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 術後腹膜後血腫一例

2020-11-28 丁香園

病史特點:

四天前的一PCI術,術後半小時出現血壓低,無尿,四肢皮溫低,給予多巴胺、阿拉明才能維持血壓。

患者、男性、56歲,術前16天當地縣醫院明確急性前間壁心肌梗死,予擴管抗凝等藥物治療處理,胸痛、血壓當天得到控制,未有發生惡性心律失常及心衰,一周後心肌酶下降平穩轉我院,心彩超無心腔室擴大。有高血壓、糖尿病史。

右股動脈穿刺時發現患者動脈迂曲明顯,上35CM7F長鞘後見髂動脈可打直。

CAG見右冠瀰漫性病變,LAD近中段狹窄95%以上長約25mm,LCX細小,管壁毛糙也有多發狹窄。PCI術於LAD植入3.5*29mm 藥物支架,TIMI3級血流。術中血壓135/80mmHg左右,用碘海醇造影劑200ml,患者無明顯不適。

術後半小時患者多汗,心慌,服痛,嘔吐一次少量約20ml咖啡渣樣胃內容物,血壓60/40mmHg,給予升壓重複造影沒有冠脈破裂造影劑漏,心彩超也沒有心包積液。

服痛,嘔吐一次少量約20ml咖啡渣樣胃內容物,血壓60/40mmHg,HB下降結合患者術前服用抗凝藥ASA0.3qd,波立維75mgqd及AMI考慮消化道出血可能,給予輸血、升壓治療後血壓平穩。

術後24小時未解大便,又嘔吐三次共約70ml咖啡渣樣胃內容物,但血壓仍未能停用升壓藥維持。尿僅400ml。做CT平掃見右胸腔少量積液,腹膜後血腫(為造影劑影像),右腎周包膜內血腫,沒有見主動脈夾層像。HB繼續下降。Bun18.3、Cr514。

今天術後48小時,血壓升壓藥維持100/70mmHg,HR80bpm,T36.3度,SO2

95%,神志清楚,大便量共2次150mlOB(+),HB89g/L輸血8U。已透析。

makezhong96150:

請討論:

1、腹膜後血腫(為造影劑影像)及右腎周包膜內血腫的原因,兩者是否是同一原因?

2、體血壓的主要原因是:消化道出血?腹膜後血腫(為造影劑影像)及右腎周包膜內血腫?其他?

3、Bun18.3、Cr514升高的原因:體血壓?右腎周包膜內血腫?其他?

4、抗凝藥物的使用?

5、治療措施的重點?

plaasdmcun727:

1、右股動脈穿刺時發現患者動脈迂曲明顯,上35CM7F長鞘後見髂動脈可打直。PCI後很快發生低血壓,估計是在操作時損傷股動脈,髂動脈,造成腹膜後血腫及右腎周包膜內血腫。

2、低血壓是失血性休克,大量失血至腹膜後。

3、失血,低血壓造成腎前性腎功不全,右腎周包膜內血腫壓迫造成右腎功能不全。

4、停用抗凝藥物。

5、治療重點是輸血,改善腎功,腹膜後血腫可自然停止逐漸吸收,可腎功惡化和持續低血壓休克是致命的。

劍氣驕陽:

1、血腫的可能原因:

(1)因為股動脈迂曲明顯操作時損傷股動脈,髂動脈,造成腹膜後血腫及右腎周包膜內血腫。

(2)穿刺點過高。

2、低血壓的可能原因:

腹膜後血腫至失血性休克。

3、Bun18.3、Cr514升高的原因:

(1)失血,低血壓造成腎前性腎功不全。

(2)右腎周包膜內血腫壓迫造成腎功能不全。

(3)造影劑腎病。

4、抗凝藥物的使用問題可是棘手的問題,

我傾向於暫時不用,因為患者的心肌梗死已經有半月多啦,心肌已經大部分壞死啦,目前挽救不了多少心肌,只能改善預後,改善心肌重構,那是遠期目標,目前要救命在先,在抗凝就會出現大血腫,使血壓難於維持,那麼就會出現惡性循環,血壓低冠脈灌注也不行,那也會急性血栓形成,還有.......

