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原創阿爾茨海默病新藥已啟動國際Ⅲ期臨床患者入組
中新網北京11月5日電 (記者 孫自法)來自2020年第13屆阿爾茨海默病臨床試驗大會(CTAD)的最新消息說,中國原創研發的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甘露特鈉膠囊)已正式啟動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的患者入組工作,目前已順利完成其國際臨床試驗全球第一例患者篩選。
-
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新藥在美啟動國際3期臨床試驗
科技日報記者 崔爽美國東部時間11月4日,2020年第13屆阿爾茨海默病臨床試驗大會(CTAD)傳來消息,中國原研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甘露特鈉膠囊)已經正式啟動國際多中心3期臨床試驗(以下簡稱「國際臨床試驗」)的患者入組工作。
-
中國原創阿爾茨海默病新藥啟動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患者入組
,中國原研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甘露特鈉膠囊)已經正式啟動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以下簡稱「國際臨床試驗」)的患者入組工作,目前順利完成國際臨床試驗全球第一例患者篩選,這意味著九期一已正式踏上國際化之路,國外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將有望用上來自中國的原研新藥。
-
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大面積斷貨!
從獲批到上市,九期一爭議不斷,同時也讓我國1000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看到了希望,迫不及待開始嘗試新藥。上市兩周時間市場反應熱烈「賣斷貨了!」微信群藥店店員曬圖,九期一賣斷貨了九期一(通用名甘露特鈉,代號:GV-971)是我國原創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新藥。2019年11月2日,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有條件批准上市,適用於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病,改善患者認知功能。2019年12月29日,九期一全國戰略發布會上,其研發單位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宣布九期一正式上市。
-
中國原創阿爾茨海默病新藥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入組啟動
新民晚報訊(記者郜陽)記者獲悉,在美國東部時間4日舉行的2020年第13屆阿爾茨海默病臨床試驗大會上,中國原創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上海高新技術創新成果九期一(甘露特鈉膠囊)已經正式啟動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的患者入組工作,目前順利完成國際臨床試驗全球第一例患者篩選,這意味著九期一已正式踏上國際化之路,全球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將有望用上來自中國的原研新藥。
-
阿爾茨海默病原研新藥九期一正式啟動國際臨床試驗
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在正舉行的第13屆阿爾茨海默病臨床試驗大會(CTAD)期間,綠谷製藥披露,公司原研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甘露特鈉膠囊)已經正式啟動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的患者入組工作,並於美國東部時間11月4日完成全球第一例患者篩選,正式踏上國際化之路。
-
阿爾茨海默病新藥「有條件批准」引爭議:三問「九期一」
何為「有條件批准」「九期一」用於治療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痴呆症,是發生於老年和老年前期、以進行性認知功能障礙和行為損害為特徵的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數據顯示,全球每3秒鐘就有一位痴呆症患者產生,全球目前至少有5000萬痴呆患者,預計2050年這個數字將達到1.52億,其中60%至70%為阿爾茨海默病患者。
-
國產阿爾茨海默病新藥,在美國獲批Ⅲ期臨床試驗,去年已在國內上市!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4月3日批准了中國原創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九期一」在美國開展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的申請。2019年11月2日,「九期一®」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有條件批准上市,用於輕度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病,並於12月29日正式在中國國內上市。
