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4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央文史館館員、中國佛教協會顧問、中國藝術研究院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國家中心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宗教藝術中心主任田青教授參訪成都文殊院,成都市佛教協會秘書長張蓉生、副秘書長普華法師陪同參訪,文殊院監院崇禪法師熱情接待。
▲崇禪法師(左一)向田青教授(左二)介紹文殊院
成都文殊院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漢語系佛教重點寺院之一,居中國長江流域四大禪林之首,是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川省佛教協會及成都市佛教協會駐地。寺院堅持「以文教強化素質,以弘法引導大眾,以慈善回報社會,以修持莊嚴生命」的宗旨,著力打造成為踐行人間佛教的實踐基地。
參觀期間,崇禪法師向田青教授介紹了文殊院的歷史沿革、文物保護及梵唄傳承等情況。田青教授饒有興致地參觀了寺院殿堂,瞻禮了寺院珍貴文物「空林二聖」及「空林八觀」等。他驚嘆於寺院建築的精美及古樸,並對文殊院近年來在文化遺產保護及川腔梵唄傳承上所做出的努力,表示認可及讚賞。
▲田青教授饒有興致地參觀大雄寶殿
▲田青教授瞻禮玄奘法師舍利塔
參觀結束後,田青教授受邀出席了成都市佛教協會召開的「佛教梵唄音樂座談會」,市佛協副秘書長、文殊院首座能幹法師,文殊院監院崇禪法師就川腔梵唄的傳承,梵唄音樂在當代的傳承與創新,梵唄音樂與民間傳統文化的融合等問題與田青教授進行交流。成都地區近十餘家佛教寺院代表,就佛教文化的傳承及發揚等話題也與田青教授進行討論互動。
▲市民宗局局長田野、市民宗局宗教一處處長甘長春、市佛協秘書長張蓉生,及成都多地寺院代表出席座談會
▲田青教授分享佛教梵唄音樂歷史
▲能幹法師分享川腔梵唄文化
▲文殊院法師代表參會
▲文殊院法師代表參會
▲文殊院法師代表參會
田青教授認為,佛教梵唄音樂作為僧侶日常修行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傳承教義、陶冶宗教情操等多方面的功能與使命。梵唄音樂有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澱,一味迎合當今的流行趨勢,不顧實際盲目創新,只會讓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失去其獨特性。因此,佛教界應充分認識中國化梵唄的歷史意義、文化意義、宗教意義與時代意義,自覺肩負起傳承及弘揚優秀佛教傳統文化的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挖掘和整理好當今佛教梵唄音樂資源。他還表示,今後會支持成都梵唄音樂團的組建工作。
會上,文殊院法師代表還現場唱誦了川腔梵唄片段,獲得與會人員的高度讚賞。
▲文殊院法師代表現場唱誦川腔梵唄
▲現場視頻
文殊院作為川腔梵唄重要的實踐及傳承單位,於2019年伊始籌備川腔梵唄申遺工作,2020年正式申請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文殊院川腔梵唄唱誦」。川腔梵唄流傳影響於我國西南地區,是中國佛教梵唄中最能體現地域文化特徵的梵唄流派。「文殊院川腔梵唄唱誦」作為川腔梵唄中的重要傳承內容,以四川方言為基礎,以佛教儀式音樂為表現形式,內容豐富、曲目眾多,全面地涉及到巴蜀地區佛教的日常生活、宗教儀式等各個方面,集中表現為早晚課誦、二時臨齋,以及祝延超度的普佛、放焰口、水陸法會、浴佛法會等佛事儀軌,還有傳戒、布薩等儀式,以及應用在通俗弘法的「佛誕晚會」等藝術展演上。
文字|巍然 攝影|宗沉 美編|妙知 責編|慧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