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新勢力們要慌了,解讀奔馳純電動車EQC,為何意義非凡?

2020-12-03 周頭頭Auto

9月4號,奔馳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發布了電動車系列EQ的首款車型——EQC。

動作十分迅速新車將於2019年在北京實現國產,2019年底就正式上市,搶在了奧迪e-tron和寶馬iX3前頭。

此次奔馳發布EQC對於奔馳自身而言還是燃油車企業們都意義非凡。

EQC定位於純電動中型SUV,來源於奔馳2016年發布的Generation EQ概念車,通過外形可看出EQC有很多現款GLC的影子。

前臉造型談得上科幻,星輝LOGO能夠點亮,但是審美上得讓人仔細品味一番才能接受。

軸距和現款GLC一致,車尾部分會比GLC長出10cm,側面和尾部更優雅。

夜晚看到EQC的尾燈可別以為這是一臺新卡宴。

EQC還有AMG-Line運動套件版可選,僅在包圍、裝飾件和輪轂、輪胎上有所區別。

內飾還是如出一轍的奔馳風,兩塊10.25英寸的屏幕組合而成的巨屏,整個風格和即將發布的新款GLE相似。

EQC的動力系統為前後兩臺異步電機組成的全時四驅系統,能夠調節前後輪的輸出功率。但後排地板中間仍有不小的凸起。

綜合最大功率408馬力,峰值扭矩765牛·米,百公裡加速成績5.1秒,極速180kmh。和蔚來、特斯拉的車型相比數據上就中規中矩了。

制動能量回收有自動、滑行、溫和、中等、強烈5擋可調。

底盤為常見的前雙叉臂後多連杆式懸掛組合。

大家最為關心的電池信息:

國產版本EQC的電池供應商將會是寧德時代。

80kw的容量,標準續航裡程為450km。

使用110kw直流快充樁,EQC從10%充至80%需要40分鐘。

電池自重650kg,所以整車重量並沒有因為動力總成的減少而降低,還是達到了2425kg。

電池和電動機部分均有金屬框架進行保護,在生輕度碰撞時電池會緊急斷電,能夠恢復;嚴重碰撞時則不可恢復供電。

奔馳耗時四年研發EQC,接下來將一口氣推出EQA EQB EQE EQG EQS等燃油車對應的出電動版本。

而且在全球為EQ系列設立了六大整車生產基地合7個電池生產基地,中國各分布一個。

EQ系列可以說是梅賽德斯-奔馳發展的一個裡程碑,產品等級定位如同AMG、邁巴赫。

也證明了傳統大廠開始重視電動車業務,開始釋放之前憋的大招。

長期以來傳統車企在純電動車領域一直沒有什麼實質的動作。但是日益嚴苛的排放法規,像寶馬、奧迪這樣的大廠不得不發力純電動。開了這個頭之後,後面將會跟著一大批二線、三線品牌進軍純電動車。傳統車企擁有更強的製造基礎,技術儲備、供應商體系、銷售渠道、市場基礎也是信手拈來。這也讓很多準備購買純電動汽車的消費者吃了顆定心丸。

