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心臟手術後低血壓與心肌損傷的關係

2021-01-14 米勒之聲

翻譯:唐劍  編輯:馮玉蓉  審校:曹瑩


背景:術中低血壓與術後發病率和早期死亡率有關。然而,術後低血壓的研究較少。本研究假設術後低血壓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都與心肌損傷有關。


方法本項單中心觀察隊列研究納入1710名60歲或60歲以上接受中到高風險非心臟手術的患者。記錄患者術後24小時內血流動力學的監測情況。多重平均動脈壓(MAP)絕對閾值(50~75 mmHg)用於定義低血壓,其標準為MAP下的累計分鐘數、持續時間和時間加權平均值。主要評價指標是術後前3天的心肌損傷程度(高敏肌鈣蛋白T峰值為50 ng/L或更高)。


結果:術後低血壓常見,其中血壓累計2小時低於60 mmHg者144例(8%),血壓累計4小時小於75 mmHg者824例(48%)。混雜因子調整後,患者術後血壓低於75 mmHg且時間長於635min與心肌損傷相關。多閾值比較,MAP閾值低於60 mmHg累計2~4h,MAP閾值小於65 mmHg和70 mmHg超過4h也與心肌損傷相關。在調整了術中低血壓後,相關性仍然顯著,因此術中低血壓作為獨立因素與心肌損傷無關。


結論:在本研究中,術後低血壓是常見的,並且與心肌損傷獨立相關。


文獻來源: Liem VGB, Hoeks SE, Mol KHJM, et al. Postoperative Hypotension after Noncardiac Surgery and the Association with Myocardial Injury.Anesthesiology, 2020, 09;133(3).


Postoperative Hypotension after Noncardiac Surgery and the Association with Myocardial Injury

Abstract

Background: Intraoperative hypotension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and early mortality. Postoperative hypotension, however, has been less studied. This study examines postoperative hypotension, hypothesizing that both the degree of hypotension severity and longer durations would be associated with myocardial injury.


METHODS: This single-center observational cohort was comprised of 1,710 patients aged 60 yr or more undergoing intermediate- to high-risk noncardiac surgery. Frequent sampling of hemodynamic monitoring on a postoperative high-dependency ward during the first 24 h after surgery was recorded. Multiple 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 absolute thresholds (50 to 75 mmHg) were used to define hypotension characterized by cumulative minutes, duration, area, and time-weighted-average under MAP. Zero time spent under a threshold was used as the reference group. The primary outcome was myocardial injury (a peak high-sensitive troponin T measurement 50 ng/l or greater) during the first 3 postoperative days.


Results: Postoperative hypotension was common, e.g., 2 cumulative hours below a threshold of 60 mmHg occurred in 144 (8%) patients while 4 h less than 75 mmHg occurred in 824 (48%) patients.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jury had higher prolonged exposures for all characterizations. After adjusting for confounders, postoperative duration below a threshold of 75 mmHg for more than 635min was associated with myocardial injury (adjusted odds ratio, 2.68; 95% CI, 1.46 to 5.07, P = 0.002). Comparing multiple thresholds, cumulative durations of 2 to 4 h below a MAP threshold of 60 mmHg (adjusted odds ratio, 3.26; 95% CI, 1.57 to 6.48, P = 0.001) and durations of more than 4 h less than 65 mmHg (adjusted odds ratio, 2.98; 95% CI, 1.78 to 4.98, P < 0.001) and 70 mmHg (adjusted odds ratio, 2.18; 95% CI, 1.37 to 3.51, P < 0.001) were also associated with myocardial injury. Associations remained significant after adjusting for intraoperative hypotension, which independently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myocardial injury.


CONCLUSIONS:In this study, postoperative hypotension was common and wa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myocardial injury.


