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在浙江省溫州市召開,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阿龍·切哈諾沃等12位諾貝爾獎、沃爾夫獎獲得者,以及聯合國所屬有關組織及知名國際科技組織代表、海外大院名校代表和有關國家政府官員共150多位嘉賓以視頻講話、主旨報告等線上方式出席峰會。會上100名青年科技工作者獲頒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劉慧泉教授位列其中。
中國青年科技獎是在錢學森、朱光亞等老一輩科學家提議下於1987年設立的,由中央組織部、人事部、中國科協共同設立並組織實施,面向全國廣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獎項。每兩年評選一屆,每屆表彰不超過100個名額。截至目前,在30年來近1500位獲獎者中,已有60位當選中科院院士,82位當選工程院院士,近10%的獲獎者當選院士。
劉慧泉,1982年生,中共黨員。現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和植物病理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糧食作物真菌病害理論基礎研究工作,在小麥赤黴病菌有性生殖和致病機理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進展。特別是在真菌中發現了A-to-I mRNA編輯,並證明其對真菌有性生殖和適應性進化至關重要,開啟了真菌遺傳學研究新方向,為防控以有性孢子為主要侵染源的真菌病害提供了新思路,得到數位國際權威在F1000Prime系統或專題評述中的高度評價。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陝西省創新人才推進計劃(科技新星)等項目,在Genome Research、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PLoS Pathogens、New Phytologist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曾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陝西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陝西省青年科技獎、國家優秀青年基金、農業部"傑出青年農業科學家"、中組部"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等。
作為西北地區最早的高等農林教育學府,教育部直屬、國家原"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首批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十分重視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
2014年,在學校原有人才計劃基礎上,西農順應人才發展形勢,實施"青年英才工程",構築人才隊伍新格局。按照"高標準、高待遇、高要求"原則,每年引進20名左右40歲以下的優秀青年人才。"青年英才工程"與"高端人才工程"共同構建起學校"兩大工程""五大計劃"人才建設體系。
在引進人才的同時,學校不斷完善人才培育體系。近年來,相繼出臺實施高端人才及團隊支持計劃、青年英才培育計劃以及優秀青年教師海外提升計劃等,探索建立了集科學研究、研究生教育、團隊建設和平臺建設於一體的新型科研組織模式——"科研特區"。2019年6月,學校還制定了"青年教授"制度,為優秀青年人才創造了快速脫穎而出的機會。
多措並舉之下,近年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青年人才培養成效顯著。如今,西農擁有5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包括劉慧泉教授在內的3位國家特支計劃青年拔尖人才,6位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歡迎選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深造,更多精彩資訊關注頭條號: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招
素材來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官網、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澎湃號、青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