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倫敦煙霧事件,看中國霧霾離死亡還有多遠

2021-01-09 吾布斯

1952年12月一個普通的早上,剛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疲憊中走出的英國人,滿載著工業革命的餘溫和大英帝國的餘暉,相擁進入倫敦伯爵宮——一場盛大的農牧業展覽會正在舉行。展會上有著世界上品質最優良的牛品種,它們享受著參展者的精心照料,像個明星那樣傲視眾人。

突然展會出現騷動,當一頭牛出現異樣後,其他的牛隻也相繼暈眩、昏迷,奄奄一息。這種症狀很快在人群中爆發開來,越來越多的人感到眼睛刺痛、呼吸困難,他們咳喘、流淚甚至心肺劇痛……絕望中抬眼望去,暗黃色的濃霧吞噬了繁華的都市,瀰漫著惡臭和灰霾的倫敦猶如墮入地獄中!

英國得大洋水汽和暖流厚愛,加之自身獨特的地形,一直都是一個多霧多雨的國家。尤其在工業革命大量使用煤炭後,出現煙霧天氣的概率和程度都更甚以往,倫敦「霧都」之名也傳遍全球。

但誰也沒想到12月5號這場濃霧竟然會盤踞那麼久,並在短短1個月內就害死了近4000人!那些體質虛弱、有心肺問題的人猶如多米諾骨牌一樣接連倒下,全城人陷入恐慌與無助,一場大霧就把戰後走向經濟復甦的英國重新打入陰霾!

霧都倫敦

如果不是強勁的冷風打破反氣旋高氣壓的封鎖,預計死亡人數會更高。但這次煙霧的突襲已經重重打擊了倫敦市民,不僅交通出行、工作生活嚴重受阻,還嚴重危及市民的健康、生命安全。此後兩個月內捲土重來的煙霧更是直接帶走了近8000條生命!

煙霧灰霾能殺人!這次聞名全球的「倫敦煙霧事件」被列入 20 世紀十大環境公害事件之一。

霧都倫敦

當越來越多的煙霾出現在中華大地上,當PM2.5成為繞不開的公眾話題,霧霾以趕超沙塵暴的強勢姿態搶佔了大小頭條。儘管霧霾對人們的短期危害遠沒有「倫敦煙霧」那麼嚴重,依然引起了當今國民的廣泛關注和深入探討。

是誰讓這類微小顆粒物吹滿各大城市?又是誰讓這些健康殺手長期潛伏在我們身邊?儘管專家各執一詞,但已基本鎖定汽車尾氣、工業廢氣、建築揚塵以及燃煤供暖這四大元兇,而相應的解決之道則集中在限排和整頓上。想想一聲令下北京C20峰會期間馬上就變出藍天白雲,這不是沒有辦法去解決,而是缺少解決霧霾問題的決心和行動力。

藍天

倫敦煙霧事件催生出世界上第一部現代意義上的空氣汙染防治法——《清潔空氣法案》(Clean Air Act),並把治理環境汙染逐步上升為英國的國家戰略,由此倫敦的空氣品質和環境也越來越好,基本丟掉了「霧都」的帽子。

而如今中國的治霾之路依然任重而道遠,「厚德載霧,自強不吸」式的自嘲和調侃浸透了多少國人的悲哀。中國式霧霾雖然離死亡很遠,但並不是絕無可能,此時的我們更應該為保護環境而不懈努力。穹頂之下,安能獨存?

