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ll Structures:小結構成大事-中空多殼層結構的性能調控

2021-02-24 MaterialsViews
中空多殼層結構(HollowMultishelled Structure,以下簡稱HoMS)材料是一類具有多個(≥2)殼層和被殼層分隔開的閉合空腔(空腔之間既相互獨立又可通過殼層相互連通)的新型功能材料。由於其不僅可以解決微小顆粒在應用中易於團聚的問題,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大的有效比表面積,被廣泛應用於能源存儲、催化、吸波、藥物釋放等研究領域。隨著HoMSs材料研究的蓬勃發展,研究人員發現了其具有的獨特屬性,即時空順序的物質傳輸特性。具體表現為:物質(分子、離子、光子、電勢場等)在由最外殼層進入HoMSs最內殼層時,必須由外至內依次穿過全部殼層,才能最終到達內部;反之,物質在離開HoMSs最內殼層到最外殼層時,也必須由內至外依次穿過全部殼層。該物質傳輸特性有望為串聯催化、電磁波的次序吸收、藥物次序緩釋等研究領域帶來新的突破。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王丹研究員團隊系統綜述了HoMSs材料的研究現狀,梳理歸納了這類材料的主要合成方法,及其在應用領域中的性能調控策略,並展望了其未來應用的前景和將面臨的挑戰。相關結果發表在Small Structures(DOI:10.1002/sstr.202000041)上。作者首先從基本顆粒單元,殼層結構,以及功能組裝體HoMSs三個層次介紹了近年來HoMSs材料的主要合成方法,特別是 「次序模板法」對HoMSs材料化學組分(金屬氧化物,硫化物,磷化物,碳化物,碳酸鹽,鈣鈦礦,碳材料,有機聚合物等)和結構(晶相結構、晶面結構、殼層數目、殼層厚度、殼層間距等)的精準調控。隨後,作者分析討論了如何通過化學組分與結構設計來調控HoMSs材料在能量存儲(離子電池,超級電容器),催化(電解水,CO2還原),電磁波吸收(太陽光的吸收),以及藥物緩釋應用中的性能,並揭示了其中的「結構-性能」的構效關係。最後,作者對HoMSs材料的未來發展進行了展望,包括推進異質型HoMS材料的設計與精準製備研究,以充分發揮其時空順序特性在串聯催化、光的次序吸收、藥物次序釋放等應用領域中的優勢,甚至基於該特性來開拓新的應用領域);發展具有外部環境響應性的智能HoMSs材料,實現對特定環境信號的響應,並自發完成自身結構特性的改變,這種HoMSs材料的動態智能屬性有望應用於智能藥物釋放,智能器件等研究領域;在材料製備方法上,也可以從基本結構單元的設計入手,以實際應用要求為導向,通過組裝方法來精準製備HoMSs材料。
具有時空順序特性的HoMSs材料順應了智能、高效、有應用價值的科學研究趨勢,隨著研究人員對HoMSs材料的進一步探索與研究,相信其能夠為更廣泛的應用領域帶來新的增長點和突破口。相關論文「SmallStructures Bring Big Things: Performance Control of Hollow MultishelledStructures」在線發表在Small Structures (DOI:10.1002/sstr.202000041)上。

