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切忌權力「異化」
在20世紀80年代,我國的思想理論界,曾經對「異化」問題展開過熱烈討論,當時的一個分歧之點,是社會主義社會究竟有沒有「異化」現象。一種觀點認為,「異化」現象是資本主義社會固有的,社會主義社會不存在「異化」現象;另一種觀點認為,社會主義社會仍然有「異化」現象。比如說,目前的腐敗問題,就是一個表現形式。兩種觀點尖銳對立,爭論實際上一直持續到現在。這個問題的癥結何在呢?
-
《寒戰2》中的權力異化
有人說,這部電影講的是權力之間的制衡和監督,這也有理,但我認為,影片中最出彩的部分其實是梁家輝扮演的前香港警務處副處長李文彬這個人物。法治精神已經是現代國家通行的基本精神。《寒戰2》的主題倡導這一點,其實跟好萊塢電影沒有任何區別。但李文彬這個人物不一樣,這個人物在《寒戰》中是大義滅親的正面人物,親自將彭于晏飾演的兒子李文俊抓捕歸案,這個人的人物內心,是有著警察的使命感和榮譽感的。
-
新民晚報:專利腐敗是權力異化的新變種
原標題:專利腐敗是權力異化的新變種 貪官的斂財手段,真是無所不至。笑納現金、收受房產、接受古玩字畫之類,都是比較老套的受賄方式。現在貪官的斂財方式有新發明。上月底落馬的天津市政協副主席、市公安局長武長順,發明及領銜發明了35項專利。但是,武長順和重慶市公安局長王立軍相比,則是小巫見大巫了。
-
警惕消費社會的異化消費
在市場經濟的壓力下,消費文化快速發展,消費觀念發生從實用性到符號化的轉變。消費成為一種流行文化,成為一種存在感,被賦予一種神聖性。消費成為了一種新的異化形式,這種異化在根本上表現為過度符號化。另一方面,這一時期工人已經完全脫離對土地的依附,轉而體現為對工業生產的依賴,商品消費成為基本生活需求,在社會市場建設、媒體廣告的宣傳培養下,大眾逐漸成為了消費者。相關研究還顯示,現代意義上的消費社會起源於19世紀末的美國。1870—1900年世界工業生產量是1850—1870年的兩倍,在這一高速增長過程中美國則獲得了更快的發展。
-
一個長翅膀的老人:扭曲異化的人性與呻吟求助的傳統文化
在這個「長翅膀的老人」的離奇經歷和不幸遭遇中,可以感受到作家對拉美社會荒謬的現實、異化的人性以及傳統文化遭受壓迫而幾近消亡的隱憂。01一個長翅膀的老人連續下了三天大雨,貝拉約夫婦在房間裡打死許多螃蟹,為了避免死蟹帶來的瘟疫,貝拉約不得不將這些死蟹扔到海裡去。
-
人民日報觀點:異化的媒體權力
眾多美國媒體在金錢政治的腐蝕下,某種程度上已墮落成政治腐敗的幫兇,民主政治文化的破壞者。 資本化的美國傳媒體制必然導致媒體權力的異化,並暴露出其反民主的本來面目。與此同時,少數「巨型媒體」組織對政治傳播的壟斷,必將導致大眾把長久積聚的疑慮轉化為公開的質疑和反抗。 自由與責任本是一對悖論,責任勢必要求某種自由的讓渡。
-
網絡傳播中的「審醜異化」成因研究
但網絡傳播活動中不良的審醜行為所帶來的嚴重後果及媒體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需引起公眾的高度警惕。理性審視網絡「審醜異化」現象,有利於受眾樹立正確的審醜價值觀,進而提升自身明辨美醜、棄惡揚善的能力,對營造健康和諧的擬態環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
警惕 建築膠冒名頂替玻璃膠
值得關注的是,在售後市場汽車玻璃的更換中,許多不法商人被利益所驅使,竟然用建築用膠冒名頂替汽車玻璃專用膠,帶來了無盡的安全隱患。據說,使用建築用密封膠的成本只有原廠汽車玻璃膠成本的10%~20%。 在汽車玻璃安裝系統中,**關鍵的要數玻璃粘貼膠了,它將風擋玻璃與車框牢牢粘接在一起。
-
人情往來異化成「預備腐敗」令誰警醒?
