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多殼層結構(HollowMultishelled Structure,以下簡稱HoMS)材料是一類具有多個(≥2)殼層和被殼層分隔開的閉合空腔(空腔之間既相互獨立又可通過殼層相互連通)的新型功能材料。由於其不僅可以解決微小顆粒在應用中易於團聚的問題,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大的有效比表面積,被廣泛應用於能源存儲、催化、吸波、藥物釋放等研究領域。隨著HoMSs材料研究的蓬勃發展,研究人員發現了其具有的獨特屬性,即時空順序的物質傳輸特性。具體表現為:物質(分子、離子、光子、電勢場等)在由最外殼層進入HoMSs最內殼層時,必須由外至內依次穿過全部殼層,才能最終到達內部;反之,物質在離開HoMSs最內殼層到最外殼層時,也必須由內至外依次穿過全部殼層。該物質傳輸特性有望為串聯催化、電磁波的次序吸收、藥物次序緩釋等研究領域帶來新的突破。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王丹研究員團隊系統綜述了HoMSs材料的研究現狀,梳理歸納了這類材料的主要合成方法,及其在應用領域中的性能調控策略,並展望了其未來應用的前景和將面臨的挑戰。
相關結果發表在
Small Structures(DOI:10.1002/sstr.202000041)上。作者首先從基本顆粒單元,殼層結構,以及功能組裝體HoMSs三個層次介紹了近年來HoMSs材料的主要合成方法,特別是 「次序模板法」對HoMSs材料化學組分(金屬氧化物,硫化物,磷化物,碳化物,碳酸鹽,鈣鈦礦,碳材料,有機聚合物等)和結構(晶相結構、晶面結構、殼層數目、殼層厚度、殼層間距等)的精準調控。隨後,作者分析討論了如何通過化學組分與結構設計來調控HoMSs材料在能量存儲(離子電池,超級電容器),催化(電解水,CO2還原),電磁波吸收(太陽光的吸收),以及藥物緩釋應用中的性能,並揭示了其中的「結構-性能」的構效關係。最後,作者對HoMSs材料的未來發展進行了展望,包括推進異質型HoMS材料的設計與精準製備研究,以充分發揮其時空順序特性在串聯催化、光的次序吸收、藥物次序釋放等應用領域中的優勢,甚至基於該特性來開拓新的應用領域);發展具有外部環境響應性的智能HoMSs材料,實現對特定環境信號的響應,並自發完成自身結構特性的改變,這種HoMSs材料的動態智能屬性有望應用於智能藥物釋放,智能器件等研究領域;在材料製備方法上,也可以從基本結構單元的設計入手,以實際應用要求為導向,通過組裝方法來精準製備HoMSs材料。
具有時空順序特性的HoMSs材料順應了智能、高效、有應用價值的科學研究趨勢,隨著研究人員對HoMSs材料的進一步探索與研究,相信其能夠為更廣泛的應用領域帶來新的增長點和突破口。相關論文「SmallStructures Bring Big Things: Performance Control of Hollow MultishelledStructures」在線發表在
Small Structures (DOI:10.1002/sstr.202000041)上。
LPR:高壓調控二維層狀銦化硒納米片中的晶體對稱性
Small Methods: 剪切力輔助液相剝離二維黑磷納米片用於低溫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點擊以上標題可以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