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Immunol:突破!科學家闡明如何有效抑制自身免疫疾病的發生?

2020-11-30 生物谷

圖片摘自:medicinenet.com

2016年11月3日 訊 /生物谷BIOON/ --機體免疫系統中一種未知的安全機制能夠保持機體免於自身免疫疾病,日前一項刊登於國際雜誌Nature Immun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瑞典卡羅琳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機體先天性免疫系統中的細胞能夠阻止後天性的免疫系統對機體固有的細胞產生反應,否則就會引發諸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疾病的發生。

機體自身免疫疾病和過敏症如今越來越常見,患者機體中的免疫系統往往會誘發特殊免疫反應的發生,在某些情況下,比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中,其機體的免疫系統會對機體自身的細胞產生反應,其中機體後天性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組分就是稱之為B淋巴細胞的白細胞,其是引發許多自身免疫疾病的主要原因,當這些細胞開始對機體固有的組分產生反應時就會引發患者機體出現疾病症狀。

研究者Mikael Karlsson說道,我們的研究團隊致力於研究B淋巴細胞以及多種類型免疫疾病中發生錯誤調節的原因。一直以來我們都知道,先天性免疫系統中一種名為嗜中性粒細胞的細胞在機體傷口癒合和免疫反應早期階段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通過在實驗室中對小鼠進行研究,研究者發現,這種嗜中性粒細胞還能夠同B淋巴細胞發生重要的相互作用,而且研究者發現的這種安全機制能夠保護B淋巴細胞免於對機體內源性抗原產生反應。

研究者表示,他們在機體免疫系統發現了一種能夠抑制自身免疫疾病發生的安全機制,一旦個體機體中缺少這種安全機制,就會患上諸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疾病。當機體炎症發生時,嗜中性粒細胞就會促使脾臟中的B淋巴細胞開始產生抗體來減緩機體感染的發生,然而同時,嗜中性粒細胞還會痛一類名為自然殺傷T細胞(NKT細胞)的免疫細胞相互「溝通」,從而指導該細胞調節機體抑制過度免疫反應的效應。

我們都知道,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機體中並沒有太多的自然殺傷T細胞,這或許會導致機體不能調節B淋巴細胞的功能。最後研究者Karlsson說道,我們除了在研究免疫系統工作機制方面非常感興趣外,我們還一直在對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的發病機制進行探索,本文中我們所發現的安全機制或許就能幫助調節不同疾病狀態下B淋巴細胞的功能,同時或許還能夠幫助開發阻斷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新型靶向性療法。(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發,轉載需授權!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

Neutrophils license iNKT cells to regulate self-reactive mouse B cell responses

Thomas Hägglöf, Saikiran K Sedimbi, Jennifer L Yates, Roham Parsa, Briana Hauff Salas, Robert A Harris, Elizabeth A Leadbetter & Mikael C I Karlsson

