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戰2》中的權力異化
有人說,這部電影講的是權力之間的制衡和監督,這也有理,但我認為,影片中最出彩的部分其實是梁家輝扮演的前香港警務處副處長李文彬這個人物。法治精神已經是現代國家通行的基本精神。《寒戰2》的主題倡導這一點,其實跟好萊塢電影沒有任何區別。但李文彬這個人物不一樣,這個人物在《寒戰》中是大義滅親的正面人物,親自將彭于晏飾演的兒子李文俊抓捕歸案,這個人的人物內心,是有著警察的使命感和榮譽感的。
-
警惕「冒名頂替」下的權力「扭曲異化」
在這個「拼爹」的時代,一張「好文憑」竟抵不上一個「好爸爸」,公權異化為「私器」,讓「公平公正公開」的招聘節操碎了一地。 俗話說:「十年寒窗苦,一朝功名就」。苦苦等待事業編制、工作機會的曾巧娟,在激烈的人事競崗中敗下陣來,輸的不是能力是「家門」;頂替者聶小力,憑藉著「大樹底下好乘涼」的庇護,拿著曾巧娟的相關資料,端起所謂的「鐵飯碗」。
-
新民晚報:專利腐敗是權力異化的新變種
原標題:專利腐敗是權力異化的新變種 貪官的斂財手段,真是無所不至。笑納現金、收受房產、接受古玩字畫之類,都是比較老套的受賄方式。現在貪官的斂財方式有新發明。上月底落馬的天津市政協副主席、市公安局長武長順,發明及領銜發明了35項專利。但是,武長順和重慶市公安局長王立軍相比,則是小巫見大巫了。
-
人民日報觀點:異化的媒體權力
資本化的美國傳媒體制必然導致媒體權力的異化,並暴露出其反民主的本來面目。與此同時,少數「巨型媒體」組織對政治傳播的壟斷,必將導致大眾把長久積聚的疑慮轉化為公開的質疑和反抗。 自由與責任本是一對悖論,責任勢必要求某種自由的讓渡。所謂的「自由而負責」不過是美國新聞界塑造的美好願景,所謂的美好的「新聞自由」不過是美國用以打壓異己的烏託邦化概念。
-
孫代堯:公權力異化新形式及其根源
原標題:公權力異化新形式及其根源 中國公權力的權力限度、範圍仍未完全釐清 「以權利制約權力」。公權力最大的制約力量來自人民,馬克思主義性質的政黨和國家政權理應最重視公共權力的人民性屬性。
-
中國基層權力呈「家族化」 折射異化「接班」觀念
基層權力「家族化」危機及其現實根源 基層權力「家族化」是中國政治生態的一個毒瘤,近年來,這一現象正爆發性、多發性地出現在公眾面前。如果任由這種現象蔓延,中國就可能會形成一種權力家族化和地方權力黑社會化的狀況,而它的產生既與傳統政治文化的負面影響息息相關,又與我們國家既有的體制性障礙密不可分,釐清這些根源對於制定相關消解策略具有重要意義。
-
科技異化:人與自然關係異化的直接動因
人與自然關係的異化和科技異化作為哲學範疇的異化,其基本含義為,主體自我外化為客體,並演變成與自己相異的存在,反過來與自我相對立;異化也指統一整體外化出其部分,其部分與整體之間的疏遠、分離和對立。與自然維持一種和諧共存的關係是人的一種本質需求,因為無論從任何角度,沒有人能夠否定,人從本質上源於自然,內在於自然,同一於自然,人的所有的生存活動依賴於自然。
-
刑事和解適用中的異化現象及防控對策
關鍵詞: 刑事和解 性質 功能 程序 內容提要: 公訴案件刑事和解制度在適用中存在性質異化、功能異化及程序異化等問題。但是,刑事和解在適用中卻存在「反常」、「自我異化」、「自我疏遠」、「自我否定」以及「對立、差別、非同一」等異化現象,⑵嚴重阻礙了刑事和解功能的全面實現。鑑此,有必要深入考察刑事和解異化現象及形成原因,進而探討刑事和解異化現象的防控對策。 一、刑事和解異化的主要表現 刑事和解在司法實踐中的異化現象具有多樣性和複雜性。
-
安部公房著作《砂女》:社會異化,人無自由
深究來,有形沙洞如無形人生,又如無形社會,仁木順平掉進的不是囚禁他七年的沙洞,而是生命的沼澤與社會的泥潭,他重複七年的挖沙行為不過是重複人一生中無意義的日常以及為適應異化社會所做的努力,置身沙洞的孤獨與絕望也不過是被異化社會迷失了自我,被異化人群所不理解的存在困惑與生存迷茫。
-
瞭望:領導幹部稱呼有四種異化傾向,折射出部分幹部等級觀念
幹部稱呼呈四種異化「黨內一律稱同志」是中國共產黨一直以來的優良傳統和政治規矩。這體現著黨員之間關係的純潔質樸,傳遞著相互之間的民主平等、尊重信任。正因此,「同志」這一稱呼很長一段時期在群眾中普遍使用,深受認同。
-
我們如何看待異化?
