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三世因果文——善人看了欣慰,惡人看了心驚

2020-12-06 紅塵若鏡

01《紅塵說禪》系列第328篇

佛教最核心也是最殊勝的教義,其實就是三世因果,雖然其餘文化或者宗教對此也有所涉及,但說的最透徹最直白最清楚的顯然還是佛陀。

而對此深入淺出說的最集中的,自然是《地藏經》,這個相當於是「由果導因」,從三惡道的各種罪行反過來談他們墜入這裡的原因,就有點像是以前電視有個說法欄目,就是拿真實的案件來分析原因的,這樣的方式顯然最有說服力。

此外專門有一道「三世因果文」,簡潔明了的把今世的果和前世的因做了一個對比,雖然不是特別嚴謹,但大的方向還是沒問題的,各位師兄不妨看看。

不過這裡要多說一句,這個因果說的是很犀利的,善惡分明,善人看了應該非常欣慰,可若是惡人看了,那恐怕就是心驚膽戰,直冒冷汗了。

02今世富貴——前世財布施

是人都想要發財,畢竟「區區的碎銀幾兩,卻可以解除世間萬般彷徨」,尤其是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今天,絕大部分世俗間的問題都可以用錢來解決,而對人是否成功的判定標準裡,有錢絕對是個舉足輕重的加分項。

就像是現在常說的「笑貧不笑娼」,這放在一百年前還是不可想像的,更不要說更早了,那時候的成功標準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誰家出個讀書種子那整個宗族都有光彩,反之要是誰家做了傷風敗俗的事情,那一家人都抬不起頭來。

所以大家都想要賺錢,卻不知道這財運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前世註定,命有八尺,難得一丈;相反你命有一丈的話,不想要都不行,就像是財運好的人幹什麼都發財,錢就像是追著你跑一樣,攔都攔不住。

今生做官為何因,前世黃金裝佛身。騎馬坐轎為何因,前世修橋補路人。穿綢穿緞為何因,前世施衣濟窮人。有吃有穿為何因,前世茶飯施貧人。

而上面就是「三世因果文」中對於富貴的說明,比如說當官的原因就是為佛鍍金身,這個相當於是對出家人的大布施,福田自然很大。

再比如說修橋補路,施捨窮人衣服茶飯,這都是利益眾生的好事,這一世吃穿不愁甚至騎馬坐轎就不足為奇了,當然了,現在坐的自然是寶馬甚至瑪莎拉蒂。

而相反前世極為吝嗇的人,一點利益別人的事情都不肯去做,那這輩子自然要受窮命了,對此因果也很清楚——無食無穿為何因?前世不舍半分文

03今世身體健康,家庭和睦——前世慈悲結佛緣

和錢財富貴同樣重要的事情,那恐怕就是健康了,有人曾經打過一個比方,這身體就是「1」,其餘的錢啊名啊都是後面的「0」,這個1如果不在了,那後面加再多的0還是0,只有1在的前提下,這個數字才會越來越大。

所以健康乃是一切的基礎,雖然從佛法上來說色身只是個「假大空」,遲早都要換回去的,李太白還曾經感嘆過——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逆旅就是旅店,表示人生天地間不過匆匆一過客耳,但就算是住旅店大家也希望住得舒服一點,畢竟大部分都還是凡夫。

而除了自己身體健康以外,家庭和睦,老人長壽,孩子活潑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咱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就是「家族」文化,家人的重要性是無以倫比的,孔夫子幾千年前就定下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三綱五常」的倫理秩序,這裡面雖然也有一些糟粕,但絕不能認為都是錯誤的,孝順父母尊敬師長都沒必要,那就矯枉過正了。

相貌端嚴為何因,前世花果供佛前。聰明智慧為何因,前世誦經念佛人。賢妻美婦為何因,前世佛門多結緣。夫妻長壽為何因,前世幢幡供佛前。父母雙全為何因,前世敬重孤獨人。多子多孫為何因,前世開籠放鳥人。

這裡面說的也是非常清楚,比如佛前供花,來世就可以得到莊嚴美好的相貌;經常誦經念佛,自然容易得智慧;而多多供養和親近善知識,自然會妻子賢良而漂亮,夫妻雙雙長壽和睦。

