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額最高縮水77.3%,GDPR短期對歐盟創新企業產生了什麼影響? |...

2020-11-29 獵雲網

獵雲網註:歐洲發布GDPR監管規定,出臺了一系列關於個人數據保護的新措施,但是從2018年5月GDPR正式生效4個月以來,這些措施已經對歐洲的網際網路企業造成了不利影響。本文將按兩大產業類別以及四個不同的公司年齡階段,分析歐洲推行GDPR政策後對創業投資帶來的負面影響。文章來源:騰訊研究院(ID:cyberlawrc),作者:Jian Jia等。編譯:朱家豪,騰訊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編譯指導:王融,騰訊研究院,資深專家;吳緒亮,騰訊競爭政策辦公室首席經濟學顧問。

背景:美國權威經濟學組織——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近期發布文章:《GDPR對科技創業投資的短期影響》。該文以翔實的數據,嚴謹的計量經濟學模型,從經濟學視角對GDPR給歐洲科技行業帶來的負面影響進行了實證分析。

NBER成立於1920年,是美國最大的無黨派、非營利性經濟學研究組織,致力於研究經濟社會領域問題,在業界具有卓越影響力。三十一個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獎者中有十六位曾是NBER的研究員。

本文的作者之一是Ginger Zhe Jin(中文名:金哲),馬裡蘭大學經濟系教授,曾任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經濟局局長。

報告主要的實證結論:

1. 在GDPR推行後,歐盟國家企業的融資總額、融資交易筆數以及每筆融資交易金額均大幅減少。

2. GDPR使新企業每周減損90萬美元投資,使成熟企業每周減損710萬美元投資。

3. GDPR使新興、年輕和成長階段企業每筆交易融資額分別縮水27.1%、31.4%和77.3%。

4. 綜合GDPR可能創造的就業崗位與消滅的崗位來看,其造成的崗位流失大致相當於樣本新興企業僱工人數的 4.09%-11.20%。

5. GDPR影響最大的是處於從天使投資向風險投資轉變過程中的新興企業。

以下是全文摘要:

相比於美國的同行,GDPR對歐洲科技創業投資者帶來了不利影響。這種不利影響體現在融資交易籌集的總金額、交易數量和每筆交易籌集的金額方面。

在大數據時代,個人從單純的消費者變為數據生產者,而數據對公司具有極高的價值,數據的流通與使用對數據主體和控制者都有諸多好處,但是對個人數據的使用情況引起社會上的普遍擔憂。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歐洲發布GDPR監管規定,出臺了一系列關於個人數據保護的新措施,但是從2018年5月GDPR正式生效4個月以來,這些措施已經對歐洲的網際網路企業造成了不利影響。本文將按兩大產業類別以及四個不同的公司年齡階段,分析歐洲推行GDPR政策後對創業投資帶來的負面影響。

一、文獻綜述

目前的研究大都致力於考察數據監管對某一領域的影響,如對廣告、定價、金融市場違約以及醫療效果的影響。例如:有的研究認為合規成本和數據規制會給市場進入設置壁壘並會損害創新;有的研究認為使用電子病歷可以提高醫療機構的效率;還有的研究認為金融領域自由的信息流動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減少欺詐。這些研究結論與本文的研究結論是互補的,本文的分析聚焦在數據監管對新興初創公司的影響方面。大量研究表明,天使投資的質量往往對新興公司的成功和生存有著重大的影響,越是年輕的公司就越容易受到數據監管的影響。

二、數據

這一部分主要陳述本項研究所用的數據來源與選取規則。

研究的主要數據源是Crunchbase,這是一個用於跟蹤技術企業,尤其是新興企業融資信息的平臺,樣本涵蓋了2017年7月到2018年9月之間美國和歐盟科技企業的融資數據,部分數據精確到美國或歐盟成員國每個行業類別在每周的融資情況,或者說,融資數據結構可細化到:歐盟成員國(或美國的州一級)每大類產業每周的數據。

本文根據產業類型的不同,將數據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醫療及金融企業的融資數據,另一類是其他行業的融資數據。這是因為無論在歐盟還是在美國,醫療和金融行業一般都有特定的嚴格數據監管法規,所以將其與其他產業類別分開討論,可以使我們更清晰的知道GDPR對這一領域企業的潛在影響。此外,兩類分組有助於我們構建一個按周、狀態和類別劃分的總體水平的平衡樣本。

在具體企業層面,我們根據一個企業的成立日期來計算公司年齡,根據企業運行年限長短,將融資樣本數據進一步細分為:0-3年的新企業、3-6年的年輕企業、6-9年的成長期企業、9年以上的成熟企業進行對比觀察。在歐盟和美國,如果不包括成熟公司,企業的平均年齡約為3歲。在擁有9年以上歷史的公司中,美國所佔比例更大。相比之下,歐盟在0-3和3-6歲年齡段的公司中所佔比例更大,這些公司可能特別容易受到數據監管合規成本上升的影響。而在討論企業的投資情況時我們將樣本分為前期、中期和後期投資進行觀察;大多數融資交易都發生在前期或中期階段。

