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揭秘二氧化矽神秘面紗

2021-02-12 半導體商城

二氧化矽(化學式:SiO2)是一種酸性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為矽酸(H2SiO3)。它自古便為人所知。二氧化矽在自然界中最常見的是石英,以及在各種生物體中[2][3]。在世界的許多地方,二氧化矽是砂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矽是最複雜和最豐富的材料家族之一,既是多種礦物質,又是被合成生產的。值得注意的實例包括熔融石英,水晶,熱解法二氧化矽,矽膠和氣凝膠。應用範圍從結構材料到微電子學到食品工業中使用的成分。

二氧化矽是矽最重要的化合物,約佔地殼質量的12%。自然界中二氧化矽的存在形態有結晶形和無定形兩大類,因此統稱為矽石。

SiO2晶體有多種晶型,其基本結構單元是四面體,每個Si周圍結合4個O,Si在中心,O在四個頂角;

最小環上有6個矽原子和六個氧原子。

許多這樣的四面體又通過頂角的O相連接,每個O為兩個四面體所共有,即每個O與2個Si相結合。

實際上,SiO2晶體是由Si和O按1:2的比例所組成的立體網狀結構的晶體。

因此,通常用SiO2來表示二氧化矽的組成。

SiO4四面體不僅存在於SiO2晶體中,而且存在於所有矽酸鹽礦石中,是構成多姿多彩的矽酸鹽世界的基本骨架。

二氧化矽是酸性氧化物,對應的最高價水化物為矽酸(H2SiO3)。 

二氧化矽化學性質不活潑,不容易與水和大部分酸發生反應。

通常只能與鹼性氧化物反應生成鹽。氫氟酸(HF)和濃熱的磷酸(H3PO4)是可以與之反應的酸。

其與氫氟酸反應生成氟化矽的化學方程式為:

{\rm {SiO_{2}+4HF\to SiF_{4}+2H_{2}O}}}

通常只能與鹼性氧化物反應生成鹽。例如:

{\displaystyle {\rm {SiO_{2}+CaO\to CaSiO_{3}}}}

與強鹼反應生成鹽。例如:

{\rm {SiO_{2}+2NaOH\to Na_{2}SiO_{3}+H_{2}O}}}

空氣中若存在一定濃度的二氧化矽粉粒時,會經人類呼吸進入肺部,引發呼吸器官的相關疾病,例如塵肺症。

SiO2的網狀結構決定了它具有優良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加上SiO2在自然界的廣泛存在,從古到今都被人類廣泛地應用著。

 二氧化矽與其它化合物在高溫下熔融,快速冷卻可以製得玻璃。它也是沙子和石英的主要成分。

在半導體和太陽能板等應用中,是目前主要的原料。

僅含二氧化矽單一成分的特種玻璃叫做石英玻璃。

二氧化矽與石墨或活潑金屬混合可以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製得矽單質。

{\displaystyle {\rm {SiO_{2}+2C\to Si+2CO}}}

{\rm {3SiO_{2}+4Al\to 3Si+2Al_{2}O_{3}}}}

SiO2於食品工業用作抗結劑,屬食品添加劑之列。

經口攝取的二氧化矽基本上是無毒的,LD50為5000mg / kg(5g/ kg)。

然而,吸入細分散的結晶二氧化矽粉塵可能導致矽肺病,支氣管炎或癌症,因為灰塵停留在肺中並持續刺激組織,從而降低肺容量[4]。

研究顯示,暴露於結晶二氧化矽的工人比一般人群的狼瘡和其他自體免疫性疾病的預期高出10倍[5]。

在2013年發布新規範之前,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OSHA)允許每立方米空氣含100μg二氧化矽,而新規定將含量減少至50μg/m3。

