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貧日:南方朋友尤其要警惕地貧,防治知識您懂多少?

2020-11-29 都市現場

來源 | 都市現場原創稿件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

相信有不少人有聽過「地中海貧血」這個疾病,5月8日是第27個世界地貧日,今年的主題是「地貧防控,從婚前孕前開始」。醫生提醒,懷孕的並且有貧血症狀的孕婦,地中海貧血篩查是預防地中海貧血患兒出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地中海貧血:患者血液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物質產生不足,導致組織細胞攜氧不足,身體各部位的器官和組織正常功能受到影響。不幸患有重型地貧的患兒,由於體內不能生成足夠的血紅蛋白,一出生就貧血,但目前臨床可以治癒的方法及其有限。

據了解,王先生結婚多年,他和愛人一直想要個寶寶,最近,他做的一個孕前篩查發現了問題。

醫生說:「王先生的報告單中血常規有一點問題,其中的小細胞低色素,還需要做基金檢測,但首先排除地中海貧血,如果做了基因檢測有問題的話,那還要跟他的愛人做相應的檢查,這樣從源頭上排除。」

這樣看來,婚前孕前檢查並不是可有可無的選擇題,地中海貧血作為一種遺傳性的疾病,大家一定要引起警惕。

江西省婦幼保健院產前診斷中心主任劉豔秋:這個病往往父母都攜帶,攜帶如果生了孩子有問題,這個孩子嚴重的會致死,甚至有些出生以後中重度貧血需要終生去補血去鐵,沒有很好的根治方式,它的最好的方法就是骨髓移植,所以由於這個病導致致貧後果還是比較嚴重的。

在我國,地中海貧血發病率最高的地區是廣西、廣東、海南,我省地中海貧血患者也較為常見。劉豔秋表示,江西省是我國地貧防控重點十個省份之一,省中心的檢出的攜帶率是5%-6%,其中江西南方的贛州地區攜帶率可高達14%,相對較高。

醫生表示,作為一種遺傳性疾病,地中海貧血雖然難治但是可防。地貧的防治主要通過夫妻雙方婚前檢查、備孕前檢查、產前診斷這三個階段進行預防,以此來降低地貧患兒的出生率,從而有效控制和減少地貧基因攜帶者規模和發病率。

