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稻好不好吃?」新華社記者馬上就回答了,很快啊!

2021-02-21 新華每日電訊

來源:新華社

記者:盧宥伊

「河北疫情怎麼樣了?」

「海水稻好不好吃?」

「恐龍足跡怎麼保存的?」

……

近期

大事兒不少

網友與新華社記者們

聊出了小火花

被提問記者:許楊

河北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

新華社派出記者小分隊深入一線採訪

網友紛紛@又帥又勇敢的

新華社記者許楊

希望了解更多現場的情況

被提問記者:陳凱姿

袁隆平海水稻團隊又放大招了

大家很關心海水大米是啥味道

和普通大米有啥不同

到底好吃不

新華社記者陳凱姿馬上回答了

可能一看他這臉型

就懷疑是資深「吃貨」

被提問記者:張璇

日前「大頭娃娃」事件引發關注

牽動著許多寶爸寶媽們的心

大家對涉事產品存在很多質疑

新華社記者張璇

從專業角度回復了提問

悄悄說一句

這位美女記者也是帶娃高手

被提問記者:張逸之

福建首次發現恐龍存在的證據

網友們很好奇是怎麼發現的

恐龍足跡又是怎麼保存的呢

新華社記者張逸之說了來龍去脈

網友聽完都想跟著

小哥哥一起去看看

被提問記者:檀易曉

網友們真是熱情高漲

和記者從大米聊到恐龍

從國內聊到了國際

近期大批示威者暴力衝擊美國國會大廈

新華社記者檀易曉冒著危險現場報導

為網友解答國際熱點話題

許多網友提醒她注意安全

她也第一時間就回復了

很快啊~

被提問記者:王子江

傳言東京奧運會2032年舉行

日本民眾是什麼態度?

新華社東京分社記者王子江告訴你

記者張武嶽

等你來問

今天下午

山東棲霞笏山金礦爆炸事故

救援現場傳來消息

通過敲擊鑽杆

聽到(井下)敲擊聲回應

最多的有9聲

初步認為有生命跡象

點擊下方稿件連結長按識別二維碼

立即向記者提問

了解現場最新救援情況↓↓↓

《初步認為有生命跡象!山東笏山金礦井下收到敲擊聲》

 

還在猶豫啥?

