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雲網註:歐洲發布GDPR監管規定,出臺了一系列關於個人數據保護的新措施,但是從2018年5月GDPR正式生效4個月以來,這些措施已經對歐洲的網際網路企業造成了不利影響。本文將按兩大產業類別以及四個不同的公司年齡階段,分析歐洲推行GDPR政策後對創業投資帶來的負面影響。文章來源:騰訊研究院(ID:cyberlawrc),作者:Jian Jia等。編譯:朱家豪,騰訊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編譯指導:王融,騰訊研究院,資深專家;吳緒亮,騰訊競爭政策辦公室首席經濟學顧問。
背景:美國權威經濟學組織——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近期發布文章:《GDPR對科技創業投資的短期影響》。該文以翔實的數據,嚴謹的計量經濟學模型,從經濟學視角對GDPR給歐洲科技行業帶來的負面影響進行了實證分析。
NBER成立於1920年,是美國最大的無黨派、非營利性經濟學研究組織,致力於研究經濟社會領域問題,在業界具有卓越影響力。三十一個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獎者中有十六位曾是NBER的研究員。
本文的作者之一是Ginger Zhe Jin(中文名:金哲),馬裡蘭大學經濟系教授,曾任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經濟局局長。
報告主要的實證結論:
1. 在GDPR推行後,歐盟國家企業的融資總額、融資交易筆數以及每筆融資交易金額均大幅減少。
2. GDPR使新企業每周減損90萬美元投資,使成熟企業每周減損710萬美元投資。
3. GDPR使新興、年輕和成長階段企業每筆交易融資額分別縮水27.1%、31.4%和77.3%。
4. 綜合GDPR可能創造的就業崗位與消滅的崗位來看,其造成的崗位流失大致相當於樣本新興企業僱工人數的 4.09%-11.20%。
5. GDPR影響最大的是處於從天使投資向風險投資轉變過程中的新興企業。
以下是全文摘要:
相比於美國的同行,GDPR對歐洲科技創業投資者帶來了不利影響。這種不利影響體現在融資交易籌集的總金額、交易數量和每筆交易籌集的金額方面。
在大數據時代,個人從單純的消費者變為數據生產者,而數據對公司具有極高的價值,數據的流通與使用對數據主體和控制者都有諸多好處,但是對個人數據的使用情況引起社會上的普遍擔憂。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歐洲發布GDPR監管規定,出臺了一系列關於個人數據保護的新措施,但是從2018年5月GDPR正式生效4個月以來,這些措施已經對歐洲的網際網路企業造成了不利影響。本文將按兩大產業類別以及四個不同的公司年齡階段,分析歐洲推行GDPR政策後對創業投資帶來的負面影響。
一、文獻綜述
目前的研究大都致力於考察數據監管對某一領域的影響,如對廣告、定價、金融市場違約以及醫療效果的影響。例如:有的研究認為合規成本和數據規制會給市場進入設置壁壘並會損害創新;有的研究認為使用電子病歷可以提高醫療機構的效率;還有的研究認為金融領域自由的信息流動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減少欺詐。這些研究結論與本文的研究結論是互補的,本文的分析聚焦在數據監管對新興初創公司的影響方面。大量研究表明,天使投資的質量往往對新興公司的成功和生存有著重大的影響,越是年輕的公司就越容易受到數據監管的影響。
二、數據
這一部分主要陳述本項研究所用的數據來源與選取規則。
研究的主要數據源是Crunchbase,這是一個用於跟蹤技術企業,尤其是新興企業融資信息的平臺,樣本涵蓋了2017年7月到2018年9月之間美國和歐盟科技企業的融資數據,部分數據精確到美國或歐盟成員國每個行業類別在每周的融資情況,或者說,融資數據結構可細化到:歐盟成員國(或美國的州一級)每大類產業每周的數據。