無責任編輯/吾布斯

相關焦點

  • 倫敦煙霧事件對中國霧霾的啟示
    目前,中國大部分地區(包括北京在內)被霧霾天氣籠罩,空氣汙染嚴重。這種現象不僅會讓人不舒服,而且會影響人的健康,甚至會導致老人、兒童和患有呼吸道疾病的病人死亡。像我這個年紀的英國人對這種現象尤其感到不安,因為它使我們回想起1952年英國倫敦發生那場的導致12000人喪生的煙霧事件。
  • 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介紹 倫敦煙霧和北京霧霾一樣嗎?
    環境問題一直是人類所擔心的,在日益發展的現代,也容易出現各種嚴重的環境汙染事件,1952年12月初的倫敦,因為一場嚴重的煙霧事件,讓倫敦傷亡慘重,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回顧一下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據統計,當月因這場大煙霧而死的人多達4000人。此次事件被稱為「倫敦煙霧事件」,成為20世紀十大環境公害事件之一。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原因1952年11月和12月初倫敦出現異常的低溫,居民為了取暖,在家中大量燒煤,煤煙便從煙囪排放出來。如果煤煙在大氣中擴散,就不會聚集而產生濃霧。但是當時有一股反氣旋在倫敦上空,使倫敦上方的空氣升溫,導致高處的空氣溫度高於低處的空氣。
  • 霧霾天 突然想起了曾經的倫敦煙霧事件
    19世紀的倫敦開始走上工業革命的道路,由此至20世紀中期的這短短100多年間,倫敦多地曾發生嚴重的空氣汙染事件,尤其以1952年12月的這場霧霾事件最為著名
  • 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促使英國全面治霾
    這是《霧都孤兒》中對19世紀工業倫敦的描繪,在1952年的倫敦人看來,或許是個可怕的伏筆。1952年爆發的倫敦煙霧事件,是世界空氣汙染史上最慘重的一頁,超過1.2萬人過早死亡。  63年過去了,當冬季的倫敦再也不是「深黃色」時,中國的北方城市卻逐年被灰色的霧霾籠罩,汙染指數幾度「爆表」。
  • 京城霧霾史上罕見 濃度逼近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清潔空氣中心副主任朱怡芳告訴財新記者,當PM2.5超過1000微克/立方米時,就空氣顆粒物濃度而言,已基本相當於著名的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的汙染濃度。  1952年12月5日到9日,由於冬季燃煤、工業排放量大,加上持續幾天的逆溫,二氧化硫、煙塵等顆粒物聚集在倫敦上空,整座城市被籠罩入黑暗的迷霧,導致約12000人喪生,患病者不計其數。
  • 霧霾頻發 「光化學煙霧」離我們多遠?
    新華社北京2月20日專電(記者 倪元錦 張碩 羅捷)日前,一則「京津冀霧霾檢出大量危險有機化合物」的報導引發廣泛關注。實施該項研究的中科院相關專項組稱,席捲中東部地區的強霾汙染物化學組成,是倫敦1952年煙霧和上世紀40至50年代洛杉磯光化學煙霧汙染物的混合體,疊加我國特色的沙塵氣溶膠。    霧霾天氣如何形成、危害幾多?京津冀汙染到底有多嚴重?
  • 【新華網】霧霾頻發 「光化學煙霧」離我們多遠?
    日前,一則「京津冀霧霾檢出大量危險有機化合物」的報導引發廣泛關注。實施該項研究的中科院相關專項組稱,席捲中東部地區的強霾汙染物化學組成,是倫敦1952年煙霧和上世紀40至50年代洛杉磯光化學煙霧汙染物的混合體,疊加我國特色的沙塵氣溶膠。 霧霾天氣如何形成、危害幾多?京津冀汙染到底有多嚴重?有毒有害空氣是危言聳聽嗎?
  • 20世紀十大環境公害事件: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
    ,這次重大煙霧事件是由於倫敦上空受高壓系統控制,大量工廠生產和居民燃煤取暖排除的廢氣難以擴散,12月5日至8日的4天裡,倫敦因煙霧事件死亡人數達4000人。因此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成為了20世紀十大環境公害事件之一。
  • 倫敦煙霧事件對美國的警示
    60年前的這個月(12月),倫敦被一層混合濃霧和烏黑煙塵的有毒煙霧籠罩了四天。這次空氣汙染事件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環境災難之一。    這一事件就是人們熟知的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大霧期間的死亡人數比平時多了4000多人,而在此後的幾周,又有8000人受有毒空氣汙染的影響而死亡。
  • 紀錄片: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
    當時,倫敦空氣中的汙染物濃度持續上升,許多人出現胸悶、窒息等不適感,發病率和死亡率急劇增加。在大霧持續的5天時間裡,據英國官方的統計,喪生者達5000多人,在大霧過去之後的兩個月內有8000多人相繼死亡。此次事件被稱為「倫敦煙霧事件」,成為20世紀十大環境公害事件之一。