快來新華社客戶端

向新華社記者提問吧

相關焦點

  • 啥是海水稻?聽聽它的自白:我不長在海裡,而且我不鹹!
    新華社三亞1月15日電(記者陳凱姿 羅江)我是一顆海水稻,也叫抗鹽水稻。因為名為「海水稻」,所以總讓人誤以為我能生長在海水裡。其實,我只是一棵能在鹽鹼地茁壯成長的安靜又可愛的水稻。1月5日,在南繁科研育種基地,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的工作人員在田間播種。
  • 記者直擊海水稻雜交實驗,高溫天裡稻花香
    記者近日走進了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直擊海水稻雜交實驗現場。海水稻抽穗期「海水稻」不好做數千份材料只為選育好品種一進入海水稻研發中心,片片稻田呈現在眼前。水稻已經長至及腰高,葉間新抽出來的稻穗還是嫩綠色,陽光下閃著稚嫩的光澤。微風吹拂過,層層綠浪掀起漣漪,好一幅自帶濾鏡的詩意田園美景。
  • 袁隆平團隊沙漠海水稻畝產超千斤 將擴大鹽鹼地改良面積
    位於新疆嶽普湖縣耐鹽鹼海水稻實驗基地的海水稻正式開鐮收割。此前,經測產驗收專家的田間測產,畝產達到了548.53公斤。  嶽普湖縣土壤鹽鹼程度高,乾旱少雨,全縣90%的耕地受到鹽鹼化的侵害。自2018年起,袁隆平院士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將嶽普湖縣作為全國首批鹽鹼地稻作改良試驗基地之一,進行海水稻種植試驗。
  • 袁隆平團隊沙漠海水稻種植再豐收 理論畝產548公斤
    袁隆平團隊沙漠海水稻再豐收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的南緣,有一片300畝的海水稻田。3年前,袁隆平團隊在新疆、黑龍江等試驗基地開展海水稻試種試驗,新疆的海水稻試驗基地就選在喀什地區嶽普湖縣巴依阿瓦提鄉。這裡緊鄰塔克拉瑪幹沙漠,是世界上離海洋最遠的地方,也是pH酸鹼度7.8的重度鹽鹼土地。令村民們難以置信的是,當年,在科研工作者和員工精心管護下,海水稻試驗田迎來豐收。
  • 特稿:「何時回」與「打不打」——新華社在臺記者遭遇的「年度之問」
    新華社臺北1月3日電題:「何時回」與「打不打」——新華社在臺記者遭遇的「年度之問」新華社記者吳濟海2020年,我始料未及地在臺灣駐點工作了整整一年。留臺日久,我和駐臺同事越來越頻繁地被問及兩個問題。與大陸親友隔海交流時,被問到最多的就是:什麼時候回?君問歸期未有期。我的回答都是:回不去。為何回不去?
  • 海水稻:種進沙漠的糧食 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那麼什麼是海水稻呢?海水稻又是如何被發現的?近日,各大新聞網站爭相報導,由袁隆平「海水稻」團隊和江蘇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合作試驗種植的耐鹽水稻,在江蘇如東栟茶方凌墾區進行測產,「超優千號」耐鹽水稻的平均畝產量達到802.9公斤,專家表示這創下了鹽鹼地水稻高產新紀錄。
  • 海水稻試種成功 形成穩定品種仍需三年 鹹水中種出來的水稻是不是...
    接下來,袁隆平團隊將選取耐鹽鹼度高、性狀表現優秀的「好苗子」,進行下一步的雜交或者分子育種研究。  海水稻是耐鹽鹼水稻的俗稱,野生海水稻最初在大江大河的入海口被發現,具有不需施肥、抗病蟲、耐鹽鹼三大特性。但野生稻普遍存在產量低、米質差等缺點,多年來相關技術難題一直難以攻克,造成現有海水稻品種無法大規模推廣種植。
  • 新華社記者講述武威好故事……
    新華社蘭州5月2日電(記者朱藝琳 白麗萍)天暖了,祁連山腳下的雪漸漸融化,草地冒出點點綠色。胡萬良的家就在祁連山腳下的甘肅天祝藏族自治縣周家窯村,自家馬場裡成群的馬兒正在低頭覓食。「伯樂」胡萬良的好日子離不開馬。天祝縣是古絲綢之路進入雪域高原的重要驛站。這裡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沛,草原豐茂。
  • 袁隆平:海水稻年增產300億公斤!有人說不好吃?網友評論吃撐了
    海水稻這一宏大目標公布出來,立即引起大家的熱議,網絡上也一片歡呼雀躍的聲音。但是這其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有人指責雜交水稻,尤其是超級水稻口感不好,特別難吃,到了難以下咽的程度,只能當動物飼料用。說如果不碰上災荒、戰爭或者動亂的話,雜交水稻永遠不可能登上大眾餐桌,被老百姓所喜歡的。
  • 522顆種子點燃海水稻「星星之火」 科研荒野中走出一條路
    海宴鎮南豐村村民李文友說,海邊地鹹,遇到漲潮或颱風,海水還會倒灌,不合適種水稻。圍墾造地20多年來,村民只能種植一些香蕉或甘蔗,產量很低,很多地都撂荒不種了。土壤鹽鹼化是農業種植的大敵,當土壤含鹽量超過0.3%,普通農作物就難以生長。被村民嫌棄的鹽鹼地,卻被陳日勝在2018年以每畝700元的價格承包下來。