相關焦點

  • 進展丨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常見心肌損傷,如何識別與處理?
    新冠肺炎患者除了有典型的呼吸系統表現外,也有一定比例的患者出現了心臟受累的表現,可有急性心肌損傷、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多種心臟表現。特別是,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報告,通過對武漢金銀潭醫院188例新冠肺炎患者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後發現,約1/3的患者入院時hsTNI水平≥ 6.126 pg/ml,死亡率高達50%。
  • 支架術後5年死亡率高於搭橋手術!JAMA子刊23項隨機試驗分析
    死亡率是比較冠脈介入治療和搭橋手術療效的常用研究終點。是選擇全因死亡率還是心臟性死亡率作為研究終點存在爭議,因為非心臟性死亡率應該與治療無關。近期,JAMA子刊發表的一項納入23項隨機臨床試驗的Meta分析提示,與搭橋手術相比,支架術後5年全因死亡、心臟性死亡和非心臟性死亡率均較高。作者認為,介入術後的非心臟性死亡可能與手術或術後管理有關,支持將全因死亡率作為心肌血運重建試驗的研究終點。作者稱,該研究首次比較了介入和搭橋的各種死亡原因的差別。
  • PCI 術後腹膜後血腫一例
    plaasdmcun727: 1、右股動脈穿刺時發現患者動脈迂曲明顯,上35CM7F長鞘後見髂動脈可打直。PCI後很快發生低血壓,估計是在操作時損傷股動脈,髂動脈,造成腹膜後血腫及右腎周包膜內血腫。 2、低血壓是失血性休克,大量失血至腹膜後。
  • 辣椒素受體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中保護作用的研究進展|辣椒素...
    用辣椒素預處理後,在正常大鼠中明顯消除了心肌I/R損傷,但在糖尿病大鼠的心臟中卻沒有明顯影響,這可能是由於糖尿病大鼠心肌中的TRPV1受體數量減少、功能降低,但在外源性CGRP存在時,正常大鼠和糖尿病大鼠心肌I/R損傷都明顯減弱,這也進一步證實了糖尿病鼠心肌損傷與TRPV1受體的表達減少和功能損傷有關,而其下遊的CGRP也參與了這一保護過程。
  • 什麼是低血壓 低血壓的危害有哪些
    低血壓,我們經常遇到的一種病症,人們往往忽略了低血壓的危害。那麼什麼是低血壓?它在人體中佔據的位置又是什麼樣?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引起低血壓的原因有哪些。大家一起看一看吧。什麼是低血壓低血壓病是由於人體內的血壓低於正常人。
  • 【健康】「低血壓」也是一種病,得治!
    醫生告訴王先生是低血壓症狀,需要綜合幹預治療。王先生很疑惑,聽說高血壓危害大,難道血壓低一點不好嗎?  在生活中,大家對高血壓往往比較重視,但是對低血壓少有關注,甚至不以為然。其實,低血壓危害不亞於高血壓,患有低血壓的人並不少見,低血壓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段且有年輕化的趨勢,它對健康的危害不像高血壓那樣突然和急驟,但是低血壓同樣可造成腦梗、痴呆、心肌缺血等嚴重後果,所以「低血壓」也是一種病,「得治」。
  • 父親撿回毒蛇當寵物 6歲女兒被咬心肌損傷(圖)
    原標題:父親撿回毒蛇當寵物 6歲女兒被咬心肌損傷(圖) 受害女孩接受急救  一場生命大營救已展開  是否脫離生命危險要等兩到三天後確定  本報訊(華商晨報華商響網實習記者高庸)當6歲的小月(化名)把右手伸向裝有蛇的盒子
  • 日本稱完成世界首例iPS細胞心肌移植手術
    新華社東京1月27日電 日本大阪大學一個研究小組27日宣布,已完成了世界首例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心肌移植手術,將由iPS細胞培養而來的心肌薄膜移植給了重度心功能不全患者。據日本媒體報導,大阪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本月實施了這項手術,研究小組27日在大阪召開記者會公布了最新成果。研究人員利用來自他人的iPS細胞培養出心肌細胞,並製作成薄膜狀,移植到一名重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臟,患者術後狀態良好。研究小組沒有公布詳細的手術日期和患者信息。
  • 七氟醚後處理減輕H9C2胎鼠心肌細胞缺氧-復氧損傷並通過上調micro...
    背景:七氟醚作為一種廣泛使用的吸入性全身麻醉劑,對缺氧/復氧(H/R)損傷也有心臟保護作用本研究旨在研究microRNA-107(miR-107)對H9C2胚胎大鼠心肌細胞七氟醚後處理(SpostC)的影響,並利用生物信息學分析方法確定七氟醚對人心肌組織保護作用的分子基礎。
