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汽車網 文化頻道】雖在祭祖的時間點說「絕後」話題有點悲情,但第十代EVO停產的消息襲來之際,伴隨著「下一代連個確切計劃都沒有」的不主動不負責的新車研發進程,還真讓三菱車迷餘情未了欲斷魂。君不見斯巴魯翼豹WRX STI都換代重生了,這在同價位街車中神速到沒朋友的兩員東瀛悍將,居然要剩下STI獨孤求敗。EVO已死,有事燒紙?不,老兵不死,只是凋零。曾記否,二十二年,十個世代,四個輪子,一個傳奇。
世代生產年份2.0T四缸發動機參數變速箱最大功率最大馬力峰值扭矩I1992-1994年182kW247PS309Nm5MTII1994-1995年188kW256PS309Nm5MTIII1995-1996年201kW273PS309Nm5MTIV1996-1998年206kW280PS330Nm5MTV1998-1999年206kW280PS373Nm5MTVI1999-2001年206kW280PS373Nm5MTVII2001-2003年206kW280PS385Nm5MT、5ATVIII2003-2005年206kW280PS385Nm5MT、6MTIX2005-2007年214kW291PS392Nm5MT、6MTX2007-2014年221kW300PS422Nm5MT、6DCT● 槍騎兵之魂
族名Lancer,大名Lancer Evolution,小名EVO,中文名藍瑟·翼豪陸神。
Lancer是三菱汽車從1973年發展至今的緊湊型轎車,中文譯義為「槍騎兵」。至於槍騎兵,則是17-19世紀在亞歐大陸盛行的一種裝甲騎兵,使用騎槍(Lance)、槍、矛作為攻擊武器,集機動性、攻擊力、防禦力三大作戰優勢於一體,而三菱Lancer也是取其意而名之。
Lancer Evolution,字面義即可理解,便是Lancer的終極進化版本。Lancer和Lancer Evolution的換代並非同步進行的,而其實第一代Lancer Evolution是1992年誕生的,基於第五代三菱Mirage(那時候也叫Lancer)打造。如首段所言,如今的Lancer Evolution已發展至第十代(只是有可能絕後),伴隨其成長的基礎車型Lancer也走過了四代的歷程。
● Lancer Evolution I(1992-1994)
上世紀90年代初,三菱為了在世界拉力錦標賽(
WRC)獲得參賽席位,按賽事要求在市售的Lancer車型基礎上,研發出第一代Lancer Evolution。當時,WRC取消了極其危險的無限制改裝B賽事,三菱正欲參加的A組賽事,則要求所有賽車都必須搭載2.0T渦輪增壓發動機,採用四輪驅動系統,因此從第一代開始,Lancer Evolution就已奠定了2.0T+AWD的傳統。
此外,A組賽事還要求參賽車輛的原型車,必須量產2500臺以上,才配得上「市售」這個名詞。毫無疑問,三菱的確生產了這2500臺Lancer Evolution I出來。本想著高端定位沒朋友,實打實的虧本生意,結果日本民眾並不如此認為——事實上,三菱「很委屈」地生產的這2500臺高性能車型很快就被搶光了。聰明的三菱又趕緊生產了另外的2500臺,繼續毫無疑問,又售罄了。
為啥那麼暢銷?這問題的答案非常簡單暴力:182kW(247PS)/309Nm的輸出,在一臺重量為1238kg的緊湊型轎車(GSR版)上呈現,除了「錢不夠」你還有更靠譜點的拒絕理由麼?對了,你應該也知道的,這臺暴走機器,就是傳說中的
4G63T(代號4G639087),與之匹配的是一臺5速手動變速箱。
除了拉力賽版Rally Version外,市售Lancer Evolution I共有兩個版本提供,分為賽道版RS和街道版GSR,其中削減了電動車窗座椅、ABS、後雨刮器等部件的RS版僅重1168kg,極速能達到228km/h。這兩個版本的車型均裝備有後橋機械式限滑差速器,在經過坑窪路面時,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動力流失。
● Lancer Evolution II(1994-1995)
熱血沸騰了嗎?貌似還沒,因為上一代Lancer Evolution並未在WRC上取得車手/車隊的年度冠軍,而改進後的第二代嘛......依然沒有。幸運的是,在新車市場上,Lancer Evolution II比前作變得更為搶手,一方面是來自於前作在民用車市場闖下的威名,另一方面是第二代車型變得不再那麼難以操控。
上訴的第二點,還得歸功於三菱工程師們對WRC參賽經驗和各項數據進行分析,並進一步對引擎性能和懸掛系統進行了改良,還排除了前作轉向不足的缺點。
發動機依然是4G63T,經過改良排氣壓力等微調,最大功率微增至188kW(256PS),峰值扭矩仍為309Nm。傳動系統同樣僅有5MT可選,1、2擋的齒比更加緊密,離合器壓板的材質得到改良,整套變速箱的操控性和耐用性都有一定提高。
一代車型留下的發動機蓋通風孔、粗狂硬朗的大尾翼等外觀元素得到保留,輪胎尺寸由上一代的195/55R15加寬至205/60R15,前後輪距分別加寬15mm和10mm,懸掛系統增加了防傾杆,搖臂、避震等部件都得到優化,使得Lancer Evolution II的劈彎極限比前作更為銷魂。
● Lancer Evolution III(1995-1996)
很抱歉,三菱傾盡心血的神車,到1995年發布的Lancer Evolution III,也還沒拿到WRC的最高榮譽。在民用性能車市場上,斯巴魯Impreza WRX STI(與Lancer Evolution車系同年誕生,1992)依然跟三菱這位小夥伴一起越戰越勇。日本車壇的這兩款傳奇鋼炮,在90年代末,從機械性能、改裝潛力等層面上,已經能夠完虐歐洲各大豪門的作品。
雖然Lancer車系已在1995年換代,但Lancer Evolution III的研發周期並未能趕上這趟車,因此這一代的車型依然是舊款基礎上打造。Lancer Evolution III的外觀有了較為顯著的改良,全新設計的空氣動力套裝,在力學和美學上都頗有建樹,後者還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民用改裝的教科書式經典範例。
Lancer Evolution III的車頭保險兩側加設了進氣孔,以改善剎車系統的冷卻效能,同時本已霸氣的尾翼繼續加大至與車體同寬,以確保更佳的下壓力。
4G63T機型服役,這次三菱改進了發動機活塞,將引擎壓縮比從8.5提高至9.0,匹配了全新設計的渦輪增壓器,以提高引擎在高轉速域時的動力表現,同時加大排氣系統管徑,降低回壓。這一套調校程序下來,Lancer Evolution III得到了201kW(273PS)的最大功率,309Nm的峰值扭矩則維持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