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為蘋果追逐的7nm5nm晶片有什麼差異,為什麼都要抱臺積電大腿?
關於晶片製程問題,目前我們已知最先進的手機晶片無非就是7nm製程和5nm製程,市面上已經實現量產的7nm製程晶片有很多,比如蘋果A13、高通驍龍865、華為海思麒麟990、聯發科天璣1000等等。
-
14納米的晶片與7納米的晶片,有什麼差別嗎?
14納米與7納米是什麼意思?晶片中14納米與7納米,指的是晶片的製程。大家知道晶片是由電晶體組成的,製程越小,那麼在同樣面積的晶片裡,電晶體就越多,相對應的性能就越強了。以華為麒麟980及華為麒麟970為例,麒麟980是7nm工藝的晶片,麒麟970是10nm工藝的晶片。麒麟980為69億個電晶體,麒麟970為55億個電晶體,提升了25.5%左右。在同樣大小的一塊晶片裡,7nm工藝的晶片顯然可以比10nm的工藝搭載更多的東西,更別說是14nm的了,所以現實中越小的製程,技術越先進,相應的性能越高。
-
晶片製程之戰:從7nm到5nm,同場競技哪家強?
從華為和蘋果打響7nm旗艦手機晶片第一槍開始,7nm晶片產品已是百花齊放之勢,5nm晶片也將在下半年正式首秀。這些逐漸縮小的晶片製程數字,正是全球電子產品整體性能不斷進化的核心驅動力。7nm與5nm差距在哪半導體製程技術從7nm邁入5nm,將為晶片性能及工藝效率等帶來極大程度的提升。
-
臺積電第四季度7nm、5nm晶片將滿產能出貨
之前有消息稱臺積電5nm、7nm訂單非常的多,到底有多少呢? 現在,有供應鏈就給出了截至到今年年底臺積電5nm、7nm訂單的情況,其中可以看到5nm的主要供貨量還是蘋果,而7nm則是AMD的RDNA 2和Zen 2。
-
7nm、5nm、3nm?晶片工藝的極限在哪裡?製程小的晶片有什麼優勢
眾所周知,前段時間臺積電宣布開始試產5nm晶片了,而在此之前臺積電也是全球第一家量產7nm晶片的代工企業。而另外像格芯目前已明確表示不再研究10nm以下的晶片製造技術,並且這樣的晶片代工企業並不只有格芯一家。
-
「晶片」真的是越小越好?看看7nm和10nm的晶片,差距到底多大?
現在是科技的時代,我們的生活中融入了很多的智能設備,然而科技感滿滿的設備都只需要幾枚小小的晶片,晶片也是現在各國的非常重點的項目。眾所周知,晶片都是製作的越小越好,據了解,晶片是由電晶體組成的,製程越小,同樣面積的晶片裡,電晶體就越多,自然性能就越強了。
-
同樣是臺積電7nm,蘋果和華為的7nm其實不一樣
我們也期望通過粗淺地闡述不同7nm工藝在參數方面的差別,來大致看一看如今的工藝製程有著什麼樣的市場宣傳範式。通過對不同7nm、8nm工藝的認識進一步加深,也有助於我們搞清楚這些數字實際意味著什麼,以及「摩爾定律」背後的這些電晶體現如今究竟在以怎樣的步伐邁進。驍龍855有兩種7nm?臺積電(TSMC)是從2018年4月開始大規模量產7nm製程的。
-
為什麼CPU製程工藝非要追求7nm、5nm甚至2nm,為什麼要這麼小?
雖然美國並未完全禁止臺積電為華為代工晶片產品,但是卻不允許臺積電為華為代工5nm、7nm工藝製程的高端處理器晶片。這是否意味著華為將會徹底喪失高端晶片的生產能力呢?畢竟國內中芯國際滿足商用的僅為14nm工藝製程的晶片。我們不禁會產生這樣的疑問,既然高端工藝製程的晶片無法實現,為何不使用低端工藝製程的晶片來實現同樣的性能呢?換句話來說,為什麼晶片工藝要追求的這麼小呢?
-
為什麼7nm、5nm晶片用12寸晶圓?一塊晶圓可生產多少晶片?
為什麼7nm、5nm晶片用12寸晶圓?一塊晶圓可生產多少晶片?晶片的生產最重要的就是晶圓,晶圓就是矽半導體電路的矽晶片,高純度的多晶矽經過多重的工藝製作之後就會變成晶圓片,而我國的晶圓生產線多半都是以8英寸和12英寸為主的。那麼你們知道為什麼7nm以及5nm的晶片要用12寸的晶圓?還有一塊晶圓到底可以生產出多少的晶片呢?
-
臺積電宣布明年試產5nm晶片!量子穿隧問題該如何解決?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極客有態度在半導體中,目前最先進的工藝無非就是7nm了。今年9月份,蘋果發布了新的產品IPhone XS IPhoneXS Max 以及IPhone XR。它們搭載的都是基於臺積電7nm工藝打造的A12處理器,在發布會上也是花了大量的篇幅去介紹A12,當然除了蘋果,華為的新旗艦麒麟980也同樣採用的臺積電的7nm工藝。自從格羅方德放棄了7nm製程的研發以後,臺積電就成為了世界上能大量生產代工7nm的獨苗,連往日的三星也沒了神氣。可見7nm真的是難住了各路英雄好漢。很多網友也是擔心是不是半導體的路已經到頭了?