-
國際學術會議:腦腸軸理論有望促成阿爾茨海默病研究新突破
會議主辦方 供圖 中新網北京7月29日電 (記者 孫自法)俗稱「老年痴呆症」的阿爾茨海默病(AD)自100多年前發現首例患者以來,科學家對其發病機制探索從未停止。數據顯示,全球阿爾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症患者在快速增長,相關藥物治療等研究備受關注。
-
克服大流行影響,這項阿爾茨海默病大型臨床試驗進展順利
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臨床研究招募患者一直頗具挑戰,尤其是更易感染COVID-19的長者。但這項在大流行期間啟動的大型阿爾茨海默病研究卻沒受大流行影響,進展四平八穩,訣竅何在?臨床研究是COVID-19大流行中最早受到影響的開發環節之一。
-
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新藥在美啟動國際3期臨床試驗
新華社紐約11月5日電(記者劉亞南)美國專家日前表示,由中國企業研發的阿爾茨海默病新藥甘露特鈉膠囊(商品名「九期一」)已經正式啟動國際多中心3期臨床試驗的患者入組工作,第一例患者篩選目前已順利完成。2020年第13屆阿爾茨海默病臨床試驗大會4日至7日在線召開。開幕當天,美國克利夫蘭醫學中心教授、甘露特鈉膠囊國際多中心3期臨床試驗方案主導設計者兼首席科學家傑弗裡·卡明斯在會議上發言表示,甘露特鈉膠囊已在位於美國紐約州錫拉丘茲市的克拉裡蒂臨床研究中心順利完成第一例患者篩查。
-
國產抗阿爾茨海默新藥GV-971,極大改善患者認知功能,突破性勝利
認知障礙記憶力減退,通常有3個方面的原因:第1點,如果是老年患者,有可能是阿爾茨海默病所引起的。這是一種患病率比較高的疾病,主要是多種原因引起了顳葉海馬神經元的變性死亡,這些神經元變性死亡以後,患者自然會出現認知障礙、記憶力明顯減退的。
-
耿美玉團隊揭示中國原創阿爾茨海默病新藥GV-971的作用機理
編者按 2018年7月17日,中國本土研製的抗阿爾茨海默症(AD)原創新藥GV-971臨床3期成功揭盲,在國內外引起了強烈反響。1906年Alois Alzheimer博士利用腦切片染色法發現老年痴呆患者腦內神經纖維纏結,伴有神經元細胞退化,並且大腦皮層出現很多斑塊,於是將這種神經系統疾病命名為「阿爾茨海默病」【1】。
-
阿爾茨海默與帕金森一樣嗎?得了阿爾茨海默還能活多久?能治好嗎
阿爾茲默症的病程約為5到10年少數患者可存活十年以上,死於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及壓瘡等等相應的併發症。得了阿爾茨海默病能活多久?得了阿爾茨海默病,一般情況下能活5~10年,但也要因人而異,少數患者可存活10年或更長的時間。
-
關愛阿爾茨海默病患者 先從關注認知功能下降開始
阿爾茨海默病俗稱為「老年痴呆」,位列人類十大死因之一。《世界阿爾茨海默病2018年報告》顯示,每3秒鐘,全球就有1名痴呆病患者產生,其中約60%~80%是阿爾茨海默病。阿爾茨海默病常常被人誤解為「記憶下降」,然而事實卻遠不止如此。
-
潤新生物第3代EGFR-TKI新藥關鍵性註冊3期臨床完成首例患者給藥
今日(11月18日),蘇州潤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潤新生物)宣布,其在研第三代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EGFR-TKI)新藥——RX518用於一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3期臨床研究近日在上海市胸科醫院完成首例患者給藥。
-
衛材展示阿爾茨海默病和痴呆方面的管線產品的最新數據
第一次報告將介紹在臨床前阿爾茨海默病(AD)患者中新啟動的III期臨床研究AHEAD3-45的臨床研究設計和初始篩選結果。第二次報告將介紹在早期AD患者中進行的II期臨床研究(研究201)獲得的澱粉樣蛋白相關影像學異常-水腫(ARIA-E)表現的最新分析結果。第三次報告將介紹研究201正在進行的開放性擴展(OLE)研究前12個月治療期間觀察到的腦部Aβ總量變化和ARIA-E表現的初步分析結果。
-
等了17年,「老年痴呆症」終於迎來新藥!
11月2日我國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新藥獲準上市!結束該領域全球17年無新藥上市歷史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痴呆症一旦患病人的記憶力、思維判斷能力等像是被「橡皮擦」慢慢擦去熱播劇《都挺好》裡的人物蘇大強就逐漸呈現阿爾茨海默病的症狀連自己的女兒都認不出……
-
通過光譜X射線技術了解阿爾茨海默病的進展
原創 Medical Xpress 阿爾茨海默病該小組的直接目標是開發一種非侵入性的方法來快速測量大腦中澱粉樣斑塊的數量,這已經被發現與阿爾茨海默病的進展相對應。研究人員的研究成果最近發表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雜誌上。
-
新藥進展|全球B肝新藥進展(更新至2020年7月)
編者按:Hepatitis B Foundation網站在7月初恢復了更新,但是肝霖君觀察到表單上有些新藥的進展仍處於滯後未更新的狀態,為了幫助更多專家學者及患者更及時的了解全球B肝新藥進展,肝霖君查詢各大藥企官網更新的產品管線信息及相關網絡資料,綜合整理了7月全球最新B肝新藥一手資訊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