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多殼層結構(hollow multishelledstructure, HoMS)以納米顆粒為基本構築單元, 由外至內次序排列的多孔殼層將HoMS 物理分割為多個相對獨立的空間, 既易於調控物質的傳輸, 又可根據需求賦予每個空間相對獨立的特性, 是一種極具競爭力的新型功能材料。與傳統中空及納米材料相比, HoMS 具有更大的有效比表面、更高的負載能力和獨特的時空有序性, 在電化學儲能、太陽能轉換、電磁波吸收、催化、吸附、傳感、藥物釋放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在過去的十年裡, HoMS 的研究取得了飛躍式發展, 該領域的論文發表數與引用數均迅速增長, 該新型功能材料的重要性和影響力日益突顯, 獲得了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近年來, 我國科技工作者在HoMS 的合成與應用方面也取得了突出進展。為展示我國在這一領域的近期成果, 激發廣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和學生對這一領域的興趣, 我們在《科學通報》組織了「中空多殼層結構材料」專輯。本專輯包括7篇評述和3 篇論文, 較為全面地反映了近年來我國HoMS 領域的研究狀況和進展, 涵蓋了中空多殼層結構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其在電化學、光轉換、傳感、吸附等不同應用領域的研究成果。
但是, 目前HoMS 領域仍處於迅速發展的興起階段, 在可控合成與功能應用等方面仍存在諸多重要的基礎科學問題與應用技術難題亟待突破。希望通過本專輯的出版能給予相關研究者有益的借鑑和啟發, 並吸引更多的科研工作者加入到這一領域的研究中, 以促進未來更多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