  • 異甘草素抑制SETD7表達可保護缺氧/復氧誘導心肌細胞的氧化損傷
    :活性氧和活性氮是引起蛋白質氧化損傷的重要因素。異甘草素:是從甘草中進一步提取的單體化合物,已有研究提示異甘草素可通過抑制AMPK信號通路而發揮抗氧化作用,從而改善缺氧心肌細胞收縮功能障礙。但是異甘草素對缺血/再灌注損傷心肌細胞的作用機制尚未深入研究。背景:缺血性心臟病已成為威脅人體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但其發生發展的分子機制尚未闡明。
  • 溶酶體膜蛋白減輕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作用和自噬調控新機制
    該研究報告了溶酶體膜蛋白LAPTM4B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I/R)中的保護作用和調控機制,進一步揭示了溶酶體在心肌損傷修復中的重要作用,並為發展心臟修復治療新策略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心血管疾病是當今威脅人類健康最嚴重的疾病之一,而缺血性心肌病是其中最致命的一種。及時的進行再灌注是挽救缺血心臟的必需步驟。
  • 耳朵手術從哪裡開刀?耳垂損傷後怎麼做耳朵整形手術
    耳垂損傷的修複方法有如下3種1、「U」狀皮瓣狀矯正術:在外耳道下方設計「U」狀皮瓣,皮瓣要比耳垂大。切開剝離後,將皮瓣的上緣與缺損創面縫合,供皮區創緣剝離後,間斷縫合。一般三周斷蒂,再將皮瓣向上翻轉,使肉麵相對,耳後和側方縫合形成耳垂。
  • 楊黃恬研究組合作發現溶酶體膜蛋白減輕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作用...
    該研究報告了溶酶體膜蛋白LAPTM4B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I/R)中的保護作用和調控機制,進一步揭示了溶酶體在心肌損傷修復中的重要作用,並為發展心臟修復治療新策略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 心血管疾病是當今威脅人類健康最嚴重的疾病之一,而缺血性心肌病是其中最致命的一種。及時的進行再灌注是挽救缺血心臟的必需步驟。
  • 瑞金新知速遞 第250期|援鄂醫療團隊建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心肌損傷相關危險因素預測模型
    然而,針對急性心肌損傷相關的危險因素仍缺乏充分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明確新冠肺炎合併心肌損傷的臨床特徵,分析常規實驗室指標與肌鈣蛋白I的關係,從而建立風險評估預測模型。方法和結果:本回顧性隊列研究納入來自武漢同濟醫院確診新冠肺炎的住院患者。
  • 手術前該停用的十類藥物!
    事實上,這些患者在進行手術的特殊階段,對於是否繼續服用藥物還是比較糾結的——如果停用藥物是否會引發嚴重的撤藥反應,進而影響手術? 如果繼續服用藥物是否會增加麻醉、手術的風險?
  • ...報導膠原生物材料聯合幹細胞引導心肌再生取得的臨床研究原創成果
    這也是戴建武團隊繼首次成功開展卵巢早衰再生修復、子宮內膜再生修復、脊髓損傷再生修復等一系列再生醫學原創成果後,探索心肌再生取得的又一重要原創成果。由戴建武再生醫學團隊與王東進教授團隊合作的國際首個可注射膠原支架材料結合幹細胞移植治療缺血性心臟病的臨床研究自2016年3月起開始招募陳舊性心梗患者。
  • 韌帶損傷一定要手術嗎?不手術能長好嗎?
    韌帶損傷並不少見,在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運動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李劼若經常被患者問到:「韌帶損傷一定要手術嗎?不手術能長好嗎?」對此,他表示,醫生要綜合受損部位、程度、病人具體情況等因素,才能給出比較科學全面的治療建議,如果經評估受損程度達到3度的一般需要手術治療。
  • 頭暈無力疲勞,稍微一累就暈倒,站起來就頭暈,低血壓了怎麼辦?
    當開始低碳飲食時,有些人可能會因為血壓降低,引起頭暈等症狀,尤其是當他們還在服用高血壓藥物,或者變相節食,可能加重低血壓問題。有些朋友反饋低碳後,精力沒有以前好了,這也很有可能和低血壓有關係。低血壓有什麼症狀呢?最常見的是在長時間的坐下、蹲下後,突然站立,會出現頭暈、頭昏眼花、昏厥等等體位性低血壓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