但在官場,人情被異化成了一種「投資品」,從誕生之初,這種人情就夾雜著權、錢、利的糾葛,從根本上說是有目的性的,背後也有一定的利益考量。(2014年12月23日《檢察日報》)記得早在全國勝利前夕,毛澤東同志就提醒和告誡全黨同志說:「可能有這樣一些共產黨人,他們是不曾被拿槍的敵人徵服過的,他們在這些敵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稱號;但是經不起人們用糖衣裹著的炮彈的攻擊,他們在糖彈面前要打敗仗。
-
中國基層權力呈「家族化」 折射異化「接班」觀念
基層權力「家族化」危機及其現實根源 基層權力「家族化」是中國政治生態的一個毒瘤,近年來,這一現象正爆發性、多發性地出現在公眾面前。 傳統政治文化的影響 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徵是以家國同構、血緣認同為基礎的倫理政治,這種文化特性對維繫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穩定、和諧、一統等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也帶來諸多的負面效應,新中國成立後雖幾經革弊,卻依然留存,是導致時下「家族政治」現象抬頭的一個重要原因。 家族主義導致的圈子效應。
-
孫代堯:公權力異化新形式及其根源
原標題:公權力異化新形式及其根源 中國公權力的權力限度、範圍仍未完全釐清 「以權利制約權力」。公權力最大的制約力量來自人民,馬克思主義性質的政黨和國家政權理應最重視公共權力的人民性屬性。
-
分裂、反噬與迷失:「玩樂勞動」視角下青年社交媒介使用異化
(一)從普通勞動到數字勞動 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資本主義語境下的勞動不僅是人類有意識地製造使用價值的生命活動,是區別於其他生物的本質功能,同時,勞動還反映了商品經濟的一般規律,剩餘價值理論則揭示了資本積累與增值的重要機制,資本主義語境下的勞動常表現為一種強制性、社會結構的奴役性行為。
-
注意,很可能是冒名頂替綜合症
」經常性的、長期的自我懷疑和否定……Zappala的這種現象叫做 「冒名頂替綜合症」(imposter syndrome)。▽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冒名頂替綜合症」 並不是一種精神疾病,而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
-
諾獎得主杜德娜和「冒名頂替症候群」
「有冒名頂替症候群 (imposter syndrome) 的人,會有這樣的表現:他/她們常常質疑自己的成就,認為自己的成就不是靠實力獲得的。在接受《國家地理》和《紐約書評》採訪時,伯克利大學教授,基因編輯領域的頂級科學家杜德娜兩次坦誠,冒名頂替症候群一直伴隨著自己。杜德娜在夏威夷的希洛市 (Hilo) 長大。
-
數字「異化」生存
但是這種數位化生存是否已經有一種「異化」的成分,值得我們警惕。從快手廁所計時器說起,職場人的「數位化生存」困局快手公司的這張廁所計時圖註定會成為標註數字時代的一個縮影。在繼996.ICU、「社畜」之後,「打工人」成為2020年的新熱詞,而我們見證了職場人生存空間的又一場「潰敗」。
-
賣腎買iPad,消費主義異化的極端案例
一個月過去了,小鄭的身體每況日下,現在他是追悔莫及。而賣腎的初衷則是「當時想要買一個iPad2,但是沒錢」。賣腎之後,小鄭購買了筆記本電腦、蘋果手機等。(6月2日新華網)新聞報導譴責的是賣腎中介的道德無良,而讓筆者感慨不已的,是這個17歲高中生賣腎的初衷 購買iPad2。
-
科技異化:人與自然關係異化的直接動因
所謂科技異化就是科技的內在性質、外在使用、社會效用等方面偏離了人類的善良目的,偏離了人的本性、人的基本價值和社會規範,偏離了道德倫理下的生活方式的需求,科技反過來成為限制、反對人類的力量;同時科技異化還體現為,科技在人的理念中已經成為一種新的崇拜物,科技迷信就是科技異化在人的精神世界中的反映。
-
最怕的不是變成甲蟲,而是人與人關係的異化、人與社會的異化
從《變形記》中看十九世紀西方社會中存在的「異化」現象說到「異化」,可能我們馬上聯想到的是影視劇裡面,人變成了殭屍,或是妖怪,以及像卡夫卡這篇《變形記》裡面的,人異化成了一隻甲蟲。然而最可怕的,可能不是這種表面的異化,而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異化——這才是卡夫卡在《變形記》中最想表達的。「異化」,最開始是哲學範疇的一個概念,它源自於哲學家黑格爾。
-
山東省兩年242人涉冒名頂替入學,被偷走的人生如何重來?
最近陳春秀大學名額被冒名頂替事件在網絡上傳的紛紛揚揚,大家在對其命運惋惜的同時,更多是對頂替者的痛恨,以及對事件背後暗箱操作的震驚。今年的五月份,陳春秀本打算報考成人高考,而在填報信息時,發現自己被別人冒名頂替,而這距離她「高考落榜」已經過去了整整16個年頭。
-
應糾正地方維穩工作中的「異化」現象
時下,中國處於急遽的社會轉型和利益格局調整時期。各種社會糾紛新舊交替、錯綜複雜,刑事案件居高不下,由人民內部矛盾引發的群體性事件呈高發、頻發、群發之態勢。日益嚴重的社會穩定問題成為影響我國改革與發展進程的一個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