建築業的暴露限值也設定為從250 µg/m3下降至50 µg/m3

SiO2,以比幾乎任何材料都多的許多晶體形式(稱為多晶型物)存在。

SiO2的結晶形式

相關焦點

  • 中科院科普講師團南海開講,揭開航天科技神秘面紗
    佛山日報訊見習記者劉浩斌報導:昨日,「2020年大手拉小手——中科院科普講師團科普報告希望行」南海站啟動。即日起至16日,由8位中科院科學家組成的科普講師團,連同3位南海講師團講師,一同走進區內多間中小學,合計將舉辦25場科普課堂活動,課程包括航空航天、AI智能、科技創新等多個領域的科學知識。昨日上午9時半,丹灶中心小學的階梯室座無虛席。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原站長、我國第一顆地球資源衛星地面系統副總指揮兼副總設計師、中國科學院教授潘習哲給孩子們帶來了精彩紛呈的科普課堂。
  • 揭秘海洋的神秘面紗
    導讀: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從未間斷,無時無刻不想揭開浩瀚宇宙的神秘面紗。而對於地球自身的秘密還有很多未能探索到,其中之一就是迷幻而深邃的大海。海洋佔地球總面積的70%,佔地球生存空間的90%以上 。據說人類只能探索大約5%的海底。剩下的95%的海洋仍然是個謎 。《海地兩萬裡》作者用科幻的視角完成了廣袤的海底世界探索。
  • 珠海空管站塔臺管制員走近珠海電臺 揭開「空管」神秘面紗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孫冉 報導:7月31日,珠海空管站受邀參加珠海電臺《職達巔峰》節目錄製,科普空管知識,分享工作難忘經歷,為廣大聽眾揭開「空中交通管制員」的神秘面紗在兩名青年管制員簡短的自我介紹後,節目正式開始,圍繞科普空管知識,介紹職業特色,兩名管制員向聽眾朋友們介紹了「何為管制員」,「管制崗位的分類」,「管制員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管制日常工作內容」等內容。為了生動再現塔臺管制的工作場景,兩名管制員還分別扮演管制員和飛行員,現場模擬了中英文陸空通話,向聽眾們進一步揭秘空管這個常隱於幕後的「小眾」職業。
  • 《葉猴王國》揭開白頭葉猴的神秘面紗
    這部長達一個小時的野生動物紀錄片帶我們進入猴子王國的腹地,追隨並拍攝到了珍稀野生動物白頭葉猴在中國美麗的喀斯特地貌山中的神秘生活。  華影青橙獲得允許進入此前一直禁止入內的地區拍攝,從而幸運地揭開了這群世界上最罕見的猴類的神秘面紗。
  • 院士揭秘「人造太陽」
    原標題:院士揭秘「人造太陽」本報訊(記者 汪永安)12月12日下午,由皖新傳媒主辦的公益活動——「院士進校園」在合肥四十二中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等離子體所所長李建剛和數百名中學生親切互動,用通俗生動的語言揭開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俗稱「人造太陽」)的神秘面紗。
  • 揭開晝夜交替的神秘面紗 地球自轉形成晝夜交替
    &nbsp&nbsp&nbsp&nbsp地球自轉的俯視圖和側視圖&nbsp&nbsp&nbsp&nbsp地球自轉的神秘力量&nbsp&nbsp&nbsp&nbsp形成太陽系的原始星雲原來就帶有角動量,在形成太陽和行星系統之後,它的角動量不會損失,但必然發生重新分布
  • 大型國際科普巡展《神秘海洋》在廣東科學中心展出
    南方網訊 11月20日,《神秘海洋》(Unseen Oceans)展覽在廣東科學中心開幕。該展由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聯合美國、英國等國家的頂尖科學家與設計師創意設計,將從11月20日開始,持續展出到2021年6月。
  • 江蘇書展|蔣雲從隕石說起,揭開宇宙神秘面紗
    浩瀚的宇宙,遼闊的星雲,溫暖的太陽,漫天的流星雨......奇蹟和神秘交織的空間,帶來無窮無盡的想像,宇宙的奧秘吸引著每一位充滿好奇心的小朋友。24日上午,在蘇州江蘇書展青少年閱讀館,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副研究員蔣雲帶著她參與翻譯的新書《BBC宇宙三部曲》(宇宙起源、宇宙之光、宇宙星塵),與大家分享了一場
  • 揭開影像學檢查與輻射的「神秘面紗」