-
蘋果、華為和高通下代手機晶片都是7nm製程工藝,有什麼優勢?
打開APP 蘋果、華為和高通下代手機晶片都是7nm製程工藝,有什麼優勢?以及高通驍龍855都是基於7nm工藝,製程工藝似乎成為手機晶片升級換代的一大核心點,那麼7nm製程工藝好在哪,對用戶來說有何價值呢?
-
中興7nm晶片是什麼晶片?中興通訊7納米晶片量產
據 Gizmochina 報導,今天早些時候中興通訊(43.910, 1.53, 3.61%)表示其已實現晶片設計和開發能力。目前已經量產了 7nm 處理器,並已在全球 5G 基礎設施中使用,同時也開始投入 5nm 製程技術。
-
晶片中,14nm工藝和7nm工藝有什麼區別?為何華為必須要用7nm工藝
晶片的工藝製程是什麼? 在晶片的電晶體結構中,計算機是0和1為單位進行運算,當電流從 Source(源極)流入 Drain(漏級),其中的,Gate(柵極)相當於閘門,主要負責控制兩端源極和漏級的通斷,而我們俗稱的nm值,指的是Gate的最小寬度,如它的大小決定了晶片中電流通過時候的不同損耗。
-
7nm物理極限!1nm電晶體又是什麼鬼?
適用了20餘年的摩爾定律近年逐漸有了失靈的跡象。從晶片的製造來看,7nm就是矽材料晶片的物理極限。不過據外媒報導,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一個團隊打破了物理極限,採用碳納米管複合材料將現有最精尖的電晶體製程從14nm縮減到了1nm。那麼,為何說7nm就是矽材料晶片的物理極限,碳納米管複合材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XX nm製造工藝是什麼概念?實現7nm製程工藝為什麼這麼困難?
目前僅剩下的7nm工藝也只有臺積電能夠在現階段實現量產。今天與非網小編就來與大家探討一些關於7nm工藝製程的問題。 也許有的看官還雲裡霧裡,等會兒,先告訴我這個XX nm到底是啥意思?別急,下面就來說了。 XX nm製造工藝是什麼概念?晶片的製造工藝常常用90nm、65nm、40nm、28nm、22nm、14nm來表示。
-
為何曾經說7nm是半導體晶片的極限,為何現在都在量產5nm工藝了呢
【為何曾經說7nm是半導體晶片的極限,為何現在都在量產5nm工藝了呢】在半導體領域,有一個特別關鍵性的定律——摩爾定律。我們看看摩爾定律是怎麼規定的?這個內容似乎也沒有提到7nm工藝是極限呢,這裡涉及到一個問題,那就是這裡提到的XX nm,實際上就是電晶體柵極的寬度,也被稱為柵長。而我們晶片中的柵長越短,則可以在相同尺寸的矽片上集成更多的電晶體;其實如何控制柵長長度,這是非常必要,且需要我們控制的內容。
-
蘋果A14的5nm工藝過後又將是什麼?或快到晶片性能極限時代!
隨著iPhone12的到來,蘋果的最先進5nm工藝晶片為新一代iPhone系列電子產品帶來了強勁動力。那麼下代的A15,A16又將採用3nm甚至1nm工藝技術嗎?會不會因為極小尺寸的量子效應而到達物理技術極限呢?接下來我們便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
誰說7nm工藝是晶片極限?有了EUV光刻機,5nm以後都不是事!
一顆晶片的生產製造需要許多環節,但是光刻機肯定是其中最複雜,最難攻克的關鍵一環,全球雖說生產光刻機的廠商有很多,但是能夠真正量產EUV光刻機的就只有荷蘭ASML一家,也正因為有了ASML的EUV光刻機,業界才可以生產出7nm以下工藝的晶片,今年就會有5nm工藝的晶片誕生,比如華為麒麟
-
為什麼5nm的晶片比生產原子彈都難?
比如美國的原子彈技術水平更高,做出來的原子彈相當於10萬噸TNT當量,蘇聯的技術水平弱點,做出來是9萬噸TNT當量,但是威懾效果是一樣的,這玩意最後用上都是要拼命的時候了,炸死你100萬人還是90萬人,差別不大了,都能讓對方怕。所以原子彈的研發,是0和1的過程,做不出來就是0,做出來就是1。做不出來啥都不是,做出來就是王者。
-
中科院的5nm光刻技術,和ASML的5nm光刻機是兩碼事
但這麼重要的設備,國內水平較為落後,目前還在90nm節點,只能用於90nm晶片的製造,屬於低端產品,而ASML最強,可用於5nm晶片的生產,中間隔了10年以上的技術。但重要的是當晶片進入到7nm時,必須要用到EUV光刻機,即紫外線光刻機,波長為19.3nm的光源,這種光刻機只有ASML能夠製造,而中國芯要實現7nm或以下技術,就得看ASML的臉色,要看對方賣不賣EUV光刻機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