相關焦點

  • 關注地貧 科學防治
    湛江市婦幼保健院產前診斷中心林青主任為懷孕夫婦進行地貧遺傳諮詢。地貧,全稱為地中海貧血,是中國南方地區高發的一種遺傳病,嚴重影響兒童健康和出生人口素質。2020年5月8日是第27個「世界地貧日」,湛江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湛江市婦幼保健院、湛江市婦女兒童醫院)作為我市目前唯一一家省級定點地中海貧血篩查中心,一如既往進行地貧健教知識傳播,圍繞「關注地貧 科學防治」的主題進行地中海貧血預防控制項目推廣。湛江市婦幼保健院是我市地貧防控項目的實施牽頭單位,帶領全市醫療機構規範有序地開展地貧防控項目工作。
  • 廣西、廣東、海南三省(區)「地貧」發病率最高 貧困患兒可申請地貧...
    央廣網北京5月8日消息(記者孫冰潔)5月8日是第26個「世界地貧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防治地貧,認知先行」,旨在倡導全社會行動起來,聚焦地貧防治。南方省份歷來為我國地貧高發地,其中尤以廣西、廣東、海南三省(區)發病率最高。
  • 地貧防控,從婚前孕前開始!
    ●我國南方地區如廣西、廣東、海南、福建等地是地中海貧血高發地區。 ●我國南方地貧基因缺陷攜帶率為2.5%-20%,地貧基因攜帶者達3000萬人。 ●廣東省平均每8人中就有1人是地貧基因攜帶者。
  • 粵成立遺傳病基因檢測及治療院士工作站 主攻「地貧」難題
    原標題:粵成立遺傳病基因檢測及治療院士工作站 主攻「地貧」難題  中新網廣州5月27日電 (蔡敏婕 張金菊)遺傳病早期診斷及預防對提高總體人口素質具有一定的作用。廣東27日揭牌成立遺傳病基因檢測及治療院士工作站。該院士工作站將利用中國工程院院士曾溢滔的院士團隊人才以及相關技術平臺優勢,開展內地人群遺傳病的研究,建立內地人群遺傳病資料庫並用於疾病診斷。
  • 地貧患兒救命藥斷檔 家長呼籲食藥監加快審批進程
    2016年十月初,廣東梅州的家長向廣東省地中海貧血防治協會理事@廣州義工娟姐 發去求助信息,說自己身患重型地中海貧血的孩子用不上除鐵藥。12月17日,有家長在廣東省地中海貧血防治協會家長互助群發消息稱,有家長聽說醫院有胺了,衣服都沒來得及帶,在醫院蹲了四天,還是沒買到。「今天我勸她,別等了,胺暫時是沒有的,他還不甘心,說再等一天。」
  • 市兒童地中海貧血防治協會:補貼百萬名兒童篩查地貧基因
    抽血檢測可篩查地貧基因  東莞是地中海貧血的高發地區,地貧基因攜帶率超一成。記者於8月31日獲悉,市兒童地中海貧血防治協會已啟動公益篩查活動,將投入6000萬元,為全市一百萬名0-14歲的兒童提供便捷的檢測通道,每人還可獲60元的篩查補貼金。  每人可獲60元篩查補貼金  「目前地中海貧血篩查還不屬於常規檢查,做個全套的基因檢測需要590元。
  • 東莞14歲重型地貧患者順利完成造血幹細胞移植
    5月8日,是27個世界地貧日,在這天下午,曉燕和媽媽接到了即將出院的好消息。14歲的曉燕是一名重型地貧患者,就在今年五一假期前夕,她順利完成了造血幹細胞移植,並順利出倉。這一刻,曉燕自己和家人都苦等了13年。曉燕移植的成功,對李春富教授團隊救治的近4000名地貧患者裡可能是一小步,但對於因配型困難而遲遲得不到移植的患者來說,可能是一次生與死的大進步。
  • 第27屆世界地貧日:國內TCRαβ-T細胞清除移植治療地貧首獲成功
    患者家屬與李春富教授團隊合影   (5月8日,東莞)第27個世界地貧日來臨之際,一場別開生面的醫患互動活動在南方春富(兒童)血液病研究院開啟。   「TCRαβ-T細胞清除移植有兩個最大好處:一是安全性好,GVHD和感染導致死亡少,這尤其適合良性病(如地貧,再生障礙性貧血,免疫缺陷病等);二是血小板恢復較快,一般在移植後10天左右超過植入標準,極大地減少血小板輸注量,這將有效緩解血小板供應。」李春富教授補充道。
  • 一分鐘看懂α地貧基因檢測報告
    多數α地中海貧血(簡稱α地貧)是因為 α珠蛋白基因的缺失所致,少數由基因點突變造成。如果是一條染色體上的一個α基因缺失或缺陷,則α鏈的合成部分受抑制,稱為α+地貧;如果一對染色體上的4個α基因均缺失或缺陷,稱為α0地貧。如果只是一條染色體上的一個α基因缺失或缺陷,這種情況是雜合,如果一對染色體上的兩個α基因均出現同樣的缺失或缺陷,那就是純合。還有一種兩個基因上出現不同的缺失或缺陷,稱為複合雜合。
  • 重型地貧患兒急需做骨髓移植手術
    您就是重症患兒的天使媽媽! 我們是天使媽媽基金會,自天使媽媽成立至今已有10000多名貧困患兒得到救助。還有更多的重症患兒在等待更多天使媽媽的出現。 01 確診重型地貧 李春明寶寶出生於廣西博白,6個月後反反覆覆地發燒,沒有好轉。經醫院確診為:重型地中海貧血,每半個月輸一次血才能續命。 聽到這個噩耗,春明父母感覺天都塌了!
  • 中國首個治療地貧基因編輯新藥臨床試驗申請獲受理
    10月27日,博雅輯因宣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已經受理其針對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的基因編輯療法產品ET-01,即CRISPR/Cas9基因修飾BCL11A紅系增強子的自體CD34+造血幹祖細胞注射液的臨床試驗申請,這也是國內首個獲得受理的基因編輯療法臨床試驗申請。
  • 中國幹細胞集團海南博鰲附屬幹細胞醫院血液科迎來首批地貧患兒
    7月8日,中國幹細胞集團海南博鰲附屬幹細胞醫院暨海南省紅十字幹細胞醫院聯手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開設的兒童血液科正式開診,七名來自瓊海市的重型地中海貧血患兒在家長的陪護下,通過預約得到了國內知名血液病專家的精心診斷。
  • 新突破,遵醫附院完成省內最小地貧患兒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
    1月14日,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造血幹細胞移植團隊收到了這樣一面錦旗。當天,3歲的「重型地中海貧血」患兒出院了,這是我省成功施行異基因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年齡最小患兒,也是遵醫附院兒童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零的突破,標誌著該院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患兒及家屬為醫護團隊送上錦旗表達謝意。患兒來自鳳岡縣農村,屬於精準貧困戶。
  • 造血幹細胞可拯救地貧患者?「骨髓」捐獻,真的沒有那麼可怕
    地中海貧血是一種遺傳性的紅細胞先天性疾病,在中國,地貧發病主要集中在廣東、廣西及周邊省份,如湖南、湖北、江西等。在廣東,幾乎每6人中就有1人攜帶地中海貧血基因。輕型的地中海貧血的危害較小,可能只是在體檢時發現的,不需要特殊治療。
  • 生育保險報銷標準是多少?怎麼報?全在這了!
    ▼5月8日是世界地貧日,深圳市衛計委發布消息,從2017年起,深圳針對「地貧」的免費服務已從婚前、孕前篩查擴大到產前幹預。並且還要提供計劃生育證明、身份證、結婚證、計劃生育服務證、社保卡,可能每家醫院需要的材料稍有不同,但最好都帶上,尤其是計劃生育證明和社保卡一定要帶上。(對了,社保卡主要是享受生育保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