自主品牌尤其是造車新勢力利用早期的空檔進行大步超車,但是大部分想真心造車的新品牌依然沒有找到落腳點,無法實現量產。

2020年車企燃油排放考核眼看就要到來,燃油車企們勢必會扎堆上市新能源汽車,顯然留給造車新勢力的時間顯然不多,內外交困的洗牌時代即將到來。

相關焦點

  • 造車新勢力出海,有這個必要嗎?_易車網
    歐洲新能源車銷量和市場比重為何能反超中國?這還有賴歐洲「蘿蔔加大棒」的政策。蘿蔔是指補貼,這對於電動車來說極為關鍵。標緻雪鐵龍(PSA)集團CEO唐唯實曾表示:當市場取消補貼時,電動車需求就會崩潰。如今,歐洲的補貼強度已經反超中國。截至2020年2月,歐盟28個國家中有24個國家已出臺新能源汽車激勵政策。
  • 造車新勢力的2020年:從新手成長為真正的勢力
    儘管雙方現在的市場體量差距還非常懸殊,但造車新勢力們一次次刷新銷量紀錄,就像鈍刀子在傳統車企身上一小塊一小塊地割肉,雖然小,但卻很疼,還暫時沒法反抗,簡直是莫大的憋屈。 造車新勢力為什麼行? 古人云:「成功有三,天時,地利,人和。」
  • 造車新勢力的「失重時速」?
    比如電動車作為一種新型交通工具,也就需要全新的部件、性能協同,電動汽車生產企業必須在推動其速度、性能不斷提升、滿足車主高標準要求,與確保新部件、性能的安全與適配上達成動態平衡,這是複雜而變數頗多的課題。不僅是國內造車新勢力,包括特斯拉以及歐美等進軍電動汽車領域的老牌車企都面臨同樣的挑戰,也曾多次出現自燃等事故。
  • 即將上市的造車新勢力,百公裡4.9秒,還配PM2.5過濾,也僅20萬
    在賈躍亭捲款走人以後,「造車新勢力」就變成了一個貶義詞,不少造車新勢力被打上了騙補和PPT造車的標籤。但我們也必須承認,在眾多的造車新勢力裡面,還是有部分車企在用心造車的。當然,不少人在選車時還是不會把像蔚來,小鵬,哪吒這些新生力量作為第一選擇,因為相比起大眾,奔馳,福特等具有近百年歷史的車企來說,這些品牌幾乎沒有任何歷史積澱可言,消費者對這些品牌的信任度也不算是很高,但造車新勢力們也在努力用自家的極具吸引力的產品來打動消費者。
  • 長城歐拉:再定義新勢力造車
    新造車勢力,在跌宕起伏的2020年,迎來了高光時刻,新能源車的未來,傳統造車勢力似乎就要淪為配角了。 而在實際的市場上,傳統品牌在新能源領域遠非毫無亮點,目前唯一一款在銷量上超越特斯拉Model 3的車型,就是由傳統品牌五菱推出的宏光MINI EV。
  • 對話北汽新能源總經理劉宇:極狐ARCFOX要做造車新勢力2.0
    (文/彭科峰) 在造車新勢力依靠營銷和話題出盡風頭的當下,以北汽、廣汽這樣的傳統車企的新能源車型卻似乎被外界忽略。不過,這樣的現象註定不會持續太久——來自北汽等老大哥的反擊已經開始。日前,北汽和麥格納合力打造的高端新能源品牌極狐旗下的首款車型ARCFOX αT在京正式上市。
  • 一錘定音:廣汽埃安全面碾壓頭部造車新勢力
    受新冠疫情衝擊,去年一季度,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大幅下滑,大家都預計全年將出現較大幅度負增長。誰知從二季度開始,新能源汽車開始一路向上突破,全年不但沒有下滑,還取得了正增長。國內造車新勢力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絕大多數企業處於風雨飄搖之中,而幾家頭部企業則是高奏凱歌。
  • 造車新勢力「集結」三裡屯,潮人聚集地竟成「育兒床」
    在京城著名的「潮人聚集地」三裡屯,手持「長槍短炮」的「大師」們已經開始在繁華的商業區「捕風捉影」。   在這個潮流元素融匯交織的地方,眾多鮮為人知的「造車新勢力」已經在這片「寸土寸金」的商業區域悄然「落戶」。此前,汽車頭條APP曾受邀參觀位於三裡屯的奇點汽車體驗展廳,初次體驗了造車新軍「獨特」的魅力。
  • 這家造車新勢力已經夠快了,但還要更快一些
    有人將中國一幹造車新勢力稱做特斯拉的東方門徒,在電動化的道路上,它們緊緊追隨特斯拉的腳步。 面對第二關卡 雖然是造車新勢力的後起之秀,但電咖在短時間內做出的成績有目共睹。 「電咖可能是唯一一家願意去佔領兩個市場的造車新勢力企業。」在近期一次媒體採訪中,張海亮如此說道。考驗造車新勢力真功夫的第一關——量產和交付,電咖汽車已經證明了自己。下一關它需要證明的是,雙面作戰、上下通吃都不是問題。
  • 造車新勢力嵐圖汽車:凡學的正確打開方式
    作為多年朋友,就算咬牙切齒還是要給她推薦一款靠譜電動汽車嵐圖。提起嵐圖汽車,造車實力說是明目張胆的凡爾賽也不為過,從發布嵐圖汽車品牌戰略到首款概念車,前後不過120多天的時間,在12月份還將首發一款高端智能電動SUV,堪稱是新能源汽車行業裡面的一匹黑馬。在百度上更是引起熱議,關於嵐圖的知道問答就達6萬多條,火了的嵐圖確實有凡爾賽的資本。