相關會議推薦


2016(第三屆)健康管理產業峰會:慢病管理趨勢新探討

會議時間:2016.11.24-2016.11.25     會議地點:上海

會議詳情: http://www.bioon.com/z/2016health/

相關焦點

  • Cell Host & Microbe:飲食幹預或能有效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生
    2019年1月5日 訊 /生物谷BIOON/ --改變飲食習慣就能給諸如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帶來健康益處嗎?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 Host & Microb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耶魯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對易感小鼠進行研究研究闡明了飲食幹預如何幫助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生。
  • Nat Immunol:科學家揭示控制自身免疫反應的分子機制
    2019年10月10日 訊 /生物谷BIOON/ --B細胞是一種能產生抗體抵禦幾乎無限數量病原體的白細胞,其對於任何有機體都至關重要,然而建立多樣化的病原體識別系統往往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因為一些B細胞會不可避免地發生失控,轉而攻擊機體自身的健康組織。
  • J immunol:BTK介導Tfh分化促進自身免疫反應的發生
    此前的研究發現B細胞內部的信號發生紊亂足以導致自體免疫疾病的發生,但這種病變後的B細胞是如何導致自體免疫反應的,這背後的機制並不清楚。另一方面,研究發現Tfh細胞能夠在淋巴結生發中心(germinal center)中促進B細胞的活化,從而導致自體免疫反應的發生。
  • J Immunol:揭示巨細胞病毒塑造宿主機體免疫系統的分子機制
    2019年1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巨細胞病毒能夠廣泛傳播,感染機體後能在體內終生存在,在健康人機體中,這種病毒通常會被有效抑制,但當機體免疫系統功能減弱或女性孕期的話,巨細胞病毒就會給機體健康帶來非常嚴重的危害;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德國環境健康研究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分析方法
  • 近期自身免疫性疾病重要研究成果解讀!
    靶向抑制活化T細胞和B細胞表達的免疫檢查點程序性細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cell-death-protein-1,PD-1)是治療腫瘤的有效方法,主要通過激活機體免疫反應來殺傷腫瘤。【5】Nat Immunol:闡明特殊蛋白在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關鍵角色doi:10.1038/s41590-018-0291-z近日,一項發表在國際雜誌Nature Immunology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來自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新型的遺傳模型,其能幫助理解機體抑制自身免疫性和腫瘤性疾病的分子機制
  • Nat Immunol:科學家揭示免疫系統抵禦癌症的新機制
    2014年4月15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聖猶大兒童研究醫院等處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揭示了免疫系統抵禦癌症的新機制,相關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雜誌Nature Immunology上,該研究或為揭示癌症免疫療法的新型藥物靶點提供一定線索。
  • 新型T細胞有望幫助治療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種疾病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European Journal of Immun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加州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鑑別出了一種新型的T細胞—磷脂活性T細胞(phospholipid-reactive T cell),其能有效識別磷脂分子,磷脂分子能幫助形成細胞外膜結構。
  • Nat Immunol:病毒感染可以治療自體免疫疾病
    然而,隨著機體在針對感染產生更加有效的抗體的同時,也會產生結合能力更加強的自體免疫性抗體分子,從而引發類風溼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以及多發性硬化等等。最近,來自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醫學院的助理教授André Ballesteros-Tato等人則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了研究。
  • J immunol:共刺激信號調節Treg活性有助於抑制免疫排斥反應
    Ceuppens課題組研究了Treg細胞在共刺激因子信號通路阻斷的情況下如何減緩免疫排斥效應的分子機制,發現結合MR1以及低濃度的CTLA-4Ig能夠起到最佳的免疫抑制效果,相關結果發表在最近一期的《Journal of Immunology》雜誌上。共刺激信號(co-stimulation)對於T細胞的激活具有重要的作用,阻斷這一信號會導致一些與T細胞有關的疾病的發生。
  • ...相愛相殺控制著TFH細胞產生,有望開發出治療自身免疫疾病的新方法
    在這篇論文中,他們描述了他們對基因Prkd2的研究以及他們對它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作用的了解。圖片來自Science Immunology, 2020, doi:10.1126/sciimmunol.aaz0085。先前的研究已表明TFH細胞(一種特化T細胞)的行為異常會導致免疫反應問題,進而導致自身免疫疾病。
  • Nat Immunol:核孔複合體或對於T細胞的生存和功能發揮非常關鍵
    2018年5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細胞核膜中的細胞核孔複合體(nuclear pore complexes)不僅能夠控制分子進出細胞核,還在T細胞的生存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Immun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Sanford Burnham Prebys醫學發現研究所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闡明了特殊的核孔複合體為何對於機體循環
  • Sci Immunol:新發現!自然殺傷細胞或許也擁有免疫記憶功能!
    2020年10月2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ce Immun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維也納醫科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一種細胞毒性NK細胞的亞群或許擁有免疫記憶功能,而迄今為止細胞毒性NK細胞被認為是抗原非特異性的,研究者表示,大約三分之一的人類肝臟NK細胞都能記住病毒病能對其發揮特異性反應
  • PNAS:突破!中美科學家成功闡明薑黃素有效抑制癌症進展的分子機制
    2018年7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中國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以及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利用X射線晶體學及激酶抑制劑特異性分析技術成功揭示了薑黃素如何在原子水平下結合激酶雙特異性酪氨酸調節激酶
  • 近期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領域重要研究成果一覽!
    這些研究人員說,他們還發現這種自身免疫反應能夠利用抗生素或靶向這些細菌的疫苗加以抑制。這些發現提示著治療包括系統性紅斑狼瘡和自身免疫性肝病在內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有前景的新方法。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8年3月9日的Science期刊上。腸道細菌已與包括以免疫系統攻擊健康組織為特徵的自身免疫疾病在內的一系列疾病有關。
  • 揭示染色質抑制cGAS從而阻止自身免疫反應機制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cGAS本身只定位在細胞質中。然而,近期的研究已表明,這種蛋白實際上優先存在於細胞核中。這一發現自然而然地提出了一個問題:是什麼阻止了cGAS與細胞核DNA結合併引發自身免疫反應。
  • Nat Commun:在腫瘤形成之前巨噬細胞如何有效促進乳腺癌發生早期...
    2018年1月4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西奈山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位於乳管周圍健康乳腺組織中的巨噬細胞(正常免疫細胞)或能有效幫助早期乳腺癌細胞離開乳腺組織擴散到機體其它部位,因此在腫瘤開始發生之前就能夠潛在地誘發癌症轉移過程。
  • 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有望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型潛在靶點
    機體的免疫反應是一種平衡的行為,其過量會導致炎症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生,過少則會導致機體嚴重感染的出現,調節性T細胞,或Tregs細胞就是維持這種平衡的重要角色,其在機體免疫反應過程中扮演著因此,控制Tregs的數量和活性對於維持機體健康尤為重要;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研究發現,通過靶向作用名為DEL-1的分子或能作為一種有效的方法來幫助治療炎症或抑制自身免疫性反應,DEL-1分子能促進Tregs及其免疫抑制活性的產生。
  • J immunol:RORγt泛素化抑制Th17活性
    2016年7月25日 訊 /生物谷BIOON/ --CD4細胞分化形成的Th17細胞能夠保護機體抵抗病原體侵染,同樣也參與了多種自體免疫疾病的發生,例如牛皮癬、多發性硬化等等。RORgt是Th17細胞形成的標誌性轉錄因子。在TGF-b以及IL-6的共同刺激下,天然T細胞能夠最終分化形成Th17,IL-23與IL-1則能夠促進這一分化過程。
  • 多篇文章解析NK細胞在抵禦多種疾病中扮演的關鍵角色!
    自然殺傷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NK)是機體免疫系統中重要的細胞,其不僅與抗腫瘤、 抗病毒感染和免疫調節有關,而且在某些情況下還能參與超敏反應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生。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報告,共同解讀NK細胞在抵禦多種疾病中扮演的關鍵角色,與大家一起學習!
  • Nat Genet:免疫細胞相關的遺傳突變或會影響個體患自身免疫性疾病...
    2020年9月21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Nature Genetic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義大利、英國和美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分離了一群免疫細胞相關的基因突變,其或會影響機體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風險,文章中,研究人員詳細描述了這種用來揭示前所未知的免疫細胞突變的技術和工具,這些突變與多種人類免疫相關疾病直接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