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或公司生生不息的秘訣是什麼?
用老子的話來說是:守道,得一!
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迭代、無極、適應。
為何我這樣去理解老子的觀點?
我們來看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
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
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
這一段,即使不翻譯,我們也可以看出,這裡老子在說「得一」的好處。
者: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這裡我翻譯成存在。
以前得一的存在:
天得一而能清明;地得一而能安寧;
神得一而能顯靈;谷得一而能充盈;
萬物得一而能生生不息;侯王得一而能天下歸心。
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得一」於我們的好處和重要性。
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
地無以寧,將恐廢;
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
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jué)。
這裡「其致之也」,通行版翻譯為:推究其理,推而言之。我不太認可。
「致之」是使達到的意思。
「其」指「得一」
所以,我認為此處「其致之也」是前面的總結句,意思是:「得一」使他們如此。
天無以清:通行版解釋為「天不得清明」。個人認為依舊不妥,沒有把「無以」這個詞解讀出來。
無以:我們可以想到一個詞「無以為報」,意思是沒有什麼能夠作為報答。
所以,這裡「天無以清」,是表達天無法憑藉得一來達到清明的話,恐怕會裂開。
那翻譯過來就是:
得一使他們如此,再說,如果天無法憑藉得一來達到清明,恐怕就會裂開;
如果地不能憑藉得一來保持安寧,恐怕就要塌陷;
假若神不能憑藉得一來保證靈驗,恐怕就會消失;
倘使山谷不能憑藉得一來保持充盈,恐怕就會枯竭;
要是萬物不能憑藉得一來不斷繁衍,恐怕就會滅絕;
若是諸侯、君王無法憑藉得一來讓天下歸心,恐怕就會被推翻。
簡單來說,這裡老子就是反過來說不得一的壞處。兩者結合起來,意在告訴我們「得一」的重要性!
那「得一」如此重要,我們要怎樣才能做到呢?
老子說: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榖(gǔ)。
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
故至譽無譽。是故不欲碌碌(lù)如玉⑨,珞珞(luò)如石。
這裡,通行版把最後一句翻譯為:所以有道的人君不應追求美玉般的尊貴華麗,而應像石頭那樣樸質堅忍、不張揚。
但我認為老子既不建議我們像光華盡顯的美玉,也不要我們刻意去做那粗陋的石頭。
就像前面兩段話了,我們可以看出天清和天裂是兩種狀態。雖然,天清很好,但天並非是追求清而得清,地並非追求寧而得寧。
天和地要做的是「得一」。「得一」而自清,自寧。
用我們現代的一句話來表達這個意境就是
「心離錢遠一點,錢離口袋近一點」
老子建議我們的不是要我們特意追求成為什麼樣子。而是要我們永遠不失本,守自己的一。
條條大路通羅馬,到達一個點,有無數條線。走最適合你的那一條才是最快的!
所以,這段話我翻譯一下:
所以,尊貴是以卑賤為根本,高是以低下為基礎的。
因此,君王自稱為「孤」、「寡」、「不轂」,這不正是把低賤當作根本嗎?
難道不是這樣嗎?
所以最高的榮譽是沒有榮譽的。
所以有道的人不去追求像尊貴華麗的美玉一樣,也不追求像粗陋的石頭一樣。
這裡,你需要注意「尊貴」和「卑賤」,「高」與「下」是平級。
老子眼裡的「尊貴」並不比「卑賤」更好。他只是闡述兩者之間的關係,表達君王正因為處下方得上。以卑賤自稱,是君王自己不自以為尊貴,才能一直保持卑賤的根本不失。而實際做到如此反而是最為尊貴的。
而反過來,如果君王自以為高貴,那便會失了根本,被人民推翻。
故而,老子才說至譽無譽,因為,本來如此,沒有什麼值得誇的。
好,講到這裡,你是不是會疑惑這跟開頭我說的迭代,無極,適應,有什麼關係?
