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佛樂發展,助力川腔梵唄,田青教授走進文殊院

2021-01-09 網易

2020-11-29 10:56:44 來源: 成都文殊院

舉報

  

  2020年11月24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央文史館館員、中國佛教協會顧問、中國藝術研究院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國家中心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宗教藝術中心主任田青教授參訪成都文殊院,成都市佛教協會秘書長張蓉生、副秘書長普華法師陪同參訪,文殊院監院崇禪法師熱情接待。

  

  ▲崇禪法師(左一)向田青教授(左二)介紹文殊院

  成都文殊院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漢語系佛教重點寺院之一,居中國長江流域四大禪林之首,是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川省佛教協會及成都市佛教協會駐地。寺院堅持「以文教強化素質,以弘法引導大眾,以慈善回報社會,以修持莊嚴生命」的宗旨,著力打造成為踐行人間佛教的實踐基地。

  參觀期間,崇禪法師向田青教授介紹了文殊院的歷史沿革、文物保護及梵唄傳承等情況。田青教授饒有興致地參觀了寺院殿堂,瞻禮了寺院珍貴文物「空林二聖」及「空林八觀」等。他驚嘆於寺院建築的精美及古樸,並對文殊院近年來在文化遺產保護及川腔梵唄傳承上所做出的努力,表示認可及讚賞。

  

  ▲田青教授饒有興致地參觀大雄寶殿

  

  ▲田青教授瞻禮玄奘法師舍利塔

  參觀結束後,田青教授受邀出席了成都市佛教協會召開的「佛教梵唄音樂座談會」,市佛協副秘書長、文殊院首座能幹法師,文殊院監院崇禪法師就川腔梵唄的傳承,梵唄音樂在當代的傳承與創新,梵唄音樂與民間傳統文化的融合等問題與田青教授進行交流。成都地區近十餘家佛教寺院代表,就佛教文化的傳承及發揚等話題也與田青教授進行討論互動。

  

  ▲市民宗局局長田野、市民宗局宗教一處處長甘長春、市佛協秘書長張蓉生,及成都多地寺院代表出席座談會

  

  ▲田青教授分享佛教梵唄音樂歷史

  

  ▲能幹法師分享川腔梵唄文化

  

  ▲文殊院法師代表參會

  

  ▲文殊院法師代表參會

  

  ▲文殊院法師代表參會

  田青教授認為,佛教梵唄音樂作為僧侶日常修行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傳承教義、陶冶宗教情操等多方面的功能與使命。梵唄音樂有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澱,一味迎合當今的流行趨勢,不顧實際盲目創新,只會讓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失去其獨特性。因此,佛教界應充分認識中國化梵唄的歷史意義、文化意義、宗教意義與時代意義,自覺肩負起傳承及弘揚優秀佛教傳統文化的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挖掘和整理好當今佛教梵唄音樂資源。他還表示,今後會支持成都梵唄音樂團的組建工作。

  會上,文殊院法師代表還現場唱誦了川腔梵唄片段,獲得與會人員的高度讚賞。

  

  ▲文殊院法師代表現場唱誦川腔梵唄

  

  ▲現場視頻

  文殊院作為川腔梵唄重要的實踐及傳承單位,於2019年伊始籌備川腔梵唄申遺工作,2020年正式申請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文殊院川腔梵唄唱誦」。川腔梵唄流傳影響於我國西南地區,是中國佛教梵唄中最能體現地域文化特徵的梵唄流派。「文殊院川腔梵唄唱誦」作為川腔梵唄中的重要傳承內容,以四川方言為基礎,以佛教儀式音樂為表現形式,內容豐富、曲目眾多,全面地涉及到巴蜀地區佛教的日常生活、宗教儀式等各個方面,集中表現為早晚課誦、二時臨齋,以及祝延超度的普佛、放焰口、水陸法會、浴佛法會等佛事儀軌,還有傳戒、布薩等儀式,以及應用在通俗弘法的「佛誕晚會」等藝術展演上。

  

  

  

