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國聲音:法國繼續走核電發展道路
馬與雄日本地震和核事故對全球核電發展產生很大影響,最近德國和瑞士相繼宣布逐步退出核電使法國備受壓力。但法國領導人重申,法國的能源政策不變,將繼續走核電發展道路。法國工業和能源部部長貝松近日表示,德國退出核電短期會使法國受到一些影響,但不會改變法國長期使用核能的選擇。
-
繼芬蘭法國之後開建臺山核電如何後來居上成EPR全球首堆
臺山核電1號機組位於廣東省臺山市赤溪鎮,是繼芬蘭奧基陸託(Olkiluoto)3號機組和法國弗拉芒維爾(Flamanville)3號機組之後,全球第三臺開工建設的EPR三代壓水堆核電機組,EPR技術由法國法馬通(原法國阿海琺)等公司開發。作為最早開工的EPR首堆,芬蘭OL3於2005年投入建設,原計劃在2009年投產,目前來看拖期將超過10年。
-
《全球核能產業發展藍皮書(2017)》即將問世:全球核電產業發展面臨...
日本福島核洩漏事故已經過去6年半了,而美國西屋、法國阿海琺、日本東芝等世界級核電巨無霸正面臨或退出,或破產,或重組的困境。同樣,法國核電巨頭阿海琺也連續六年虧損,累計負債高達123億美元,法國政府決定提供53億美元的援助,救援計劃已經得到了歐盟委員會的批准。最終阿海琺被迫分拆重組,反應堆業務主要由法國電力公司(EDF)接管。2017年8月,阿海琺在股市被摘牌,東芝也被降級至二板市場。在歐洲,英國Centrica、法國EDF和Engie,德國E.ON和RWE等涉核電力公司去年都被下調了信用評級。
-
什麼才是中國核電發展的正途?
2004年9月,「中國第三代核電技術依託項目招標」開始,美國的AP1000,法國的EPR和俄羅斯的VVER-1200核電技術參與競標。俄羅斯首先因為技術原因出局,具體的引進談判在法國阿海琺和美國西屋公司之間進行。經過2年漫長的招標,西屋公司的AP1000最終中標。
-
抱團應對行業寒冬,日本核電三巨頭或將全面整合核電業務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立製作所社長東原敏昭在10月27日的記者會對此回應時稱,「不止於此,將迎來必須全盤考慮的時期」,這暗示著將來有可能整合核電業務本身。日媒稱,這是日本三大核電製造巨頭一把手首次針對此事表態,或將引起有關國內核電重組的議論。此舉的大背景在於日本國內核電站長期停運,業務環境趨於惡化。
-
海上核電、四代核電、小型堆 中國核能未來15年技術路線圖正浮現
中核集團官方微信引述上述文件稱,在核能領域,未來要重點發展三代、四代核電,先進核燃料及循環利用,小型堆等技術,探索研發可控核聚變技術。文件還稱,近年來,中國能源科技創新能力和技術裝備自主化水平顯著提升,建設了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重大能源技術示範工程。
-
法國企業看好中國核電發展前景
參展的法國核電企業法馬通中國區總裁方瑋對本臺記者表示,核電一直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點合作領域,也是中法兩國深度合作的領域。法馬通看好中國核電發展前景,希望與中國合作夥伴為能源低碳發展貢獻力量,為綠水青山的美好生活共同努力。
-
核電三巨頭窩裡鬥難形成合力 消息稱或設總公司
近期,中國核電「出海」進程頻頻提速,一方面,國家領導人親自擔當「超級推銷員」,另一方面,核電巨頭也在積極謀取海外大單。如果說南北車還是自家兄弟、先分後合,那麼核電業的三巨頭中國廣核集團(下稱「中廣核」)、中國核工業集團(下稱「中核」)和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下稱「國核技」)則是各出名門、各具優勢。 核電技術紛爭終結 「可以自豪地講,我們是核電大國,但是也很不好意思地說,我們並非核電強國。」
-
「核電之王」中廣核
主導秦山核電站建設和運營的是中國核工業集團,大亞灣核電站的主導方則是中國廣東核電集團,這兩家公司是我國核電領域的雙子星,目前在中國核電市場佔據絕對主導地位。
-
央企再合體 核電重組謀出海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林伯強對新京報記者表示,中電投與國家核電的合併,是技術與項目的結合。兩家重組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核電公司,國內核電行業最終形成三家競爭的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現任國家核電董事長王炳華,在國家核電成立前的職務為中電投集團黨組書記、總經理。有觀點認為,王炳華有望成為重組後公司的掌舵人。
-
中法合資EPR全球首堆臺山核電1號機組具備商運條件
12月14日,中國廣核集團與法國電力集團(EDF)在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記者見面會上聯合宣布,廣東臺山核電1號機組已於北京時間12月13日17:00完成168小時示範運行,具備商業運行條件,成為全球首臺具備商運條件的
-
中國發布首部《核安全白皮書》,中國核電機組80%指標優於世界中值...
近五年,核電國際運行者協會WANO統計的數據顯示,中國核電廠運行機組80%的指標優於世界中值水平,其中70%的指標達到了世界先進值。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國大陸在運核電機組47臺,裝機容量4873萬千瓦,位居全球第三。另有19座在役民用研究堆和臨界裝置,18座核燃料循環設施、2座中低放廢物處置廠。
-
發展核電怎樣破解鄰避難題
【核電作為一種高效且清潔的能源,受到多國政府青睞。我國核電目前有57臺機組(不含臺灣),而且中國核電已經走出國門,中國廣核集團就參與了英國核電建設項目。可是,公眾對核安全的擔心所引發的「鄰避效應」,卻是國內外發展核電都必須面對的。那麼,國外是如何破解公眾涉核項目鄰避難題的?】
-
法國核電巨頭法馬通CEO:望與中國深化民用核能領域合作
法國核電巨頭、與中國淵源頗深的法馬通公司連續第二年參加進博會,成為核電核能領域的重要參展商。法馬通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豐塔納(Bernard Fontana)在進博會開幕當天表示,希望與中國在民用核能領域深化合作,共同應對環境、氣候變化等重大國際性問題。
-
核電站退役中:我們這代人或將目睹核電的終結
施奈德指出,2018年法國的58座反應堆平均大約有三個月時間處於停機狀態,比利時的7座反應堆平均停機時間甚至達到了半年。他說:「難以置信。這樣的能源能有多可靠?反而是可再生能源更可靠。人們一度認為可再生能源無法持續供應,但實際上太陽每天都會升起,只是陽光強一點或弱一點的問題,現在要預測這種變化也很容易。」事實上,可再生能源已經成長為核電強勁的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