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團隊來黃山開展丹霞地貌基礎數據調查

2020-11-24 中安在線網站

 2013年11月30日 11:05  稿源:中安在線  

  2013年11月27日—29日,南京大學區域環境演變研究所所長、中國第四紀研究委員會理事朱誠教授率團一行8人來黃山市齊雲山景區和花山謎窟景區開展「全國丹霞地貌基礎數據調查」。

  「全國丹霞地貌基礎數據調查」是國家科技部基礎性研究專項項目。此次調查主要是在齊雲山選取丹霞地貌砂巖和礫巖樣品,在花山謎窟選取石英砂巖樣品,取樣後將在實驗室進行巖性抗壓強度、孔隙率、偏光顯微鏡結構鑑定等測定,為國家科技部對全國丹霞地貌成因及其分布特徵提供基礎資料庫第一手資料,推進中國丹霞和紅層地貌的國際認知度,並推動全國丹霞地貌區科學旅遊的深度開發。

  丹霞地貌是中國學者提出並在中國發展起來的一種地貌類型,已有80多年研究歷史。2009年被《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中國地理學「百年大發現」最重要的發現之一。

  丹霞地貌80年的研究歷程僅限於國內,缺少國際交流,直到2009年5月在廣東丹霞山召開了首屆丹霞地貌國際學術討論會,才引起了國際地學界重視。2009年7月第七屆國際地貌學大會批准成立「國際地貌學家協會(iag)丹霞地貌工作組」,才標誌著丹霞地貌真正走上國際學術舞臺。儘管近年來中國丹霞地貌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並走向了世界。但以往的研究以景觀描述和旅遊利用為主,還停留在學者們自發的、分散的、不系統的研究階段,基礎數據存在大量空白。因此世界遺產委員會決議特別要求:「請締約國繼續對丹霞地貌進行科學研究並支持組織國際會議」;「要求締約國積極推動中國丹霞和紅層地貌的國際認知」。在此背景下,科技部於今年7月份批准實施由中山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國內高校50多名研究人員參與、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丹霞地貌基礎數據調查工作,建立300餘處丹霞地貌區的數據系統,約15000幅地圖、照片、圖片,40000組(11.88萬個地理、地質、地貌、環境等微觀要素數據)基礎數據。並通過這個過程開發出適合於全球的數據平臺,以填補國內丹霞地貌基礎數據空白這一缺憾。朱誠教授率領的南京大學調查團隊承擔的是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五個省五十個調查點的採樣研究和數據收集匯總任務。南京大學在開展齊雲山和花山謎窟調查研究中,得到了黃山市休寧縣人民政府領導和黃山市風景區管理委員會領導等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此項調研結果將會在研究結束後提交給當地景區管理部門供深度旅遊開發共享。(黃山新聞網 朱湧)