  文字|巍然 攝影|宗沉 美編|妙知 責編|慧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成都文殊院座元智海法師與北大師生暢談「生命傳播」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中國建築報、築夢高科、愛德基金會等單位,在文殊院香園福慧廳舉行了一次主題為:「洞察生命•關照自我」的交流活動。(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亦真法師)北京大學公共傳播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師曾志教授致致歡迎辭(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 ...發展力峰會暨『直播帶訓』助力菏澤經濟發展活動」在市人社局開展
    >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樊珊 菏澤報導  近日,由菏澤市人社局主辦,菏澤英盛人力資源管理有限公司承辦的「『2020年百城萬企山東行——走進菏澤
  • 助力高校科研發展!元聚帆茂捐贈並冠名港科大兩位教授!
    (原標題:助力高校科研發展!元聚帆茂捐贈並冠名港科大兩位教授!)作為香港科技大學校友,黃立偉先生始終關注著母校日新月異的發展。在本屆冠名教授就職典禮上,帆茂投資董事長、元聚資本董事長黃立偉先生捐贈並冠名了商學院管理系高兆明教授和金融系Abhiroop Mukherjee教授。冠名教授席為大學授予學者的最高榮譽,亦是對捐贈者的永遠致敬。捐贈者的名字與冠名教授緊密聯繫,相得益彰。
  • 豐富「牛美味」助力鄉村振興更「牛氣」!蓬江「粵菜師傅」培訓走進...
    豐富「牛美味」助力鄉村振興更「牛氣」!蓬江「粵菜師傅」培訓走進棠下五洞 2020-08-14 22: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進深藍|山東海洋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在致辭中對山東海洋漁業發展給予了高度肯定,並強調,今年是「十三五」「十四五」承前啟後的關鍵時期,海洋漁業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轉型升級,實現提質增效、減量增收、綠色發展、富裕漁民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已成為當前發展的重要任務。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轉方式調結構,向綠色高質量發展已成為新時代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 走進深藍丨我們對海洋的了解甚至不如月球表面!海洋大數據助力認識...
    齊魯網4月20日訊 《走進深藍》是一檔全力聚焦海洋強省戰略、助力新舊動能轉換的大型融媒海洋節目。通過人物專訪與紀實短片相結合的節目形態,宣傳海洋科技發展進步,海洋文化傳承,海洋環境資源建設等,節目每周六晚9:10在山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首播。海洋大數據是深入探索海洋的基礎,也是智慧海洋建設的靈魂。隨著數據科學的迅猛發展,大數據與人工智慧、超算被稱為帶動海洋科學發展的「新三駕馬車」,而海洋大數據也成為從認識海洋到經略海洋的必經之路。
  • 哈佛終身教授丘成桐:走進數學的王國
    丘成桐,哈佛大學終身教授,國際知名數學家。這個1949年出生於廣東汕頭的美籍華人,如今已年近70歲,但近年來,他在數學研究上依舊十分活躍:僅2015年一年,他就以每個月兩篇論文的速度進行了大量高質量的數學研究。  美好的沙田時光  丘成桐的父親丘鎮英,1935年畢業於廈門大學,翌年進入日本早稻田大學深造。
  • 科技融入商學課程——這門新課讓MBAer們走進國家重點實驗室,助力...
    57名學生分兩批陸續抵達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東5教學樓一樓,每批學生被劃分為三組,每組均有一位實驗室老師做嚮導,帶領同學們走進國家光學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展開實地參訪活動。國家光學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光學工程及其相關領域,以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為核心,以支撐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導向,促進科技成果向生產力轉化中間環節的定位,緊密圍繞國家戰略需求開展行業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的工程化、成熟化、配套化研究,持續增強創新能力,瞄準突破行業發展的重大瓶頸問題和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在新穎光學元件與精密檢測儀器、信息感知晶片與生物醫療儀器
  • 從「三個頂級」看院士助力高質量發展
    4天裡,5場專題對接會和20多場市州行、單位行子活動結下豐碩成果:25個成長型新興產業項目與兩院院士籤約合作,合作總金額達97.361億元;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四川研究院和四川省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揭牌,四川與中國工程院合作邁入新階段……頂級盛會,頂尖智慧,頂端合作……這場目前為止全國省級層面規模最大的一次「院士地方行」活動,助力四川創新驅動和高質量發展。
  • 「走進日本」叢書在鍾書閣蘇州店舉行新書發布會
    在這40年間,中日交流的廣度和深度比40年前有了很大的發展和變化,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以及民間交流等領域都取得重要成果。「走進日本」叢書編委會與上海遠東出版社共同合作,推出了「走進日本」叢書,將日本社會、經濟、文化等多領域的優秀研究著作譯介入國內。12月1日,「走進日本」叢書編委會、上海遠東出版社、鍾書閣在鍾書閣蘇州店聯合主辦了此次新書發布會。
