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摘自:medicinenet.com
2016年11月3日 訊 /生物谷BIOON/ --機體免疫系統中一種未知的安全機制能夠保持機體免於自身免疫疾病,日前一項刊登於國際雜誌Nature Immun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瑞典卡羅琳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機體先天性免疫系統中的細胞能夠阻止後天性的免疫系統對機體固有的細胞產生反應,否則就會引發諸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疾病的發生。
機體自身免疫疾病和過敏症如今越來越常見,患者機體中的免疫系統往往會誘發特殊免疫反應的發生,在某些情況下,比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中,其機體的免疫系統會對機體自身的細胞產生反應,其中機體後天性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組分就是稱之為B淋巴細胞的白細胞,其是引發許多自身免疫疾病的主要原因,當這些細胞開始對機體固有的組分產生反應時就會引發患者機體出現疾病症狀。
研究者Mikael Karlsson說道,我們的研究團隊致力於研究B淋巴細胞以及多種類型免疫疾病中發生錯誤調節的原因。一直以來我們都知道,先天性免疫系統中一種名為嗜中性粒細胞的細胞在機體傷口癒合和免疫反應早期階段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通過在實驗室中對小鼠進行研究,研究者發現,這種嗜中性粒細胞還能夠同B淋巴細胞發生重要的相互作用,而且研究者發現的這種安全機制能夠保護B淋巴細胞免於對機體內源性抗原產生反應。
研究者表示,他們在機體免疫系統發現了一種能夠抑制自身免疫疾病發生的安全機制,一旦個體機體中缺少這種安全機制,就會患上諸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疾病。當機體炎症發生時,嗜中性粒細胞就會促使脾臟中的B淋巴細胞開始產生抗體來減緩機體感染的發生,然而同時,嗜中性粒細胞還會痛一類名為自然殺傷T細胞(NKT細胞)的免疫細胞相互「溝通」,從而指導該細胞調節機體抑制過度免疫反應的效應。
我們都知道,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機體中並沒有太多的自然殺傷T細胞,這或許會導致機體不能調節B淋巴細胞的功能。最後研究者Karlsson說道,我們除了在研究免疫系統工作機制方面非常感興趣外,我們還一直在對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的發病機制進行探索,本文中我們所發現的安全機制或許就能幫助調節不同疾病狀態下B淋巴細胞的功能,同時或許還能夠幫助開發阻斷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新型靶向性療法。(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發,轉載需授權!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
Neutrophils license iNKT cells to regulate self-reactive mouse B cell responses
Thomas Hägglöf, Saikiran K Sedimbi, Jennifer L Yates, Roham Parsa, Briana Hauff Salas, Robert A Harris, Elizabeth A Leadbetter & Mikael C I Karlsson
相關會議推薦
2016(第三屆)健康管理產業峰會:慢病管理趨勢新探討
會議時間:2016.11.24-2016.11.25 會議地點:上海
會議詳情: http://www.bioon.com/z/2016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