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太空旅行對線粒體功能產生不利影響

2020-11-26 cnBeta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喬治敦隆巴迪綜合癌症中心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由於重力和輻射的變化,太空旅行會對細胞的線粒體產生不利影響。在第一個人被送入太空以來的近60年裡,科學家們已經了解了許多關於人體如何對生活在太空的失重、相對高輻射環境中的反應,而答案並不樂觀。太空會帶來各種影響,包括視力受損、骨質流失、肌肉萎縮、免疫系統受損等。

這項新研究現在又增加了一個令人沮喪的前景,即失重和宇宙輻射以及其他因素,也會通過破壞線粒體在亞細胞水平上影響身體。線粒體是細胞中製造能量的結構,將糖轉化為能量。

為了更好地了解這些影響,科學家研究了在太空中飛行過的小鼠的組織,同時還借鑑了美國宇航局(NASA)收集的飛行生物標本和太空人數據,包括該航天局對太空人馬克和斯科特·凱利的雙胞胎研究。

「我的小組的研究工作圍繞著被送入太空的小鼠的肌肉組織,並與其他研究不同小鼠組織的科學家的分析進行比較,」該研究中心的腫瘤學副教授Evagelia C. Laiakis博士說。「雖然我們各自研究了不同的組織,但我們都得出了相同的結論:線粒體功能受到太空旅行的不利影響。」

研究結果還顯示,孤立的細胞比整個器官受到的影響更大,肝臟比其他器官受到的影響更大。雖然這種影響可能是太空人在進入深空的長期航行中所關注的問題,但好的一面是,這也有助於為地球上的癌症患者開發更好的放療方法。

「從這次和其他計劃中的月球,以及最終的火星冒險中,我們希望能更多地了解太空飛行對新陳代謝的影響,以及如何潛在地減輕對未來太空旅行者的不利影響,」Laiakis說。