  • BBA的電動車能賣得過特斯拉嗎?也許不出五年就有答案
    高端電動車市場雖小,但需求還是存在的,同樣是40萬以上的售價,消費者還是傾向於新勢力們的車型,而非傳統豪華品牌。 例如蔚來ES8,其指導價為46.80-62.40萬,與奔馳EQC(指導價49.98-62.28萬)十分接近,前者在9月份的銷量為1,493輛,幾乎是後者(9月份僅510輛)三倍。
  • 5天蒸發2000億:造車新勢力拿什麼撐起萬億市值「神話」?
    整體來看,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規模成長,以及新勢力車企在品牌和渠道等方面布局的完善,大多數已經量產銷售新車的造車新勢力在今年尤其是今年下半年,都取得了較好的增長,市場位置也在逐漸穩固。資本市場緣何偏愛?在魔幻的11月,特斯拉、蔚來、理想、小鵬們上演著一場又一場的狂歡。
  • 回顧2019的造車新勢力
    關於造車新勢力的預言,回顧剛剛過去的2019年,中國品牌領頭羊吉利汽車老闆李書福,2018年的那句"造車新勢力,大多不靠譜。老百姓掙點錢不容易,別忽悠!",似乎正在變為現實。2019年確有退場者回顧2019年的中國汽車市場及產業,造車新勢力卻有不少退場者或停滯者,並且不僅僅是造車新勢力遇到了問題,與之稱呼對應的傳統車企一樣有不少遇到了麻煩。比如出售股權的川汽野馬、比如出售股權的長安PSA,更有甚者,還有基本已經完全退出舞臺的知豆汽車等等。
  • 車電分離模式,純電動車價格還能再降25%
    這一業務有兩大優勢,一是能有效地降低電動車的購置價格。按照測算,當時電動車電池的成本幾乎佔到整車價格的一半,換電站模式能讓電動車更快的普及。另一個優勢杜絕了電動車充電時間過長的問題,便利電動車使用。  從換電站模式的初衷來看,當時的環境下,在國內推進這一項目有兩大阻礙,一是電池首先必須標準化。也就是說電池廠在生產階段,要統一電動的規格以及相關標準,難度可想而知。
  • 特斯拉從「鯰魚」變成「鯊魚」,造車新勢力或成最大受益者
    特斯拉Model Y大降價,很多人紛紛開始猜測造車新勢力可能頂不住了,其實大可不必擔憂,現在電動汽車市場初啟,存量用戶很少,都是從燃油車轉換過來的,因此特斯拉降價開拓市場規模,對整個電動汽車是件大好事,造車新勢力反而是最大受益者,因為多了一個急先鋒開路。
  • 嵐圖將展現怎樣的「造車新實力」?
    金秋十月一天早上,馮先生在上海用他的特斯拉Model X送網約車客人去上班時,特別邀請客人體會了一下這款車的性能,臉上油然而生的自豪感讓人感覺他對這款車相當滿意。 他在2016年花費110餘萬元購買了這款進口純電動車,當被問起為什麼要放棄奔馳、寶馬等同價位的燃油版豪華車而選擇Model X時,他說,「我都試過,但更喜歡它帶來的駕駛樂趣!」
  • 沒點創意都不好意思出來混,看看造車新勢力各有什麼料
    不得不說,雖然我們可以明顯看到傳統汽車主機廠正在逐步發力,但在國內競爭最為激烈的無疑仍然是不停冒出來的造車新勢力,直到目前為止,造車新勢力陣型已經多達50家,但現在沒點技術還真的很難混下去啊,那新勢力裡面又有哪些品牌讓我們能眼前一亮呢?我們不妨看一眼。
  • 見證|造車新勢力的2020年:從新手成長為一股真正的勢力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2020 年,中國造車新勢力迎來了發展的分水嶺,一邊是綠馳汽車、賽麟汽車、博郡汽車、前途汽車、長江汽車等身處經營困境或者慘遭出局,另一邊則是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以及威馬汽車等頭部企業絕處逢生,甚至可以說浴火成鳳。
  • 新能源車的新氣象與新問題
    和此前造車新勢力登陸A級車展不同,這個4月的上海,是新勢力真正在車展成為一股勢力的裡程碑,他們真正引發了同行的注目,而不只是媒體的閃光燈。此為新氣象之一。同行注目的點在於哪裡呢?毫無疑問,技術。像是約好了一樣,蔚來、愛馳、理想等「新勢力」都在自己的展臺著重展示了自家的電動車核心技術實力。
  • 零部件供應商眼中的造車新勢力:它們鍋裡沒有幾粒米
    …… 這些針對造車新勢力的調侃式解讀不禁讓汽車從業者們開懷大笑,但仔細品味過後又帶出了種種疑問,難道造車新勢力真這麼不靠譜嗎? 對造車新勢力而言,知名零部件供應商不僅能為其提供可靠的零部件產品,更能為其提供背書。對零部件供應商而言,造車新勢力卻是一朵「帶刺的玫瑰」,既有帶來利潤的希望,又存在極高的商業風險。 近日,記者採訪了多家零部件供應商及造車新勢力,力圖通過零部件配套情況摸清造車新勢力的造車真本事。誰當真要造車,誰只是「跑龍套」,零部件配套合同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