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煙霧事件對美國的警示

2020-12-08 中國經濟網

    60年前的這個月(12月),倫敦被一層混合濃霧和烏黑煙塵的有毒煙霧籠罩了四天。這次空氣汙染事件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環境災難之一。

    這一事件就是人們熟知的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大霧期間的死亡人數比平時多了4000多人,而在此後的幾周,又有8000人受有毒空氣汙染的影響而死亡。

    在隨後的60年裡,美國也相繼發生了幾起嚴重的煙霧事件,其中包括在紐約市的三起致命煙霧事件。這些煙霧事件雖然沒有像倫敦煙霧事件那樣受關注,但是也有成百上千的人因此而喪生。

    倫敦煙霧事件的起因是1952年12月5日控制倫敦上空的強冷高壓系統。除了工廠日常排放的煤煙外,家庭供暖燃燒煤炭也帶來大量煙塵。當時的氣象條件很適合形成大霧,而無風又很難橫向驅散煙塵。同時,逆溫又阻礙了空氣的縱向流動。這種狀況下,煙塵和大霧的混合物不可避免地導致煙霧層不斷加厚。

    這場讓人窒息的煙霧籠罩了倫敦四天。有些地方,白天你甚至都看不到自己的腳,馬路上也散亂地停放地被丟棄的汽車。由於城市一片灰暗,中午的音樂會和社交活動被取消了,幾乎所有商店都停業了。

    不斷有人在自己的家和醫院裡死去,其中大部分是已患有心肺疾病的老人。讓人吃驚的是,沒有人去注意不斷上升的死亡人數。About.com的記者Jennifer Rosenberg這樣寫道,「在大街上躺著人們的屍體……殯儀館的棺材賣光了,花商沒有鮮花可賣了,這些跡象表明正在發生大災難。」

    12月9日,一股突然而至的大風迅速地驅散了這場致命的煙霧。

    在1952倫敦煙霧事件之前,倫敦人傾向於接受汙染作為工業社會的代價。倫敦煙霧事件之後,倖存下來的倫敦人再也不去美化倫敦的濃霧了。相反的是,一旦發生煙霧,倫敦人就會奮起與有毒物質——這項工業化帶來的副產品作鬥爭。隨後,環保研究人員也提高了對空氣品質和健康之間聯繫的認識。這些舉措最終導致了1957年《倫敦清潔空氣法》的出臺。

    1952倫敦煙霧事件之後的幾十年間,再沒有出現過類似的大規模事件。專家認為,雖然目前肉眼已看不出大氣汙染的程度,但大氣汙染仍是一項威脅。英國議會2010年發布的一項報告顯示,2008年倫敦死於大氣汙染的人數為4000人(這一數字與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的死亡人數相同),全國的死亡人數為30000人。

    造成當前大氣汙染的原因不僅是燃燒煤炭引起的煙霧/黑煙(soot),還包括汽車排放的尾氣和工業上燃燒化石燃料排放的廢氣。這些排放物在陽光的作用上發生化學反應,形成地表臭氧和光化學煙霧。

    與籠罩倫敦的煙塵/黑煙相似,1953年11月,美國的黑煙和光化學煙霧也是致命的,這場煙霧造成紐約市170—260人死亡。

    紐約發生的這些可怕事件促使國會召開聽證會,研究煙霧的性質、成因及減小危害的措施。但2006年美國環境保護署(EPA)仍然宣布,「每一百萬的紐約人中有68人處於因呼吸空氣而患癌症的風險中。」

    考慮到華盛頓特區地鐵被列為全國最差的交通系統之一,華盛頓特區被列為煙霧汙染大都市也不足為奇。

    根據美國肺臟協會(American Lung Association)發布的《2012年國家空氣品質報告》,華盛頓特區在全國臭氧汙染最嚴重城市中排名第13位,全國短期顆粒物汙染城市(由黑煙等引起)排名第22位。在2011年Penn Environment發布的報告中,華盛頓特區和巴爾的摩是排名第三的全國煙霧汙染大都市。

    大氣汙染目前既是地方性問題也是全國性問題,在過去的幾十年裡,EPA的《清潔空氣法案》改革也在改善空氣品質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EPA最近發布的《空氣趨勢報告》顯示,全國平均地表臭氧濃度比1980-2010期間降低了28%,顆粒物汙染也有顯著下降。

    儘管取得了一些成績,美國肺臟協會主席Charles Connor在去年春季說,「美國的空氣品質標準已經過時,全國目前使用的空氣汙染不健康等級將使數百萬美國人的健康處於危險當中。」

    2011年9月,由於受到共和黨人的強烈反對,美國總統歐巴馬決定推遲制定更嚴格的美國煙霧標準。另一方面,上周EPA將黑煙標準提高了20%。

    譯自:2012年12月20日【美國】www.washingtonpost.com 編譯: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 黃婧