  • 「青島造」海水稻走向全國 五大類型鹽鹼地試種
    工作人員給海水稻材料播種並搭建拱棚。5月1日,記者從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獲悉,今年的海水稻近日已啟動播種,預計播種約1000份海水稻材料,其中包括約200份從海南三亞南繁基地帶回來的新培育的耐鹽鹼水稻材料。據了解,今年5月底,將在全國五大類型鹽鹼地同時開始海水稻千畝片的大規模試種。
  • 防城區茅嶺鎮崬軍村海水稻再獲豐收
    11月23日,防城區茅嶺鎮崬軍村今年第二期海水稻開始收割,記者來到現場,看到一片忙碌豐收的景象。 海水稻喜獲豐收。一大早,兩臺大型聯合收割機便在稻田旁整裝待發。一聲令下,機器啟動,一茬又一茬金黃色的海水稻被漸次收割,飽滿充實的稻穀快速收入谷箱,機械的轟鳴在田野中迴蕩,不一會兒收割便完成,既省時又省力。 收割現場。2019年,在地方黨委政府的支持和村黨支部的帶領下,茅嶺鎮崬軍村開始在閒置丟荒多年的草坡鹽鹼地試種海水稻,今年是該村第二年種植收穫。
  • 海水稻是怎麼培育出來的?米飯味道是鹹的嗎?一探究竟
    一探究竟  今年的元旦假期,在海南三亞崖州灣南繁育種基地,來自青島海水稻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員依舊繁忙,他們正在進行育種工作。化荒地為良田的「海水稻」究竟是怎麼培育出來呢?總臺央視記者楊濤來到田間,在現場進行觀察。
  • 程村第二批海水稻開割
    程村第二批海水稻開割 2020-11-22 1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新華社天宮二號電」是這樣煉成的 ——「新華社特約記者太空日記...
    她暗自感慨:這可能是十幾年記者生涯裡做過的唯一一次可以吸引家裡小朋友參與互動的報導。    是新媒體的發展讓媒體人與受眾的互動如此「零距離」,更是媒體融合的洶湧大潮讓新華社這樣的媒體奮起直追、不落人後,在這次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報導中,引領了全媒體報導的潮流。    從10月17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我們宣布《厲害了!
  • 海水稻正從試驗田走向餐桌 要高產更要優質
    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副主任張國棟描述,這是一個耗費量大,又必須投入的過程。  張國棟:「比如說一萬個『孩子』可能有20%是具備耐鹽鹼性的,再繼續篩選比如不抗稻瘟病的,又砍掉一半,只剩一千個。然後篩選出一些倒伏的、不結實的,再砍掉一半,還剩五百個。再選,比如說產量特別低的(淘汰),還剩二百多個。再選,口感特別差的(淘汰)就還剩一百多個。
  • 本人卻回應:不知情!
    然而經記者核實,袁老目前正在海南三亞南繁基地科研攻關,對於該抖音號,袁老表示自己並不知情,不過他對網友的熱情表示感謝。 什麼情況啊? 要知道央視新聞,人民日報、新華網、新華社等都在抖音、公眾號社交平臺上發了該帳號的報導,等於一直在給他引流。
  • 中國最大沙漠邊緣長出「海水稻」,畝產超千斤
    「該海水稻試驗田試種面積300畝,試種地塊含鹽度高達17‰左右,pH酸鹼度超過8.0,屬重度鹽鹼土地。」10月26日,袁隆平海水稻研發團隊成員王琦告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試點田使用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的四維改良法,包括要素物聯網、土壤定向調理劑、植物生長調節素及抗逆性水稻(耐鹽鹼水稻)。
  • 烤鱷魚串是否合法,烤鱷魚串貴嗎鱷魚肉好不好吃?
    烤鱷魚串是否合法,烤鱷魚串貴嗎鱷魚肉好不好吃?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石景山洋廟會,烤鱷魚攤位前圍觀人多吃者少 攝/法制晚報記者 王賀健 北京的廟會,是個性格的競技   石景山洋廟會,烤鱷魚攤位前圍觀人多吃者少 攝/法制晚報記者 王賀健    北京的廟會,是個「性格」的競技場。
  • 新華社記者回憶當年採訪陳景潤:怕退休後生活困難
    出於一名新華社記者的責任心和對那個年代科學家不幸遭遇的同情,我把了解到的情況寫成幾篇內參,這引起了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領導同志的重視,使陳景潤終於得以治療。在長期交往中,我和陳景潤結下了誠摯的友誼,知道了陳景潤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