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氣象與地震部門深化信息發布合作

2020-11-29 中國氣象局

  11月2日,福建省氣象局就推動信息發布共享工作與省地震局展開交流合作。雙方將按照「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平臺共享、統一發布、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分級負責、規範標準」的運行模式,強化交流機制,在信息發布、公共服務等領域加強合作,加強預警發布新技術研究,優化預警發布終端展示,完成預警發布終端屬地化常規天氣預報、預警信息等接入工作。

  目前,福建省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已與地震預警發布系統對接,實現秒級「直通車」發布地震預警和速報信息,共享14482面LCD地震預警終端,實現數據共享可視化,成為全省預警發布「一張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下一步,福建省氣象局將加快中國天氣頻道福建本地化插播系統(應急預警頻道)的部署工作,打造福建預警傳播視頻端12379品牌,推進省級應急廣播系統項目建設,滿足地震預警等全要素預警信息發布和防災減災科普宣傳需求,推動全省綜合防災減災再上新臺階。

  (作者:林獻朝 責任編輯:張林)

  

相關焦點

  • 灤縣:氣象地震籤署信息共享合作協議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躍英 田永報導 近日,河北省灤縣氣象局與縣地震局籤署了信息共享合作協議,落實國務院和省、市關於加強氣象、地震災害防禦工作的要求,有效避免或減輕氣象、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提升氣象、地震兩部門的信息共享和技術合作
  • 山東:氣象地震部門達成業務合作共識
    中國氣象報記者孫彥 通訊員陳優寬報導 6月17日,山東省地震局副局長劉希強率省地震預報研究中心、省地震臺網中心、省地震預報研究中心、省地震局監測預報處專家到省氣象局商討業務合作相關事宜。
  • 福建海洋氣象預報服務精細化提高 實現信息覆蓋
    中國網6月15日訊 福建省氣象部門開展臺灣海峽氣象預報服務業務已經40多年,針對福建沿海和臺灣海峽每天3次發布72小時海洋天氣預報,內容包括海峽天氣和風向、風速,為兩岸民眾提供氣象服務。2006年專門成立了福建省海洋氣象臺,製作、發布福建省沿海和臺灣海峽的天氣監測和天氣預報警報,2007年起開展了臺灣海峽及鄰近海域漁場氣象與海況預報,深受兩岸漁民的歡迎。
  • 福建發布春運氣象信息 降水大霧或影響交通
    福建發布春運氣象信息 降水大霧或影響交通   中新網福州1月9日電 (龍敏)福建省氣象局9日發布春運天氣消息稱,預計2014年春運期間福建省平均氣溫略偏高,總降水量略多,極端最低氣溫接近常年至略高。
  • 中國應急管理報:福建推動電視 機頂盒發布地震 預警信息試點工作
    福建推動電視機頂盒發布地震預警信息試點工作本報訊 近日,福建省地震局主動拓寬地震預警信息發布途徑,聯合福建省廣播電視局、福建廣電網絡集團、中國電信福建分公司、中國聯通福建分公司、中國移動福建分公司,積極推動電視機頂盒發布地震預警信息試點工作,打通電視媒體發布渠道。
  • 雲南巧家縣發生5級地震 氣象部門啟動應急服務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塗曉鳴 鄭洪 蔣璐報導 5月18日21時47分,雲南省昭通市巧家縣小河鎮發生5.0級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震中位於北緯27.18度、東經103.16度。地震發生後,昭通市氣象局迅速與巧家縣氣象局和魯甸縣氣象局聯繫核實相關情況,部署抗震救災氣象服務工作。
  • ——記氣象部門2015年汛期氣象服務準備工作
    同時,在氣象、住建等部門的聯合推進下,目前全國已有102個城市修訂完成暴雨強度公式。  信息發布:新系統、新探索讓傳播更規範、更快捷  「今年5月,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將正式運行。屆時,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傳遞給各政府部門、公眾的時間,將實現由小時級到分鐘級的轉變。」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業務科技處處長裴順強介紹道。
  • 全國氣象部門2019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組織召開全國氣象部門政務公開工作研討會,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精神,研討氣象部門貫徹落實措施,交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經驗;結合氣象部門實際開展制度建設工作,修訂《氣象部門政府信息公開辦法》,編制《氣象部門政府信息公開基本目錄》,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制度,規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程序;針對垂管部門特點,印發《全國氣象部門2019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做好頂層設計,統籌推進全國氣象部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 氣象部門提前「應汛」正當時