該研究發表在《細胞》雜誌上。

相關焦點

  • 受失重和太空輻射影響 太空旅行會對細胞線粒體造成嚴重不利影響
    對於那些希望進入太空遨遊的人來說,這可能是一個壞消息。據外媒報導,美國喬治敦大學倫巴第綜合癌症中心一項新研究表明,受到失重和太空輻... 對於那些希望進入太空遨遊的人來說,這可能是一個壞消息。
  • 別老想著遨遊太空!太空旅行會嚴重影響細胞功能
    太空旅行會嚴重影響細胞功能 2020-11-30 1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太空旅行會嚴重影響細胞功能:破壞上皮細胞屏障!
    《細胞》 雜誌發表了一篇文章,美國喬治敦大學倫巴第綜合癌症中心一項新研究表明,受到失重和太空輻射影響,太空旅行將會對細胞線粒體造成嚴重不利影響。  雖然太空旅行會給人體帶來各種不利影響,當仍然難以抵擋人類對於太空的嚮往。
  • 太空生活影響了太空人的健康,這可能和線粒體有關
    長期在太空工作、生活的太空人容易出現多種健康問題,最新研究表明許多變化都和線粒體功能缺陷有關。這些健康問題具體包括骨骼和肌肉質量流失、免疫功能障礙以及心臟和肝臟問題。一支多學科團隊使用了收集自不同來源的數據,報告發現了使健康遭受損害的共同線索:線粒體功能障礙。研究人員使用系統方法檢查了影響生物功能的廣泛變化。該發現於 11 月 25 日發表在《細胞》(Cell)雜誌上。「一開始我們的問題是,在太空中生活的時候人體內是否存在一種普遍機制,能解釋我們所觀察到的現象。」
  • 太空旅行要緩緩!國際空間站蠕蟲研究顯示低重力會改變基因 尤其是...
    蠕蟲研究的第一作者蒂姆·埃斯裡奇(Tim Etheridge)博士說,了解哪些基因會受到太空旅行的影響,可以幫助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降低太空旅行的危險性。自從2000年第一批太空人抵達國際空間站以來,國際空間站進行了包括蠕蟲、果蠅、老鼠和人類在內的一系列調查。
  • 探究太空飛行對人iPS細胞衍生性心肌細胞結構和功能的影響
    Wu告訴《科學家》雜誌,這種上調可能與細胞嘗試減輕與心血管疾病有關的線粒體功能障礙有關,要知道太空人具有增加的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是有必要開展進一步的研究來理解他的這項最新實驗的結果。這項研究是了解太空人經歷的心臟變化的遺傳基礎的起點。
  • Cell子刊:探究太空飛行對人iPS細胞衍生性心肌細胞結構和功能的影響
    通過RNA測序,他們發現這些細胞中許多基因的表達不同於未進入太空中的細胞,包括線粒體代謝基因。這些作者在這項研究中報導,在先前的血細胞微重力研究中也發現了在微重力下心臟細胞中的線粒體代謝基因活性增加了,這表明對太空飛行的某些細胞反應可以在多種類型的細胞中發生。Wu告訴《科學家》雜誌,這種上調可能與細胞嘗試減輕與心血管疾病有關的線粒體功能障礙有關,要知道太空人具有增加的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是有必要開展進一步的研究來理解他的這項最新實驗的結果。
  • 太空旅行的健康風險是什麼?一起來看看科學家們公布的研究結果吧
    太空是一個充滿敵意的地方。我們可能已經開發出了將太空人送入軌道並使他們安全返回家園的技術,但是科學家們仍在弄清楚太空旅行如何影響人類健康,尤其是從長遠來看。在進行任何計劃的前往火星的任務之前,這是至關重要的,以確保這些重要飛行中太空人的健康和安全。
  • 太空旅行的健康風險是什麼?一起來看看科學家們公布的研究結果吧
    太空是一個充滿敵意的地方。我們可能已經開發出了將太空人送入軌道並使他們安全返回家園的技術,但是科學家們仍在弄清楚太空旅行如何影響人類健康,尤其是從長遠來看。太空旅行的健康風險始於太空人在升空時感受到的重力,並繼續暴露於太空中時暴露於危險的空間輻射和微重力中。
  • 太空旅行安全嗎?史上最大太空人數據集揭曉答案
    作者 |唐鳳射線、缺氧、失重、寒冷,甚至孤獨,茫茫太空給予太空人的可能遠不止這些。但是,為了登上火星、探索深空,了解長期太空旅行對太空人的健康影響及原因,並找到解決辦法,可謂至關重要。另一個研究組則通過對小鼠、大鼠、人類組織樣本和太空人的研究,藉助被稱為微小RNA的非編碼調節RNA的短序列,識別了一系列太空健康影響。而且,選擇性抑制這些與太空飛行相關的微小RNA,可以在人體組織模型中減少暴露於深空輻射後的心血管損傷。
  • 最大規模數據揭秘太空飛行健康影響
