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家發現納米金屬機械穩定性的反常晶粒尺寸效應
新華網瀋陽4月9日電(記者王瑩)納米金屬的晶界在機械變形作用下容易發生晶界遷移並伴隨晶粒長大,使得納米材料發生軟化,這種現象不僅破壞材料的性能,也給利用塑性變形法製備納米晶帶來巨大困難。 最近,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萬人計劃」科學家工作室盧柯院士、李秀豔研究員研究發現,對於塑性變形製備的納米晶銅、銀、鎳樣品,準靜態拉伸變形時,隨著晶粒尺寸從亞微米減小至納米量級,晶界遷移先逐漸增強,而當晶粒尺寸小於臨界值時,晶界遷移逐漸受到抑制,這一結果顛覆了傳統的認識,研究成果近日在《物理評論快報》雜誌在線發表。
-
金屬所發現納米金屬機械穩定性的反常晶粒尺寸效應
金屬所發現納米金屬機械穩定性的反常晶粒尺寸效應 2019-04-02 金屬研究所 【字體: 最近,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中科院院士盧柯、研究員李秀豔在這一問題上取得新的進展。他們發現對於塑性變形製備的納米晶Cu、Ag、Ni樣品,準靜態拉伸變形時,隨著晶粒尺寸從亞微米減小至納米量級,晶界遷移先逐漸增強,而當晶粒尺寸小於臨界值時,晶界遷移逐漸受到抑制,這一結果顛覆了傳統的認識,與其在納米晶熱穩定性晶粒尺寸反常效應的相關發現一致。
-
研究發現納米金屬機械穩定性反常晶粒尺寸效應
本報訊(記者沈春蕾 通訊員劉言)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盧柯、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研究員李秀豔發現了納米金屬機械穩定性的反常晶粒尺寸效應
-
研究發現納米金屬機械穩定性的反常晶粒尺寸效應—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金屬所
-
【新華網】科學家發現納米金屬機械穩定性的反常晶粒尺寸效應...
【新華網】科學家發現納米金屬機械穩定性的反常晶粒尺寸效應 2019-04-10 新華網 王瑩 最近,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萬人計劃」科學家工作室盧柯院士、李秀豔研究員研究發現,對於塑性變形製備的納米晶銅、銀、鎳樣品,準靜態拉伸變形時,隨著晶粒尺寸從亞微米減小至納米量級,晶界遷移先逐漸增強,而當晶粒尺寸小於臨界值時,晶界遷移逐漸受到抑制,這一結果顛覆了傳統的認識,研究成果近日在《物理評論快報》雜誌在線發表。
-
納米金屬穩定性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金屬晶粒細化至納米尺寸可以大幅度提高其強度和硬度,但是由於引入了大量的晶界,納米金屬材料的結構穩定性變低,晶粒長大傾向明顯。在一些納米金屬,如純銅中,納米晶粒甚至在室溫條件下即發生長大。這種固有的不穩定性一方面給納米金屬材料的製備帶來困難,另一方面也限制了納米金屬的實際應用。
-
納米晶穩定性再添新發現:快速升溫可大幅度提高Cu納米晶的熱穩定性
近期,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納米金屬科學家工作室李秀豔等人研究發現,利用快速升溫可以在納米晶銅中引入退火孿晶,從而實現納米晶晶界的「熱弛豫」,提高納米晶的熱穩定性。該項工作4月24日發表於《科學》子刊《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
-
快速升溫實現納米晶界「熱弛豫」—新聞—科學網
-
科學網—金屬中發現超硬超高穩定性納米層片結構
,他們利用自行研發的新型塑性變形技術,在金屬鎳表層成功突破了這一晶粒尺寸極限,獲得納米級厚度並具有小角晶界的層片結構,同時發現這種納米層片結構兼具超高硬度和熱穩定性。這種納米結構突破了傳統金屬材料的強度—穩定性倒置關係,為開發新一代高綜合性能納米金屬材料開闢了新途徑。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10月18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雜誌。 據介紹,對金屬材料進行嚴重塑性變形可顯著細化其微觀組織,使晶粒細化至亞微米(0.1~1微米)尺度,從而大幅度提高其強度。
-
中科院瀋陽金屬研究所:推進材料素化為可持續發展提供新動能
同時,由於納米金屬材料的熱穩定性和機械穩定性較差,導致其規模化製備難以實現,材料可持續發展面臨了新的挑戰。伴隨著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觀念的不斷深入發展,新材料的研發日益被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近期,研究團隊在塑性變形製備的納米晶純金屬中發現了晶界自發馳豫現象以及材料熱穩定性和機械穩定性的反常晶粒尺寸效應。
-
【光明日報】中科院金屬所:納米金屬強度或可大幅度調控
據盧柯介紹,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發現通過適當合金元素的晶界偏聚可以提高晶界穩定性,從而可以大幅度調控納米金屬的強度。他們利用電解沉積方法製備出晶粒尺寸從30納米到3.4納米變化的一系列Ni-Mo合金樣品,發現當晶粒尺寸小於10納米時合金出現軟化行為。
-
盧柯院士再次發表頂尖論文:納米晶材料穩定性又一重要發現!
