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者號」失事30周年 NASA舉辦哀悼儀式

2020-12-07 中國新聞網
「挑戰者號」失事30周年 NASA舉辦哀悼儀式 (8/8)

"← →"翻頁

美國航空航天局局長查爾斯·博爾登(右)與「挑戰者號」遇難太空人Judith Resnik的哥哥Chuck Resnik一起在阿靈頓國家公墓為遇難的七位太空人默哀。

發布時間:2016-01-29 16:40:58 【編輯:李卿】

「挑戰者號」失事30周年 NASA舉辦哀悼儀式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太空中的輓歌:紀念「挑戰者」號失事30周年
    當地時間1月28日,是NASA「挑戰者」號事故發生30周年紀念日。1986年1月28日,挑戰者號太空梭在升空僅73秒後解體爆炸。當時這架太空梭正在執行第十次飛行任務。  隨後的調查發現,爆炸是由於兩個O形環失靈所致,即連接固體燃料助推器不同部件的裝置。發射前一晚的氣溫較低,導致O形環變脆。當太空梭發射時,助推器中的燃燒氣體洩露,燒穿了燃料室外壁。  此次事故導致機上7名航天員全部喪生。
  • 特大空難之美國「挑戰者」號失事
    這一天,在佛羅裡達的卡納維拉爾角,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事件讓人們感到無比的悲痛。「挑戰者」號太空梭是美國正式使用的第二架太空梭。1983年4月4日,「挑戰者」號首次前往太空執行任務。「挑戰者」號的名字有特殊意義,這個名字來自1870年航行於大西洋與太平洋上的英國海軍研究船「挑戰者」號,美國的太空梭都是以早期的研究船名命名,「挑戰者」號的命名也不例外。
  • 「挑戰者」號太空梭失事照片公布
    噴射著火焰的「挑戰者」號飛向天空,一切看起來非常順利,但災難很快就要發生      「挑戰者」號太空梭失事照片公布(7)[導讀]1986年1月28日,「挑戰者」號太空梭等待發射從煙霧的顏色和體積來看,「挑戰者」號出現嚴重問題,等待它的將是可怕的災難    「挑戰者」號太空梭失事照片公布(9)[導讀]1986年1月28日,「挑戰者」號太空梭等待發射。這是它的第九次發射,也是最後一次。升空後不久,「挑戰者」號發生爆炸,7名太空人全部罹難
  • NASA首次展出挑戰者號及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殘骸
    【每日科技網】   (神秘的地球報導)事隔數十年,美國太空總署(NASA)在佛羅裡達州甘迺迪太空中心舉辦展覽,首次向公眾展出太空梭「挑戰者號」和「哥倫比亞號」的殘骸。
  • 挑戰者號的失事真相以及你不知道的費曼冰水實驗
    雷鋒網【導讀】5月11日是理察·費曼的生日,在緬懷這位物理學家的同時,一定要講講他與挑戰者號太空梭的故事,因為今年正是挑戰者號失事30周年。費曼作為失事調查團成員,對揭露事件真相起到了關鍵的作用。讓我們回到當時,感受這位物理學家的智慧與執著。
  • 挑戰者號遺孀堅守亡夫使命 悲痛中發現生活意義
    紀念儀式上的茱恩  25年來除了對親人的思念,還懷揣著對航天事業的無限希望  1月28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舉行儀式,紀念「挑戰者」號太空梭失事25周年。數百名普通民眾到場參加了對「挑戰者」號上7位遇難太空人的悼念,這其中也包括那些可敬太空人們的遺屬。25年來,他們帶著無盡的思念堅強地生活著,並用實際行動緬懷著逝去的親人。  從悲痛中發現生活意義  1986年1月28日,「挑戰者」號太空梭在升空73秒後凌空爆炸,機上7名太空人全部罹難。
  • 「挑戰者」號慘劇,沒有阻止美國對新一代空天飛機的研製
    不過在「挑戰者」號失事之前的 24 次飛行中,120名太空人都平安返回地面,使人們沉浸在一片歡樂聲中,對太空梭可能帶來危險這一點印象淡薄。這次飛機失事,給一些人的打擊很大,有人「談虎色變」,一時間在美國出現了一種輿論,似乎載人宇航費錢費時還不安全,得不償失,不如搞不載人宇宙空間飛行來實現考察探索。但是大多數美國人還是肯定地回答,太空梭應該繼續上天,安全措施要跟上。
  • 歷史悲劇:「挑戰者號」太空梭事故29周年紀念
    原標題:歷史悲劇:「挑戰者號」太空梭事故29周年紀念     中新網1月29日電 1月28日是美國宇航局「挑戰者」號事故發生29周年紀念日。1986年1月28日,「挑戰者號」太空梭於當天上午11時38分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甘迺迪太空中心發射。
  • 哥倫比亞號與挑戰者號爆炸驚人相似
    東方網2月2日消息: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昨天在高空分裂解體,導致7人死亡。這震驚世界的意外事件立刻令人聯想到十六年前相差不到幾天、升空即爆炸的挑戰者號的悲劇。比較發現,兩者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媒體認為,這些巧合,簡直是小說也杜撰不出來的情節。
  • 【歷史】「挑戰者號」太空梭事故29周年紀念
    1月28日是美國宇航局「挑戰者」號事故發生29周年紀念日。