  • 倫敦「霧都」鎖倫敦,透過真相展現上世紀的「霧霾」之城
    1952年12月5日至8日,一場災難降臨英國倫敦。倫敦市位於泰晤士河流域,處於高壓的中心。幾天沒有風了,風速表讀數為零。這場倫敦的煙霧已經造成數萬人死亡。同時,它也給生活在煙霧中200多年的英國人帶來了環保意識,並把它帶到了世界各地。
  • 霧都毒氣——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
    隨著氣溫的降低,滿是煙塵的霧氣,化作黑色細雨,夾帶著鵝毛般大小的片片煤屑飄墜大地,空氣瀰漫著惡臭,散發著揮之不去的辛辣。走在路上的人們裹緊頭巾,一邊捂著簡易口罩咳嗽,一邊小心翼翼地摸索人行道邊的柵欄前行,看不見前面的手臂,看不見下面的雙腳,只餘一團影子在濃霧中踟躕,活像一幅地獄幽靈徘徊圖。
  • 京城霧霾史上罕見 濃度逼近1952倫敦煙霧事件 (1/21)
    京城霧霾史上罕見 濃度逼近1952倫敦煙霧事件    (1/21)
  • 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是怎麼發生的?
    英國是一個多霧的國家,自工業革命爆發以來,倫敦的煙霧就越來越多,倫敦也獲得了「霧都」的名稱。煙霧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產生活和身體健康,甚至在1952年造成了嚴重的倫敦煙霧事件,那造成此次煙霧事件的原因還有哪些呢?
  • 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
    其中1952年冬季爆發的倫敦煙霧事件,與20世紀中期不斷襲擊洛杉磯的煙霧事件最具代表性,分別代表了工業化以來的兩種空氣汙染形式,即煤煙型空氣汙染和光化學空氣汙染。有人指出,從12月5—9日,每天有大約1000噸的粉塵、2000噸二氧化碳、140噸鹽酸和14噸氟化物被排放到霧氣騰騰的空氣中,同時,還有370噸二氧化硫通過化學反應轉化成了約800噸的硫酸。【6】迷霧不但非常髒,還透著煤煙味,竄進肺部,讓人們難受至極。當時,美國衛生教育部空氣汙染局局長普蘭特正好訪問倫敦,由於大霧,飛機不得不降落在離目的地30千米以外的機場。
  • 京津冀霧霾檢出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汙染物
    據新華社電 春節長假剛過,京津冀部分地區霧霾天氣捲土重來,再次引發了人們的擔憂。中科院「大氣灰霾追因與控制」專項組研究認為,機動車、燃煤等人為汙染排放是造成霧霾天氣的「主謀」。  這個專項組通過中科院分布在京津冀區域的15個PM 2.5監測站對今年1月份京津冀地區的5次強霾汙染進行了監測分析。
  • 倫敦煙霧事件68周年:女王白天打燈籠 邱吉爾差點下臺
    中國小康網訊 今天是倫敦煙霧事件62周年,當年那場大霧是20世紀十大環境公害事件之一,對人類對空氣汙染的治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下面就來看看那段故事。1952年12月4日,年近80歲的英國首相邱吉爾,辦公桌上多了一份氣象部門遞上來的天氣預警——即將有大霧天氣到來。
  • 英媒:北京可從倫敦煙霧事件獲啟示出臺相應法律
    英國《金融時報》1月17日發表了題為《霧都倫敦給北京的啟示》的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籠罩北京城的這次史無前例的空氣汙染距倫敦1952年的「大煙霧」(Great Smog,英國歷史上最嚴重的空氣汙染事件)幾乎整整60年,這實在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巧合。  周二,北京當局報導稱,在前三天汙染水平屢創紀錄後,該市的汙染程度正在減輕。
  • 倫敦1952年大霧紀錄片 霧都劫難——倫敦煙霧事件全記錄
    12月7日,倫敦的煙霧還是沒有消散的跡象。而且,天氣越來越差,煙霧越來越濃,整個倫敦還是淹沒在昏暗的煙霧之中。由於煤沒有經過充分的燃燒,大量地散發著濃烈的硫磺氣體和煙塵顆粒,因而除了昏暗之外,還出現難聞的惡臭。此時,不少中年人也感到了呼吸困難,甚至一些年輕人也有極度的不適之感。對於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來說,置身煙霧之中簡直是一種酷刑。
  • 霧霾成因到底是什麼?看看別人家的霧霾
    小編查了一下世界環境汙染最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分別是比利時的馬斯河谷煙霧事件、美國的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美國多諾拉煙霧事件、英國倫敦的煙霧事件、日本水俁病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日本米糠油事件、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其中,標粗的五起事件都是空氣汙染帶來的災難,但是成因卻不太相同。比利時的馬斯河谷煙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