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霧霾史上罕見 濃度逼近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

2021-01-09 中國青年網

  【財新網】(記者 孔令鈺)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官網數據顯示,京西南區域點在11月30日18時左右,PM2.5達到當日濃度最大值,接近1000微克/立方米。截至12月1日8時,該區域點過去24小時PM2.5均值為745微克/立方米。

  《新京報》報導稱,18時,京西南區域點PM2.5小時濃度達到945微克/立方米,17時該站小時濃度更是達到976微克/立方米。另外,京南區域點18時也達到了897微克/立方米。

  11月,東北三省多城市出現瀰漫半月之久的嚴重霧霾。據新華社,瀋陽市PM2.5均值當時一度達到1155微克/立方米,局地一度突破1400微克/立方米。

  上述分別發生於北京、瀋陽等地的極嚴重空氣汙染引起公眾對健康問題的擔憂。那麼,在科學上,PM2.5接近1000甚至超過1000,意味著什麼?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清潔空氣中心副主任朱怡芳告訴財新記者,當PM2.5超過1000微克/立方米時,就空氣顆粒物濃度而言,已基本相當於著名的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的汙染濃度。

  1952年12月5日到9日,由於冬季燃煤、工業排放量大,加上持續幾天的逆溫,二氧化硫、煙塵等顆粒物聚集在倫敦上空,整座城市被籠罩入黑暗的迷霧,導致約12000人喪生,患病者不計其數。

  「那時沒有PM2.5的數據,有的是Smoke(煙塵)的數據,在那五天當中,煙塵的峰值為1至2毫克/立方米(1000-2000微克/立方米)。考慮到PM2.5的監測數值要比煙塵(因為煙塵包括大顆粒物)低一些,(PM2.5濃度1000微克/立方米與倫敦煙霧事件中空氣顆粒物濃度水平)應該是相當的。」她向財新記者分析。

  Smoke(煙塵)是過去科學不夠發達時,用來表示空氣汙染程度的一個指標,簡單講就是燃燒形成的煙,如煤燃燒時產生的固體顆粒、水、焦油狀物質和不完全燃燒的灰分所形成的混合物等。

  但必須注意到,「北京和倫敦的汙染物成分確實存在很大的不同,由此引起的健康效應也會隨之不同。」朱怡芳說,倫敦那時是1952年,這60多年以來醫療發展迅速,一些當年要命的病,現在已經可以治好了。所以,兩者無法直接對比。「但是,東北汙染期間,確實看到一些新聞報導講醫院爆滿。」

  對於朱怡芳的觀點,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潘小川基本認同,「顆粒物濃度水平也許很接近,但是性質不同。」他解釋,現在京津冀地區主要汙染物是PM2.5,而當年在倫敦則是粗顆粒物、二氧化硫。

  雖然顆粒物濃度接近,但二氧化硫濃度卻相差很大。倫敦煙霧事件的五天中,其二氧化硫濃度達500-900微克/立方米。

  但據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官網,在過去24小時期間,北京各監測點的二氧化硫小時濃度多在50微克/立方米以下,峰值濃度也很少超過100微克/立方米。

  單從顆粒物角度來講,潘小川告訴財新記者,倫敦和北京霧霾的健康效應也很難對比。理論上講,PM2.5可進入血液,危害更大,但潘小川研究發現,北京2013年初那場嚴重霧霾事件帶來的健康危害,較之倫敦當年卻輕的多。

  他認為原因可能有兩個,一是現在醫療條件、防護措施進步很多。二是細顆粒物對健康的危害,慢性效應更明顯,現在不能看到明顯的惡果。

  對於PM2.5峰值濃度超過1000微克/立方米的區域,儘管顆粒物濃度或與當年倫敦相當,但潘小川認為,汙染水平、健康效應卻不同,也可以說,倫敦煙霧的危害是立竿見影,但如今細顆粒物的危害仍需時間觀察。

  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張衍燊等人的一項研究表明,在2013年1月的嚴重霧霾事件中,在1月10日至31日期間,京津冀地區12個城市人群因PM2.5短期暴露,導致超額死亡2725人,其中呼吸系統疾病超額死亡846人,循環系統疾病超額死亡1878人。

  這12個城市為北京、天津、石家莊、保定、承德、邯鄲、廊坊、衡水、秦皇島、唐山、邢臺和石家莊,其PM2.5的24h平均濃度最大值分別為705、411、675、506、255、598、698、667、231、178、718和405微克/立方米。

  儘管如此,張衍燊等依然認為,「本次評估的結論相對保守」。原因之一正如潘小川所言,該研究主要評估了PM2.5對人群健康的急性效應,但相關文獻顯示,PM2.5對人群健康的影響存在滯後效應和累計效應。

  據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2015年12月1日上午8時,北京的AQI(空氣品質指數)為486,首要汙染物為PM2.5,也就是北京市PM2.5在7時,其小時濃度為486微克/立方米。

