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11,與銷售額同時增長的,是商家不斷增加的玩法。
存量市場越來越大,增量越來越小,各大平臺都不約而同拉長了預售期,希望儘可能收穫新客,且鎖定存量。紅包、滿減、預售,蓋樓、轉發、提現......複雜的規則,正不斷拉低著用戶體驗。
11.11發展至今已經有十年之久,本屬於消費者的購物狂歡,似乎開起了「倒車」。
作為會員零售的標杆,山姆會員店的打折,則顯得更大氣。
不用湊滿減、不用領紅包、不用計算優惠券,甚至不用任何複雜的計算,所有商品的價格以最划算的到手價直接呈現,可見即可買。
要知道,敢許下這樣的承諾並不容易,山姆這種直接的價格活動一浪接一浪,底氣是什麼?
1、11.11:從購物狂歡到吐槽盛宴
今年第一大槽點就是蓋樓大挑戰。
這種活動很多人都應該被參與過,本質就是平臺以瓜分巨額紅包來激勵消費者發動自己的朋友圈為平臺導流。
在紅包激勵下,好久都不聯繫的老同學開始問你「在嗎」,朋友圈、微信群、私信各種轟炸,不堪其擾。活動結束後參與者紛紛吐槽:為了幾毛錢變得人嫌狗厭,等於義務幫平臺發了半個月電子傳單。
第二大槽點集中營:預售。
等待久、限制多、定金不退、退貨難,是很多消費者的感受。提前好幾周就開始預售的商品讓幾周的消費都被集中到某一天,真正收到貨的時候大家都已經沒興趣、不需要了……
第三大槽點就是數學題了。
在預售、定金、秒殺、紅包、滿減、半價、購物券、購物津貼等各種拿著計算器也算不清的玩法下,一頓操作猛如虎,回頭一看兩塊五真不是笑話。
再一次,平臺收割流量紅利離場,只剩下掛著黑眼圈的消費者繼續面對一堆需要退貨的包裹。
2、11.11價格最低?未必
即使筆者是行業從業者,對於這些大佬們的營銷玩法、商品價格、「套路」都會格外關注、也略通幾分,但即便如此,前些年11.11大促霸屏強勢來襲時,也曾試過提前加購物車、準備搏一搏秒殺運氣。
但一次偶然被人安利,卻發現就在離家不遠的山姆會員店裡,一些日用品比網友們熬夜搶購的價格還划算,筆者這才意識到要買到好貨好價,絕不僅僅在11.11這一天。
比如今年,早在11.11開始前兩周,山姆就率先對全國近百種商品進行調價,絕大部分商品價格都比電商平臺低得多。
光說我怕你們不信,一些商品我特意標註了原價和現價,大家可以隨意感受下:
李維斯兒童牛仔褲原價149元,調價之後只要99;哈根達斯6杯裝,平均單杯只要18塊,而其他電商各種滿減之後仍然要花費近30塊/杯;科沃斯掃地機器人山姆原價2499元,調價後直降200元,而在調價前,山姆原價都比其他知名電商平臺便宜至少200元以上……
在各種玩法包裝下的11.11大促,無論是預售期,還是當天所呈現的價格都沒有山姆直接調價來的便宜,想不到吧?
更想不到的是,在11.11節後一周,在各大電商都漲回原價時,山姆還是那個價!
我這才看出會員制大佬和電商短促的根本差異——好價天天有是會員制的一種常態,根本不用再熬夜搶購,也不用為了幾毛錢優惠在朋友圈四處求人。
更有數據表明,山姆連續兩年top1000個暢銷商品平均每年下調價格達10%以上,直接調價、主動調價、儘量調價,山姆用實在的價格直接解決了零售大促的兩個痛點:
1、沒有套路和複雜玩法,消費者真正得到了實打實的利益;
2、不會逼著消費者瘋狂囤貨,更不會引誘他們在短期內瘋狂湧入店內消費。
不僅如此,山姆還在11.11前在深圳嘗試了第一次的卓越會員周回饋價,舒達床墊、LG電視調價都是以千為單位下調…
這樣直接的價格回饋活動接下來會依次在上海等多個城市鋪開。還有店員悄悄透露,在12月份山姆將會有第二輪的全國調價。山姆這種直接的價格活動一浪接一浪,讓會員們享受「天天11.11」還真不是一句空話。
3、讓零售回歸服務的本質
那麼問題來了,按照羊毛出在羊身上的理論,它這種不同於電商平臺短期大促的永久性調價行為是不是一時的噱頭?