三、實證研究

我們論證的預設前提是,GDPR確有實效,而且企業已經意識到了其所帶來的即時和未來的變化。

在方法上我們採用了雙重差分法(DID,Difference-in-Differences)的計量方法,著重從兩個層面進行實證分析。在加總層面,因變量有兩個:要麼是所有交易的總金額,要麼是達成交易的總數量。在融資交易層面,樣本包含了每一筆融資交易的數據,如交易的募集金額和融資類型信息都有。其中,實驗組是歐洲投資者,對照組是美國投資者。我們在分析時謹慎地選取分析期間分析方法和分析數據,目標是研究2018年5月GDPR的實行對歐盟風險融資的影響,方法主要是對比歐盟和美國在GDPR推出前後的風險投資活動。結論是實驗組投資的活躍程度確實低於對照組,總的趨勢是美歐的融資數據在GDPR生效後存在差異。

四、 GDPR的總體效果

本部分主要闡述對比了GDPR生效後歐盟和美國不同指標之間的差異。

在GDPR推行後,對於歐盟國家而言,三個考察指標均有所下降:在融資總額上,平均每個國家每周減少了1390萬美元;在融資交易筆數上,減少了17.6%;在每筆融資交易的金額上,減少了39.6%。

五、GDPR的異質性效應

雖然GDPR總體的影響可能是負面的,但是統計結果顯示,其在企業技術類別和企業年齡組之間的影響可能存在差異。

GDPR對金融和醫療類的歐盟投資的交易數量、籌集到的總金額和每筆交易籌集到的金額都有負面影響。例如表5第1、3和5欄表明,GDPR導致歐盟醫療和金融類的風險投資的交易筆數下降18.86%、籌集到的總金額下降了522萬美元,平均每筆交易籌集到的金額下降了56.6%。對於其他技術領域的融資活動,表5第2和第6欄顯示交易數量和每筆交易金額也都有巨大負面影響。

表6和表7分別描述了歐盟和美國企業的四個不同年齡組的平均每周交易數量和籌集的總金額。表6表明GDPR使新公司每周減損90萬美元的投資,而9歲以上的公司每周會減損710萬美元,其對其他年齡組公司的影響還不顯著。利用每周每筆交易的細化融資數據,表7給出了類似的結果。

在交易層面,表8的第1欄表明,新公司的每筆交易融資額縮水了27.1%。第2欄和第3欄顯示了年輕和成長階段企業分的交易分別縮水了31.4%和77.3%。而其對成熟企業的影響不顯著。因此,嚴重依賴天使投資的新興公司以及那些正在從天使投資向風險投資過渡的公司特別容易受到GDPR的負面影響。

六、對就業的影響

本部分主要針對的是新公司,因為它們往往是主要的就業機會創造者,故而我們把我們的分析集中在關於其在歐盟風險投資的情況上,以評估由於GDPR而導致的歐盟技術崗位流失的可能性。從綜合推行GDPR可能創造的就業崗位與造成的失業人數來看,其造成的失業範圍大致相當於這些企業僱用員工的4.09%-11.20%。

結論

通過分析得出的結論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一)GDPR的推出對融資的筆數、每筆融資規模和總的融資金額產生了顯著的負面影響;

(二)GDPR影響最大的可能正是那些處於從天使投資向風險投資轉變過程中的新興企業;

(三)目前尚不清楚,在歐盟減少投資是否會轉化為對美國企業投資,或是投資者不願在任何地方投資;

(四)雖然我們的分析關注的是在技術上的投資金額,但它們不一定能與就業等社會福利問題產生必然的聯繫;

(五)不論如何,GDPR對歐盟科技創業投資的長期影響在未來幾年將變得更加清晰。

1、獵雲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轉載必究,如需轉載請聯繫官方微信號進行授權。

2、轉載時須在文章頭部明確註明出處、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連結。如轉自獵雲網(微信號:

ilieyun

)字樣。

3、獵雲網報導中所涉及的融資金額均由創業公司提供,僅供參考,獵雲網不對真實性背書。

相關焦點

  • 融資額最高縮水77.3%,GDPR短期對歐盟創新企業產生了什麼影響?
    GDPR使新企業每周減損90萬美元投資,使成熟企業每周減損710萬美元投資。   3. GDPR使新興、年輕和成長階段企業每筆交易融資額分別縮水27.1%、31.4%和77.3%。   4.
  • 歐盟將制定「環境足跡」規則,或影響企業競爭力
    > 【相關新聞】 IT巨人蘋果也無法抗拒的綠色採購世界標準 YKK AP:高隔熱窗戶從節能向低能耗進化 【福島風電】(2)百餘米高巨大風車縱穿東京灣 【洗衣機進化史】(4)藉助「泡沫」實現更高洗淨度 【美國風電新潮流】(2)谷歌看好風力發電的理由 從原料採集到廢棄及回收利用,產品及企業活動會對環境產生多大影響
  • 歐盟將制定「環境足跡」規則,或影響企業競爭力【2】
    以往,生命周期評估(LCA)及碳足跡常常是隨著產品、行業、企業、國家和地區等的不同,其計算方法及基礎數據也各不相同,原則上無法與競爭企業及產品進行比較。 而此次是要在歐洲境內製定統一的規則,建立消費者和企業可進行比較的體制。作為消費者獲得產品環境信息的手法,歐盟委員會提議在《單一市場法》等境內製度中列入環境足跡。並且還提出了與現有國際準則聯動的思路。
  • 歐盟將鈦白粉列為疑似致癌物
    該法規將於2021年9月生效,這無疑將給全球鈦白粉行業帶來影響。針對這項法規,業內人士建議鈦白粉行業積極應對。  業內人士指出,二氧化鈦對人體健康潛在風險的爭議起源於法國,已經持續了3年。將二氧化鈦列入第2類可疑致癌物質的決定是由歐洲委員會於去年10月做出的,過渡期至2021年9月。  顏鈦鈦行業分析師楊遜認為,該事件對我國鈦白粉市場的影響不會太大。
  • 合同能源管理幾近腰斬 節能服務企業已大幅縮水
    「山東目前登記在冊的節能服務企業有289家,但是融資難成為困擾節能服務企業發展的最大難題。」20日,山東省能源環境管理中心、省能源環境交易所交易部業務總監陳再洋說。  據他透露,受此影響,目前真正從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節能服務企業數量已大幅縮水,幾近腰斬。
  • 氣候變化對經濟的短期影響是什麼?
    從極端天氣事件來看,我們亦認為氣候變化會產生短期影響。自1880年以來,陸地及海洋的溫度總和平均每10年上升0.07°C。 然而,據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NOAA)的2019年全球氣候概要顯示,自1981年以來,平均升溫速度已提高逾一倍(0.18°C )。 這部份額外增加的熱量是導致區域性及季節性極端高溫、極地冰川融化及降雨量增加的重要原因。
  • 靳毅:企業發行利率多數下行,期限利差持續收窄
    本期債券評級負向調整的共有1家企業的1隻債券,為主體評級負向級別調整的企業。事件概覽本期負面事件有貴人鳥股份有限公司未按時兌付本息。風險提示關注信用風險事件對整體利差的影響。一、一級市場1.1、發行數量發行規模方面,本期信用債(含企業債、公司債、中票短融、PPN)發行總規模2189.45億元,償還總規模1108.56億元,淨融資額1080.89億元。發行類型方面,本期信用債發行中短融佔比44.32%,企業債佔比4.37%,公司債(含私募)佔比23.64%,中票佔比19.73%,PPN佔比7.94%。
  • 5大科技巨頭市值「縮水」超萬億,專家:現在談網際網路壟斷還為時尚早
    11日當天 ,阿里、騰訊、美團、京東、小米五大科技巨頭總市值合計縮水超1.3萬億港元。網際網路產業在中國狂飆突進發展的同時,也展示出這個行業「贏者通吃」的邏輯。正如阿里巴巴包攬衣食住行、通訊社交離不開騰訊。但現在,風口正在發生轉變。怎樣定義網際網路壟斷?21世紀的網際網路浪潮來得兇猛,但法律對網際網路行業可能產生壟斷的意識來得相對遲緩。
  • 杜江:科技創新會對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產生變革性影響
    他從三個方面對科技與旅遊高質量發展進行解讀,並強調未來的科技創新將會對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產生變革性影響。杜江指出,從理論上講,科技創新是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住創新就抓住了發展的全局。我國經濟已經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科技創新是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成長新空間、戰略新支點和動力新源泉。
  • 交大教授費一文:疫情與行情,影響中國資本市場的3大因素
    01疫情對資本市場產生了哪些短期或長期影響?費一文教授表示,疫情衝擊了全球資本市場:一方面各國股指和國債利率在過去一個多月內紛紛下跌;另一方面,黃金價格上揚,大量資金進行了避險操作。而作為這場全球化衝擊焦點的中國,自1月20日鍾南山院士宣布新冠肺炎存在人傳人現象,到2月3日春節後首個交易日開盤,股市經歷了10%的暴跌。大量資金選擇避險,主要轉向購買債券和黃金兩種渠道。與國外資本市場表現不同的是,中國股市在2月3日超跌觸底後強勢反彈,截至2月20日就恢復到了暴跌前的水平。