  AQI量程上限為500,486意味著「嚴重汙染」。此時,健康人群運動耐受力降低,有明顯強烈症狀,提前出現某些疾病,建議兒童、老年人和病人應當留在室內,避免體力消耗,一般人群應避免戶外活動。

相關焦點

  • 京城霧霾史上罕見 濃度逼近1952倫敦煙霧事件 (1/21)
    京城霧霾史上罕見 濃度逼近1952倫敦煙霧事件    (1/21)
  • 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介紹 倫敦煙霧和北京霧霾一樣嗎?
    環境問題一直是人類所擔心的,在日益發展的現代,也容易出現各種嚴重的環境汙染事件,1952年12月初的倫敦,因為一場嚴重的煙霧事件,讓倫敦傷亡慘重,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回顧一下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介紹1952年12月5日至9日,倫敦上空受反氣旋影響,大量工廠生產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廢氣難以擴散,積聚在城市上空。倫敦被有濃厚的煙霧籠罩,交通癱瘓,行人小心翼翼地摸索前進。市民不僅生活被打亂,健康也受到嚴重侵害。許多市民出現胸悶、窒息等不適感,發病率和死亡率急劇增加。直至12月9日,一股強勁而寒冷的西風吹散了籠罩在倫敦的煙霧。
  • 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促使英國全面治霾
    這是《霧都孤兒》中對19世紀工業倫敦的描繪,在1952年的倫敦人看來,或許是個可怕的伏筆。1952年爆發的倫敦煙霧事件,是世界空氣汙染史上最慘重的一頁,超過1.2萬人過早死亡。  63年過去了,當冬季的倫敦再也不是「深黃色」時,中國的北方城市卻逐年被灰色的霧霾籠罩,汙染指數幾度「爆表」。
  • 20世紀十大環境公害事件: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
    年的倫敦曾發生一次非常嚴重的煙霧事件,這次重大煙霧事件是由於倫敦上空受高壓系統控制,大量工廠生產和居民燃煤取暖排除的廢氣難以擴散,12月5日至8日的4天裡,倫敦因煙霧事件死亡人數達4000人。因此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成為了20世紀十大環境公害事件之一。
  • 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是怎麼發生的?
    英國是一個多霧的國家,自工業革命爆發以來,倫敦的煙霧就越來越多,倫敦也獲得了「霧都」的名稱。煙霧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產生活和身體健康,甚至在1952年造成了嚴重的倫敦煙霧事件,那造成此次煙霧事件的原因還有哪些呢?
  • 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
    其中1952年冬季爆發的倫敦煙霧事件,與20世紀中期不斷襲擊洛杉磯的煙霧事件最具代表性,分別代表了工業化以來的兩種空氣汙染形式,即煤煙型空氣汙染和光化學空氣汙染。有學者指出,1952年的倫敦煙霧事件成為英國環境史上的轉折點,「英國人在飽嘗了因煙霧毒魔對生命的大量吞噬而帶來的恐懼之後,不得不痛定思痛,汲取無數生命換來的教訓」。【10】起初,對於事件的發生,英國政府一味地推卸責任,否認眾多的人員傷亡及經濟損失與煙霧之間的直接聯繫,引起了許多人的不滿。
  • 紀錄片: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
    當時,倫敦空氣中的汙染物濃度持續上升,許多人出現胸悶、窒息等不適感,發病率和死亡率急劇增加。在大霧持續的5天時間裡,據英國官方的統計,喪生者達5000多人,在大霧過去之後的兩個月內有8000多人相繼死亡。此次事件被稱為「倫敦煙霧事件」,成為20世紀十大環境公害事件之一。
  • 倫敦煙霧事件對中國霧霾的啟示
    目前,中國大部分地區(包括北京在內)被霧霾天氣籠罩,空氣汙染嚴重。這種現象不僅會讓人不舒服,而且會影響人的健康,甚至會導致老人、兒童和患有呼吸道疾病的病人死亡。像我這個年紀的英國人對這種現象尤其感到不安,因為它使我們回想起1952年英國倫敦發生那場的導致12000人喪生的煙霧事件。
  • 霧都毒氣——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
    走在路上的人們裹緊頭巾,一邊捂著簡易口罩咳嗽,一邊小心翼翼地摸索人行道邊的柵欄前行,看不見前面的手臂,看不見下面的雙腳,只餘一團影子在濃霧中踟躕,活像一幅地獄幽靈徘徊圖。 成千上萬在這場災難中倖存下來的人們,也患上了支氣管炎、流感、心臟病、肺結核、肺炎、肺癌等各種疾病,致使災後長時間內倫敦居民這些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較災前成倍增長。 危險的煙塵 這就是駭人聽聞的「倫敦煙霧事件」。直到災難過去,倫敦城825萬居民才噩夢初醒,意識到自己親歷了20世紀十大環境公害事件之一。
