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張杰鵬團隊:多孔分子晶體對丁烷異構體的類分子篩分離

2020-10-09 小材科研

丁烷和異丁烷都有廣泛的用途,但分離丁烷異構體非常耗能。基於多孔材料的吸附是一種節能的分離方法,其中分子篩效應最簡單高效,但孔徑尺寸難以調控。框架柔性可能是一種實現分子篩分離效應的新策略,但其效果和原理存在很大爭議。另一方面,共價鍵和配位鍵的強度和方向性對維持多孔材料的多孔性至關重要。相比而言,基於氫鍵或其他弱作用的分子晶體缺乏剛性和設計性,很少體現出多孔性,更難以用於吸附分離。

近日,中山大學化學學院張杰鵬教授團隊設計合成了一例基於氫鍵連接的多孔分子晶體。該材料不但具有很高的水穩定性和pH穩定性(pH 2-13),還具有同類材料中罕見的高疏水性,其水接觸角高達134o。更重要的是,在單組份的動力學吸附和等溫線的測試中,該材料表現出理想的丁烷/異丁烷分子篩效應。不過,定量吸附穿透實驗表明,儘管實測吸附選擇性高達23,丁烷的吸附導致了微量異丁烷的共吸附。計算機模擬和原位X-射線單晶/粉末衍射表明,客體吸附脫附過程伴隨著微弱的孔徑變化,是產生共吸附的關鍵。

圖1 主客體結構和吸附等溫線

該成果近期發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江西師範大學的何純挺教授和中山大學張杰鵬教授是共同通訊作者,文章的第一作者是中山大學博士研究生葉子銘。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和「青年人才託舉工程」的資助。