5、治療措施的重點:

上面已經講啦,目前關鍵是:

(1)控制血腫,防止繼續擴大出血。

(2)透析要小心,因為要加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如果是CRRT更要小心。

(3)現在要維持血壓,才能改善冠脈灌注、腎灌注,才能改善腎功能,當然升壓藥量不能太大,不要收縮腎血管。

(4)單純右腎周包膜內血腫不會引起腎功能不全,很多單腎的患者都能活過來,可能是多因素的(低血壓+右腎周包膜內血腫+造影劑腎病+糖尿病腎病?<糖尿病、高血壓引起腎血管瀰漫性動脈硬化>)

目前患者預後不良,隨時有生命危險。

心內超手:

我們也遇到過類似病人。右側股動脈穿刺點選擇過高, 第二次穿刺才成功置入鞘管, 支架順利放置。 患者PCI術後返回病房即出現低血壓, 應用多巴胺、補液勉強維持。老闆因為我原來搞過超聲,讓我推超聲機子看看,我發現沒有心包積液,在左側心尖靠下後切時可見130*52mm左右橢圓形低回聲區, 內部見點狀強回聲,極像胃部超聲表現, 但是在劍突下卻看不到該低回聲區,考慮為腹膜後血腫。老闆急調超聲室一主任來看,認為是「胃內積液」。但是患者血壓進行性下降,血色素迅速下降,補兩個單位血也不能升高,沒辦法,我再次看超聲,見原來液性區已經增大到190*65mm,患者未進食水,如果有胃內出血,這麼大的血量,患者不可能沒有嘔血、便血症狀,老闆判定為腹膜後出血,可能是穿刺時損傷髂動脈。停用抗血小板、抗凝藥物,並用魚精蛋白中和肝素,補血補液, 經三日治療後,超聲複查見出血區變小,內部血液機化,患者得以活命。

我的體會:

1、股動脈穿刺部位不宜過高,穿刺、進鞘管感覺有阻力時,應該先局部造影,明確動脈粥樣硬化情況,切忌暴力。

2、遇有低血壓時,可以超聲協助判斷有無冠脈破裂造成心包積液、有無腹膜後血腫、腹腔血腫等。

3、根據患者出血情況,較重時,為了維持生命體徵,只能放棄抗凝治療。

4.補血、補液維持血壓,防止因冠脈低灌注造成支架內血栓形成而不可挽救的狀態,保證腎血流,預防多臟器衰竭。

makezhong96150:

雖然回帖只有三位,但是看來斑竹每位都加分確實公正,很有價值!

目前術後一周,病情逐漸穩定。綜合我的臨床觀察患者現在的情況匯報如下:

血壓:術後血壓升壓藥維持、輸血等處理現在已經停用升壓、輸血可以穩定在100~120/60~80mmHg。

Hb:穩定在80~100g/L,術後5天至今未輸血無進行行下降。

大便:術後4天內為黑便,OB(+++),術後5天至今為黃便,OB(+)。

尿量:目前每天200ml左右。選擇CRRT4次,目前Bun18mmol/L,Cr450mmol/L。

血腫:重複CT平掃以前血腫增大不明顯。(15日遇到301血管外科郭偉主任,他也認為血腫的形成最大的可能為導絲損傷右腎動脈同時腹主動脈有損傷)

對以上各位的討論表示感謝,特別是劉凱東的發言與我個人觀點很接近,有幾點解釋一下:1、「 穿刺點過高」對該患者我們雖然不擔心,還是在術後當時做穿刺點超聲沒有問題。2、「單純右腎周包膜內血腫不會引起腎功能不全,很多單腎的患者都能活過來,可能是多因素的(低血壓+右腎周包膜內血腫+造影劑腎病+糖尿病腎病?<糖尿病、高血壓引起腎血管瀰漫性動脈硬化>)」分析的很有價值,這也是在我們組織院內會診時大家的綜合意見。3、消化道出血在該患者應該是確切的,相關處理應該也很必要。4、『抗凝藥物的使用問題可是棘手的問題「我們在監測出凝血的情況下目前做相關處理,值得一提的是DIC是否會出現。5、」目前患者預後不良,隨時有生命危險「我們雖然作了積極的處理措施病情相對得到穩定,對於預後我們仍然不樂觀,主要是腎功能的恢復。而在現今的醫療環境下壓力更大。每次對於老闆手術出現的併發症和疑難問題我們都是抱著學習的態度,汲取經驗和教訓,受益匪淺,思想上沒有什麼壓力,但是面對自己手術併發症和疑難問題的時候,特別是死亡和致殘時卻很少被不懂醫的甚至是懂醫的不理解。