大部分認為盧卡奇的物化與馬克思的異化是相同的,甚至說《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發現,更加證明了盧卡奇物化概念與馬克思異化思想的一致,二者互為證明。但實際上,這裡存在一個巨大的不同,即二者如何看待異化?01 真我生活的兩種思路盧卡奇認為異化了的生活,就不在是人的生活,人們應該堅決徹底的突破異化,改變異化的生活,回歸真我的生活。
-
困境與出路:傳媒的現代異化及自身超越
傳媒異化的生存表現馬克思批判吸收了盧梭、黑格爾和費爾巴哈異化思想中的積極成果,建構了科學的、唯物的異化理論。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提出了「異化」的思想,認為異化的實質在於人所創造的整個世界變成了異己的、與人對立的東西。馬克思作品中論及的異化(entfremdung,又譯疏離),是指原本互屬或和諧的兩物彼此分離,甚至互相對立。
-
如何化解現代技術對人文的異化?
現代技術以其單一化、片面化和系統化特徵,而成為人文的一種巨大的異化力量。前面我們已經提過,人性的核心是自由,技術從根本上是成就和實現自由,使自由成為一種現實的力量。但是,技術在成就自由的同時又可能構成對自由的威脅,這個兩面性是基本的,因而維持這種基本的張力也是技術本身的題中應有之義,所謂匠心即是對這種基本張力的維持。
-
美國的教育異化和社會異化
(文章原標題:美國的教育異化和社會異化 ——兼談中國和亞洲的留學美國熱潮)美國總統選舉進入最後衝刺階段。雖然歐巴馬逐漸展示一定的優勢,但是差別並不顯著,任何突如其來的「十月意外」都可能造成逆轉。所以誰最後當選總統仍在未定之天。再加上國會兩院改選的局勢並不明朗,尤其是堅決與歐巴馬對著幹的眾議院共和黨多數,要預言大選後的美國政治走向為時尚早。
-
異化勞動:一個經典的話題
原標題:異化勞動:一個經典的話題 03以揚棄異化為核心的共產主義批判 法國著名學者科爾紐在《馬克思恩格斯傳》中認為:《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兩個基本主題——揭示資產階級社會中人的自我異化和這種異化在共產主義制度下的克服
-
論組織與人的異化|再觀《暗算》之想
我認為,連結這」兩種人」的關鍵,在於「人的異化「。為組織異化的人記得《捕風》的開場,就是一場血腥的捕殺大戲。大雨磅礴,一群地下黨在漁船上開會被特務全滅。最後兩位同志,一男一女,四目相對,對著自己的太陽穴,扣下扳機。那是一個白色恐怖在上海掀起腥風血雨的年代。在那樣的非常時期,想要救國,必須有一個鋼鐵般的組織。
-
論馬克思與弗洛姆異化思想的價值
其三,人類的本質與人相異化。人類的本質是人對自然界自由自覺的創造性活動,但是在資本主義私有制條件下,勞動卻不是人的類本質。其四,人同人相異化。異化勞動不僅生產出一種異己的物質力量,而且還生產出一個敵對階級,即資產階級。階級的分化即是人與人的異化。這裡馬克思的異化勞動思想超越了費爾巴哈,他認識到物質生產在社會生活中的決定作用,論述了經濟關係決定其他關係,這是接近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
-
對消費異化現象的反思
【摘要】異化問題是理解和批判資本主義社會現象的一個重要角度。符號異化在消費異化中表現尤為突出,過度符號化已經在人們的消費行為、日常生活、交往行為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符號的過度化成為一種壓制人的精神生活的巨大力量。符號理論、馬克思的異化理論為我們揭示符號異化現象提供了獨特視角。
-
馬克思哲學中的異化概念
費爾巴哈說:是人在努力的實現他們自己,是人而不是上帝,以一些方式異化於自己,歷史與我們努力克服自我異化有關,從而啟發了馬克思。馬克思說:「哲學家們只是以各種方式來解釋世界,但問題在於改變世界。」因而馬克思把他的思想置於兩種觀點之上,黑格爾的辯證的歷史觀和費爾巴哈對物質秩序第一性的強教。
-
數字「異化」生存
儘管我們想盡辦法逃避這套職場數字「異化」管理,但也大概率逃不出自己手中的那個數字「異化」生存。現實版《黑鏡》:消費主義時代的買單人最近看到一則新聞非常讓人氣憤。成都一個外賣小哥在送餐時被下單人打成了顱腦損傷。原因竟然是這個下單人標註要求只能敲門不要打電話,但是他又沒有標註門牌號,結果外賣小哥還是打了電話確認,最終這個人惱羞成怒開始施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