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驚人大翻轉!自噬並不促進癌症,相反將癌症扼殺於搖籃之中

2020-12-05 生物谷

2019年1月26日/

生物谷

BIOON/---在細胞中,

端粒

保護染色體的末端,並且在細胞不斷分裂和複製它們的DNA時阻止染色體的末端融合在一起。

端粒

丟失可能導致癌症。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沙克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研究端粒與癌症之間關係的過程中取得了一項令人吃驚的發現:一種稱為自噬的細胞回收過程通常被認為是一種生存機制,但是實際上它促進細胞死亡,從而阻止癌症發生。他們揭示出自噬是一種全新的

腫瘤

抑制途徑,並且指出阻斷這種過程的療法本想是抑制癌症,但是很可能在無意中促進癌症更早地發生。相關研究結果於2019年1月23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Autophagic cell death restricts chromosomal instability during replicative crisis」。

圖片來自於Salk Institute。

論文通訊作者、沙克生物研究所分子與

細胞生物學

實驗室教授Jan Karlseder說道,「這些結果是令人吃驚的。有許多檢查點阻止細胞在分裂時失去控制和發生癌變,但是我們並未想到自噬是其中之一。」

當細胞每次因分裂和生長而複製它們的DNA時,它們的端粒會就會變短一些。一旦端粒變得如此短以至於它們無法再有效地保護染色體時,細胞就會得到一個停止無休止分裂的信號。但是有時,由於致癌性病毒或其他因素,細胞不會獲得這種信號並繼續分裂。由於端粒危險性地變短或缺失,細胞進入一種稱為危機(crisis)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未受保護的染色體能夠融合在一起並發生功能失調---這是一些癌症的特徵。

Karlseder及其團隊想要更好地了解這種危機狀態---這是因為這種狀態經常會導致廣泛的細胞死亡從而阻止癌前細胞繼續成為充分發展的癌症,同時也是因為這種有益的細胞死亡機制尚未得到充分的理解。

論文第一作者、Karlseder實驗室博士後研究員Joe Nassour說道,「很多研究人員認為在危機狀態下發生的細胞死亡是通過

細胞凋亡

發生的。細胞凋亡和自噬是兩種類型的程序性細胞死亡。但沒有人通過開展實驗來驗證是否真的如此。」

為了研究這種危機狀態和隨後發生的細胞死亡,Karlseder和Nassour使用健康的人體細胞進行了一系列實驗。在這些實驗中,他們將正常生長的細胞與被迫進入危機狀態的細胞進行了比較。通過讓各種限制生長的基因(也稱為

腫瘤

抑制基因)失去功能,他們能夠讓這些細胞放縱地增殖,它們的端粒在此過程中變得越來越短。

為了了解是自噬還是細胞凋亡導致危機狀態下的大量細胞死亡,他們研究了細胞凋亡和自噬的形態學和生化標誌物。儘管這兩種機制都是導致正常生長的細胞中發生少數細胞死亡的原因,但是自噬仍然是危機狀態下細胞死亡的主要機制,它導致更多的細胞死亡。

這些研究人員探究了當阻止處於危機狀態下的細胞中的自噬時會發生什麼。結果是令人吃驚的:當不能夠通過自噬阻止細胞死亡時,處於危機狀態下的細胞不知疲倦地增殖。此外,當他們觀察這些細胞的染色體時,它們融合在一起並且發生變形,這表明在癌細胞中觀察到的這種類型的嚴重DNA損傷在發生,並且揭示出自噬是一種重要的早期癌症抑制機制。

最後,這些研究人員測試了當在正常細胞中誘導特定類型的DNA損傷(不論是在染色體末端,還是在染色體中間的區域)時會發生什麼。端粒丟失的細胞激活自噬,然而DNA損傷在其他染色體區域發生的細胞激活細胞凋亡。這表明細胞凋亡不是破壞因DNA損傷而可能變成癌前細胞的細胞的唯一機制,並且端粒和自噬之間存在著直接的交談。

這項研究表明,自噬不是一種促進癌細胞不受控制生長的機制(通過吞噬其他細胞來回收原材料),相反,它實際上阻止這樣的生長。如果沒有自噬,那些失去其他安全措施(比如腫瘤抑制基因)的細胞,就會進入一種危機狀態:細胞無法控制生長和大量的DNA損傷,最終往往會導致癌症產生。(正如2015年的一項發表在Molecular Cell期刊上的標題為「Small Molecule Inhibition of the Autophagy Kinase ULK1 and Identification of ULK1 Substrates」的論文所報導的那樣,一旦癌症開始產生,阻斷自噬可能仍然是一種讓