相關焦點

  • 陝北丹霞地貌谷系成群連片國內獨有
    9月20日,陝北丹霞地貌第一次聯合科考研討會在西安舉行。會上,來自國內的眾多地質學相關專家一致認為,陝北的丹霞地貌為國內獨有的一種丹霞地貌景觀。今年9月14日至19日,由陝西省地質調查院組織、中國紅層與丹霞地貌工作組協助,國內10餘所高校、科研院所和陝西省地質調查院專家組成的聯合科考隊對陝北丹霞地貌進行了第一次科考。這是我國在半乾旱地區開展的第一次丹霞地貌聯合科考。專家組重點考察了府谷蓮花辿、靖邊龍洲、安塞閻山灣、志丹毛項溝、洛河上遊谷地、耀州照金和旬邑馬欄河等丹霞地貌區。
  • 安塞紅層與丹霞地貌
    、中國地理學會紅層與丹霞研究工作組、亞太世界地質公園網絡聯盟(APGN)、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陝西省自然資源廳、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延安市人民政府、陝西省地質調查院聯合主辦,陝西省地理學會、長安大學、西北地質科技創新中心協辦的第四屆紅層與丹霞地貌國際研討會暨第十九屆全國紅層與丹霞地貌學術討論會於2019年8月21日,在陝西省延安市開幕。
  • 陝北丹霞地貌第二次國際聯合科考在延安舉行
    8月19-20日,第四屆紅層與丹霞地貌國際研討會暨第十九屆全國紅層與丹霞地貌學術討論會前夕,延安市人民政府、陝西省地質調查院聯合對陝北丹霞地貌開展了第二次國際聯合科考,300餘位中外知名專家齊聚聖地延安,赴甘泉大峽谷、志丹永寧山、安塞王家灣等典型丹霞地貌區進行了為期2日的野外實地考察。
  • 張掖七彩丹霞地貌——地球獻給人類的質感美
    張掖七彩丹霞地貌區位於甘肅張掖市臨澤縣和肅南縣,面積約410平方公裡,其中彩色丘陵面積約40平方公裡。北距張掖市區35公裡,南距肅南縣城5公裡。本區丹霞地貌主要由紅色礫石、砂巖和泥巖組成,沿梨園河兩岸及其各支流(溝)連片分布,分為南北兩大群,中間夾張掖綠洲盆地,遙相呼應,成犄角之勢。
  • 網紅踩踏陝西丹霞地貌,處理結果來了!
    7月6日,網紅博主「冒險雷探長」,違規進入陝西榆林靖邊景區踩踏丹霞地貌一事,引發關注。今天(7月9日),當地警方已對此做出處罰決定:帶人進入景區的村民處以行政拘留,網紅博主「雷探長」、烏克蘭女子及攝影師3人被批評教育。
  • 景區已介入調查丹霞地貌被刻字事件,傳喚當事人進行約談
    目前,景區管理部門和景區警務室已經介入調查,傳喚當事人進行約談。知多一點丹霞地貌在我國廣泛分布,目前已查明丹霞地貌1005處,分布於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其中四川的蜀南竹海和七洞溝屬於幼年期丹霞,貴州赤水丹霞屬於青年期丹霞,廣東丹霞山屬於壯年期丹霞,江西龍虎山則屬於老年期丹霞,丹霞地貌在熱帶、亞熱帶溼潤區,溫帶溼潤-半溼潤、半乾旱-乾旱區和青藏高原高寒區均有分布;最低海拔可以形成於東部的海岸帶,最高海拔可以出現在
  • 「新聞地理」萬山紅遍映丹霞 保護丹霞地貌有多重要?
    央廣網北京8月24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2010年8月,「中國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丹霞地貌壯美而珍貴,但在面臨外力介入時卻是脆弱的。為何保護丹霞地貌這麼重要?
  • 丹霞地貌並非中國獨有 為什麼中國丹霞還能成功申遺
    所謂紅層,地質學界大體認為是各地質歷史時期沉積的,因巖石顆粒、孔隙或基質中存在氧化鐵,而形成的以紅色為主色調的碎屑沉積巖,而發育在紅層基礎上的侵蝕地貌被定義為紅層地貌。因具紅色陡崖坡這一顯著識別要素,丹霞地貌也可表述為「以陡崖坡為特徵的紅層地貌」。
  • 丹霞地貌並非中國獨有 為什麼中國丹霞還能成功申遺
    所謂紅層,地質學界大體認為是各地質歷史時期沉積的,因巖石顆粒、孔隙或基質中存在氧化鐵,而形成的以紅色為主色調的碎屑沉積巖,而發育在紅層基礎上的侵蝕地貌被定義為紅層地貌。因具紅色陡崖坡這一顯著識別要素,丹霞地貌也可表述為「以陡崖坡為特徵的紅層地貌」。
  • 「真爽,我破壞了踩一腳要恢復60年的丹霞地貌!「
    原標題:「真爽,我破壞了踩一腳要恢復60年的丹霞地貌! 8月28日, 七彩丹霞景區一名工作人員證實 有多名遊客闖入景區破壞丹霞地貌, 目前當地國土局、警方已介入調查, 根據公安部門最新調查結果, 破壞甘肅張掖丹霞地貌的遊客 已經到公安機關投案自首。