  

  更多精彩內容參見「中國經濟網-國際頻道-國際IT行業資訊」  
    

(責任編輯:袁志麗)

相關焦點

  • 紀錄片: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
    當時,倫敦空氣中的汙染物濃度持續上升,許多人出現胸悶、窒息等不適感,發病率和死亡率急劇增加。在大霧持續的5天時間裡,據英國官方的統計,喪生者達5000多人,在大霧過去之後的兩個月內有8000多人相繼死亡。此次事件被稱為「倫敦煙霧事件」,成為20世紀十大環境公害事件之一。
  • 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介紹 倫敦煙霧和北京霧霾一樣嗎?
    環境問題一直是人類所擔心的,在日益發展的現代,也容易出現各種嚴重的環境汙染事件,1952年12月初的倫敦,因為一場嚴重的煙霧事件,讓倫敦傷亡慘重,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回顧一下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介紹1952年12月5日至9日,倫敦上空受反氣旋影響,大量工廠生產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廢氣難以擴散,積聚在城市上空。倫敦被有濃厚的煙霧籠罩,交通癱瘓,行人小心翼翼地摸索前進。市民不僅生活被打亂,健康也受到嚴重侵害。許多市民出現胸悶、窒息等不適感,發病率和死亡率急劇增加。直至12月9日,一股強勁而寒冷的西風吹散了籠罩在倫敦的煙霧。
  • 倫敦煙霧事件對中國霧霾的啟示
    像我這個年紀的英國人對這種現象尤其感到不安,因為它使我們回想起1952年英國倫敦發生那場的導致12000人喪生的煙霧事件。  1952年,英國的經濟發展階段(人均GDP)與當前的中國幾乎是一樣的,這絕非偶然。總結倫敦煙霧災害事件的經驗教訓,研究倫敦和英國政府如何在事件發生之後如何改善空氣狀況,對於中國是大有裨益的。
  • 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是怎麼發生的?
    英國是一個多霧的國家,自工業革命爆發以來,倫敦的煙霧就越來越多,倫敦也獲得了「霧都」的名稱。煙霧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產生活和身體健康,甚至在1952年造成了嚴重的倫敦煙霧事件,那造成此次煙霧事件的原因還有哪些呢?
  • 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
    其中1952年冬季爆發的倫敦煙霧事件,與20世紀中期不斷襲擊洛杉磯的煙霧事件最具代表性,分別代表了工業化以來的兩種空氣汙染形式,即煤煙型空氣汙染和光化學空氣汙染。當時,美國衛生教育部空氣汙染局局長普蘭特正好訪問倫敦,由於大霧,飛機不得不降落在離目的地30千米以外的機場。然而,當艙門打開,一股伴著刺鼻味道的濃霧撲面而來,使他未至倫敦卻先聞其味。羅伊·帕克也想起了那個周末他對父親的印象。他發現身為蒸汽機車司機的父親陷入了極大的呼吸困難中,上氣不接下氣,不停地喘息。
  • 霧都毒氣——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
    它像母親一樣梳理你的髮絲,擦你眼角的淚滴。有了這霧,這月光,你才不會感到無家可歸」(林杉《林徽因傳》)。 那時,在有情人眼裡,倫敦的霧,如情思般纏綿香遠,如詩人般憂鬱靈動。以至今日,美國產的「倫敦霧」風衣,還常常被誤解為英倫風情的浪漫意象。
  • 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促使英國全面治霾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清潔空氣中心副主任朱怡芳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當PM2.5超過1000微克/立方米(μg/m3)時,就空氣顆粒物濃度而言,已基本相當於倫敦煙霧事件的汙染濃度。  這不是媒體首次將北京霧霾與倫敦煙霧相提並論。早在2013年,英國《金融時報》及路透社在報導北京霧霾時,就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倫敦煙霧。
  • 倫敦1952年大霧紀錄片 霧都劫難——倫敦煙霧事件全記錄
    就在這一天,美國有位官員到達倫敦。他講述說:「當我們乘坐的飛機抵達倫敦時,因為倫敦機場煙霧瀰漫,所以飛機只得在倫敦南面32公裡的多意奇機場著陸。在機場上,剛一推開機艙門,一股硫磺和煤煙的氣味就迎面撲來。下了飛機,聽人說夜裡在倫敦街道上散步,口中似有金屬的味道,鼻子、咽喉以及眼睛受到了辛辣的刺激,很像剝開洋蔥皮時眼睛所感到的那種刺激。」
  • 20世紀十大環境公害事件: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
    ,這次重大煙霧事件是由於倫敦上空受高壓系統控制,大量工廠生產和居民燃煤取暖排除的廢氣難以擴散,12月5日至8日的4天裡,倫敦因煙霧事件死亡人數達4000人。因此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成為了20世紀十大環境公害事件之一。
