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際原油市場不太平,主要矛盾,是因需求不足而導致的價格下跌。當油價跌到美國頁巖油的生產成本以下,各利益相關方不能達成共識。整個國際原油市場,以及因油價而形成的各國金融和工農業格局,根基將發生動搖。產生的影響將是巨大的和深遠的。
蘇聯解體以來,國際出現一超多強格局,美國常年佔據一超有利地位。大概行事過於霸道,所以樹敵較多。當國際油價大跌,美國頁巖油產業遭遇重創,國際輿論普遍持樂觀其成的態度。美國多年以來在頁巖油領域投入巨大,目前這種此消彼長的變化,人們認為對實現國際均勢,是個好消息。
石油被認為是現代工業的血液,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在頁巖油技術產生前,人們對石油資源的使用普遍持悲觀態度。對其可開採年限和價格,不抱任何幻想。所以在2008年,國際油價甚至漲到147美元/桶。但隨著美國在頁巖油技術的巨大投入和進展,這個矛盾從根本上得到了解決。因為使用頁巖油技術,使得可開採的石油,實現了儲量從有限到幾乎無限的飛躍。
與傳統石油開採相比,頁巖油的開採成本較高。以沙特為代表的中東石油,開採成本普遍低於30美元/桶,其它產油國在40美元/桶左右。而頁巖油開採成本普遍在50美元以上。所以理論上,低成本石油開採地區,只要將國際油價控制在目前的40美元區間,保持一定時間,頁巖油就將面臨滅頂之災。
從利益格局看,頁巖油災難,表面看是美國的災難。把美國的頁巖油打回原形,傳統產油國將在一定時期,重新奪回石油的天然掌控權。但本質上,對全球能源產業和人類能源文明,都將是個倒退,是個壞消息。
最近陸續有全球頁巖油企業,破產倒閉的消息。尤其美國頁巖油企業,紛紛表示撐不住了。這本質上有點像一個缺水的小島,發現了水源,卻因為海水倒灌汙染了,是個好消息中的壞消息。頁巖油是人類能源進化中的一次革命,保持這個進程的健康向前,應該是個更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