此外大家都希望父母健康長壽——畢竟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不在,人生只有歸途,子欲養而親不待,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之一

那麼如果希望自己父母長壽,那就要多尊重和幫助孤獨之人,希望子孫健康或者多子多孫的話,就要多多放生。

04今世身體殘缺——前世業障深重

身體殘疾——而且大部分都是先天而來,這無疑是一種極大的不幸,雖然社會上幫助殘疾人的機構越來越多,各種基金會,志願者也很多,包括科技也越來越發達,但這都只是輔助作用,任何一種殘疾都會讓當事人非常痛苦。

但其實這個先天的殘疾,和前世也是大有關聯,單從這一世來看命運確實非常的不公平,不過連上一世一起的話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今生瞎眼為何因,前世指路不分明。今生缺口為何因,前世吹滅佛前燈。今生聾啞為何因,前世惡口罵雙親。今生駝背為何因,前世恥笑拜佛人。今生拙手為何因,前世造孽害旁人。今生跛腳為何因,前世攔路打劫人。

這裡說的非常詳細,盲人的前因是給人指路的時候故意指錯,讓人迷路;牙齒有缺陷的前因是用嘴吹佛前的蠟燭,故意對佛不敬;聾啞的前因是出口傷人,而且還是自己的父母。

駝背的前因是恥笑別人下跪拜佛,誹謗佛法,手有缺陷的前因是造孽害人,腿腳有缺陷這是攔路打劫傷人。

相關焦點

  • 因果律是通看三世的
    一般人懷疑因果律的可靠性,是因為僅僅站在當下一生的立足點上來看善惡報應的不公平
  • 別傻傻的分不清道教的天道承負論和佛教的三世因果論?
    對國人影響最大的兩個宗教,一個是道教,一個是佛教,兩教在民間有廣大的信眾。究竟所有問題,就像愛因斯坦所說:科學的盡頭是神學。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世界,宗教是人類社會影響最大的一個方面,是人類社會生息繁衍生存,最有力的強大精神支柱。從人類文明開始便伴隨著人類一直發展到今天。
  • 佛教:為什麼「好人多磨難,壞人樂逍遙」?看完你就明白了!
    提起「因果」,我們都會想到那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有太多人發現,好人卻總是遭磨難,好人不長命,而壞人卻活得逍遙自在,這是怎麼回事?這樣是不是背離因果了?當然不是。「因果」並非眼下的一個小片段,並非我們這些凡夫俗子肉眼所能通透的。
  • 第五人格:求生者「善惡」陣營分類,善人只有三個,惡人卻很多!
    為此我們專門查閱了一下資料,結合求生者的推演故事和一些飾品的描述我們專門做了一個求生者的善惡陣營分類,在分類後我們發現求生者中善人只有三個,而惡人真的是太多了,那麼究竟誰是善人誰是惡人呢?下面就跟隨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善惡終有報,因果自輪迴
    他們根本不相信什麼因果輪迴,也不在乎什麼善惡有報,所以,他們胡作非為,為非作歹,甚至無惡不作。令人感到能以理解和不可思議的是,現實中,這些沒有敬畏之心,無視因故報應的人,反倒往往是一些得勢之人。如果惡人跟善人沒有交集,倒也罷了,善惡無非只是一種生活態度和方式,你走你的陽光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大家道不同不相謀而已。
  • 三大因果律,知否,知否?會用之,今生必受益
    例如: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諸多不順,究其原因,大都違背了事物的因果律。順者昌逆者亡,如果掌握其規律,今生必定受益。什麼叫因果?因果又叫業因果報,又叫因果報應。它和循環周期輪,宇宙生滅變化法則一起是宇宙人生的三大定律。其中循環是表現;生死愛欲是根本;因果是動力。現代枓學家說,如果沒有因果律,整個宇宙、人類社會將是一片混亂。它也是佛教最基本原理之一。
