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餘迪教授團隊
在低劑量IL-2改善焦慮行為研究方面
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齊魯工業大學藥學院/山東省分析測試中心呂翠博士,昆士蘭大學醫學院餘迪教授和山東中醫藥大學魏盛教授開展合作研究,在Nature出版集團旗下的雜誌《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1區Top, IF:8.48)上在線發表了題為「Low-dose IL-2 therapy compensates for metabolic shifts and reverses anxiety-like behavior in PD-1 deficiency-induced autoimmunity」的論文。利用過度免疫激活模型小鼠—PD-1缺陷小鼠,該研究首次證實低劑量IL-2治療可以通過抑制外周過度活化的免疫反應,補償神經遞質合成所需的必需胺基酸的缺失,增加腦內單胺類神經遞質的水平,改善PD-1缺陷小鼠的焦慮樣行為。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常伴隨出現有焦慮、抑鬱和認知功能障礙等心理共病。這不僅會對患者造成嚴重的心理負擔,還可以通過神經免疫軸阻礙治療的有效性。因此,目前急需有效的治療手段來打破這一生理-心理相互作用的惡性循環。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模型小鼠中,外周T細胞的過度反應可導致了腦內代謝的異常,大大降低單胺類神經遞質包括多巴胺(Dopamine)和5羥色胺(5-HT)的水平,引起焦慮樣行為的發生。低劑量IL-2治療是新興的一種調節免疫平衡的治療方法,其通過選擇性的擴增調節性T細胞來抑制效應T細胞引起的炎症反應。因此,本文作者假設低劑量IL-2治療可以改善由外周免疫反應失調引起的的焦慮症狀。本研究利用PD-1缺陷(Pdcd1-/-)小鼠,從行為學、代謝學和免疫學等方面進行了探討,證實了低劑量IL-2治療可以通過抑制外周過度活化的免疫反應,補償神經遞質合成所需的必需胺基酸的缺失,增加腦內單胺類神經遞質的水平,改善PD-1缺陷小鼠的焦慮樣行為。
這一研究表明,低劑量IL-2作為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種新療法,在減輕患者身體病痛的同時,還可以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和改善生活質量,為患者帶來積極的療效。此項工作,繼團隊2016年在《Nature Medicine》發表低劑量IL-2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疾病的新療法後,又一低劑量IL-2的臨床應用。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701042, 81974553, 81800187)和山東省青創團隊基金(2019KJK002)的資助。
論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3-020-00562-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