LPR:高壓調控二維層狀銦化硒納米片中的晶體對稱性

Small Methods: 剪切力輔助液相剝離二維黑磷納米片用於低溫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點擊以上標題可以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王丹|中空多殼層結構材料
    中空多殼層結構(hollow multishelledstructure, HoMS)以納米顆粒為基本構築單元, 由外至內次序排列的多孔殼層將HoMS 物理分割為多個相對獨立的空間, 既易於調控物質的傳輸, 又可根據需求賦予每個空間相對獨立的特性, 是一種極具競爭力的新型功能材料。
  • 科學網—開創多殼層空心結構普適合成方法
    本報訊 近日,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王丹課題組開創了多殼層空心結構的普適合成方法——「次序模板法」,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
  • 開創多殼層空心結構普適合成方法—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 青島大學研發可用於生物傳感的中空多殼層(HoMS)材料
    近日,國家重點實驗室/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夏延致教授和隋坤豔教授發展了一種全聚合物中空多殼層(p-HoMS)材料的合成策略。中空多殼層(HoMS)材料是近十年來新興的一種具有層層嵌套結構(亦稱為俄羅斯套娃結構)的多級微納材料。由於具有大的比表面積、多個界面層和各自獨立又相互連通的空腔等優異的特性,因此HoMS在生物、醫學、催化、傳感、能源、電磁屏蔽等眾多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HoMS材料主要基於模板法製備,然後通過刻蝕或高溫煅燒等後處理手段去除模板,已廣泛應用於各種無機HoMS的製備。
  • 模仿「藍藻的觸角」,多殼層材料多級吸光、高效用光
    藍藻是地球上極為古老的光合作用生物,它擁有十分高效的多級光捕獲系統:不同的染料分子由外到內排列在多層結構中,分別吸收不同波長的太陽光。能否構建類似的多層納米材料,更充分地吸收和利用太陽能呢?
  • 過程工程所提出「時空有序」中空材料新概念
    中空多殼層結構(Hollow Multishelled Structure, 以下簡稱HoMS)材料既能解決納米顆粒在應用過程中易於團聚的問題,又能保持大比表面積的優點,在能源轉化與存儲等研究領域應用廣泛。
  • Small Structures:不井然非無序
    與傳統的晶態金屬材料不同,非晶合金中不存在晶界、位錯等傳統意義上的缺陷,這些獨特的結構特徵賦予了其優異的功能特性。非晶合金具有高強度,高韌性,高耐蝕性和高磁導率等優異的力學、物理和化學性能,在航天、能源、電子器件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構建現代光電器件的低維材料成為研究的前沿熱點。
  • {視界} 中空玻璃的結構用途及安全性能
    中空板玻璃是用兩片(或三片)玻璃,使用高強度高氣密性複合粘結劑,將玻璃片與內含乾燥劑的鋁合金框架粘結,製成的高效能隔音隔熱玻璃。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中空玻璃的結構,用途和安全性能。結構中空玻璃是由兩層或多層平板玻璃構成。
  • 如何調控MoS2電化學析氫性能,電子結構調控威力無窮
    成果簡介有鑑於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王功名教授等人總結了MoS2的電子結構調控HER性能的最新研究進展,分別從能帶結構調控,電子態調控,基面軌道取向,界面工程等幾個方面展開討論,深入探討了MoS2催化劑結構-性能關係,為未來設計高性能HER電催化劑提供理論指導。最後,還展望了在MoS2電催化劑的設計中所面臨的主要挑戰和機遇。圖1.
  • 結構如何調控性能?研究揭開鈣鈦礦性能調控的秘密 - 新技術 - 中國...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羅毅教授研究團隊葉樹集小組研究發現,二維雜化滷素鈣鈦礦的有機陽離子構象無序度越大,其寬帶螢光發射越強,面內載流子遷移率越小,而面外載流子遷移率則由有機陽離子構象與無機骨架層間距共同決定。成果日前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 中空玻璃的優秀性能
    根據國家標準《中空玻璃》中的定義,中空玻璃(sealed insulating glass unit)是指兩片或多片玻璃以有效支撐均勻隔開並周邊黏結密封,使玻璃層間形成有乾燥氣體空間的製品,其結構見圖10.1。中空玻璃的節能性就是通過構造中空玻璃的空間結構實現的,其乾燥不對流的空氣層可減少熱的傳導,從而有效降低其傳熱係數以達到節能的目的。
  • 合肥研究院在團簇結構調控和性能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伍志鯤帶領的課題組,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楊金龍帶領的課題組合作,在金屬納米糰簇的結構調控與性能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Kernel Tuning and Nonuniform Influence on Optical and Electrochemical Gaps of Bimetal Nanoclusters
  • 張凡教授綜述:探索鑭系元素摻雜的核殼結構上轉換納米粒子
    背景介紹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鑭系元素摻雜的上轉換納米粒子(UCNPs)由於其低毒性、高化學穩定性、窄帶發射以及長螢光壽命等優點,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應用於藥物遞送、生物成像、太陽能收集以及超分辨等領域。然而在鑭系元素摻雜的單核納米粒子中,發光離子激發態能量容易遷移至顆粒表面的猝滅中心導致非輻射躍遷,繼而極大的減弱了發射光的強度。
  • The Plant Journal:研究發現小RNA存在自我調控過程
    真核生物非編碼小RNA分子通過介導mRNA降解、抑制蛋白質翻譯和染色質修飾負調控靶標基因的表達。小RNA在植物的生長發育、信號轉導以及生物和非生物脅迫反應中起重要調控作用。植物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方榮祥院士研究組在對水稻MAIF1(miRNAs regulated and abiotic stress induced F-box gene) 基因的研究中發現:該基因受植物激素脫落酸(abscisic acid,ABA)和乾旱、高鹽等非生物脅迫因素的誘導啟動表達,同時又受小RNA(siR441和siR446)的轉錄後調控。
  • Angew:多殼層SnS2/SnO2空心異質結高效光還原CO2
    但是,由於電催化還原過程中存在高的過電勢等制約因素,光催化CO2還原提供了一種更有效的途徑。原則上,可以通過對納米材料的微/納米結構精確設計,利用中空多殼層結構(HoMS)優異的光吸收、電荷傳輸和質量擴散等特性,實現高效的光催化CO2還原性能。
  • 具有區域選擇性三元配體殼層的34電子超原子Ag78團簇
    具有區域選擇性三元配體殼層的34電子超原子Ag78團簇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8 14:39:04 山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的Di Sun小組研究出一個34電子超原子
  • Adv Mater | 無定形TiO2殼層提高矽負極的性能和安全性
    矽被認為有望用於高容量鋰離子電池負極,但是其充放電過程中體積變化巨大(400%),導致電極結構坍塌和 SEI 不斷破壞再生成,帶來的副反應嚴重降低了矽負極的循環壽命。製備具有核殼結構或空心殼結構的複合材料能提高導電性、避免矽和電解液直接接觸以控制 SEI 形成,從而改善矽負極性能。最近,TiO2 被認為適用於做包覆材料,特別是相比碳基殼層,這是因為其嵌入鋰後體積變化極小、熱穩定性好等一系列優點。
  • 研究揭示TAD結構在調控基因表達中的作用
    研究揭示TAD結構在調控基因表達中的作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8/5 16:05:22 近日,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分子遺傳學研究所Daniel M.
  • 加熱製冷系統的工作原理及結構成
    加熱製冷系統的工作原理及結構成 ,「12vugqe」加熱製冷系統,找無錫冠亞,加熱製冷系統可以適應負荷變化,寬溫度範圍,-120℃~350℃。蒸汽專用的控制閥,換熱器等,運行可靠,壽命長。詳情諮詢進~加熱製冷系統否則散熱效率會下降太多?
  • Gaussian中閉殼層和開殼層之間軌道讀取問題
    本文來談談類似的一個問題——Gaussian中閉殼層和開殼層之間軌道的讀取問題。文中所有的計算使用Gaussian 16 C.01完成。首先看第一種情況,以閉殼層軌道作為開殼層計算的軌道初始猜測。由於開殼層的SCF收斂比閉殼層困難,這時候可以嘗試用對應的閉殼層收斂的軌道作為初猜做開殼層計算,以加速SCF收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