再次感謝大家。

NSTEMI:

非常有意義的病例,警示大家應注意術後的低血壓狀況。但是我對具體損傷的部位和範圍以及是如何損傷的還是覺得不明確。希望樓主可否透露當時放長鞘,導絲以及造影導管是否遇到明顯阻力,是否在透視下進行,是否曾經遇到阻力後又調整。在樓主剛貼出病例討論的時候我就曾考慮到腎臟血管損傷的可能性。37釐米長鞘的頂端可能接近於腎動脈的開口,是長鞘還是導絲造成的腎血管損傷還需討論。而且我覺得不除外導絲誤入腎動脈並且由於長鞘的支持力較好,沒有在透視下進導絲導管,遇到阻力沒有及時透視。致使導絲在腎動脈末端穿透損傷了腎蒂(包括輸尿管或腎盂、腎盞)或腎實質。腎動脈的損傷引起腹膜後血腫而腎實質和腎蒂血管的損傷引起腎包膜內血腫。輸尿管或腎盂、腎盞的損傷引起尿液也流入腹膜後間隙,正是剛開始時腎臟排到尿液中的造影劑積聚在腹膜後才使「血腫」為造影劑顯像。否則如何解釋造影劑顯影。而腎功能不全可能也因此存在腎後性因素。

當然這樣的可能性不高,如果有了新的答案樓主別忘了公告呀。

lvshuzhi888:

讀後受益匪淺,給我們再次敲響警鐘。病史不再贅述。該患者腹膜後出血最大原因是上長鞘時損傷可能性大,因長鞘加上擴張管硬度非常大,再加上血管迂曲,有無阻力不好把握。而導絲損傷的可能性小,因為血管迂曲時多用泥鰍導絲,對血管損傷很小,再者推送導絲時又有阻力很容易感覺到。穿刺點過高可能性不大,因支架放置後一般4-6小時才拔鞘管。避免嚴重後果的辦法只有早期發現,及早停用抗凝藥物,及早輸血,避免腎衰。其實,經橈動脈作即可避免上述併發症。

makezhong96150:

患者生命體徵平穩了,但是腎功能恢復的還是不太理想,再觀察看看吧

Drseaman:

從冠脈造影證實的冠脈病變的瀰漫性和長段性,可以判斷出該患者全身動脈病變的嚴重性。其中,股、髂動脈乃至於腹主動脈及腎動脈的病變也相當嚴重!

(1)其損傷部位在腹主動脈的腎動脈開口處,主要由長鞘引起;

(2)消化道出血由應急及抗凝藥合力所致,而低血壓則歸咎於低血容量以及由腎功不良造成的酸中毒;

