 國產抗BCMA CAR-T細胞療法!科濟生物CT053獲美國FDA孤兒藥資格...
    近日,該公司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授予其抗BCMA CAR-T細胞療法CT053治療多發性骨髓瘤(BCMA)的孤兒藥資格(Orphan Drug Designation,ODD)。在美國,罕見病是指患病人群少於20萬的疾病類型。在研藥物獲得孤兒藥資格(ODD)認定後,藥企有資格獲得罕見病藥物研發方面的各種激勵措施,包括臨床試驗費用相關的稅收抵免、FDA用戶費減免、臨床試驗設計中FDA的協助,以及藥物獲批上市後為期7年的市場獨佔期。
  • 諾華CAR-T細胞療法Kymriah™ 率先獲FDA批准上市
    2017年8月30日,諾華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批准Kymriah™ (Tisagenlecleucel)靜脈輸注懸浮液(之前稱為CTL019)——首個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用於治療25歲以下、難治性或兩次或多次復發的B細胞前體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患者。Kymriah是新型免疫細胞療法,也是一次性療法,利用患者自身T細胞來對抗癌症。
  • 2020年首個幹細胞新藥已獲批上市,重症下肢缺血治療迎來新選擇!
    近日,印度藥品監督管理局(DCGI)監管批准了同種異體間充質幹細胞療法Stempeucel的上市,該產品的適應症為伯格氏病和動脈粥樣硬化性外周動脈疾病引起的嚴重肢體缺血(CLI)。是首個獲批在印度用於商業用途的異體細胞療法產品,也成為了2020年全球首個上市的幹細胞新藥產品。
  • 僅用3月,FDA批准囊性纖維化突破性療法
    ▎藥明康德/報導 今日,Vertex Pharmaceuticals公司宣布,美國FDA批准該公司的創新療法Trikafta(elexacaftor/tezacaftor/ivacaftor和ivacaftor)上市,治療年齡12歲以上的囊性纖維化(CF)患者。
  • 科學網—CAR-T細胞療法有望成治療多發性骨髓瘤新策略
    或許,今後像馬女士這一類血液腫瘤患者,有望在瑞金醫院成立的「國家轉化醫學中心」內,獲益於這一前沿技術。 當天,這項研究成果還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CAR-T療法有望成為治癒骨髓瘤的治療新策略,可能為更多患者帶來生的希望。 MM是一種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常見臨床表現為骨痛、貧血、腎功能不全、感染。
  • 2款CAR-T細胞療法Kymriah和Yescarta在歐盟即將上市
    2018年7月2日訊 /生物谷BIOON/ --美國製藥巨頭吉利德(Gilead)CAR-T細胞療法Yescarta(axicabtagene ciloleucel,前稱KTE-C19)近日在歐盟監管方面傳來喜訊。
  • 賽諾菲龐貝病療法獲FDA優先審評資格,有望成為新標準療法
    日前,賽諾菲(Sanofi)公司宣布,美國FDA已接受該公司為avalglucosidase alfa遞交的生物製品許可申請(BLA),用於作為長期酶替代療法治療糖原累積病(Ⅰ型、Ⅱ型)(又名龐貝病,Pompe disease)患者。FDA同時授予這一申請優先審評資格,預計在明年5月8日之前做出回復。
  • 先聲藥業(02096)管線中這個小分子,為何被FDA認定為突破性療法?
    作為先聲藥業「自主研發+國際合作」雙輪驅動的成果之一,今年8月先聲藥業剛從美國G1 Therapeutics買下Trilaciclib獨家許可,先聲享有該藥物大中華地區(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所有適應症的開發和商業化權益。
  • FDA批准「first-in-class」創新療法 治療白日過度嗜睡
    今日,美國FDA批准Wakix (pitolisant)用於治療成年發作性睡病(narcolepsy)患者的白日過度嗜睡 (EDS) 。Wakix是一款「first-in-class」的選擇性組胺3(h3)受體拮抗劑/反向激動劑,通過一種全新的作用機制——增加大腦中促進覺醒的神經遞質組胺的合成和釋放——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