  • 化學故事 英國倫敦煙霧事件
    2021-01-05 10:32:53 來源: 百之靈 舉報   英國倫敦煙霧事件
  • 霧霾天 突然想起了曾經的倫敦煙霧事件
    19世紀的倫敦開始走上工業革命的道路,由此至20世紀中期的這短短100多年間,倫敦多地曾發生嚴重的空氣汙染事件,尤其以1952年12月的這場霧霾事件最為著名
  • 兩天內突發多起山林火災 墨西哥城重現「倫敦煙霧事件」
    兩天內突發多起山林火災 墨西哥城重現「倫敦煙霧事件」 2019-05-19 10:53:27來源:文匯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歷史上今天:倫敦煙霧事件萬餘人死於呼吸系統疾病
    1952年12月4日至9日,倫敦上空受高壓系統控制,大量工廠生產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廢氣難以擴散,積聚在城市上空。倫敦城被黑暗的迷霧所籠罩,馬路上幾乎沒有車,人們小心翼翼地沿著人行道摸索前進。大街上的電燈在煙霧中若明若暗,猶如黑暗中的點點星光。
  • 京城霧霾史上罕見 濃度逼近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清潔空氣中心副主任朱怡芳告訴財新記者,當PM2.5超過1000微克/立方米時,就空氣顆粒物濃度而言,已基本相當於著名的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的汙染濃度。  1952年12月5日到9日,由於冬季燃煤、工業排放量大,加上持續幾天的逆溫,二氧化硫、煙塵等顆粒物聚集在倫敦上空,整座城市被籠罩入黑暗的迷霧,導致約12000人喪生,患病者不計其數。
  • 起底倫敦煙霧事件,看中國霧霾離死亡還有多遠
    這種症狀很快在人群中爆發開來,越來越多的人感到眼睛刺痛、呼吸困難,他們咳喘、流淚甚至心肺劇痛……絕望中抬眼望去,暗黃色的濃霧吞噬了繁華的都市,瀰漫著惡臭和灰霾的倫敦猶如墮入地獄中!英國得大洋水汽和暖流厚愛,加之自身獨特的地形,一直都是一個多霧多雨的國家。尤其在工業革命大量使用煤炭後,出現煙霧天氣的概率和程度都更甚以往,倫敦「霧都」之名也傳遍全球。
  • 英媒:北京可從倫敦煙霧事件獲啟示出臺相應法律
    英國《金融時報》1月17日發表了題為《霧都倫敦給北京的啟示》的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籠罩北京城的這次史無前例的空氣汙染距倫敦1952年的「大煙霧」(Great Smog,英國歷史上最嚴重的空氣汙染事件)幾乎整整60年,這實在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巧合。  周二,北京當局報導稱,在前三天汙染水平屢創紀錄後,該市的汙染程度正在減輕。
  • 1952年12月5日 英國發生著名的倫敦煙霧汙染事件
    1952年12月5日,英國發生著名的倫敦煙霧汙染事件,先後共造成四千多人死亡,硫酸霧持久不散。從12月5日開始,倫敦被濃霧籠罩,不僅大批航班取消,甚至白天汽車在公路上行駛都必須打開著大燈。室外音樂會也取消了,因為人們看不見舞臺。大霧幾天持續幾天後倫敦市民對毒霧產生了反應,許多人感到呼吸困難、眼睛刺痛,發生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症狀的病人明顯增多,進而死亡率陡增,據史料記載從12月5日到12月8日的4天裡,倫敦市死亡人數達4000人。
  • 倫敦煙霧事件68周年:女王白天打燈籠 邱吉爾差點下臺
    中國小康網訊 今天是倫敦煙霧事件62周年,當年那場大霧是20世紀十大環境公害事件之一,對人類對空氣汙染的治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下面就來看看那段故事。1952年12月4日,年近80歲的英國首相邱吉爾,辦公桌上多了一份氣象部門遞上來的天氣預警——即將有大霧天氣到來。
  • 京城霧霾史上罕見 濃度逼近1952倫敦煙霧事件 (1/21)
    京城霧霾史上罕見 濃度逼近1952倫敦煙霧事件    (1/21)
  • 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四)——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
    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是世界有名的公害事件之一,1943年發生在美國洛杉磯市。1943年美國洛杉磯市的250萬輛汽車每天燃燒掉1100噸汽油,汽油燃燒後產生的碳氫化合物 等在太陽紫外光線照射下引起化學反應,形成淺藍色煙霧,使該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紅、頭疼病。後來人們稱這種汙染為光化學煙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