腫瘤

挨餓的有效策略。)

Karlseder補充道,「這項研究是令人興奮的,這是因為它代表了許多全新的發現。在此之前,我們並不知道細胞能否在危機狀態下存活下來;我們不知道自噬是否參與危機狀態下的細胞死亡;我們當然不知道自噬如何阻止

遺傳

損傷的積累。這開闢了一個我們渴望追求的全新研究領域。」

接下來,這些研究人員計劃更密切地研究細胞死亡途徑的不同選擇:染色體末端(即端粒)的損傷導致自噬,而染色體其他部分的損傷導致細胞凋亡。(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Joe Nassour et al. Autophagic cell death restricts chromosomal instability during replicative crisis. Nature, 2019, doi:10.1038/s41586-019-0885-0.

相關焦點

  • Nature:重磅!癌症微環境自噬促進腫瘤生長
    當癌細胞周圍的健康細胞將蛋白降解為胺基酸構成單元(building block)時,這些癌細胞攝取這些胺基酸,並且利用它們進行生長。因此,這些癌細胞誘使它們周圍的健康細胞給它們供應能量,並且利用來自血液中的糖和胺基酸進行生長和無限制地分裂。論文第一作者Nadja Katheder說,「我們非常吃驚地發現癌細胞從它們周圍的健康細胞中攝取營養物:糖和胺基酸。」
  • 多篇文章聚焦自噬研究領域新亮點!
    自噬是通過清除細胞廢物和受損的細胞器來維持細胞穩態的過程;然而,其在吞噬腫瘤相關抗原表達中的作用仍不明確。與此同時,樹突狀細胞是識別病原體或癌症抗原,並在T細胞中誘導免疫反應的細胞。當癌細胞被輻射或抗癌藥物殺死時,樹突狀細胞吸收並清除它們,並在表面呈現抗原,將它們轉移到T細胞。
  • Nature:胰腺癌通過自噬降解MHC-I促進免疫逃避!
    胰腺癌的一個共同特點是不能用免疫療法來治療--一種利用人體免疫反應來治療癌症的方法。
  • Nature重大突破!胰腺癌通過自噬降解MHC-I促進免疫逃避!
    2020年4月23日訊 /生物谷BIOON /——胰腺癌的一個共同特點是不能用免疫療法來治療--一種利用人體免疫反應來治療癌症的方法。Yamamoto等人在《自然》雜誌上發表文章,揭示了胰腺癌細胞逃避免疫反應的機制。這一過程通常與細胞蛋白的正常降解和循環有關。作者發現,通過藥物或基因方法抑制這一途徑,可以逆轉胰腺癌動物模型中的免疫逃避。
  • 癌症研究:利用細胞代謝治療癌症的新發現
    據報導:辛辛那提大學(UC)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細胞新陳代謝在細胞啟動稱為自噬的生存程序的能力中起著重要作用,自噬是某些抗癌藥物不理想的副作用,有助於某些腫瘤細胞逃避治療。「細胞通過增加自噬來適應營養飢餓,細胞主要自食並循環細胞內容物以支持基本過程,直到營養再次變得充足。」
  • Dev Cell:阻斷細胞自噬可用於治療癌症
    這種「細胞回收」過程被稱為自噬。針對和改變這一過程與幫助控制或減少某些癌症有關。現在,辛辛那提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表明,通過改變細胞的回收過程能夠有效改善乳腺癌細胞的生長。這些結果發表在2月8日的《Developmental Cells》雜誌上。
  • 【盤點】近期Nature十大研究亮點
    相反,這項研究認為,真核生物是在廣泛的差異基因(differential gene)丟失之後,在相應於線粒體和質體起源的兩次「演化湧入」事件中,獲得其原核生物基因的。這一歷史性事件,在複雜細胞的核基因組中留下了內共生的重大印記。
  • Nature Commu.: 免疫細胞的陰暗面--可促進癌症發展
    這項最新的研究發現在小鼠上,中性粒細胞作為一種重要的炎症細胞類型,促進了肝臟損傷向肝癌的發展。Newcastle大學細胞醫學系的研究團隊,包括肝臟學Derek Mann教授,Fiona Oakley和Caroline Wilson博士證明,在中性粒細胞產生的效應中,活性氧類(ROS)有所升高。
  • 自噬通過降解MHC-I促進胰腺癌的免疫逃逸
    自噬通過降解MHC-I促進胰腺癌的免疫逃逸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30 10:35:42 近日,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Alec C. Kimmelman、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Rushika M.
  • 癌症研究探秘:癌症如何進化?