  • 悲劇重演 哥倫比亞號與挑戰者號爆炸有驚人巧合
    中新網2月2日電 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昨天在高空分裂解體,導致7人死亡。這震驚世界的意外事件立刻令人聯想到十六年前相差不到幾天、升空即爆炸的挑戰者號的悲劇。比較發現,兩者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媒體認為,這些巧合,簡直是小說也杜撰不出來的情節。
  • 32年前:「挑戰者」號太空梭升空爆炸
    32年前,美國太空梭「挑戰者」號升空後爆炸。28日上午11點39分,「挑戰者」號點火升空,一股黑色煙霧從發動機右側尾部噴出,持續了約2秒。不到10秒鐘後,挑戰者號在1.46萬米的高空解體,而飛船上的7名太空人全部罹難。事後,美國政府專門成立的調查委員會調查原因。
  • "業餘視頻"揭示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過程(圖)
    1986年「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導致7位太空人喪生「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時被白煙包裹著「挑戰者號」太空梭發射升空僅73秒就發生爆炸  【搜狐科學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近日,一段珍貴的美國宇航局「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的「業餘視頻」新鮮出爐,為科學家調查該太空梭失事提供重要資料。
  • 曾有人預測到「挑戰者」失事,但遭駁回,最嚴重的載人航天事故!
    在人類探索宇宙的路上,作出了非常多的嘗試,其中有一件非常讓人悲痛至極的事情,就是美國「挑戰者」號突然爆炸的事故,這場事故讓7名太空人在這次事故中喪生。其實在「挑戰者」升天的前一天就有人想阻止這場災難,卻沒有成功。
  • 土耳其孔亞城舉辦魯米逝世747周年紀念儀式_國家旅遊地理_探索自然...
    賈拉爾·阿德丁·魯米(Jalāl al-Dīn Rūmī)逝世747周年之際,土耳其將舉行 「Seb-i Arus」 儀式來紀念這位以寬容和仁愛,無論宗教、教派和種族,用博愛擁抱全世界的偉大詩人。受全球疫情的影響,此次活動沒有現場觀眾,第一場活動已於12月7日在魯米度過大半生的城市孔亞舉辦,第二場將於12月17日舉行。
  • 謹以此文,悼念「挑戰者號」太空梭災難事故32周年
    1986年1月,乘坐「挑戰者號」太空梭的太空運輸系統第51-L次任務機組成員,其中包括了5名太空人及兩名有效載荷專家。我們悼念七位英雄。前排從左往右:麥可·史密斯、迪克·斯科比、羅納德·麥克奈爾。後排從左往右:埃利森·奧尼祖卡、克麗斯塔·麥考利夫、格雷戈裡·賈維斯、朱迪恩·倫斯尼克「挑戰者號」太空梭事故之後的太空飛行計劃 事故發生三年之後,NASA才進行了另一次太空梭發射任務。
  • 馬來西亞紀念MH370航班失事六周年
    中新社普特拉賈亞3月7日電 (記者 陳悅)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事六周年紀念活動7日在普特拉賈亞Marriot酒店舉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的紀念活動改在室內舉行且未邀請公眾參與,僅有部分遇難者家屬和受邀嘉賓到場。
  • 科技日曆丨「挑戰者號」悲劇17年後,NASA的官僚主義再釀航天慘劇
    在「挑戰者號」太空梭失事17年後,2003年2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號 22:00,地面目擊人員報告稱,他們看到「哥倫比亞」號碎裂成無數小塊,在天空拖過一條長長的白煙。 當天,NASA召開新聞發布會,確認了「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失事、機上7名太空人全部遇難的事實。
  • 挑戰者號:被直播的美國航天慘案
    20年前的這一天是蘇聯太空人尤裡·加加林首次進入太空。蘇聯在經過了12年的研發後,第一架太空梭「暴風雪」號於1988年11月,在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在環繞地球飛行二周後,「暴風雪」號返回大氣層,並成功著陸,鑑於之前挑戰者號的前車之鑑,「暴風雪」號的首航採取的是無人飛行。由於較美國研製航天技術遲,蘇聯的暴風雪號實際上大量的參考了美國太空梭的設計,因此進展頗為迅速。但奈何蘇聯解體,整個項目在接近完成時被廢棄。
  • 【歷史】「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三十周年祭 兇手竟然是……
    2016年,在「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墜毀30周年之際,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舉行了一場特別的紀念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