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作家凱倫曾創作"走出非洲" 曾嫁給瑞典男爵

2021-01-21 中國新聞網

丹麥作家凱倫曾創作"走出非洲" 曾嫁給瑞典男爵
2014-05-15 15:06:31來源:南京日報作者:責任編輯:唐云云

  肯亞是全球頂級咖啡豆生產國之一,出產的咖啡有「黑黃金」之稱。比起鮮花和茶葉兩大農業支柱,咖啡之於肯亞同樣是一張芳香馥鬱的國家名片。而將這張名片打出國際美譽度的,則是家喻戶曉的文學名著《走出非洲》。

  肯亞的傳奇咖啡得從凱倫咖啡農莊說起,它位於肯亞首都奈洛比,原佔地600畝,現在改建成凱倫·布裡克森博物館,面積縮至原來的1/30,但仍有不少遊客慕名拜訪。

  凱倫·布裡克森(筆名為伊薩克·丹森)是丹麥著名作家,憑自傳體小說《走出非洲》贏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她於1914年嫁給瑞典男爵布洛·布裡克森·芬內克,後隨丈夫到肯亞經營咖啡農莊。1931年,凱倫回到丹麥,成為職業作家,並寫出傳世名著《走出非洲》。該書不僅記錄下女作家與戀人十指相扣的愛情,更使主人公的肯亞故居「凱倫莊園」成為聞名遐邇的旅遊景點。

  在凱倫故居,無論是飯廳桌上的精緻碗碟,還是臥室栩栩如生的白斑虎皮,無一不顯示出當年貴族生活的考究。故居草坪上矗立著兩層樓高的咖啡豆製作機,是當年咖啡農莊繁忙景象的最好印證。

  如今,凱倫莊園已經帶動它所在的一大片區域成為奈洛比的富人區,人們喜歡在周末到此啜飲咖啡、追憶愛情。「很多人認為肯亞咖啡有柑橘香,也有人說那是柚子味。依我說,肯亞咖啡包含你想從一杯好咖啡中得到的所有感覺,比如可口的酸度、勻稱的顆粒還有水果香。」奈洛比一家咖啡店店主介紹咖啡時如數家珍。

  當地的咖啡農莊有兩種。一種是佔地30畝以上的大型農莊,由於海拔較低,出產的咖啡豆品質算中等。極品豆一般產自小型農莊,這種農莊大多位於最適合咖啡豆生長的海拔2000米的山麓或火山坡地。

  肯亞政府十分重視咖啡業。政府出資興建水洗處理廠,小農採摘的咖啡豆統一送往合作農場加工,整個過程由官方的咖啡管理局督導。肯亞咖啡豆的水洗加工技術及高標準品質管理,一直是產豆國的典範。正因如此,肯亞咖啡的購買者都是世界級咖啡商,德國人和北歐人更是認準肯亞招牌。

  雖說不愁客源,但肯亞咖啡並沒有無限度擴大產量,上世紀末的年產值大約200萬袋,現在穩定在約160萬袋。

  肯亞咖啡近幾年才為中國人所了解。許多中國遊客去肯亞都不忘買幾包「黑黃金」帶回國。在當地超市,一包500克、AA級的藍山咖啡豆約為1800肯亞先令(約合人民幣129元),頗受遊客歡迎。王逸

