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研院等在分子篩多孔材料研究中獲進展---中國科學院

2021-01-16 中國科學院
上海高研院等在分子篩多孔材料研究中獲進展

2021-01-13 上海高等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語音播報

  近年來,有機液體載體(LOHC)儲氫技術具有儲氫容量大、應用安全、高效環保、可實現遠距離儲存和運輸等優點,得到廣泛關注。然而,開發一種高效可重複使用的單一催化劑以連續吸收和釋放LOHC中的氫,仍是挑戰。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低碳轉化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孫予罕、陳新慶團隊報導了一種新型的高效可重複使用的雙金屬Pd-Rh納米粒子(NPs)多孔材料催化劑(如圖1),利用其雙金屬納米粒子的協同效應,有效促進了N-乙基咔唑(NEC)的加氫和十二氫-乙基咔唑(12H-NEC)的脫氫,可逆地進行了多次高儲氫量的加氫和脫氫的循環。同時,多種原位表徵證明其優異的活性歸因於多孔材料載體表面的雙金屬Pd-Rh 納米糰簇結構。

  相關科研成果以Reversible hydrogenation and dehydrogenation of N-ethylcarbazole over bimetallic Pd-Rh catalyst for hydrogen storage為題,發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和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的資助。

圖1.雙金屬Pd-Rh多孔材料催化劑及其循環加氫脫氫性能

  在分子篩材料合成的基礎研究領域,針對合成過程中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得到高結晶度分子篩的問題,該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謀華合作,首次報導了伽馬射線在分子篩合成領域的應用。實驗結果和理論計算同時表明,通過伽馬射線輻照產生的羥基自由基(OH*)可加速NaA、NaY、Silicate-1和ZSM-5等分子篩的晶化過程(如圖2),縮短分子篩的晶化時間。

  相關研究成果以Gamma‐Ray Irradiation to Accelerate Crystallization of Mesoporous Zeolites為題,發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並被評為熱點文章(Hot paper)。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和中科院院青促會項目的資助。

圖2.伽馬射線輻照合成路線快速可控制備不同結構分子篩示意圖


  近年來,有機液體載體(LOHC)儲氫技術具有儲氫容量大、應用安全、高效環保、可實現遠距離儲存和運輸等優點,得到廣泛關注。然而,開發一種高效可重複使用的單一催化劑以連續吸收和釋放LOHC中的氫,仍是挑戰。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低碳轉化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孫予罕、陳新慶團隊報導了一種新型的高效可重複使用的雙金屬Pd-Rh納米粒子(NPs)多孔材料催化劑(如圖1),利用其雙金屬納米粒子的協同效應,有效促進了N-乙基咔唑(NEC)的加氫和十二氫-乙基咔唑(12H-NEC)的脫氫,可逆地進行了多次高儲氫量的加氫和脫氫的循環。同時,多種原位表徵證明其優異的活性歸因於多孔材料載體表面的雙金屬Pd-Rh 納米糰簇結構。
  相關科研成果以Reversible hydrogenation and dehydrogenation of N-ethylcarbazole over bimetallic Pd-Rh catalyst for hydrogen storage為題,發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和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的資助。
  圖1.雙金屬Pd-Rh多孔材料催化劑及其循環加氫脫氫性能
  在分子篩材料合成的基礎研究領域,針對合成過程中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得到高結晶度分子篩的問題,該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謀華合作,首次報導了伽馬射線在分子篩合成領域的應用。實驗結果和理論計算同時表明,通過伽馬射線輻照產生的羥基自由基(OH*)可加速NaA、NaY、Silicate-1和ZSM-5等分子篩的晶化過程(如圖2),縮短分子篩的晶化時間。
  相關研究成果以Gamma‐Ray Irradiation to Accelerate Crystallization of Mesoporous Zeolites為題,發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並被評為熱點文章(Hot paper)。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和中科院院青促會項目的資助。
  圖2.伽馬射線輻照合成路線快速可控制備不同結構分子篩示意圖
  