    今年汛期,該局將持續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氣象「先知系統」2.0升級工作,包括重點強化健康氣象、網格化管理、交通和建築工地4個場景的氣象服務技術、產品和機制;推進與預警發布系統對接,智能推送基於影響的融入式氣象服務產品和點對點的氣象災害風險預警信息,實現精準發布,提升災害監測數據回溯分析和災害風險早期識別能力;圍繞滿足「1+16」的各級城市運行管理系統、城市運行管理相關部門專業系統和基層應急管理單元的需求
  • 福建:利用氣象雷達「巡山捕火」
    中國氣象報記者 湯珺琳 通訊員 翁文靜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森林覆蓋率達65.95%,居全國第一。如今,「綠色生態」已然成為「清新福建」的一張亮麗名片。  又是一年風乾物燥季,林火防治成為眼下八閩大地的頭等大事,運用氣象雷達探測林火,成為福建林業部門防火的新「法寶」。
  • 臺灣今年最大地震,從福建到武漢,都有明顯震感!
    @中國地震臺網速報,21:33分發布消息: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2月10日21時19分在臺灣宜蘭縣海域(北緯24.74度,東經121.99度)發生5.8級地震,震源深度80千米。此次臺灣5.8級地震造成臺北震感強烈,臺灣全島震感明顯,福建福州、廈門、泉州、莆田等地亦有明顯震感。網友反饋說,杭州、武漢等也有震感。
  • 浙江水文氣象信息實現共享
    本報訊(記者 徐鶴群 通訊員 梅林蓉)浙江省水利廳、省氣象局近日籤署共享水文氣象信息數據合作備忘錄,充分發揮雙方優勢、完善協調運行機制,進一步提高水文氣象預測預報技術水平,形成防災減災合力。  雙方合作主要包括共享未來降雨預報信息、共享水文氣象監測信息、建立傳輸專線及保障、建立常態化聯絡合作機制等四個方面。
  • 【工作動態】市氣象局與天津移動公司深化合作共推多元化氣象服務...
    1月7日,天津市氣象局與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天津有限公司召開座談會,就建立「5G+氣象」發展新格局、拓展移動氣象增值業務、探索移動氣象服務模式等方面進行深入研討。
  • 福建省氣象部門迎戰颱風「莫蘭蒂」
    福建:迎戰颱風「莫蘭蒂」的不眠之夜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嶽輝英報導 9月15日3時左右,今年第14號颱風「莫蘭蒂」在福建省廈門市登陸。同時,氣象服務充分利用各種渠道將颱風動態信息傳遞出去,微博關注人數達上百萬,同時微信、電話121、傳真、網站及時發布颱風動向,電視天氣預報廈視直播間氣象專家連線,從9月9日開始每天關注颱風信息,隨著「莫蘭蒂」的臨近逐日增加播出次數,從9月14日晚上8點開始,每一小時一次專家直播連線颱風動態以及講解防臺知識,直到15日上午7時,作為廈門市防臺抗臺預案的一部分,連續播出12個小時。
  • 國家氣象中心與清華大學軟體學院全面深化業務科技合作
    雙方約定將全面加強業務科技合作,充分發揮國家氣象中心的天氣預報業務優勢與清華大學軟體學院在大數據處理技術方面的師資人才技術優勢,全面提升國家級天氣業務與氣象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國家氣象中心主任畢寶貴,清華大學信息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家廣出席籤字儀式。  畢寶貴表示,國家氣象中心與清華大學軟體學院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礎、廣闊的合作前景,要在深入合作中使科研成果切實落地。
  • 福建省已建成14575處地震預警信息發布終端
    省地震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地震預警信息服務是地震預警系統建設的「最後一公裡」,福建經歷了晉江預警信息發布試點、擴大試點範圍和全省範圍全面有序鋪開三個階段,在全國率先實現地震預警信息社會化服務。
  • 福建地震預警
    地震局直屬的地震預警、防災減災官方應用。及時且權威地發布地震預警信息,最大程度上減少災害損失,保衛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 北京:市區兩級氣象部門共同應對嚴寒天氣
    1月6日至7日,北京出現大風、強降溫天氣,氣象數據不斷刷新歷史記錄。市區兩級氣象部門深化內外聯動,積極為供暖、交通、疫情防控、公眾出行等提供氣象服務保障。  4日起,北京市氣象局向市委、市政府和供暖、燃氣、交通、電力等部門發布各類服務產品10餘期,並跟進做好服務。5日,北京市氣象臺發布大風黃色和持續低溫黃色預警信號,並加強天氣跟蹤,適時調整預警等級,同時啟動四級應急響應。
  • 臺灣氣象部門:臺灣東北部海域發生5.7級地震
    臺灣氣象部門:臺灣東北部海域發生5.7級地震 2021年01月12日 14:19:03  來源:新華網   臺灣氣象部門消息,1月9日19時35分,臺灣宜蘭縣近海發生裡氏
  • 廣東氣象服務社會化的探索與思考
    4.努力破除預警信息傳播「瓶頸」,提高氣象服務的時效性近年來,不斷完善與各部門、通訊運營商、社會企業和媒體的合作機制和預警信息發布流程,預警信息傳播時效性持續得到提高。規範了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流程,交通、水利、國土、民政、教育以及地震等各部門的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經省政府應急辦審批後,由我局通過省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組織通訊運營商、電視、電臺、網絡平臺等媒體向公眾及時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