相關焦點

  • 卡倫·布裡克森《走出非洲》
    ·布裡克森(Karen Blixen),筆名艾薩克·迪內森(Isak Dinesen)在1937年發表了她的第二部作品,即自傳體小說《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作家以優美的文字敘述了1914年至1931年她在非洲經營咖啡農場的生活,充滿深情地回憶了非洲的自然景色,動物和人。故事纏綿悱惻,扣人心弦。字裡行間體現出作家對非洲風土人情的熟悉和眷戀,處處洋溢著散文美的內涵。 《走出非洲》出版後,曾多次再版,不僅在東非和英語國家暢銷,還被翻譯成多國語言,也有中文譯本在中國大陸出版。
  • 豆瓣8.6《走出非洲》:只有內心的東西,才會真正永遠屬於自己
    1914年,28歲的丹麥富家女凱倫,為了男爵夫人的頭銜,遠走非洲,嫁給了瑞典男爵布洛爾·布裡克森。她帶著豐厚的嫁妝,瓷器、水晶、象牙和金錢,來到了東非肯亞,期待和新婚丈夫在異國他鄉開啟全新的生活。這就是電影《走出非洲》所講述的故事。這部於1985年上映的電影,由梅麗爾·斯特裡普主演,獲得11項奧斯卡大獎、5項金球獎提名,直到今天,依然經久不衰。影片根據丹麥作家凱倫·布裡克森同名小說改編,也是凱倫·布裡克森真實的人生經歷。
  • 《走出非洲》簡介及主要情節介紹
    「走出非洲」是由雪梨波拉克執導並由羅伯特·雷德福和梅麗爾·斯特裡普主演的1985年美國史詩 浪漫劇 。這部電影基於Isak Dinesen(丹麥作家Karen Blixen的筆名)於1937年出版的自傳「 Out of Africa 」一書,其中包含了Dinesen的書「Shadows on the Grass」和其他資料。這本書被作家Kurt Luedtke 改編成劇本 ,並由美國雪梨波拉克執導。
  • 豆瓣8.6分《走出非洲》:一個女人的史詩和她的盪氣迴腸的愛情
    故事講述的是:丹麥富家女凱倫是一個愛慕虛榮的女孩,為了得到一個男爵夫人的稱號,她離開遠嫁東非肯亞,嫁給一個並不愛自己的男人,然而男爵夫人的稱號並沒有給凱倫帶來幸福,新婚丈夫的冷落,遠在異域他多的孤獨,這些並沒有打消她的熱情,她全身心投入這片廣袤的土地,想要以一己之力改變那片土地,凱倫開墾土地,種植咖啡豆,經常外出打獵、探險,她漸漸的愛上了非洲。
  • 經典電影《走出非洲》的電視劇版正進入開發
    David Heyman正在開發《走出非洲 Out of Africa》的劇集版,由Susanne Bier負責執導;《走出非洲》是根據Karen Blixen的同名一書兼1985的同名經典浪漫電影所改篇,電影當年贏得共
  • 包攬奧斯卡7項大獎,三毛百看不厭,《走出非洲》到底好在哪裡?
    《走出非洲》改編自作者凱倫·布裡克森同名自傳體小說,它在1986年的第58屆奧斯卡上囊括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在內的七項大獎,也是女作家三毛百看不厭的一部電影。影片講述了富家女凱倫迫於世俗的壓力,為了男爵的稱號,也帶著些許虛榮之心,嫁給情人的哥哥,遠赴非洲;在那廣袤的土地上,她經歷了一段有名無實的婚姻,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在非洲的日子裡,她竭心盡力的打理咖啡莊園,善待土著人,與當地人們建立了深厚的情誼。
  • 2017/01/21 當我看完了《走出非洲》,正好去了一次凱倫故居
    第一次看《走出非洲》的時候,就把凱倫故居博物館列入了出行計劃,《走出非洲》是凱倫寫的自傳體小說。作家以流暢優美的文字,敘述自己在咖啡農場的生活,包括非洲的自然景色、動物和人。書的每一章節都體現出作者對非洲風土人情的諳熟和眷戀。原始土地上的空氣、水、陽光,仿佛伸手可觸。細緻入微的觀察和描述使得人物和場景鮮活地跳躍於紙上。
  • 《走出非洲》教給人的是關於告別,不求一物屬於自己,而愛她!
    《走出非洲》卡倫是丹麥籍的富家淑女。她和瑞典一對出身 貴族的李生兄弟很要好,起先跟哥哥漢斯談戀愛,遭到拋棄。《走出非洲》卡倫情願捨棄丹麥寧靜的生活,跟隨丈夫來到非洲莽莽的熱帶森林。卡倫回丹麥治病,病癒後重返非洲,想和丹尼斯結婚,但丹尼斯並無此意。
  • 《走出非洲》: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愛情大餐
    電影《走出非洲》,端出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愛情大餐。劇情常常有意料外的精彩:正當你以為女主角凱倫嫁給男爵伯若只是一筆各得其所的交易時,凱倫對伯若產生了一種類似於愛情的感情,盼著日夜廝守,為他生兒育女;正當你以為凱倫的堅強勇敢無私付出會換來伯若的感動,從此相守在一起時,放浪不羈風流成性的伯若把梅毒傳染給了凱倫,害得她好不容易治癒後卻終身不能生育;正當你以為凱倫終於等來了離婚,可以和彼此深愛的情人男主角丹尼斯名正言順地結合了時,兩人卻因為愛情觀婚姻觀迥異吵翻而分手
  • 推薦一部經典電影《走出非洲》
