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航空公司艱難度過這場令人不快的疫情危機,歐美的大飛機製造業也不可避免地會受到打擊。空客和波音這兩大巨頭當然不能倖免,其他製造商或廣泛的供應鏈也會株連九族。大規模的裁員和休假已經宣布,可悲的是,還會有更多的裁員和休假,因為訂單取消正在到來,歐洲的漢莎航空等集團正在縮減規模,並就大幅推遲飛機訂單進行談判。
通常情況下,到每年的這個時候,這兩家製造商都會按類型、數量和地理位置發布最新的商用客機市場需求預測,但今年不會,因為在這場危機中對潛在需求進行任何預測都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任務。那麼,會有哪些因素在起作用,而這些因素又會讓製造商和他們各自的產品產生什麼樣的變化呢?
事實上,早在疫情之前,空客和波音都在各自的領域面臨挑戰。空客剛剛走出創紀錄的39億美元腐敗案,而波音則繼續面臨737 Max全面停飛的危機。由於需求放緩,這兩家製造商已經削減了多款飛機的產量。這兩家製造商都有強大競爭力的窄體客機產品空客A320系列和波音的737 Max。這兩架飛機的訂單已經推遲和取消,但目前空客A320系列危機還在可控的水平上,而波音737 MAX上的情況更為複雜。
波音希望在今年最後一個季度看到737 MAX飛機獲得重新認證,但已製造了數百架飛機,但尚未交付,已經交付的也都停飛。由於交付延遲,波音已經在與客戶進行多次賠償談判。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鑑於疫情的衝擊,許多航空公司現在正尋求繼續推遲交付,即使737 MAX飛機被重新認證可以再次飛行。很可能客戶最終仍會想要這些窄體訂單的大部分,但在交貨真正回升和新訂單開始流動之前,可能會有若干年的停頓。
由於危機,航空公司,尤其是美國的航空公司,已經提前退役了許多較老的窄體客機,因此將有潛在的更換需求,但航空公司既沒有現金,也沒有這些需求,無論是現在還是在可捨棄的未來。即便走出危機的航空公司,也將規避風險,面臨更低的需求,它們將希望在許多航線上部署更小、更高效的飛機。人們將不再需要更大、更寬的飛機,因為它們的運營成本更高,需要填補的席位也更多。
因此對於長途寬體飛機來說,情況就不同了。由於目前除了貨運業務外,幾乎沒有發生長途飛行的需求,全球的航空公司遠程飛機機隊基本上都停飛了。航班何時能夠重新開始的不確定性和對需求水平的悲觀情緒,導致一些航空公司永久退役了較老的大型寬體波音747,甚至更年輕的空客A380也要淘汰。那麼,如果這些超大型飛機消失了,航空公司會用什麼來取而代之呢?
該行業預計需求不可能在2024年之前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因此航空公司似乎不太可能在這段時間內更換任何退出的運力。即使航空公司在危機後下新的長途寬體飛機訂單,波音的777X都會顯得太大。這是波音公司對未來的巨大希望,被認為是777-300ER的替代選擇,載客量在380-430名乘客之間。這款飛機建立在較小的波音787的成功基礎上,採用碳複合材料結構,擁有新的機翼和更強大、更高效的發動機,提供了更低的單位成本,增加了航程和有效載荷。
海灣航空公司、阿提哈德航空公司、阿聯航空公司和卡達航空公司以及歐洲的英國航空公司和漢莎航空公司都持有訂單,但已經有跡象表明,阿聯航空可能希望重新談判,並有可能將訂單換成較小的波音787。空客在這一領域由A350展開競爭,它比777X略小,已經投入使用,訂單更多。從這個意義上說,空客的風險比波音小,但仍有訂單推遲或取消的風險。
訂單似乎可能會出現顯著的停滯,但隨著航空公司開始恢復健康,如果由於航程和有效載荷要求,他們就會選擇較小的寬體遠程客機。3種型號的波音787系列特別有利,空客的A330neo也可能處於有利地位。對于波音和空客來說,目前已經進入一個極具挑戰性的時期,因為他們既要處理訂單損失,又要保持生產能力,以支持他們和他們的子供應商的熟練勞動力,同時還要準確預測哪些型號的需求將最高,以及何時需求最大,來為航空市場復甦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