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煙霧事件對中國霧霾的啟示

2021-01-09 人民網

  目前,中國大部分地區(包括北京在內)被霧霾天氣籠罩,空氣汙染嚴重。這種現象不僅會讓人不舒服,而且會影響人的健康,甚至會導致老人、兒童和患有呼吸道疾病的病人死亡。像我這個年紀的英國人對這種現象尤其感到不安,因為它使我們回想起1952年英國倫敦發生那場的導致12000人喪生的煙霧事件。

  1952年,英國的經濟發展階段(人均GDP)與當前的中國幾乎是一樣的,這絕非偶然。總結倫敦煙霧災害事件的經驗教訓,研究倫敦和英國政府如何在事件發生之後如何改善空氣狀況,對於中國是大有裨益的。

  1952年12月的倫敦煙霧事件持續了5天,空氣能見度最多只有幾米,有些地方只有一米。

  那一年,我剛開始上學,找到路的唯一辦法是沿著路邊的柵欄和房屋走,根本看不清交通狀況。要想安全地過馬路,必須靠聽汽車的聲音來判斷。煙霧中夾雜著硫和煤煙汙染帶來的難聞氣味。導致煙霧汙染的直接原因是電廠和家庭使用的煤炭,汽車排放的尾氣也是原因之一。

  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直接導致的傷亡人數是4000至6000人,其中很多都是兒童和患有呼吸道疾病的病人。單單這一傷亡人數,就足以使這一事件成為國家災難。

  倫敦煙霧帶來的嚴重後果進一步惡化了當時的醫療條件,不是所有的傷亡人數都馬上得以統計。

  這場災難是英國工業化進程中忽視汙染控制的後果,1952年也是英國經濟結構中工業佔最大比例的一年,此後服務業所佔比例逐漸提升。

  因此,不論是從人均收入來看,還是從工業結構來看,當時的英國和中國目前的處境十分相像。幾乎這一百年來,倫敦都因煙霧汙染而出名。

  由於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的後果非常嚴重,英國第一次開始採取嚴厲的汙染控制措施。1954年通過了一部管制倫敦汙染的特別法案,1956年通過了全英國適用的《清潔空氣法》。這些法案禁止了排放煙塵燃料的使用,提高了工業用煙囪的最低高度,規定了電站遷離城市等措施。

  同時,英國政府還採取措施治理泰晤士河,那時的泰晤士河因為有毒物質含量過高河水裡已經沒有魚了,在生物學上,泰晤士河已是一條「死河」,不慎掉入泰晤士河的人都要被送到醫院接種疫苗。

  因為倫敦的汙染問題非常嚴重,英國政府採取的這些措施並沒有獲得立竿見影的效果。1962年,還發生了一次更嚴重的煙霧事件,但是1962年的傷亡人數不及1952年。漸漸地,倫敦百年來的染黑建築物的汙染之罩,被慢慢摘去。解決嚴重的汙染問題花費了近十年,1962年之後,倫敦再沒有出現過那樣大規模的煙霧。

  治理措施的累積效應非常顯著。最重要的是,再沒有出現1952年那樣的大面積人員傷亡了。倫敦的外觀得以改變。以前,清理那些建築物的工作都沒有意義,因為建築物一會兒就會被汙染。現在這些建築物都變乾淨了。魚兒回到了泰晤士河,在泰晤士河釣魚已經成為大家的一個習慣。

  結論是什麼呢?首先,英國為工業化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中國也一樣。中英兩國人民都以大規模的環境破壞為代價脫離了貧窮。其次,在英國,通過十年到二十年的努力,還是有可能轉變環境破壞帶來的後果。

  但是這一轉變並不會自發地發生。轉變的發生需要得到政府制定堅決的政策,也需要公眾的支持。

  自由市場和小額投資並不能解決問題。自由市場放任了汙染的發生,因為清潔技術通常比汙染技術更貴,小額投資還會加劇汙染。為了戰勝英國1952年的災害,必須採取嚴厲的政府管制,並在清潔電站和工業上進行高額投資。

  考慮到這可能是解決此類問題的唯一經濟途徑,中國也需要走英國相同的路徑。希望在走上這一路徑前,中國不會遭遇像倫敦1952年那樣大規模的災難。

  譯自:2013年1月14日《環球時報》 編譯:工信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 黃婧

  (責任編輯:袁志麗)

(來源:中國經濟網)