    射線、缺氧、失重、寒冷,甚至孤獨,茫茫太空給予太空人的可能遠遠不止於次。但是,人們為了登上火星、探索深空,了解長期太空旅行對太空人的健康影響及原因,並找到解決辦法,至關重要。著名的雙胞胎提到太空旅行對太空人身體影響的研究,不得不提及著名的雙胞胎實驗。愛因斯坦在雙生子佯謬中提到,有一對雙生兄弟,一個長期太空旅行,另一個留在地球。結果當旅行者回到地球後,他比兄弟更年輕。人們一直未能驗證這一理論,直到Scott Kelly和Mark Kelly成為NASA太空人。
  • 想要火星旅行?還需理解人體在太空中會怎樣變化
    在這 340 天的環地球旅行中,Scott 三分之一的時間用來做實驗,除了採集自己的血液、糞便、唾液外,他還要給在太空中的小鼠抽血、照 X 光,以用來研究太空環境中對動物眼睛損傷、骨質流失、肌肉萎縮的影響。
  • 研究果蠅發現太空旅行對太空人的心臟有影響
    這項發表在《細胞報告》上的研究表明,太空人在太空中花費很長的時間(前往月球殖民地或前往遙遠的火星需要這些時間)可能會遭受類似的影響,並且可能會受益於保護性措施他們的心臟健康。這項研究還揭示了新的見解,有一天可以幫助地球上長期臥床休息或患有心臟病的人。
  • 研究證實:長時間的太空旅行 對太空人免疫系統有較大影響
    本周公布的一項新研究稱,長時間的太空飛行,似乎會對太空人免疫系統的 NK 細胞造成損傷。這意味著,在 NASA 預期的星際旅途中,太空人的免疫系統可能會變得相當脆弱。據悉,這項研究由亞利桑那大學、休斯頓大學、路易斯安納州立大學和 NASA 詹森航天中心的一組研究人員完成,觀察對象是那些經歷了至少 6 個月太空旅行的太空人們。(研究配圖 - 1)結果發現,長時間的航天飛行,將對 NK 細胞產生一定的影響。
  • 全身麻醉藥引發的內質網應激和線粒體功能障礙對阿爾茨海默病影響...
    本文綜述相關文獻並探究全身醉藥引發的內質網應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和線粒體功能障礙對AD的影響。 1.AD與麻醉 A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病變,以進行性認知功能障礙伴有行為、語言、視覺空間記憶損傷為主要臨床症狀,最終導致個體過早死亡。
  • 疫情中25%美國年輕人想過自殺 體內線粒體或可影響心理健康
    進一步的研究表明,這些焦慮程度 較低的動物,在伏隔核中具有更強的線粒體功能,伏隔核是大腦中對激勵行為和努力產生至關重要的一部分。許多實驗室的其他研究,還揭示了心理壓力與線粒體之間的進一步聯繫。2018 年,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歐文醫學中心的馬丁 · 皮卡德(Martin Picard),和已經去世的壓力研究先驅布魯斯 · 麥克尤恩,發表了一項 針對線粒體和焦慮症的 23 項研究的薈萃分析,其中 19 項研究表明「心理壓力對線粒體的重大不利影響」。說法不一,仍在探索線粒體在壓力下,究竟會發生什麼?目前學術界仍在研究。
  • NASA 的雙胞胎研究證實:太空旅行會影響基因表達
    成千上萬的基因在變化,就像煙花在爆炸NASA 的雙胞胎研究近期有了初步進展,結果顯示,太空旅行對太空人的基因表達有著巨大影響。首席研究員 Chris Mason 是這麼描述的:「人體進入太空後,我們看到了成千上萬的基因在變化,它們會改變開啟和關閉的狀態,就像煙花在爆炸一樣。返回地球後,有些變化還會短暫持續一段時間。」
  • 一項最新研究發現 長時間太空旅行不嚴重影響人類基因組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華盛頓4月13日電 (記者劉海英)長時間太空旅行對人類身體健康有什麼樣的影響?是否會改變人類基因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項新研究發現,太空旅行不會導致人類出現長期重大的表觀遺傳變化。
  • Nature:不同的線粒體代謝模式影響T細胞的分化和功能
    CD4T細胞分化和功能可通過信號傳導和轉錄重構協調進行,然而目前尚不清楚這些過程是否可由細胞中的代謝成分獨立調節。因此,來自耶魯大學醫學院免疫生物學系的科學團隊與2020年在Nature上,發表了一篇關於「不同的線粒體代謝模式影響T細胞的分化和功能」的研究。研究發現:1)天冬氨酸是TH1增殖所必需的。
  • 太空飛行是否會影響健康?NASA在《細胞》發表最新發現
    直到宇宙飛船的出現,太空飛行成為現實。但是人類是否可以安全的進行太空飛行,太空飛行會對人體產生哪些分子層面的影響仍然未知。只有解決了太空飛行的安全問題,長途的太空旅行才能成為可能。;最後,整體通路分析確定了太空飛行如何在細胞,組織和有機生物體的遺傳,蛋白質和代謝產物水平上影響線粒體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