本文根據產業類型的不同,將數據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醫療及金融企業的融資數據,另一類是其他行業的融資數據。這是因為無論在歐盟還是在美國,醫療和金融行業一般都有特定的嚴格數據監管法規,所以將其與其他產業類別分開討論,可以使我們更清晰的知道GDPR對這一領域企業的潛在影響。此外,兩類分組有助於我們構建一個按周、狀態和類別劃分的總體水平的平衡樣本。
在具體企業層面,我們根據一個企業的成立日期來計算公司年齡,根據企業運行年限長短,將融資樣本數據進一步細分為:0-3年的新企業、3-6年的年輕企業、6-9年的成長期企業、9年以上的成熟企業進行對比觀察。在歐盟和美國,如果不包括成熟公司,企業的平均年齡約為3歲。在擁有9年以上歷史的公司中,美國所佔比例更大。相比之下,歐盟在0-3和3-6歲年齡段的公司中所佔比例更大,這些公司可能特別容易受到數據監管合規成本上升的影響。而在討論企業的投資情況時我們將樣本分為前期、中期和後期投資進行觀察;大多數融資交易都發生在前期或中期階段。
三、實證研究
我們論證的預設前提是,GDPR確有實效,而且企業已經意識到了其所帶來的即時和未來的變化。
在方法上我們採用了雙重差分法(DID,Difference-in-Differences)的計量方法,著重從兩個層面進行實證分析。在加總層面,因變量有兩個:要麼是所有交易的總金額,要麼是達成交易的總數量。在融資交易層面,樣本包含了每一筆融資交易的數據,如交易的募集金額和融資類型信息都有。其中,實驗組是歐洲投資者,對照組是美國投資者。我們在分析時謹慎地選取分析期間分析方法和分析數據,目標是研究2018年5月GDPR的實行對歐盟風險融資的影響,方法主要是對比歐盟和美國在GDPR推出前後的風險投資活動。結論是實驗組投資的活躍程度確實低於對照組,總的趨勢是美歐的融資數據在GDPR生效後存在差異。
四、 GDPR的總體效果
本部分主要闡述對比了GDPR生效後歐盟和美國不同指標之間的差異。
在GDPR推行後,對於歐盟國家而言,三個考察指標均有所下降:在融資總額上,平均每個國家每周減少了1390萬美元;在融資交易筆數上,減少了17.6%;在每筆融資交易的金額上,減少了39.6%。
五、GDPR的異質性效應
雖然GDPR總體的影響可能是負面的,但是統計結果顯示,其在企業技術類別和企業年齡組之間的影響可能存在差異。
GDPR對金融和醫療類的歐盟投資的交易數量、籌集到的總金額和每筆交易籌集到的金額都有負面影響。例如表5第1、3和5欄表明,GDPR導致歐盟醫療和金融類的風險投資的交易筆數下降18.86%、籌集到的總金額下降了522萬美元,平均每筆交易籌集到的金額下降了56.6%。對於其他技術領域的融資活動,表5第2和第6欄顯示交易數量和每筆交易金額也都有巨大負面影響。
表6和表7分別描述了歐盟和美國企業的四個不同年齡組的平均每周交易數量和籌集的總金額。表6表明GDPR使新公司每周減損90萬美元的投資,而9歲以上的公司每周會減損710萬美元,其對其他年齡組公司的影響還不顯著。利用每周每筆交易的細化融資數據,表7給出了類似的結果。
在交易層面,表8的第1欄表明,新公司的每筆交易融資額縮水了27.1%。第2欄和第3欄顯示了年輕和成長階段企業分的交易分別縮水了31.4%和77.3%。而其對成熟企業的影響不顯著。因此,嚴重依賴天使投資的新興公司以及那些正在從天使投資向風險投資過渡的公司特別容易受到GDPR的負面影響。
六、對就業的影響
本部分主要針對的是新公司,因為它們往往是主要的就業機會創造者,故而我們把我們的分析集中在關於其在歐盟風險投資的情況上,以評估由於GDPR而導致的歐盟技術崗位流失的可能性。從綜合推行GDPR可能創造的就業崗位與造成的失業人數來看,其造成的失業範圍大致相當於這些企業僱用員工的4.09%-11.20%。
結論
通過分析得出的結論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一)GDPR的推出對融資的筆數、每筆融資規模和總的融資金額產生了顯著的負面影響;
(二)GDPR影響最大的可能正是那些處於從天使投資向風險投資轉變過程中的新興企業;
(三)目前尚不清楚,在歐盟減少投資是否會轉化為對美國企業投資,或是投資者不願在任何地方投資;
(四)雖然我們的分析關注的是在技術上的投資金額,但它們不一定能與就業等社會福利問題產生必然的聯繫;
(五)不論如何,GDPR對歐盟科技創業投資的長期影響在未來幾年將變得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