    電影的開頭」在非洲的恩貢山下,我曾經有一座農場「的開場白時,聽著有一種隱隱的驕傲,一種這輩子沒有白活的底氣。聽到這個開頭時,也都半是回味半是羨慕——當我老了,也能底氣十足地說出這樣一句話來,該有多好。影片《走出非洲》女主是丹麥一個驕縱富家女,她獨立、性情深沉、感情豐富、但虛榮心較強。為了一個男爵夫人的稱號,她不惜金錢買下婚姻遠嫁不務正業,不愛她的浪蕩公子。初到非洲的凱倫,還只是個虛榮、驕縱的富家女,挑剔著這裡的一切。當她不再把這裡當成身外的客體而是真正置身其中時,她也就不可救藥地迷戀上了這片土地和這裡的人們,被片既壯闊又柔和的土地將會一點一點地改變她。
  • 豆瓣評分8.5,一部冒險愛情片,一起去《走出非洲》
    《走出非洲》是由西德尼·波拉克導演,梅麗爾·斯特裡普、羅伯特·雷德福等主演的愛情、劇情、傳記片,  凱倫(梅麗爾·斯特裡普 Meryl Streep 飾)是一個愛慕虛榮的富家女,為了得到一個男爵夫人的稱號她離開故土丹麥遠嫁東非肯亞,然而男爵夫人的稱號並沒有給凱倫帶來美滿的婚姻生活
  • 奧斯卡經典《走出非洲》原聲主題曲
    《Out of Africa 走出非洲》是 80 年代時候必看愛情經典之一!故事改編自卡倫·布裡克森的同名自傳體小說,講述了凱倫為了得到一個男爵夫人的稱號而遠嫁肯亞,後來她跟英國探險家鄧尼斯產生感情的故事。 影片獲得1986年第5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片中讓人回味無窮的主題音樂卻不知道有多少人記得?
  • 回顧經典《走出非洲》:願大家都能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凱倫走出非洲的時候一無所有,她的莊園,她的水晶和瓷器,還有,她的爵位與財富,她的婚姻和愛情;凱倫走出非洲的時候又好像什麼都有了,她的獨立和堅韌,她的勇敢和博愛,她的熱烈和優雅,她再沒了充盈的世俗財富,卻多了難能可貴的偉大靈魂。由西德尼·波拉克執導,梅麗爾·斯特裡普,羅伯特·雷德福等主演的《走出非洲》,講的便是一個這樣的故事。
  • 寫出《走出非洲》,兩次與諾獎擦肩而過的傑出女作家
    原標題:大堡薦| 兩次與諾獎擦肩而過的傑出女作家本書是《走出非洲》的作者,丹麥作家凱倫•布裡克森(1885—1962)的成名作。
  • 回顧電影:這三部電影,我最喜歡《走出非洲》,你呢?
    走出非洲 - 《走出非洲》改編自卡倫·布裡克森的同名自傳體小說,由環球影業出品,西德尼·波拉克執導,梅麗爾·斯特裡普,羅伯特·雷德福等主演的愛情片。該片講述了凱倫為了得到一個男爵夫人的稱號而遠嫁肯亞,後來她跟英國探險家鄧尼斯產生感情的故事。
  • 諾貝爾文學獎:曾追授瑞典作家 英語寫作更易獲獎?
    中新網10月5日電 綜合報導,瑞典文學院於當地時間10月5日宣布,將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日裔英國作家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自1901年以來,諾貝爾文學獎已經頒發給了百餘位優秀作家,褒獎他們「創作出富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2016年的獲獎者是美國民謠藝術家鮑勃•迪倫。資料圖片:諾貝爾獎獎章。
  • 丹麥文壇的倔強母獅,她的《走出非洲》被海明威稱為「最優秀的關於...
    生物學家從基因遺傳角度已經證明,人類的祖先是從非洲走出來的。二十世紀有一位丹麥女作家,在人生中也經歷了一次走出非洲。1913年,她從日照時間短暫的北歐,來到陽光灼熱的赤道,在肯亞經營一個咖啡種植園,直到1931年離開。
  • 《走出非洲》: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非洲
    《走出非洲》改編卡倫·布裡克森的同名自傳體小說,講述了凱倫為了得到一個男爵夫人的稱號而遠嫁肯亞,後來她跟英國探險家丹尼斯產生感情的故事。1986年,影片獲得第5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第43屆美國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影片等獎項。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非洲,那是我們靈魂休憩的地方。青山翠谷,銀河掛川,飛馳而過的身影是鷹的靈魂,休憩之處卻是獅子的溫柔。
  • 走出非洲 肯亞國寶級堅果在雲集首發
    這不僅是該品牌首次在中國試水線上銷售,也是上線雲集的首例非洲商品。此次和肯亞的合作,是雲集繼去年成為泰國商務部合作夥伴之後,以新電商形態對接非洲資源,幫助非洲品牌快速打開中國市場的一次嘗試。走出非洲,走進雲集丹麥著名作家凱倫。
  • 讀書筆記——《走出非洲》
    《走出非洲》是丹麥女作家凱倫·布裡克森的自傳體小說。《走出非洲》大量描寫的離我們生活相去甚遠的非洲農場生活,「我」作為一個白種女人,在非洲經營農場,漸漸的愛上了非洲的天,地,人,與「我」的僕人——肯亞的土著人建立了良好深厚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