列印 責任編輯:侯茜

相關焦點

  • 武漢理工大學在高效等級孔分子篩單晶催化材料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武漢理工大學材料複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生命複合材料團隊陳麗華研究員在高效等級孔分子篩單晶催化材料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將大孔和介孔同時引入到分子篩材料中,通過等級孔道結構的設計,實現分子篩催化劑孔道結構的跨尺度貫通複合,開發等級孔大孔-介孔-微孔分子篩單晶材料,同時涵蓋大孔-介孔結構的高流通擴散性能和介孔-微孔結構的選擇性催化性能及高穩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是解決當前工業應用過程中分子篩催化劑存在的等級孔道結構跨尺度貫通性和等級孔沸石分子篩材料結構穩定性難題的關鍵科學途徑。
  • 上海高研院等在生物醫用材料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員李久盛團隊與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深圳大學和同濟大學等多家單位合作,在生物醫用材料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發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
  • 上海高研院合成氣直接制烯烴研究獲重要突破
    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和上海科技大學聯合科研團隊在合成氣直接制烯烴方面取得重大進展,《自然》(Nature)雜誌於10月6日發表了相關成果。其中,上海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和化學研究所參與了部分工作。
  • 精密測量院在沸石分子篩Lewis酸性位研究中取得進展
    精密測量院在沸石分子篩Lewis酸性位研究中取得進展 2019-11-08 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精密測量院在沸石分子篩Lewis酸性位研究中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鄧風團隊在沸石分子篩催化劑Lewis酸性位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實現了對以往「NMR不可觀測」骨架三配位鋁物種的探測,揭示其獨特的Lewis酸性特徵。一般來說,沸石分子篩骨架四配位鋁所對應的橋式羥基(Si-OH-Al)構成Brφnsted酸位,而Lewis酸位通常認為是由分子篩骨架脫鋁所產生的非骨架鋁物種或者是由骨架上配位不飽和的三配位鋁物種所構成;另外,在分子篩中引入其它金屬物種如Zn、Ga、Mo、Ag、Sn等也可以作為Lewis酸。
  • 前沿 | 中科院精密測量院鄧風團隊沸石分子篩Lewis酸性位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鄧風團隊在沸石分子篩催化劑Lewis酸性位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實現了對以往「NMR不可觀測」骨架三配位鋁物種的探測,揭示其獨特的Lewis酸性特徵。一般來說,沸石分子篩骨架四配位鋁所對應的橋式羥基(Si-OH-Al)構成Brφnsted酸位,而Lewis酸位通常認為是由分子篩骨架脫鋁所產生的非骨架鋁物種或者是由骨架上配位不飽和的三配位鋁物種所構成;另外,在分子篩中引入其它金屬物種如Zn、Ga、Mo、Ag、Sn等也可以作為Lewis酸。
  • 中山大學張杰鵬團隊:多孔分子晶體對丁烷異構體的類分子篩分離
    基於多孔材料的吸附是一種節能的分離方法,其中分子篩效應最簡單高效,但孔徑尺寸難以調控。框架柔性可能是一種實現分子篩分離效應的新策略,但其效果和原理存在很大爭議。另一方面,共價鍵和配位鍵的強度和方向性對維持多孔材料的多孔性至關重要。相比而言,基於氫鍵或其他弱作用的分子晶體缺乏剛性和設計性,很少體現出多孔性,更難以用於吸附分離。
  • 上海高研院等在同步輻射單細胞紅外顯微成像研究中獲進展
    單細胞技術因有望揭示「細胞功能異質性機制」這一生命科學的本質問題,從而解析各種慢性疾病(如癌症、糖尿病和神經退行性疾病)和衰老的分子基礎,是當前生物醫學的研究熱點和重點方向。單細胞技術在測序方面取得了進展;由於該技術具有無須標記、非侵入性、可同時展示胞內代謝物(組)特徵等優點,逐漸得到學界關注。
  • 上海大學在基於多孔有機聚合物在水相中汙染物吸附研究獲重要進展
    近期,上海大學理學院化學系超分子化學與催化研究中心王洪宇副教授等在基於大環的多孔有機聚合物在水相中汙染物吸附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其相關研究成果連續發表在化學頂級學術期刊《德國應用化學》(Angew.
  • 大連化物所在分子篩表面傳質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甲醇制烯烴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葉茂、副研究員李華,以及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中民團隊在分子篩表面傳質研究中取得進展,通過控制SAPO-34分子篩的表面阻力,實現對甲醇制烯烴(MTO)反應的催化壽命以及低碳烯烴選擇性的調控。
  • 大連化物所在分子篩表面傳質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甲醇制烯烴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葉茂、副研究員李華,以及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中民團隊在分子篩表面傳質研究中取得進展,通過控制SAPO-34分子篩的表面阻力,實現對甲醇制烯烴(MTO)反應的催化壽命以及低碳烯烴選擇性的調控。