但納米金屬材料熱穩定性差,給材料素化帶來困難。盧柯院士團隊之前發現晶界弛豫可有效地穩定納米晶粒的純金屬,這為提高納米晶機械穩定性提供了新的方法,使得材料素化成為可能。4月24日,盧柯院士團隊再次在頂刊發文,發現快速加熱可能會觸發尺寸高達亞微米的純銅納米晶粒強烈的晶界弛豫,為穩定納米結構材料提供一種新方法。
-
中國學者發現金屬納米催化劑尺寸效應
我學者發現金屬納米催化劑尺寸效應科技日報合肥1月20日電 (記者吳長鋒)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路軍嶺教授課題組與李微雪教授課題組合作,首次揭示了金屬納米催化劑中,幾何效應和電子效應各自對催化反應隨尺寸變化的調變規律
-
科學網—提出「動態尺寸效應」決定納米粒子穩定機制
>
-
科學家發現晶界穩定性控制的硬化和軟化行為
而當晶粒尺寸低於某臨界晶粒尺寸(通常為10-30納米)時,金屬的強度會偏離Hall-Petch關係,有些金屬的強度不再升高甚至下降,這種納米尺度下的軟化現象通常歸因於納米金屬中大量晶界的遷移。 最近,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盧柯研究組發現通過適當合金元素的晶界偏聚可以提高晶界穩定性,從而可以大幅度調控納米金屬的強度。
-
揭示孿晶輔助納米晶粒生長機制
近日,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研究員張廣平帶領團隊,通過對納米尺度金屬薄膜疲勞加載下晶粒長大行為的原子尺度研究,揭示了「孿生輔助納米晶粒長大
-
華南理工《Acta》納米多晶陶瓷衝擊響應的晶粒尺寸效應
文章系統分析了不同晶粒尺寸的納米碳化矽陶瓷在粒子速度為1 km/s至5 km/s的衝擊壓縮變形與層裂破壞行為,從納觀尺度揭示了高應變率下納米多晶陶瓷的衝擊壓縮損傷和層裂破壞的機理以及晶粒尺寸的影響規律。
-
華南理工《Acta》納米多晶陶瓷衝擊響應的晶粒尺寸效應
模型晶粒尺寸範圍為2 nm至32 nm,原子規模高達2.06億。文章系統分析了不同晶粒尺寸的納米碳化矽陶瓷在粒子速度為1 km/s至5 km/s的衝擊壓縮變形與層裂破壞行為,從納觀尺度揭示了高應變率下納米多晶陶瓷的衝擊壓縮損傷和層裂破壞的機理以及晶粒尺寸的影響規律。
-
【中國科學報】研究人員提出「動態尺寸效應」決定納米粒子穩定機制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究員包信和、楊帆帶領納米與界面催化研究團隊,首次提出「動態尺寸效應」決定納米粒子穩定機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傳統認識中,納米材料隨尺寸減小、缺陷密度增高帶來高反應活性,但也會隨之犧牲長期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