相關焦點

  • 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介紹 倫敦煙霧和北京霧霾一樣嗎?
    環境問題一直是人類所擔心的,在日益發展的現代,也容易出現各種嚴重的環境汙染事件,1952年12月初的倫敦,因為一場嚴重的煙霧事件,讓倫敦傷亡慘重,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回顧一下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據統計,當月因這場大煙霧而死的人多達4000人。此次事件被稱為「倫敦煙霧事件」,成為20世紀十大環境公害事件之一。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原因1952年11月和12月初倫敦出現異常的低溫,居民為了取暖,在家中大量燒煤,煤煙便從煙囪排放出來。如果煤煙在大氣中擴散,就不會聚集而產生濃霧。但是當時有一股反氣旋在倫敦上空,使倫敦上方的空氣升溫,導致高處的空氣溫度高於低處的空氣。
  • 起底倫敦煙霧事件,看中國霧霾離死亡還有多遠
    這種症狀很快在人群中爆發開來,越來越多的人感到眼睛刺痛、呼吸困難,他們咳喘、流淚甚至心肺劇痛……絕望中抬眼望去,暗黃色的濃霧吞噬了繁華的都市,瀰漫著惡臭和灰霾的倫敦猶如墮入地獄中!英國得大洋水汽和暖流厚愛,加之自身獨特的地形,一直都是一個多霧多雨的國家。尤其在工業革命大量使用煤炭後,出現煙霧天氣的概率和程度都更甚以往,倫敦「霧都」之名也傳遍全球。
  • 霧霾天 突然想起了曾經的倫敦煙霧事件
    19世紀的倫敦開始走上工業革命的道路,由此至20世紀中期的這短短100多年間,倫敦多地曾發生嚴重的空氣汙染事件,尤其以1952年12月的這場霧霾事件最為著名
  • 英媒:北京可從倫敦煙霧事件獲啟示出臺相應法律
    英國《金融時報》1月17日發表了題為《霧都倫敦給北京的啟示》的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籠罩北京城的這次史無前例的空氣汙染距倫敦1952年的「大煙霧」(Great Smog,英國歷史上最嚴重的空氣汙染事件)幾乎整整60年,這實在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巧合。  周二,北京當局報導稱,在前三天汙染水平屢創紀錄後,該市的汙染程度正在減輕。
  • 京城霧霾史上罕見 濃度逼近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清潔空氣中心副主任朱怡芳告訴財新記者,當PM2.5超過1000微克/立方米時,就空氣顆粒物濃度而言,已基本相當於著名的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的汙染濃度。  1952年12月5日到9日,由於冬季燃煤、工業排放量大,加上持續幾天的逆溫,二氧化硫、煙塵等顆粒物聚集在倫敦上空,整座城市被籠罩入黑暗的迷霧,導致約12000人喪生,患病者不計其數。
  • 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促使英國全面治霾
    這是《霧都孤兒》中對19世紀工業倫敦的描繪,在1952年的倫敦人看來,或許是個可怕的伏筆。1952年爆發的倫敦煙霧事件,是世界空氣汙染史上最慘重的一頁,超過1.2萬人過早死亡。  63年過去了,當冬季的倫敦再也不是「深黃色」時,中國的北方城市卻逐年被灰色的霧霾籠罩,汙染指數幾度「爆表」。
  • 20世紀十大環境公害事件: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
    ,這次重大煙霧事件是由於倫敦上空受高壓系統控制,大量工廠生產和居民燃煤取暖排除的廢氣難以擴散,12月5日至8日的4天裡,倫敦因煙霧事件死亡人數達4000人。因此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成為了20世紀十大環境公害事件之一。
  • 京城霧霾史上罕見 濃度逼近1952倫敦煙霧事件 (1/21)
    京城霧霾史上罕見 濃度逼近1952倫敦煙霧事件    (1/21)
  • 京津冀霧霾檢出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汙染物
    據新華社電 春節長假剛過,京津冀部分地區霧霾天氣捲土重來,再次引發了人們的擔憂。中科院「大氣灰霾追因與控制」專項組研究認為,機動車、燃煤等人為汙染排放是造成霧霾天氣的「主謀」。  這個專項組通過中科院分布在京津冀區域的15個PM 2.5監測站對今年1月份京津冀地區的5次強霾汙染進行了監測分析。
  • 倫敦煙霧事件對美國的警示
    60年前的這個月(12月),倫敦被一層混合濃霧和烏黑煙塵的有毒煙霧籠罩了四天。這次空氣汙染事件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環境災難之一。    這一事件就是人們熟知的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大霧期間的死亡人數比平時多了4000多人,而在此後的幾周,又有8000人受有毒空氣汙染的影響而死亡。
  • 倫敦煙霧事件68周年:女王白天打燈籠 邱吉爾差點下臺