  • 【SMM金屬早餐】倫銅觸及2013年以來最高*短期預焙陽極市場易漲難...
    期銅周二觸及2013年以來最高,因數據顯示11月歐洲、美國和亞洲製造業迅速擴張,且疫苗令投資者愈發看好經濟前景。年前的滬鉛市場仍存在許多不確定性,雖然基本面較弱,但仍有利好刺激,短期或走出寬幅震蕩行情。》查看詳情【SMM月度展望:滬鎳陷入12萬關口爭奪戰 多空焦灼12月誰將勝出? 】基本面方面,前期300系不鏽鋼的弱勢表現繼續影響鎳產業鏈產品價格,但在不鏽鋼廠和鎳生鐵廠均有同步出現減產計劃後,市場情緒暫時企穩。
  • 疫情下的工具機行業:重點企業利潤總額縮水9成 止降趨穩難度加大
    2019年重點企業利潤總額縮水九成2019年我國工具機工具行業全年主要經濟指標與上年同期相比明顯降低。中國工具機工具工業協會援引國家統計局數據稱,工具機全行業完成營業收入同比降低2.7%,實現利潤總額同比降低23.8%。
  • 《解碼未來企業——論道零售企業數位化轉型創新與發展之路》報告...
    對於多數零售企業來說,大家進一步認可了數位化轉型的價值和必要性,但也糾結於短期甚至中期由於受疫情影響營收不振、削減開支的情況下,如何選擇投入產出比最高的數位化舉措進行部署。數位化轉型是一項長期、系統性工程。數位化轉型的成功需要企業自上而下動員一切力量推動和參與。
  • 話題:施洛德:關注氣候變化對經濟產生的短期影響
    話題:施洛德:關注氣候變化對經濟產生的短期影響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2014年發布的第五份評估報告中指出,隨著全球平均氣溫不斷上升,與極端天氣事件相關的風險將會持續增加。
  • 複合的碳稅和碳排放權交易政策:歐盟的經驗與啟示
    隨著碳排放權交易機制的推進,部分學者就碳排放權交易的碳減排政策效應[1]、作用機制[2-3]及影響因素[4]進行了研究。在碳稅方面,楊穎對我國碳稅制度的設計提供了政策建議[5],閭浩等從學習效應視角出發,研究了碳稅對企業生產和減排行為的影響[6]。與此同時,積極探尋適合我國國情的碳稅和碳排放權交易碳減排政策正成為學者的重要使命。
  • 成都:加快人工智慧產業發展 最高給予2億元支持
    根據《通知》,成都將引導科技型企業加大人工智慧研發投入,對科技型企業上一年度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實際研發經費投入新增部分,分級分類按照最高10%的比例給予最高100萬元後補助支持。  對龍頭企業聯合高校院所以及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實施人工智慧產業集群協同創新項目,開展人工智慧重大關鍵技術聯合攻關,成都最高還將給予給予1000萬元資助。
  • 【鼓勵科創二十五條政策解讀】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最高獎勵1000萬
    ,日前,我區出臺了《璧山區鼓勵科技創新二十五條政策》,其中包括支持創業投資發展、支持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等多條「硬核」措施,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充分發揮政府財政資金的槓桿作用,撬動銀行資金、基金等社會資本投向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創新企業,助力企業快速發展。
  • ...融資期末預考:註冊制平穩落地上市熱情高漲 科創企業成主力新生代
    資料圖IPO融資再創新高隨著註冊制在A股市場落地,今年以來A股市場首發融資額創出新高。截至11月9日,A股市場上市公司數量已經突破4067家。其中今年以來上市的企業突破315家,首發融資額合計3742.75億元。而2017年、2018年、2019年,A股市場首發融資額分別為2301.09億元、1378.15億元、2532.48億元。
  • 金融支持創新需要作出「六大改變」
    在其他一些國家,銀行業並不是利潤最高的企業:A股和美股比較,美國最賺錢的是微軟、蘋果公司,而不是摩根大通或者富國銀行;日本最賺錢的是豐田,而不是三菱UFJ金融;韓國最賺錢的是三星電子,而不是韓國銀行。單純的利潤比較,並不能完全說明問題,關鍵在我國現有銀行的盈利動機和運營機制與實體經濟是分離的,因而很難去匹配創新。
  • 重視光伏龍頭企業成長和創新 關注特殊時期的「木桶效應」
    光伏企業節前配料的庫存正在逐漸消耗殆盡,如果供應短缺的情況持續下去,可能會造成「木桶效應」,影響到部分企業的生產進度。2、2020年電站併網和申報期限或將適當延長,密切關注政策的變化和落地情況。疫情或導致光伏發電項目無法按期併網,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了解,企業如3月復工,部分企業預計3月31日之前併網量僅僅是一季度全計劃併網量的10%,進展比較快的也只能達到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