  • 于吉紅院士研究團隊在沸石分子篩材料方面的突破性成果在《Science...
    3月11日,《Science》刊發了于吉紅院士研究團隊在沸石分子篩材料方面的突破性成果,這是吉林大學化學領域研究成果首次在《Science》發表(Accelerated crystallization of zeolites via hydroxyl free radicals, Science, 2016, 351, 1188-1191
  • 加速15倍,中研院成功開發新冠快篩只要15分鐘
    結果發現,「46株單株抗體中,其中有1株抗體有極佳的單一辨識性,只對新冠病毒有反應,不會與SARS、MERS病毒或其它導致一般感冒的冠狀病毒有交叉反應,快篩時可有效判別是否感染新冠病毒。」(中研院成功開發新冠病毒快篩試劑,能將檢測時間從現在的4小時縮短至15分鐘。
  • 同位素分離材料研究中取得進展
    同時,氘在民用工業及現代科學研究中也有廣泛的應用。氘在海洋中的天然豐度僅為156.25ppm,其分子形狀、尺寸及熱力學性質等與氫相似。因此,從氫同位素混合物中分離、純化和濃縮氘分子具有挑戰性。  2019年,袁大強課題組與上海大學何翔課題組採用單一配體構築了一例具有罕見CHA拓撲的微孔銅基MOF(FJI-Y11)。FJI-Y11具有高的熱穩定性(210℃),且在較寬的pH (2~12)範圍內表現出優異的化學穩定性。
  • 武漢理工在高效等級孔分子篩單晶催化反應器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武漢理工大學材料複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生命複合材料實驗室陳麗華研究員所在科研團隊聯合納微結構研究中心,在高效等級孔分子篩單晶催化反應器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構築沸石分子篩晶體內等級孔道結構,開發等級孔道沸石分子篩單晶材料,是目前解決等級孔沸石分子篩基材料結構穩定性問題的科學途徑。然而晶體內等級孔道結構的構築,同時實現晶體內等級孔道結構的跨尺度貫通及分子篩的高度結晶,必須實現等級孔道結構形成與晶體生長過程的協同作用,是當前極具挑戰性的研究難題。
  • 深圳先進院高性能鉀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導讀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籌)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在新型高性能鉀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3月18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籌)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在新型高性能鉀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理論預言苯乙烯材料是一類非常有前景的鉀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基於大量的計算模擬數據指出苯乙烯材料在用作鉀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時具有非常高的理論比容量和非常小的體積膨脹。
  • 多孔碳酸鈣製備技術及最新研究進展
    在模板劑法中,除了使用小分子表面活性劑等有機溶劑作為模板外,還經常採用大(高)分子有機化合物或聚合物作為模板。    (1)軟模板法  以軟模板法製備得到的多孔碳酸鈣主要有方狀形、球形等形貌,其結構表徵顯示,在這些不同形貌粒子中大多都存在蠕蟲洞結構,同時表面黏附有少量模板劑或其分解產物。
  • 上海有機所在烷烴的官能團化研究中獲進展---中國科學院
    上海有機所在烷烴的官能團化研究中取得進展 2020-12-01 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字體:這是由於簡單烷烴分子中無導向或活化官能團,僅含低極性、高鍵能,飽和C(sp3)-H鍵和C(sp3)-C(sp3)鍵,因此,高選擇性對烷烴分子活化具有挑戰性。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金屬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黃正課題組致力於烷烴的高效轉化研究。
  • 高研院在非厄米物理方面的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清華新聞網5月12日電 近日,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翟薈教授和汪忠研究員的研究組在非厄米物理(non-Hermitian physics)方面的研究取得重大進展,兩個研究組各有一篇論文被《自然 物理》(Nature Physics)接收,分別於5月12日和3月16日在線發表。
  • 分子尺度觀察水分子在二氧化鈦表面上的吸附活化和反應研究獲進展
    在實驗中,人們首次觀察到吸附水分子呈現一種「雙凸起」結構(圖1),並在後續的水煤氣反應中直接觀察到這種「雙凸起」結構的動態變化,從而實現了在分子尺度直接觀察催化反應進行這一夢想  為了解析「雙凸起」結構的確切原子結構與構成,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高嶷團隊進行了細緻充分的第一性原理計算及熱力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