來源:中山大學

論文連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ge.202011300

相關焦點

  • 中山大學張杰鵬探索新型多孔材料,可實現「反轉」吸附和高效分離
    近期,其團隊最新的研究成果發表在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上,文章中提到,張杰鵬團隊設計合成的一例基於氫鍵連接的多孔分子晶體,在混合組份的吸附分離測試中,表現出了接近理想的丁烷 / 異丁烷分子篩效應。
  • ...教授團隊在Nature Materials發表吸附分離新概念:中間尺寸分子篩
    近日,中山大學化學學院張杰鵬教授團隊在Nature Materials發表論文,報導了配位聚合物多孔材料吸附分離研究的新進展,提出並驗證了中間尺寸分子篩概念。論文第一作者為周東東博士(2016年畢業於中山大學化學學院,現為中山大學化學學院特聘副研究員),張杰鵬教授為通訊作者。
  • 中大張杰鵬教授團隊Nat.Mater.吸附分離新概念:中間尺寸分子篩
    導讀 近日,中山大學化學學院張杰鵬教授團隊在Nature Materials發表論文,報導了配位聚合物多孔材料吸附分離研究的新進展,提出並驗證了中間尺寸分子篩概念。論文第一作者為周東東博士(2016年畢業於我校化學學院,現為我校化學學院特聘副研究員),張杰鵬教授為通訊作者。
  • MFI分子篩膜對丁烷異構體分離性能的分級控制
    MFI分子篩膜對丁烷異構體分離性能的分級控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10 19:43:59 近日,大連理工大學劉毅團隊開發了MFI分子篩膜對丁烷異構體分離性能的分級控制策略
  • 于吉紅院士研究團隊在沸石分子篩材料方面的突破性成果在《Science...
    3月11日,《Science》刊發了于吉紅院士研究團隊在沸石分子篩材料方面的突破性成果,這是吉林大學化學領域研究成果首次在《Science》發表(Accelerated crystallization of zeolites via hydroxyl free radicals, Science, 2016, 351, 1188-1191
  • :斜塔芳烴非多孔自適應晶體用於分離溴代烷烴異構體
    最近,基於上述前期工作基礎,該課題組首次構築得到了基於乙基斜塔[6]芳烴的非多孔自適應分子晶體材料,即EtLP6納客,並研究了其對1-/2-溴代烷烴位置異構體的吸附分離性能(圖1)。與1-溴代烷與EtLP6的單晶結構截然不同,EtLP6分子在2-溴丙烷⊂EtLP6(2-BPR⊂EtLP6)中呈現出變形的六邊形柱狀結構,同時取代基並沒有佔據自身的空腔,2-溴丙烷分子通過微弱的C-H/π和C-H/O相互作用存在於部分EtLP6分子的空腔內部(佔有率約為73%)(圖2d)。
  • 武漢理工《Matter》:構築晶體內跨尺度分子篩單晶反應器
    然而晶體內等級孔道結構的構築,同時實現晶體內等級孔道結構的跨尺度貫通及分子篩的高度結晶,必須實現等級孔道結構形成與晶體生長過程的協同作用,是當前極具挑戰性的研究難題。沸石分子篩晶體內大孔-介孔等級孔道結構的構築,開發具有晶體內大孔-介孔-微孔沸石分子篩單晶材料,目前尚未有科學報告,而其等級孔道結構的跨尺度貫通及超穩定性能使其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意義及實際應用價值。
  • 北大/電子科大,中山大學,固體物理所,三篇Nature子刊齊爭豔
    一篇來自北京大學劉開輝教授課題組與成都電子科大熊杰老師等團隊,報導了氟的添加極大地加快了二維材料的生長速度;一篇來自中山大學張杰鵬團隊,報導了一種可選擇性分離,中等尺寸分子的MOF材料,更大或更小的分子均無法通過MOF孔道;第三篇來自中科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的吳學邦及其合作者,為氫導致材料損傷的物理過程建立了可靠的模型方程。以下是研之成理小編帶來的快速解讀。
  • 上海高研院等在分子篩多孔材料研究中獲進展---中國科學院
    上海高研院等在分子篩多孔材料研究中獲進展 2021-01-13 上海高等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圖1.雙金屬Pd-Rh多孔材料催化劑及其循環加氫脫氫性能  在分子篩材料合成的基礎研究領域,針對合成過程中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得到高結晶度分子篩的問題,該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謀華合作
  • 使用柔性分子篩分離氣體
    金屬-有機框架(MOFs)是一類相對較新的多孔、結晶材料,應用範圍廣泛。一些MOFs可以作為分子篩,允許混合物中的一種氣體分子通過,而阻擋其他氣體分子。例如,眾所周知,一些MOFs可以分離丙烯和丙烷,這是聚丙烯塑料製造中的一個重要過程,需要高純度的丙烯。
  • 蘇寶連團隊構築跨尺度全貫通大孔-介孔-微孔等級孔分子篩
    上發表了關於晶體內跨尺度全貫通大孔-介孔-微孔沸石Beta分子篩的研究論文。基於此,OMMS-Beta單晶在氣相及液相大分子催化中均表現出優異的催化性能及超高的催化穩定性。8月12日,蘇寶連,謝在庫,陳麗華、Gustaaf Van Tendeloo及其團隊在Matter上發表了晶體內跨尺度全貫通大孔-介孔-微孔等級孔ZSM-5分子篩的研究論文。
  • .| 真正的分手大師-斜塔[6]芳烴納客材料高選擇吸附分離正己烷
    吉林大學化學學院、納微構築化學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楊英威教授課題組通過構築斜塔[6]芳烴非多孔自適應分子晶體材料實現了在複雜己烷混合體系中的高選擇性正己烷吸附分離。當前,從石油化工混合物中分離得到純品化合物主要依靠於蒸餾和精餾過程實現,但該過程所消耗能量佔比約為世界總能耗的10-15%,因此開發與發展高效且經濟的化合物分離方法變得尤為重要。
  • 武漢理工大學在高效等級孔分子篩單晶催化材料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武漢理工大學材料複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生命複合材料團隊陳麗華研究員在高效等級孔分子篩單晶催化材料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將大孔和介孔同時引入到分子篩材料中,通過等級孔道結構的設計,實現分子篩催化劑孔道結構的跨尺度貫通複合,開發等級孔大孔-介孔-微孔分子篩單晶材料,同時涵蓋大孔-介孔結構的高流通擴散性能和介孔-微孔結構的選擇性催化性能及高穩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是解決當前工業應用過程中分子篩催化劑存在的等級孔道結構跨尺度貫通性和等級孔沸石分子篩材料結構穩定性難題的關鍵科學途徑。
  • 「2018年度中國分子篩十大品牌總評榜」榮耀揭曉
    第一名:上海申曇環保新材料有限公司(申曇)上海申曇環保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分子篩類多孔材料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擁有多項自主智慧財產權技術,並持續研發新的品種,對外提供定製加工和技術服務。
  • 【材料】《德國應用化學》:利用特殊籠狀多孔結構高密度儲存甲烷分子
    近年來,利用金屬有機框架(MOF)或多孔配位聚合物(PCP)材料的物理吸附儲存甲烷已經被證明是比傳統的液化或壓縮方式更加低能耗及安全的手段。目前具有最高的甲烷體積儲存量(例如:65 bar時239-267 cm3(STP) cm-3)的框架材料都藉助於不飽和金屬位點(OMS)對甲烷的強吸附作用。
  • 研究實現控制分子篩表面傳質阻力調控甲醇制烯烴反應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甲醇制烯烴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葉茂、副研究員李華,以及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中民團隊在分子篩表面傳質研究中取得進展,通過控制SAPO-34分子篩的表面阻力,實現對甲醇制烯烴(MTO)反應的催化壽命以及低碳烯烴選擇性的調控。分子篩因其擇形選擇性被應用於多相催化與氣體分離等領域。研究表明,分子篩晶體內部擴散阻力和表面阻力是客體分子傳質阻力的兩個重要來源。
  • 大連化物所在分子篩表面傳質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甲醇制烯烴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葉茂、副研究員李華,以及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中民團隊在分子篩表面傳質研究中取得進展,通過控制SAPO-34分子篩的表面阻力,實現對甲醇制烯烴(MTO)反應的催化壽命以及低碳烯烴選擇性的調控。
  • 大連化物所在分子篩表面傳質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甲醇制烯烴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葉茂、副研究員李華,以及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中民團隊在分子篩表面傳質研究中取得進展,通過控制SAPO-34分子篩的表面阻力,實現對甲醇制烯烴(MTO)反應的催化壽命以及低碳烯烴選擇性的調控。
  • MFI型沸石分子篩膜製備與應用
    作為沸石分子篩膜的重要組成部分,MFI型沸石分子篩膜具有孔徑均一、矽鋁比可調、耐高溫、耐腐蝕等特性,並且具有較高的矽鋁比,在催化反應、滲透蒸發、氣體分離等方面均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由於其在提純方面有著十分明顯的效果,因此被業內譽為最具發展潛質的沸石分子篩膜。
  • 氮氣發生器:膜分離or碳分子篩?
    膜分離技術和變壓吸附技術是現今氮氣發生器的兩種主要制氮技術。兩種制氮技術各有特點和優勢。  膜分離技術  壓縮空氣通過中空纖維膜,由於不同氣體分子直徑不同,當空氣通過膜的時候,分子直徑較小的氧氣、二氧化碳和水蒸汽會通過中空纖維膜管道上的小孔,進而排到大氣中去。在膜的出口,大分子直徑的氮氣分子和惰性氣體氬氣都被收集起來,輸送到應用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