有這個疑問很好,當然,如果你看到這裡已經很清楚怎麼做了。也非常好,不需要看下面的也可以。
如果,你還有疑惑,那咱們就繼續接著往下說。
上面我們清楚了「得一」的重要性,也知道了應當保持自己本心,去努力成為自己。而不是追求某種特定的狀態,來成為更好的自己。
那我們是不是該問一句「得一」,到底是什麼?何為一?
這個我們就要來看第四十二章了,我個人認為,這一章本該在三十九章之前。這樣,我們理解三十九章的意思,便會更容易,更通透些。
好,廢話就不多說了。我們直接來看老子怎麼說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為稱。
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這一篇,幾乎每一句都是耳熟能詳的經典句子。我們先看第一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這裡,我先問一句「道生一,那你認為道是幾?」
很多人在解釋三十九章時,都認為「一」代指「道」。甚至,道教「正一教」的名字也是這樣來的。
那如果用數字來表示道,你認為道是「1」嗎?
我認為,道生一,那道就是0.但是,注意我對道的數字全面表述是:
道同時既是1又是0!
道不是死的,是代表有的1和代表無的0,不斷迭代的狀態。是從0到1,然後,從1到萬,乃至無極,最後,又回到0。然後,再到1,如此不斷迭代。
我這裡用的不是循環,是迭代。
迭代和循環最大的區別是:
循環是停在原地的,是一個東西不斷的在原地重複。
跌代是不斷改變的,不斷向前發展的。每一次的重新開始,都是以前一次的終點做為起點的。
所以,我提出老子說的「得一」,是教我們如道一般,不斷的對自己進行迭代。不要讓自己停在某種特定的狀態。如此,才能真正的生生不息。
我們可以自己想一下,這世界上生生不息的東西是不是符合這個規律。
比如:人類,為何那麼多生物滅絕了,而我們人類發展越來越壯大了?
因為,我們一代一代的把智慧傳承了下來,我們對周圍的認識,一代一代的在迭代。
從愚昧無知,到認識天圓地方,到地心說,到日心說,到現在了解到銀河系之外,甚至登上月球,飛出天外。
我們都一直不斷的在迭代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打破固有的觀念。所以,我們生活的世界才能越來越大。我們每一代人,之所以有現在的生活,都是因為我們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相信你從這個例子中,也可以看出迭代的方向——適應!
相信古代諸子百家、魯班奇書、《易經》肯定有很多超越我們現代的認識。但是,為何沒有流傳下來。
因為,迭代的方向永遠以更好的生存發展為目標。而不是朝著固定的某一點做大做強!
再比如:衣服、房子、車,這些是不是存在幾千年了。我相信我們現在的穿的衣服,住的房子,真不一定比以前的更美。比如說我們國家,不管是古代哪個朝代的服裝,不管哪個朝代的住的院子都不會比我們現在穿的要醜,住的要差。那為什麼他們沒有永久的保留下來呢?
因為,他們已經不符合當下時代的需要!我們穿的衣服,住的房子,對比過去未必是最好的,對比未來未必是最差的。但是,一定是最適合當下。
所以,老子說「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強梁:這裡指有力量而一意孤行的人。在《後漢書·蘇竟傳》有這樣一句話:
良醫不能救無命,強梁不能與天爭。
意思是不管你多有力量和能耐,你也爭不過天。所以,老子說這樣的人不能死得其所。
也就是告訴我們「道」的運轉,沒有絕對的好,沒有絕對的壞。最後,保留下來的都是最適應時代的,不一樣的時代出不同的英雄!
而當時代開始轉變時,如果英雄不變,那就是狡兔死走狗烹的結局。沒有什麼感情可言,道本如此,順者昌,逆者亡!
所以,不管我們自己,還是我們做公司,都要不斷的更新迭代。而迭代最好的方向就是在不失本心的基礎上,往更適應時代的方向發展。
大家可以看我們身邊長青的企業,比如可口可樂、肯德基,它們一直在變,也一直沒有變。你們可以自己去看他們變的是什麼,不變的是什麼。
好了,核心意思我表達完了,其它細枝末節我就不贅述了。
最後,我們回到最開始:
人或公司生生不息的秘訣是什麼?
用老子的話來說是:守道,得一!
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迭代、無極、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