    近年來,很多科學家將對癌症的研究目光轉移到了探索癌症的進化機制上來,有些研究者認為癌症或許是一種機體適應性的進化機制,而近年來關於癌症進化的相關研究也層出不窮,在此,小編對這些報導進行了匯總,供大家學習。
  • 為什麼大象不怎麼得癌症?
    對人類來說,一生當中有超過20%的概率會得癌症,但在自然界,大象得癌症的概率就低得多。按常規理解,大象體型大、壽命長,所以細胞分裂的次數更多,那麼基因複製出錯導致癌症的概率也就更大,難道大象不怎麼得癌症的原因是大象不吸菸、不喝酒、吃得健康嗎?
  • Nature:癌細胞壓力和細胞自噬存在關聯
    而細胞內的自噬作為一種主動性的細胞應激壓力反應方式,對於腫瘤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已有的研究證明,多種不同癌症的病情發展都伴隨著高水平的自噬過程,這其中就包括胰腺導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
  • Nature:揭示NNMT是癌症相關成纖維細胞的主代謝調節蛋白
    但是鑑於這種方法缺乏進展以及腫瘤被不同的腫瘤支持細胞類型(基質)包圍著,「我們認為減少對癌症的關注,更多地關注基質(stroma)可能會更好,其中基質是包圍著癌症並讓它生長的支持組織」。在這項新的研究中,這些研究人員發現基質對癌細胞有重要影響。Lengyel說,「在這種情況下,它讓它們變得更為惡性、更具侵略性和更具浸潤性。基質通常比癌症本身更大。」
  • Nature:揭示p53缺乏促進頭頸癌招募神經元促進癌症生長和進展機制
    2020年2月16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報導,缺乏一種重要的腫瘤抑制基因允許頭頸癌發送信號到附近的神經,改變它們的功能並招募它們到腫瘤中,在那裡,它們促進癌症生長和進展。
  • 美扶持「邊防軍」惹怒土耳其,埃爾多安:隨時將它扼殺在搖籃之中
    他們分布在土耳其、敘利亞、伊拉克、伊朗四個國家之中,不過 庫德人一直在謀求建國,這樣一來庫德問題也成為中東僅次於阿以衝突的第二大民族問題。這樣一來庫德人在居住國就非常不討人喜歡,而美國抓住這一點加以利用,試圖來掌控中東的局勢。
  • 自噬抑制線粒體DNA對輻射的反應
    自噬抑制線粒體DNA對輻射的反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4 21:21:13 美國桑德拉和愛德華·邁耶癌症中心Lorenzo Galluzzi研究團隊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
  • 染色體碎裂促進癌症中基因擴增的進化
    染色體碎裂促進癌症中基因擴增的進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25 12:53:46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Don W. Cleveland、Peter J.
  • Nature研究首次證明自噬可介導核內蛋白降解
    ,但是最近一項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上的最新研究首次發現自噬可以介導細胞核內物質的降解,並且細胞核內發生的自噬在對抗癌症發生方面發揮一定作用,該項工作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Perelman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完成。
  • Nature & PLoS Genet:靶向細胞自噬或有望開發出促進人類長壽的療法
    文章中研究人員通過對小鼠進行研究,結果表明,機體中自噬水平持續增加的小鼠壽命或許更長,而且更加健康,自噬過程即細胞能處理一些對細胞健康有損傷的毒性物質。圖片來源:UT Southwestern研究者Beth Levine博士表示,這些小鼠的壽命能夠延長10%,而且似乎不太可能患上年齡相關的自發性癌症以及心臟和腎臟出現的年齡相關的病理學改變
  • 近期細胞自噬領域重要研究進展一覽
    但是研究人員並不知道涉及轉移的休眠乳腺癌細胞短期及長期存活的過程。近日,來自美國國立衛生院和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科學家在癌症研究所癌症生物學和遺傳學部Kent W. Hunter和Jeffrey E. Green教授的帶領下發現自噬是轉移性休眠乳腺癌細胞生存的一種關鍵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