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四川省自然資源廳獲悉,今年汛期,四川省共實現地質災害成功避險152起,累計避險轉移受威脅群眾94萬餘人,轉移人數是去年的近兩倍,避免了4000餘人因災傷亡。
今年入汛以來,四川連續出現區域性暴雨天氣過程,降水量較常年均值偏多77%,全省20個市(州)、155個縣(市、區)、1100個鄉(鎮)不同程度受災。截至10月31日,共發生地災4228起,直接經濟損失23.1億元。
面對極端天氣影響,四川以防範化解地災風險為工作方向,推動全省63處地災防治項目於3月25日前展開。同時,制定了地災防治任務清單和《2020年四川省地質災害防治方案》,明確了全省3.4萬餘處地災隱患點的防災責任人、監測責任人和專職監測員。汛期,先後組織800餘名駐守技術人員和4萬餘名專職監測員開展全時段常態巡查19萬餘次,動態巡查排查隱患點22.4萬點次。組織205支地勘隊伍、1196名技術人員在176個縣(市、區)開展為期2個月的地災隱患集中排查,新發現隱患點1127處。
此外,四川還通過全面摸排,準確掌握「空心村」地災隱患點3936處,積極推廣「村組組織領導+監測員巡查預警+骨幹群眾參與+接幫戶支持+受幫戶配合」五位一體的避險結對幫扶措施,有效化解「空心村」地災風險,汛期未發生「空心村」因災傷亡事件。同時,四川還將志願服務引入地災防治工作,建立志願服務隊伍1470支,累計招募志願者3.1萬人參與「青春志願·守護生命」地災防治志願服務行動。
(首席記者 趙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