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大海結冰如極地冰原 海冰相連如《後天》

2020-11-27 中國新聞網
大連大海結冰如極地冰原 海冰相連如《後天》 (1/4)

"← →"翻頁

2016年01月13日,遼寧省大連市,大連夏家河海域出現沿岸冰,形狀各異的海冰讓夏家河子海濱浴場變成了晶瑩剔透的「極地世界」。當日,大量的浮冰從海岸深入達千餘米,整個夏家河子浴場海面冰封一片。部分區域的海冰層疊相疊,形成各種各樣美妙的極地冰原景觀。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發布時間:2016-01-14 08:47:07 【編輯:李霈韻】

大連大海結冰如極地冰原 海冰相連如《後天》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大海都給凍上了!1月中旬渤黃海海冰還將穩定發展
    各海區最大浮冰範圍與冰厚預報如下:大海都給凍上了!近日受極寒天氣影響,我國沿海部分區域結冰。一起來看看壯觀的海冰景象。受連日降溫影響,遼寧大連金州灣沿岸、夏家河子海濱浴場等多個海域出現大片海冰,呈現出「極地冰原」景觀。1月5日,大連夏家河子海濱浴場連綿數公裡的海面冰封一片,白茫茫一望無際,冰原奇觀吸引了很多市民前來踏冰賞景。
  • 【冬日奇觀】海冰、海浩、極地渦旋,水煮黃河都是講的什麼地理知識?
    海冰(sea ice)是淡水冰晶、「滷水」和含有鹽分的氣泡混合體,包括來自大陸的淡水冰(冰川和河冰)和由海水直接凍結而成的鹹水冰,一般多指後者。廣義的海冰還包括在海洋中的河冰、冰山等。  海冰裡面有什麼?  海水結冰時,是其中的水凍結,而將其中的鹽分排擠出來,部分來不及流走的鹽分以滷汁的形式被包圍在冰晶之間的空隙裡形成「鹽泡」。此外,海水結冰時,還將來不及逸出的氣體包圍在冰晶之間,形成「氣泡」。因此,海冰實際上是淡水冰晶、滷汁和氣泡的混合物。
  • 大連海水結冰 似極地公園(圖)
    1月15日,受今冬最強冷空氣的影響,大連迎來了最冷的幾天。在夏家河子海濱浴場,從海岸深入近300米,整個夏家河子浴場海面冰封一片。雪白色的冰塊「層巒疊嶂」,千姿百態,很是壯觀,如同晶瑩剔透的「極地世界」,很是漂亮。夏家河子浴場工作人員提醒說,現在還沒進入盛冰期。市民在海冰上玩耍還要注意安全,不要距離岸邊太遠,要防止斷裂的冰層漂到大海深處。最好在近岸100米範圍內活動,以免遭遇危險。
  • 海冰精準預測 一道國際性難題
    遊客眼中的美景 晶瑩剔透卻暗含危機  海冰,是淡水冰晶、「滷水」和含有鹽分的氣泡混合體,包括來自大陸的淡水冰(冰川和河冰)和由海水直接凍結而成的鹹水冰,一般多指後者。  據媒體報導,今年1月30日,渤海大連北部海域被海冰覆蓋,宛若極地冰原。
  • 青島海冰美如北極!膠州灣70年海水結冰大數據分析
    膠州灣為什麼如此容易出現海冰?青島有句老話「膠州灣不淤不凍」,可是網友們有沒有發現,膠州灣近年頻頻出現結冰現象?這與膠州灣的地理位置有關,膠州灣三面陸地一面海,海水流動性差,有伸入內陸部分且是半封閉性海灣,易受內陸影響。加之地勢偏北,容易出現低溫降雪天氣,易結冰。海水鹽度越高,冰點越低。
  • 冷到大海都凍上了!海冰什麼樣見過嗎?
    這場冷空氣真是來勢洶洶,凍得大海都結冰了!出品:中國科普博覽這場冷空氣真是來勢洶洶,凍得大海都結冰了!按發展階段,可分為初生冰、尼羅冰、餅冰、初期冰、一年冰和老年冰6大類。海冰作為一種白色災害會對海上船隻與建築物造成破壞。因為當溫度降低1.5度時,1000米長的海冰就能膨脹出0.45米。這種脹壓力可以使冰中的船隻變形而受損。此外,海水在月球、太陽等天體的引潮力作用下會發生垂直方向的漲落,也就是潮汐。
  • 絕美的大連海岸線
    素有「北方明珠」之稱的大連是一座被大海和奇特海蝕地貌擁抱著的海濱城市。它坐擁2211公裡的綿長海岸線,既有輕沙如面、水天一色的靜美,又不乏傲石嶙峋、波濤洶湧的壯闊。獨特的風姿使它成為遊客眼中的最美海岸線。西有渤海、東有黃海、南有渤海海峽,而且海岸線蜿蜒曲折。
  • 膠州灣部分海域結冰 為您揭開海冰背後的秘密
    「三九四九冰上走」,青島不僅河流、水庫開始大面積結冰,膠州灣的部分海域也出現結冰現象。青島海域的海冰是如何形成的,具有哪些特點,又會對海上設施以及群眾生產生活造成怎樣的影響呢?  據國家海洋局北海預報中心衛星遙感監測,三九以來,天氣溫持續走低,膠州灣沿岸河口灘涂出現固定冰,目前尚未對海洋漁業帶來影響。海冰是指直接由海水在海面上凍結而成的鹹水冰。
  • 南極海冰結冰量創40年新高
    「地球整體在不斷變暖,海冰整體如預期一樣不斷減少,但和全球變暖現象一樣,並非在每一個有海冰的區域海水結冰的趨勢都在下降。」帕金森說道。自20世紀70年代晚期以來,北極每年丟失了53900平方千米的冰;南極每年增加了18900平方千米的海冰。今年9月19日,自1979年以來南極洲的海冰結冰區域首次超過了2000萬平方英裡,根據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SIDC)這樣顯示。