    今天,小編就來帶你們揭開影像學檢查與輻射的「神秘面紗」。  1.兒童常見的影像學檢查有哪些?  主要有:超聲檢查、X線攝片、CT、磁共振檢查(MRI)等。  2.哪些影像學檢查有輻射?  簡單來說就是,X線攝片和CT檢查是有一定輻射的,而超聲及MRI檢查沒有。
  • 來廣東科學中心探究《神秘海洋》
    信息時報訊(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吳晶平)11月20日,大型國際科普巡展——《神秘海洋》展覽在廣東科學中心亮相,該展覽分8大主題展區,設超多互動體驗展項,並配套新奇的展教活動、科技電影,將帶領觀眾踏上一段海洋世界的「神奇之旅」。
  • 《大雪怪》今日上映 探險隊帶你揭秘雪原巨獸面紗
    雪族人的元素更增添這片雪原的神秘,這樣一個原始部落,他們依靠什麼在這片寸草不生的土地上生存,他們與大雪怪之間又存在什麼樣的牽絆都將是本片的一大看點。《大雪怪》作為「優合計劃」和「錦繡合制計劃」的重點影片,受到來自多方的支持。
  • 上海科普大講壇講解宇宙神秘的宇宙—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訊(記者黃辛通訊員黃怡靜)1月20日,以《天文雲大會》為題的上海科普大講壇在上海科技館舉行
  • 揭開5大「未解之謎」的神秘面紗
    可見百慕達三角的神秘超自然現象只不過是人們杜撰或者渲染出來或者誇大船隻、人員消失事件而已,以人傳人,最後變得更加神秘,最終被視為「未解之謎」。 4.瑪雅文明為何失落?在那裡,每10年左右,就有700磅(318公斤)大的石頭神秘地自行移動,在乾燥的沙漠表面留下長長的痕跡。多年來,人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解釋,從塵暴到光滑的海藻膜,但似乎沒有一種解釋過於令人信服。 不過,最後,2011年,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解開這一謎團。由於國家公園管理局不允許他們在巖石上安裝GPS設備,他們找了了15塊同樣大小的石頭並對其進行監控。
  • 揭開神秘面紗,原來你是這樣的梵淨山
    揭開神秘面紗,原來你是這樣的梵淨山 2020-12-03 09:5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佛學揭秘,四大不可思議的科學實驗,揭開靈魂存在的神秘面紗
    佛學揭秘,四大不可思議的科學實驗,揭開靈魂存在的神秘面紗生死是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從古至今,人們常常追問,生死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人死後是否還有某種方式存在?有人能夠主動去探索思考這些話題,而有的人卻懵懵懂懂地活了一輩子,也不知道思考這個問題,只是懵懵懂懂地活著。
  • 神奇的四氧化三鐵,揭開奇異現象的神秘面紗
    雖然故事眾說紛紜、誇大離奇,充滿了恐怖色彩,但我們用科學揭開奇異故事的神秘面紗,真像不僅讓我們領略了科學的魅力,而且對我們的現代生在活也有積極意義。大家可能聽說過1992年故宮的靈異事件:那是一個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的下午,遊客們突然看到故宮的紅牆邊出現了行走的宮女,並用相機拍下了這靈異的一幕。
  • 【海洋科普】揭秘紅珊瑚的一生
    【海洋科普】揭秘紅珊瑚的一生 2020-08-13 16: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開團】《DK兒童太空百科全書》,幫孩子掀開太空神秘的面紗!
    滿足孩子們的種種好奇心,幫你掀開太空神秘的面紗,要想知道關於宇宙種種問題的答案,就一起踏上這段奇妙的旅程吧!我們的旅程從發射火箭開始!最後,我們將暢遊銀河系,打探神秘黑洞的秘密,探尋恆星的生命周期,去認識更多形形色色的天體。
  • 揭翻車魚的神秘面紗 體長約3米沒有真正尾鰭
    據國外媒體道,著名海洋生物學家蒂爾尼·泰思(Tierney Thys)和美國加州蒙特雷灣水族館(The Monterey Bay Aquarium)研究人員近日向人們揭秘形狀奇特的神秘的翻車魚(ocean sunfish)。
  • 中烏考古隊前後8次挖掘 中亞傳奇古城"面紗"揭開
    (原標題:中烏考古學者揭開中亞傳奇古城「神秘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