(3)由於有靜脈通路,建議停用三天抗凝藥後改用肝素鈉0 .5mg/kg體重,q10h iv

(4)其它治療根據上述分析酌情處理。


相關焦點

  • 幕上枕葉原始神經外胚層腫瘤術後遠隔部位血腫一例報導
    徐州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於2015年3月收治一例sPNET患者,現結合文獻複習報導如下。 患者 男性,4歲,因"行走不穩伴噁心嘔吐1月餘"入院。肉眼全切腫瘤,腫瘤標本送病理,衝洗止血後術野創面鋪速即紗,無明顯滲血,予瘤體明膠注入瘤腔後生理鹽水注滿硬膜下腔,縫合硬膜。縫合期間患兒心率逐漸變快(140次/min左右),腦膨出明顯,不排除遠隔部位血腫可能,緊急縫合皮膚,硬膜外置引流管,球囊輔助呼吸下行頭顱CT複查。結果示雙側額葉血腫,佔位效應明顯(圖2A)。送患者至手術室行開顱血腫清除術。
  • ...男子查出腹膜後巨大腫瘤,湘雅醫生成功「拆彈」並置換人工血管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7月18日訊(全媒體記者 彭放 通訊員 石沛琳 潘柏宏 蔡舟)今日,記者從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獲悉,該院血管外科劉光強副教授團隊為一例腹膜後巨大腫瘤患者,成功實施了腹主動脈聯合下腔靜脈切除並人工血管置換。經查閱文獻,該手術在國內尚未見相關報導。
  • 【市醫院】普外科一病區完成我院首例經腹腔鏡腹膜前間隙疝補片置入術
    4月7日,普外科一病區李偉團隊完成我院首例成人經腹腔鏡腹膜前間隙疝補片置入術,填補了我院腹腔鏡疝修補術式的空缺,標誌著我院腹腔鏡手術水平又上了一個新臺階。傳統的疝氣修補術式中,普通疝氣修補術會留下5-6cm的傷口,就算是小切口疝氣修補術也會留下3-4cm的傷口;而腹腔鏡疝氣修補術由於需要置入特殊的疝補片,儘管切口小,恢復快,但價格昂貴,患者常常難以接受。
  • 手術後被去顱骨的修復,顱骨成形術
    顱骨成形術是一種重建性手術,一個錦上添花的手術,不作對生命沒有什麼危險,但是作了可能有生命危險。但是,為什麼還要做呢? 因該手術可恢復顱骨減壓術後顱骨結構的完整性、穩定顱內壓力、改善因顱骨缺損導致的顱骨缺損症候群而被廣泛應用。
  • 腦室鑄型血腫及其微創手術治療的研究進展
    腦室鑄型血腫發病機制及病理生理變化與患者的預後密切相關,而目前臨床上常採用側腦室穿刺外引流術和神經內鏡手術等微創手術治療腦室鑄型血腫。本文就腦室鑄型血腫的發病機制、病理生理變化及其微創手術治療現狀進行綜述。
  • 「腸」話短說 | 陳功教授病例分享:結直腸癌腹膜轉移,一個也不放棄
    醫脈通腫瘤科邀請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陳功教授團隊創立專欄——腸話短說,向每位讀者傳遞最新的研究進展、最前沿的診療思路、最實用的臨床經驗。本期陳功教授為我們分享了兩個結直腸癌腹膜轉移的病例。2020-05-29複查CT:雙肺多髮結節,不除外轉移可能。3.診斷盲腸低分化腺癌卵巢轉移綜合治療後;雙肺轉移?
  • 黃體、黃體囊腫、黃體血腫這三者的概念一樣嗎?
    若黃體內出血量較多,則形成黃體血腫,或稱黃體內出血,出血性黃體。黃體血腫多為單側,一般直徑為40mm,偶可達100mm,黃體血腫被吸收後可導致黃體囊腫,較大的血腫破裂時可出現腹腔內出血,,劇烈腹痛、少量陰道流血和腹膜刺激徵,不易與宮外孕區別。
  • 生死時速 生命至上 | 大慶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普外科成功搶救一例80...
    近日,大慶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普外科迎難而上,成功搶救一例80歲高齡、病情複雜的膽總管穿孔患者。經探查,明確診斷:膽總管囊腫向腹膜後破裂、膽囊炎、卵巢囊腫。由於膽總管囊腫破向腹膜後,而腹膜後間隙疏鬆,且膽汁為消化液,侵襲腐蝕範圍廣,難以局限,手術需充分引流,給手術帶來極大難度。整個手術過程中,所有臺上臺下的醫護人員,全神貫注,因為他們只有一個目標:挽救患者生命。手術歷經3小時,沈環宇主任嫻熟操作,團隊密切配合,順利完成了膽囊切除、膽總管破裂修復、膽總管T管引流、腹膜後及腹腔的多管引流。
  • 【病例分享】RAS和BRAF V600E雙野生、MSS型直腸癌同時性腹膜轉移...
    術中評估為P1期,PCI=10。 CRS:切除大網膜,用電刀完全切除腹膜所有肉眼可見的腫瘤結節,細胞減滅滿意度(completeness of cytoreduction,CC)評分達到CC- 0。
