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將制定「環境足跡」規則,或影響企業競爭力

2021-01-08 人民網

【相關新聞】

IT巨人蘋果也無法抗拒的綠色採購世界標準

YKK AP:高隔熱窗戶從節能向低能耗進化

【福島風電】(2)百餘米高巨大風車縱穿東京灣

【洗衣機進化史】(4)藉助「泡沫」實現更高洗淨度

【美國風電新潮流】(2)谷歌看好風力發電的理由

從原料採集到廢棄及回收利用,產品及企業活動會對環境產生多大影響?針對可定量顯示其影響的「環境足跡」,歐盟(EU)正在進行制度設計。

歐盟委員會將在今年10月~11月著手開展試點項目,探討各產品領域及行業的環境足跡計算規則。已於5月30日開始徵集參加試點項目的企業。徵集截止於7月26日,歐洲地區以外國家的企業也可參加。

迄今有關方面也一直在探討使表示產品整個生命周期溫室氣體排放量的「碳足跡」成為一項制度。不過歐盟委員會卻力爭以更廣泛的領域為對象,制定相關制度。

使環境影響廣泛地實現「可視化」

「環境足跡」不僅將明確溫室氣體排放量,還包括用水量、化學物質使用及排放量、廢棄物排放量和木材使用量等。在此基礎上,還要使這些物質排放及資源消費對氣候變化、大氣及水質汙染等環境問題產生的影響程度實現「可視化」。

在探討環境足跡計算規則的試點項目中,將制定兩種規則,即「按產品領域的規則」和「按行業的規則」。歐盟委員會並未特別指定製定規則的產品和行業。將根據參加項目的企業的提案決定。目前食品領域的草案已經匯總,此外,可能還將制定家電及汽車等最終產品、零部件、紙張及鋼鐵等中間產品的相關規則。

歐盟委員會還在探討在產品上張貼表示環境足跡的標籤。從「A」到「E」,分5級表示影響程度,以便於消費者和企業可從多個產品和企業中,選擇影響更小的。這樣就可以間接推動企業削減資源投入量及提高生產效率。此舉的目的還在於,提高一直致力於減輕環境負荷的歐洲企業的競爭力,對抗以低價格為武器加強攻勢的新興市場國家的企業等。

歐盟委員會已制定了大致的計算方針,以應用於所有產品領域及行業。關於對環境問題及健康損害產生的影響,方針要求掌握14個「環境影響領域」。

不過,實際上以哪些產品和行業為對象、是否需要對所有產品和行業掌握14個領域的所有信息、用什麼規則進行定量評估等,制度的詳細內容目前尚未確定。也沒有明確規定企業是否必須計算環境足跡及張貼標籤。正在調查歐盟委員會相關動向的日本經濟產業省稱:「在聽取了歐洲企業等關於制度的意見之後,歐盟有可能暫緩制定強制性規定。」