  • 旅遊: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色如渥丹,燦若明霞!
    廣東丹霞山與鼎湖山、羅浮山、西樵山合稱為廣東四大名山,景區內丹霞地貌發育典型、類型齊全、造型豐富,這就是著名的丹霞山。丹霞山是廣東省面積最大、景色最美的以丹霞地貌景觀為主的風景區和自然遺產地,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被稱為「中國的紅石公園」。
  • 2015年甘肅省大學生村官公共基礎知識:丹霞地貌
    2015年甘肅大學生村官考試公告已於5月15日公布,此次全省擬選聘978名大學生村官到村工作,其中非公企業黨群專幹48名,筆試內容為公共基礎和三農知識。今天,甘肅省大學生村官考試網帶領大家了解的是關於丹霞地貌的內容,幫助考生每日複習,厚積薄發,順利備考。
  • 張掖丹霞地貌與黑河流域
    中國天氣網綜合報導 張掖丹霞地貌位於臨澤境內,距張掖市40千米。方圓100平方千米的祁連山北麓丘陵地帶,以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白銀鄉為中心,海拔高度在2000米至3800米之間,東西長約40千米,南北寬約5~10千米的地方,數以千計的懸崖山巒全部呈現出鮮豔的丹絕色和紅褐色,相互映襯各顯其神,展示出「色如渥丹,燦若明霞」的奇妙風採的丹霞地貌。
  • 探秘張掖丹霞地貌
    張掖市的丹霞地貌融合了紅色、黃色、白色、藍綠色等彩霞般的各色石層。放眼望去色調像波浪一樣順著山勢起伏,地形扭曲了色彩,色彩幻化了地形,形成了七彩的童話世界。張掖丹霞地質公園景區內有五個觀景臺,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欣賞到不同造型的丹霞地貌,全方位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張掖的七彩丹霞地貌是怎樣形成的呢?經歷了什麼樣的地質過程呢?
  • 丹霞地貌是怎樣形成的 丹霞地貌形成的原因
    都知道我國張掖有著非常美麗的丹霞地貌,每年都會吸引很多遊客前往觀賞,那你知道丹霞地貌是怎樣形成的嗎?  丹霞地貌在我國就有廣泛地分布,最低海拔可以形成於東部的海岸帶,最高海拔可以出現在4000m以上的青藏高原上。
  • 陝北神奇丹霞地貌震驚國內外眾多專家學者
    陝北丹霞地貌是我國目前已知規模巨大的丹霞地質遺蹟景觀帶,有溝谷型、孤峰型、丹霞赤壁、丹霞天生橋、丹霞石蘑菇等類型,刷新了人們對中國丹霞地貌分區、丹霞地貌類型的認知。來自國內外70餘家科研機構的300餘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
  • 國家地質學會常務理事長:丹霞地貌應珍惜與保護
    國家地質學會常務理事長孟憲來在會上表示,丹霞地貌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寶貴遺產,我們要十分珍惜保護它,讓它永遠造福於人類。  浙江江山地處浙閩贛三省交界,是該省西南門戶和錢江源頭之一。而江郎山是中國乃至世界都不可多得的老年期高位孤峰型丹霞地貌自然景觀。
  • 張掖丹霞地貌的形成與氣候
    今天(16日)2014應對氣候變化中國行考察團隊來到了甘肅張掖,實地參觀了丹霞地貌,對它可能形成的氣候因素作了相應了解,丹霞地貌是經過幾百萬年複雜的地質、氣候演變才得以形成,是無法複製的自然奇景,而它也需要更多的珍惜和保護。
  • 什麼是丹霞地貌?
    錦石竟然集雄奇秀美於一身你見過「色如渥丹,燦若明霞」的丹霞地貌嗎中國丹霞地貌以面積最大,發育最典型、風景最優美為特點形成了以「中國丹霞」為特色的地質景觀丹霞地貌是地質構造內動力和風化剝蝕外力長期共同作用的結果。
  • 丹霞地貌是什麼?丹霞地貌命名地了解一下!
    窗欞式丹霞什麼是丹霞地貌?什麼是丹霞地貌呢?丹霞地貌自提出以來,其定義始終充滿爭論。但無論分歧多麼大,人們對丹霞地貌的形態和顏色卻達成了共識。形態上,「頂平、身陡、麓緩」被認為是丹霞地貌的標準形態,陡崖則是其必需具備的特點。而顏色—紅色被認為是唯一的色彩要素,所謂「色如渥丹,燦若明霞」。所以,丹霞地貌的基本定義就是「有陡崖的紅層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