  • 血壓飆升,原來七旬老漢後腹膜長了這個瘤,仁濟醫院膽胰外科和內...
    最近,顧伯伯因腦梗住院,CT檢查發現後腹膜有個較大團塊,最長直徑約7釐米。仁濟醫院膽胰外科和內分泌科團隊聯合診治後經手術「拆彈」成功。目前顧伯伯血壓血糖控制良好。仁濟醫院膽胰外科和內分泌科團隊聯合「拆彈」成功(央廣網發 仁濟醫院供圖)經仁濟醫院膽胰外科主任劉穎斌聯合內分泌科會診,初步判斷患者後腹膜團塊神經內分泌腫瘤可能性大,考慮副神經節瘤可能。
  • 八旬老人摔傷頭部 半個月後竟偏癱,原是遲發血腫惹的禍
    楚天都市報8月22日訊(記者陳媛 通訊員金靜)八旬老人散步時意外摔傷頭部,半個月後才發現腦內出血,壓迫腦神經險致癱。醫生提醒,老年人輕微腦外傷後,要小心遲發性硬膜下出血。昨天,80歲的程婆婆在家人的攙扶下辦理了出院,「躺著進來的,沒想到一個星期後,竟站著回家!」老人開心的表示,但回憶起發病的經過一家人仍心有餘悸。原來,上個月底,在外散步的程婆婆不慎被小區裡的窨井蓋絆倒,磕傷了左邊後腦勺,嚇壞的家人趕緊將她送到附近醫院檢查,除了頭暈不適及一些老年慢性病,沒有發現嚴重情況,便沒太在意。
  • 自動化所等在胃癌隱匿性腹膜轉移智能診斷研究中獲進展
    目前CT影像是常見的診斷腹膜轉移的術前無創手段,影像科醫生通常通過CT上觀察到的大量腹水、明顯腹膜增厚以及網膜餅徵來判斷腹膜轉移,但臨床上存在很多隱匿性腹膜轉移的患者,其在術前CT診斷上觀察不到明顯的腹膜轉移徵象,這些患者很容易被漏診,而產生錯誤的治療決策,如在開腹手術過程中才發現腹膜轉移而不得不終止手術,或手術後因腹膜轉移病灶復發而影響患者的預後。
  • 100例!省醫「達文西機器人手術」很神奇
    2020年5月26日,貴州省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主任羅光恆完成了該院「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的100例手術,這在貴州省開展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的醫院中,貴州省人民醫院是突破100例的第一家。5月28日,貴州省人民醫院達文西機器人手術完成100例學術報告會在該院舉行,並在現場,定下今年突破300例的目標。據羅光恆介紹,「達文西」有三維高清視野,通過三維高解析度立體腔鏡,可將手術區放大為10-15倍的裸眼3D視野,為我們提供了無與倫比的清晰術野和更加真實的深度感知。
  • 解析假體隆胸術後包膜攣縮的產生及預防機制
    包膜的組織學結構乳房假體置入機體後,假體周圍的創面必然有一個生理性的創面癒合瘢痕化的過程,這是機體對異物產生的必然、正常的保護性生理反應。(一)光鏡結構光學顯微鏡下,該層包膜可分為兩層:緻密層和疏鬆層。
  • 讀英語 04 | Primary retroperitoneal teratoma 原發性腹膜後畸胎瘤
    FROM:https://radiologykey.com/genitourinary-radiology/word單詞表Notes:1. retroperitoneal [ˌretroʊˌperɪtn'i:əl] adj.
  • [21NCN]楊弋:腦出血血腫擴大的影像學徵象及人工智慧識別
    昨日,在中華醫學會第二十一次全國神經病學學術會議的「腦血管病專場5:出血性腦血管病及其他」分會場上,來自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的楊弋教授針對腦出血血腫擴大的影像學徵象及人工智慧識別這一話題目前國際上對HE尚無統一的判定標準,近年來的研究最常用的標準為:血腫體積比基線CT血腫體積增加>33%或>12.5mL為血腫擴大。血腫擴大多發生在發病後3-6h,6h後相對較少,24h後罕見,部分患者發生時間不明。
  • 腦出血後32小時死亡,罪魁禍首竟是這個疾病
    但不幸的是,患者於32小時後死亡。圖2 第二次腦出血後患者CT檢查結果,雙側丘腦出血,破入腦室。(來自參考文獻[1])該病例編譯自BMJ Case Reports[1],對病例的介紹十分簡略,但卻十分清晰地展示了一位原發性MSICHs患者的發病經過。
  • 八旬老太顱內動脈瘤破裂,大腦後動脈瘤彈簧圈栓塞術救命
    接診後,根據顱腦CT提示楊老太蛛網膜下腔出血,醫生初步估計老人應該為顱內動脈瘤破裂出血,十分危險。據介紹,顱內動脈瘤被稱為大腦深處的「不定時炸彈」,如不及時治療,隨時可能再次破裂危及生命。因患者年齡大,既往有高血壓、冠心病病史多年,醫生向患者家屬交待病情後,為進一步明確診斷,家屬同意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