雖說如此,也不能袖手旁觀。歐盟委員會強調,將使規則實現通用化,以便進行比較,因此需要多加注意。

相關焦點

  • 歐盟將制定「環境足跡」規則,或影響企業競爭力【2】
    而此次是要在歐洲境內製定統一的規則,建立消費者和企業可進行比較的體制。作為消費者獲得產品環境信息的手法,歐盟委員會提議在《單一市場法》等境內製度中列入環境足跡。並且還提出了與現有國際準則聯動的思路。 不過,即使排放同量的同一種物質,其對環境產生的影響,也會因地形、人口、氣象條件及自然環境等的不同而出現很大差異。
  • 皮革環境足跡法規正式在歐盟得到通過
    之所以說2018年4月18日是皮革行業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天,是因為歐洲製革協會聯盟為之奮鬥5年的皮革環境足跡法規在這一天正式在歐盟得到通過。另外,還要感謝相關行業協會和人員為此做出的貢獻。從現在開始到2020年為過渡期,在此期間需要制定法規實施細則。
  • 「碳足跡」認證標準正制定 或成外貿新壁壘
    而在中國,國家發改委正在會同標準研究院、質量認證中心等機構制定國內的產品「碳足跡」認證。  「在未來的一兩年內,企業做『碳足跡』標籤,主要是為了彰顯社會責任,尋求差異化競爭,但再過三五年,這也許就會成為一項強制性措施,是任何企業都必須去做的一件事情。」來自法國的低碳業務專家克裡斯多夫建議佛山企業,尤其是外向型企業應當保全相關數據,積極尋求應對措施。
  • 歐盟制定物質、混合物標識的法規
    2007年9月14日,歐盟委員會宣布制定了歐洲議會和理事會關於物質和混合物分類、標識和包裝的法規,並且修訂指令67/548/EEC和法規(EC) No 1907/2006的提案。    該提案將在聯合國層面已議定的分類標準和標籤規則,即所謂的化學品分類和標籤全球協調系統(GHS)編入歐盟法規。
  • 歐盟強化電池相關立法
    這份法律草案是在歐盟2006年發布的《電池指令》基礎上提出的,旨在加速綠色經濟轉型,提升歐洲電池產業競爭力。歐盟環境、海洋事務和漁業專員辛凱維奇斯表示,歐盟將確保關鍵原材料供應安全,在生產過程中使用清潔能源,限制使用有害物質,提高能源利用率和材料耐用度。
  • 世界發展飛快:飛行汽車規則制定的國際競爭已悄然啟動
    日本經濟新聞8/25報導,作為下一代的移動手段而備受矚目的飛行汽車的實用化規則的制定,已經成為一個國際競爭的對象。歐美已經正式推出了實際飛行機體所需的安全基準等制度設計。如果在制定規則中掌握主導權的話,相關產業很容易進入海外市場。
  • 企業如何減少環境足跡?
    「對環境及天然資源的重大影響」主要是指企業在氣體排放、廢棄物產生與處置、資源使用方面的表現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採取管理有關影響的行動」指企業如何降低在氣體排放、廢棄物產生與處置、資源使用方面的表現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並提供相關實例。
  • 歐盟計劃提高溫室氣體減排目標
    首先,歐委會計劃將總額7500億歐元的歐盟「恢復基金」中37%的資金用於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基礎設施改造等領域。其次,歐委會計劃在2021年夏季以前,修訂歐盟所有的氣候和能源立法,促進實現新的減排目標。此外,歐委會還將全面推動包括碳排放交易、能源稅等領域的改革,為政策落實掃清障礙。
  • 【案例研究】環境足跡:研究現狀、挑戰與展望
    (3) 結果標準化:Cagiao、Čuček、Shepon分別將各類足跡結果折算為碳足跡、歐元和時間,目的是為了使最終的計算結果有統一的參照物;de Benedetto採用DDT以及Ridoutt將各類足跡分別除以相應的全球人均值,也同樣意在消除單位和量綱的差異。
  • 會計準則制定的影響因素分析
    財政部宣布,將於2007年1月1日開始在上市公司實行新會計準則,同時在所有會計師事務所執行新審計準則。其中,會計準則由過去偏重工商企業的17項準則擴展到橫跨金融保險農業等眾多領域的39項準則,審計準則也有48項之多。  會計模式是對一定國家或地區的標準化會計實踐活動的綜合或描述。被描述的要素主要有:一定國家或地區的會計管理體制,會計準則或會計制度的制訂與實施,會計信息的披露制度等。
  • 融資額最高縮水77.3%,GDPR短期對歐盟創新企業產生了什麼影響?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歐洲發布GDPR監管規定,出臺了一系列關於個人數據保護的新措施,但是從2018年5月GDPR正式生效4個月以來,這些措施已經對歐洲的網際網路企業造成了不利影響。本文將按兩大產業類別以及四個不同的公司年齡階段,分析歐洲推行GDPR政策後對創業投資帶來的負面影響。