  • 三壇大戒-成都文殊院三壇正授菩薩戒圓滿舉行
    演法法師拈香禮佛意寂法師拈香禮佛請聖正授菩薩戒受戒圓滿,法堂前謝師合影留念佛教在線四川訊  2015年12月1日,成都文殊院三壇大戒法會三壇正授菩薩戒隆重舉行戒壇正中供本師釋迦牟尼佛位,左上高座供尊證師十方諸佛、羯磨阿闍黎文殊菩薩、教授阿闍黎彌勒菩薩及十方菩薩同學伴侶位。右上高座為菩薩戒法師位。香花燈燭果供養、七寶幢幡莊嚴具。紅毯自戒壇鋪至廣場,隆重而莊嚴。上午九時,菩薩戒三師清德長老、演法法師、意寂法師在儀仗隊的護送下,手執如意,帶領眾戒子前往戒堂。三師行至堂口,鐘鼓樓裡頓時鐘鼓齊鳴,戒子們紛紛以匍伏的至誠之禮迎接三師登壇。
  • 中國文聯學雷鋒文藝志願服務團走進十堰助力脫貧攻堅
    為發揮文藝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築同心的重要作用,以文藝助力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人民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11月15日至16日,中國文聯學雷鋒文藝志願服務團的藝術家們趕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湖北十堰,開展慰問演出、創作採風、書法筆會、直播推介等文藝活動。
  • 樟樹市發展現代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本報訊 向斌報導:初冬時節,走進樟樹市富硒蔬菜種植基地,連片的智能溫控大棚裡溫暖如春,黃瓜、西紅柿、青菜等各類蔬菜葉綠莖壯、長勢喜人,三三兩兩的菜農正忙著採摘、上秤、裝車,一派忙碌場景。這是該市聚焦「六穩」「六保」,圍繞保障糧食生產、豐富「菜籃子」和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等,不斷擴大種養規模,提升經濟效益,推動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該市堅持把穩定提高糧食產能放在首位,進一步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強化科技裝備支撐、優化生產區域布局、突出規模示範帶動,連續多年獲評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今年完成糧食種植面積126.96萬畝,總產量達59萬噸以上。
  • 「都來讀書」走進貴州湄潭,浙大教授與小學生共讀詩詞哲學
    12月19日,「都來讀書」全民閱讀計劃攜手浙江大學,走進貴州湄潭浙大小學。5位來自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的教授,與當地25名小學生同堂共讀人文經典,抖音號@浙江大學 全程直播記錄。80年後,浙大教授再次回到湄潭舉辦小學生讀書會,以學術的初心,啟蒙新一代。
  • 機器人大講堂走進百所高校北京聯合大學站專題直播活動圓滿收官
    近日,機器人大講堂走進百所高校·北京聯合大學站——服務機器人專題直播活動圓滿收官,直播活動反響熱烈,線上近1.4萬人觀看。本次活動由北京市智能機械創新設計服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聯合大學機器人學院主辦,機器人大講堂(立德機器人服務平臺)承辦。
  • 探討網絡安全創新發展,助力國家網絡安全
    探討網絡安全創新發展,助力國家網絡安全11月27日,2020網絡安全創新發展趨勢論壇暨《信息安全研究》雜誌創刊5周年年會在京召開。本次論壇由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安全研究》雜誌社主辦、亞信安全公司承辦,業界專家學者及媒體150餘人出席,共同探討新時代的網絡安全創新發展之路和未來發展趨勢,為我國網信事業健康發展建言獻策。
  • 青春導航·助力成長 | 12355青少年成長大課堂走進南岸
    為了提升青少年安全自我防護意識和防護技能,教育引導青少年健康成長,11月6日,由共青團重慶市委主辦,12355青少年服務平臺和共青團南岸區委承辦的12355「青春導航·助力成長」青少年成長大課堂走進南岸,為南岸區輔仁中學的100餘名青少年帶來來一堂生命教育課。
  • 湖北省委宣講團走進省農業事業發展中心
    湖北日報訊(記者劉勝、通訊員謝毅)11月23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省委宣講團走進省農業發展中心,省委宣講團成員、華中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李愷作專題報告。報告會上,李愷教授圍繞認識新發展階段、把握新發展目標、構建新發展格局三個方面,介紹了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重要意義、有利條件和重要特徵,闡述了2035遠景目標和「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的指導方針、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分析了如何把握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構想和重要著力點。
  • 青島農業大學:統籌發揮學科優勢 全面助力脫貧攻堅
    夏收到來,青島農業大學的專家教授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忙碌:指導農戶科學管理、綠色防蟲,指導農產品深加工、產品研發;指導農機企業進行田間試驗和示範推廣……「學校始終注重發揮學科專業優勢助力脫貧攻堅,通過一系列措施有效激活了學科支撐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力量
  • 董明珠直播走進澳門 打造綜合性平臺助推灣區融合發展
    直播以"中國風 濠江情 美好生活小嬌'澳'"為主題,繼續探索新業態和新形勢下的發展新思路、描繪新時代的品質新生活,當晚直播銷售9.09億元。直播還吸引了多家澳門企業加入,澳門酒店吃住套餐、澳門本土特色產品等也同步上線"格力董明珠店"。在構建雙循環經濟格局的背景下,"格力董明珠店"打造了綜合性服務平臺的展售功能,助力澳門特產走向全國乃至全球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