  • 霧霾天 突然想起了曾經的倫敦煙霧事件
    19世紀的倫敦開始走上工業革命的道路,由此至20世紀中期的這短短100多年間,倫敦多地曾發生嚴重的空氣汙染事件,尤其以1952年12月的這場霧霾事件最為著名
  • 倫敦1952年大霧紀錄片 霧都劫難——倫敦煙霧事件全記錄
    1952年12月3日清晨,倫敦氣象臺報告說,一個冷鋒將在夜間通過,中午氣溫可達6攝氏度,相對溼度約為70%。當於當地來說,這是個難得的好日子,一個可愛的冬日。陽光普照之下,英倫三島顯得格外和煦溫暖;北風吹佛之下,人們更是感到心曠神怡。這時,天空不時地出現絨毛狀積雲,將藍天點綴得更為壯觀、美麗。
  • 起底倫敦煙霧事件,看中國霧霾離死亡還有多遠
    1952年12月一個普通的早上,剛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疲憊中走出的英國人,滿載著工業革命的餘溫和大英帝國的餘暉,相擁進入倫敦伯爵宮——一場盛大的農牧業展覽會正在舉行。展會上有著世界上品質最優良的牛品種,它們享受著參展者的精心照料,像個明星那樣傲視眾人。
  • 京津冀霧霾檢出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汙染物
    據新華社電 春節長假剛過,京津冀部分地區霧霾天氣捲土重來,再次引發了人們的擔憂。中科院「大氣灰霾追因與控制」專項組研究認為,機動車、燃煤等人為汙染排放是造成霧霾天氣的「主謀」。  這個專項組通過中科院分布在京津冀區域的15個PM 2.5監測站對今年1月份京津冀地區的5次強霾汙染進行了監測分析。
  • 倫敦煙霧事件對美國的警示
    60年前的這個月(12月),倫敦被一層混合濃霧和烏黑煙塵的有毒煙霧籠罩了四天。這次空氣汙染事件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環境災難之一。    這一事件就是人們熟知的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大霧期間的死亡人數比平時多了4000多人,而在此後的幾周,又有8000人受有毒空氣汙染的影響而死亡。
  • 1952年12月5日 英國發生著名的倫敦煙霧汙染事件
    1952年12月5日,英國發生著名的倫敦煙霧汙染事件,先後共造成四千多人死亡,硫酸霧持久不散。從12月5日開始,倫敦被濃霧籠罩,不僅大批航班取消,甚至白天汽車在公路上行駛都必須打開著大燈。室外音樂會也取消了,因為人們看不見舞臺。大霧幾天持續幾天後倫敦市民對毒霧產生了反應,許多人感到呼吸困難、眼睛刺痛,發生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症狀的病人明顯增多,進而死亡率陡增,據史料記載從12月5日到12月8日的4天裡,倫敦市死亡人數達4000人。
  • 【新華網】霧霾頻發 「光化學煙霧」離我們多遠?
    日前,一則「京津冀霧霾檢出大量危險有機化合物」的報導引發廣泛關注。實施該項研究的中科院相關專項組稱,席捲中東部地區的強霾汙染物化學組成,是倫敦1952年煙霧和上世紀40至50年代洛杉磯光化學煙霧汙染物的混合體,疊加我國特色的沙塵氣溶膠。 霧霾天氣如何形成、危害幾多?京津冀汙染到底有多嚴重?有毒有害空氣是危言聳聽嗎?
  • 兩天內突發多起山林火災 墨西哥城重現「倫敦煙霧事件」
    兩天內突發多起山林火災 墨西哥城重現「倫敦煙霧事件」 2019-05-19 10:53:27來源:文匯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1952年的倫敦大煙霧,究竟有多恐怖?
    1952年,倫敦大霧中,塔橋附近的泰晤士河但早在汽車堵塞高速公路之前的1952年,一場煙霧卻籠罩著倫敦,對這座城市造成了相當嚴重的破壞。那一年的那場大煙霧,簡直就是一場環境災難,比當時記錄在案的任何事件都要嚴重。最大的時候,煙霧圍繞在倫敦周圍30公裡的範圍內——在它消失之前,已經造成數千人死亡。到底是怎麼回事?
  • 倫敦煙霧事件68周年:女王白天打燈籠 邱吉爾差點下臺
    中國小康網訊 今天是倫敦煙霧事件62周年,當年那場大霧是20世紀十大環境公害事件之一,對人類對空氣汙染的治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下面就來看看那段故事。1952年12月4日,年近80歲的英國首相邱吉爾,辦公桌上多了一份氣象部門遞上來的天氣預警——即將有大霧天氣到來。
  • 歷史上今天:倫敦煙霧事件萬餘人死於呼吸系統疾病
    1952年12月4日至9日,倫敦上空受高壓系統控制,大量工廠生產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廢氣難以擴散,積聚在城市上空。倫敦城被黑暗的迷霧所籠罩,馬路上幾乎沒有車,人們小心翼翼地沿著人行道摸索前進。大街上的電燈在煙霧中若明若暗,猶如黑暗中的點點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