  • 海冰工程聯合試驗場蓄勢待發迎今冬海冰
    該試驗場自2016年成立以來,開展了多次針對海冰的觀測和試驗工作,已在The Cryosphere,Annals of Glaciology、中國科學和力學學報等國內外著名期刊上發表論文15餘篇。目前,多家研究機構擬計劃在試驗場開展破冰船冰荷載原位測量、極地氣墊破冰船適航測試和冰下水化學性質測量等工作。
  • 認識海冰
    海冰(sea ice)是淡水冰晶、「滷水」和含有鹽分的氣泡混合體,包括來自大陸的淡水冰(冰川和河冰)和由海水直接凍結而成的鹹水冰,一般多指後者。廣義的海冰還包括在海洋中的河冰、冰山等。按發展階段,可分為初生冰、尼羅冰、餅冰、初期冰、一年冰和老年冰6大類;按運動狀態可分為固定冰和流冰兩大類。
  • 關於海冰的一些小知識
    海冰有一個明亮的表面,大部分陽光會反射回太空。因此,被海冰覆蓋的地區不會吸收太多的太陽能,所以極地地區的溫度相對較低。如果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變暖的溫度融化了海冰,那麼能夠將陽光反射回太空的明亮表面就會減少,更多的太陽能被海面吸收,溫度就會進一步上升。這一連串的事件開始了一個變暖和融化的循環。當極地冬季的黑暗日子再次來臨時,這種循環會暫時停止,但在來年春天又會重新開始。
  • 聽說你沒看到昨天的海冰?青島這條路:我想我是海,流水還結冰
    膠州灣紅島水域出現大範圍結冰厚度約10釐米2018年1月10日半島記者在石老人海水浴場看到海面冰封一片雪白色的冰塊「層巒疊嶂」千姿百態,很是壯觀如同晶瑩剔透的「極地世界」(半島全媒體記者 張偉 攝)海冰小常識海水為什麼會結冰呢?
  • 「學習強國」平臺三次轉載大連理工大學極地科普文章
    「學習強國」平臺三次轉載大連理工大學極地科普文章 2020-09-02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連破解海冰淡化最後難題 1.4噸海冰產1噸淡水
    昨天,記者從位於瓦房店將軍石漁港的國家海冰淡化關鍵技術和綜合實驗大連試驗基地獲悉,海冰淡化試驗破解最後一個技術難題,量產後製造成本低於50萬元的「破冰浮體」研製成功,產業化後,1.4噸海冰可產1噸淡水,海冰淡化成本有望降為每立方米4元。
  • 極地2.0:北極凍冰消失後會發生什麼?—新聞—科學網
  • 海冰不期而至
    大連市旅順口區北海街道李家溝村的海邊,放眼望去,波瀾起伏的冰海縱向延伸數公裡,白茫茫的一片,上面又蓋上了一層層白雪,看起來十分平靜,有一種大海被凝固了的感覺。近岸,許多漁船沒來得及上岸就被凍結在海上。  「今年提前一個月封海,結冰面積很大,厚度很厚,大船根本無法作業。
  • 北極海冰減少 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
    原標題:北極海冰減少 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   北極海冰減少 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   海冰曾是北冰洋的「甲冑」,如今「甲冑」越來越薄、越來越軟,有些已變成「輕紗」。海冰變化不是孤立事件,而是一個能引發海洋和大氣一系列變化的導火索。
  • 海冰崩裂,凍土融化,地球「最後的冰區」告急!
    近期一項研究顯示,北極圈格陵蘭以北最厚的「千年海冰」正因高溫大片碎裂;北極「刀砸不穿、斧鑿不透」的凍土近年也加速融化——地球的「天然冰箱」失效了。  嚴寒的格陵蘭以北地區本該長年冰封,但在全球變暖的大環境下,「千年寒冰」也沒能堅持住,地球「最後的冰區」告急。2018年7月,一座巨大的冰山漂到了格陵蘭島西北部伊納蘇特島(Innaarsuit Island)邊上。
  • 北極海冰減少 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
    冰齡超過4年的海冰被科學家稱為「多年冰」,研究表明,20世紀80年代,北極地區約有三分之一的海冰為多年冰,如今北冰洋的多年冰已經近乎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每年會形成並完全融化的一年冰,它們將更容易在夏天融化,加劇海平面上升與溫室效應。與此同時,北極海冰的厚度也發生了明顯變化,以往北極夏天的平均冰層厚度為4.88米,到20世紀末只有2.75米左右,減少了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