    中國小康網訊 今天是倫敦煙霧事件62周年,當年那場大霧是20世紀十大環境公害事件之一,對人類對空氣汙染的治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下面就來看看那段故事。1952年12月4日,年近80歲的英國首相邱吉爾,辦公桌上多了一份氣象部門遞上來的天氣預警——即將有大霧天氣到來。
  • 洛杉磯、倫敦、巴黎等城市治理霧霾與大氣汙染的措施與啟示
    經濟快速發展所帶來的大氣汙染問題,先行工業化國家也曾經歷過,如美國的洛杉磯,英國的倫敦,法國的巴黎,日本的東部沿海工業帶以及德國的魯爾工業區。為治理大氣汙染問題,這些國家的中央和地方政府採取了一系列舉措,取得了較好的治理效果。為此,我們調研了這些城市在治理大氣汙染方面的舉措和經驗,以期為解決我國的霧霾問題提供參考。
  • 霧都毒氣——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
    走在路上的人們裹緊頭巾,一邊捂著簡易口罩咳嗽,一邊小心翼翼地摸索人行道邊的柵欄前行,看不見前面的手臂,看不見下面的雙腳,只餘一團影子在濃霧中踟躕,活像一幅地獄幽靈徘徊圖。 成千上萬在這場災難中倖存下來的人們,也患上了支氣管炎、流感、心臟病、肺結核、肺炎、肺癌等各種疾病,致使災後長時間內倫敦居民這些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較災前成倍增長。 危險的煙塵 這就是駭人聽聞的「倫敦煙霧事件」。直到災難過去,倫敦城825萬居民才噩夢初醒,意識到自己親歷了20世紀十大環境公害事件之一。
  • 紀錄片: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
    當時,倫敦空氣中的汙染物濃度持續上升,許多人出現胸悶、窒息等不適感,發病率和死亡率急劇增加。在大霧持續的5天時間裡,據英國官方的統計,喪生者達5000多人,在大霧過去之後的兩個月內有8000多人相繼死亡。此次事件被稱為「倫敦煙霧事件」,成為20世紀十大環境公害事件之一。
  • 北京霧霾中檢出危險有機物 曾導致倫敦過萬人喪生
    ,檢出危險有機物(資料圖) 近期京津冀霧霾形成有四方面原因中廣網北京2月17日消息(記者劉黎、肖源)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中國科學院近日公布了「大氣灰霾追因與控制」專項課題組的最新研究結果。研究結果表明,近期持續、大範圍的強霧霾中,含有大量的含氮有機顆粒物。這是上世紀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的主要成分。而當年洛杉磯因此有800餘人喪生。今天中午,中國之聲專訪了專項課題組「大氣灰霾追因與控制」項目負責人、中科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王躍思。今天,北京的風不小。但PM2.5依然居高不下。從上午8點至發稿時,一直在200以上,重度汙染。但這已經比上個月要好的多了。
  • 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是怎麼發生的?
    英國是一個多霧的國家,自工業革命爆發以來,倫敦的煙霧就越來越多,倫敦也獲得了「霧都」的名稱。煙霧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產生活和身體健康,甚至在1952年造成了嚴重的倫敦煙霧事件,那造成此次煙霧事件的原因還有哪些呢?
  • 倫敦「霧都」鎖倫敦,透過真相展現上世紀的「霧霾」之城
    1952年12月5日至8日,一場災難降臨英國倫敦。倫敦市位於泰晤士河流域,處於高壓的中心。幾天沒有風了,風速表讀數為零。這場倫敦的煙霧已經造成數萬人死亡。同時,它也給生活在煙霧中200多年的英國人帶來了環保意識,並把它帶到了世界各地。
  • 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
    其中1952年冬季爆發的倫敦煙霧事件,與20世紀中期不斷襲擊洛杉磯的煙霧事件最具代表性,分別代表了工業化以來的兩種空氣汙染形式,即煤煙型空氣汙染和光化學空氣汙染。有學者指出,1952年的倫敦煙霧事件成為英國環境史上的轉折點,「英國人在飽嘗了因煙霧毒魔對生命的大量吞噬而帶來的恐懼之後,不得不痛定思痛,汲取無數生命換來的教訓」。【10】起初,對於事件的發生,英國政府一味地推卸責任,否認眾多的人員傷亡及經濟損失與煙霧之間的直接聯繫,引起了許多人的不滿。
  • 京津霧霾檢出危險物 曾致洛杉磯光化學煙霧800人喪生
    當日北京霧霾天持續,空氣嚴重汙染。中新社發 盛佳鵬 攝  編者按:在過去的近一個月中,北京可以說是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被霧霾所瀰漫的。據報導,這樣的霧霾天氣對人體的危害有很大。上個世紀洛杉磯光化學煙霧導致800人死亡,我們不得不警惕啊!
  • 霧霾檢出危險含氮顆粒物 曾導致光化學煙霧(圖)
    研究結果表明,近期持續、大範圍的強霧霾中,含有大量的含氮有機顆粒物。  成因:  汙染物遇水汽發生灰霾事件  研究認為,人類汙染物排放是造成霧霾天氣的內因,可以說是「主謀」。通俗地講,空氣中原本存在的較小顆粒的汙染物遭遇水汽後變成人們肉眼可見的大顆粒物,隨即發生灰霾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