並非如此。
作為會員零售的標杆,山姆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它的商業模式。
山姆通過給會員帶來源源不斷的實際利益,小心翼翼地培育著中國的付費零售市場。
山姆的會員有兩種,基礎會員每年付費260元,卓越會員每年付費680元。在卓越會員推出的一年時間裡,近85%的的會員來自於普通會員的升級,曾有消費者評價說,這是一種很好的價值投資,因為成為會員後享受到的便利和優惠已大大超過了付費成為會員的成本。
到目前為止,它在中國擁有超過280萬會員。龐大的會員基數匯集了巨大的購買力和動銷力,這意味著山姆能夠在上遊供應鏈拿到品質和成本的雙重控制權,反過來又推動了商品價格的最優化。
以在山姆大受歡迎的澳洲一百天谷飼牛肉為例,他們幾乎佔據了澳洲一百天谷飼冷鮮牛肉80%的進口量,大批量的採購讓澳洲原產地為山姆擴容牧場、降低了成本,整牛進口則保證了牛肉在運輸過程的穩定質量。
在這種模式下,動輒百元起的西冷牛排,在山姆的單價才五六十元/塊。
此外,山姆還建立了自有品牌Member’s Mark,以品牌代工廠直採的方式降低渠道成本,個個都是性價比之選。
通過商業模式的優化,山姆就這樣將優質優價變成了可能,將永久性調價變成了可能。所以,歸根結底,山姆的價格勝利其實是零售模式的勝利。
而現在的線上大促成本高企早已是人盡皆知的秘密,平臺坑位費、買流量拉人頭、找網紅帶貨已經消耗掉了大多數的降價空間,最終價格還有多少誠意,可想而知。
除了價格,我們再回到消費體驗的話題上。和電商平臺11.11複雜的套路相比,山姆給人的第一感受就是尊重和值得。
它十分注重給會員創造整合價值,比如,會員在山姆購物時可以閉著眼睛挑,這種信任關係減少了他們的決策時間和精力等邊際成本,直接創造了時間價值。想想看,11.11期間光是網上選品牌、選款式、搶購物券,都耗了好幾個夜晚。
不僅如此,山姆還有各種行業標杆性的服務,諸如網購憑照片就可以退換貨、雲倉一小時極速達,卓越會員直接享受購物額2%返利、免郵券、知名齒科、大家電延保等等服務。而短期大促在衝動和帶貨KOL的吆喝下連退換貨這種基本權益,也早被各種隱形條條框框限制的死死的。
中國零售業有3000多年歷史,它經歷了一個貨、場、人的階段進化。
以「貨」為本的階段,零售商家以產品為導向,核心競爭力是如何拿到貨;以「場」為本的階段,零售商關注的是如何把自己的場子做大做多,吸引更多消費者;以「人」為本的階段,是消費觀念發生改變的買方經濟時代,零售企業核心競爭力是服務。
在第三個階段,零售業的本質漸漸清晰,那就是不管如何演繹它不能脫離「服務」的宗旨。然而現在我們看到的卻是另一番現象,11.11發展至今已經有十年之久,本屬於消費者的購物狂歡,似乎開起了「倒車」。
規則越來越複雜,體驗越來越糟糕,慢慢退回到「以貨為本」和「以場為本」的時代,而像會員制鼻祖山姆會員店這樣的「會員第一」的理念和模式,也許更能代表著未來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