  • 歐洲航空業掙扎求生,呼籲歐盟出臺統一的旅行規則
    根據Eurocontrol預測,2020年全歐的航班數量相比2019年將減少600萬次(55%),包括航空公司與飛機製造商在內的全行業收入損失將達1400億歐元。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高級副總裁米科茲(Sebastian Mikosz)在會議上表示,目前航空業還沒有進入復甦階段,仍在為生存而掙扎。
  • 中國企業踏足全球貿易規則制定
    這也展現了中國企業在全球治理和全球貿易規則制定中的影響力。 按照B20的主張,eWTP由企業為代表的私營部門主導,也會與政府等公共部門積極對話,旨在促進公私對話,推動建立相關規則,為跨境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營造切實有效的政策和商業環境。 根據設想,eWTP將為全世界中小企業打造一個屬於自己、自由公平開放貿易的平臺,讓中小企業、年輕人更方便地進入全球市場、參與全球經濟。
  • 融資額最高縮水77.3%,GDPR短期對歐盟創新企業產生了什麼影響? |...
    這些研究結論與本文的研究結論是互補的,本文的分析聚焦在數據監管對新興初創公司的影響方面。大量研究表明,天使投資的質量往往對新興公司的成功和生存有著重大的影響,越是年輕的公司就越容易受到數據監管的影響。二、數據這一部分主要陳述本項研究所用的數據來源與選取規則。
  • 代森錳鋅、毒死蜱等12種農藥在歐盟遭禁限用,將影響我國農產品出口
    ,將不再批准多種有效成分在歐盟的使用或採取限制使用措施。  歐盟不再批准農藥品種登記及其主要原因  歐盟對幾種有效成分採取措施的原因各不相同,主要為存在職業健康風險、環境風險等原因,具體原因見表1。  據了解,歐盟目前已禁止銷售400餘種農藥,此次對12種農藥品種採取措施,更是將大部分的農藥有效成分拒之門外,這體現了歐盟對於保護環境和消費者健康,同時也不排除通過技術性手段,提高進口農產品的門檻。
  • 南德議質|廣州石頭造環保科技獲TÜV南德碳足跡證書及標籤
    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是指在產品或服務的整個生命周期中,溫室氣體的排放總量。而碳足跡認證主要測量和計算企業運營所產生或將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除了確定排放的主要來源,還能提供創新方法來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石頭造依靠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的優勢,致力於可降解改性塑料母粒及成品的研發與生產。
  • 歐盟擬將二氧化鈦列為可疑致癌物 國內企業亟待關注
    (原標題:歐盟擬將二氧化鈦列為可疑致癌物 國內企業亟待關注)
  • 複合的碳稅和碳排放權交易政策:歐盟的經驗與啟示
    此外,20世紀歐盟啟動一體化進程,促使歐盟成員國在政治、經濟、環境等多個領域實現協同發展,雖然我國的區域協調發展與歐盟國家層面的一體化存在差異,但是兩者在經濟要素均衡布局[20]、區域間環境治理協同合作[21]等方面具有極大的相似性,因此,歐盟環境治理的政策法規建設將給我們以啟示[21],並且歐盟一體化進程中的區域聯盟經濟發展差異和治理碎片化等問題也值得我國在推動政策實施的過程中警醒和改進[22]。
  • 歐洲的綠色協議對其他國家造成了環境破壞
    歐盟希望向世界其他國家展示如何保持可持續發展和競爭力,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說。 言辭背後隱藏著問題。首先,歐盟嚴重依賴農產品進口,只有中國進口更多。去年,該地區進口了五分之一的農作物和五分之三的肉類和奶製品(分別為118兆噸和45兆噸)。這使得歐洲人能夠減少農業生產。然而,這些進口產品來自於環境法不像歐洲那麼嚴格的國家。
  • 企業戰略制定: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MBA中國網訊】五力分析模型是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於80年代初提出,對企業戰略制定產生全球性的深遠影響。用於競爭戰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戶的競爭環境。五力分別是: 供應商的議價能力、購買者的議價能力、潛在競爭者進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業內競爭者現在的競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