  • 為什麼從佛教因果輪迴的角度看,輕生是一種最愚蠢的行為
    佛教不贊同輕生,認為輕生是無明懦弱者的愚蠢行為。這個觀點是建立在佛教因果輪迴法則之上的。因果,指的是三世因果,即,前世、今世和後世。前世指的也不是一世,而是累世累劫經歷過的無數世;今世,即當下存在的這一世;後世則是指當下這一世後面尚未到來的六道輪迴裡的生生世世。
  • 不信佛教說因果,知道什麼是緣起性空嗎,看世界科學院院士怎麼說
    你不相信佛教說的因果,懂得因緣法,就懂緣起性空,看世界科學院院士朱清時怎麼說中國儒釋道文化思想,釋家文化給世界帶來了諸多議論,從因果輪迴,到無神論。在佛教的文化裡,許多人不信因果關係,那麼本文大茶經就來探討佛教的的因果關係。
  • 因果、因緣,源於佛教的生活詞彙,你知道它的含義嗎?冷知識來了
    佛教很多東西都是從緣起論衍生出來的,因果這個常聽到的詞也是如此。其中因,是引發後果的原因,果就是得到的結果。在佛教不斷發展的數千年中,因果論也有不同的變化。佛教有句老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因果是一種對存在或行為的前後關聯的邏輯。佛教中因果是解釋脫離輪迴苦海的基礎,也是佛教對人生解釋的基礎,十二因緣、六因、四緣、五果也都在因果的解釋範圍之內。而佛教的因果論隨著佛教發展,也有不同的說法。下面一善行說整理了大體三種。
  • 佛教:因果不饒人,這6件事損耗「陰德」,別再做了!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因果不饒人,以下這6件事損耗「陰德」,別再做了!一、不孝父母「百善孝為先」,世間最大的善莫過於孝。佛教裡諸大佛菩薩也都是「大孝」的典範,比如佛陀釋迦牟尼佛,地藏王菩薩以及目犍連尊者等等。地藏王菩薩震開地獄之門救母,目犍連尊者救助自己的母親離地獄苦,得生天界。每年農曆七月也是佛教裡的孝親報恩月。
  • 印光大師: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之理事,真實不謬
    南無阿彌陀佛 文鈔原文世亂已極,民不聊生,夙有正知正見者,皆知佛所說之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之理事,真實不謬。鹹欲出此五濁,登彼九蓮,故一聞佛化,翕然順從。 ——《印光法師文鈔》?
  • 教你一眼看穿家族之興衰,《易經》因果論與佛教因果論中的區別
    所以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佛道兩家的因果論,其大體上都是差不多的,雖然還是有所區別,但用來警醒世人是足夠了,從這一點來看,佛教的中國化是徹徹底底的與中國文化融為了一體,成為了一個骨肉相連的關係。因果論是佛教的基礎理論,也是佛法的核心所在,這一點在佛教的經典中都有提及,比如《 無量壽經》中曰:深信因果,讀誦大乘。
  • 中國文化中的因果學說,儒道釋三家的說法合集,好人終究有好報
    對於因果學說,有些人相信,有些人不信。無外乎看不到摸不著,不科學是封建,好人在受苦,惡人在逍遙。殊不知因果學說源遠流長,中國文化儒道釋三家都給予高度的肯定,因果律是宇宙間最基本的規律。如果要談科學,因果定律就如人渴了要喝水,餓了要吃飯,天熱扇扇子,天冷穿棉襖,科學的就是這麼智慧而純粹。
  • 佛教:眾生平等的含義其實是這個,不要曲解了!
    眾所周知,佛教講求的士眾生皆苦且眾生平等,但是為什麼還要分佛陀菩薩?這個問題士當今所熱議的話題,若是想討論何為「眾生平等」,那就得看你如何定義的。「眾生平等」與「因果輪迴」佛講究的是三世因果,也就是進入輪迴之後,沒有人能夠知道自己下一世會重生是什麼等級,比如,一個剎帝利,下一世可能就會變為吠舍,又或者,前世是一個婆羅門,下一世成為首陀羅也不一定。那就可以得出結論了,所謂眾生平等,指的是在因果面前所有人都一樣,有因必有果,並且因果的規律不以眾生的屬性、樣貌、身份而承接到下一世,這也是在佛教中的輪迴的特點所在。
  • 道教講「承負」,佛教講「因果」,儒教講什麼?
    「因果」,但又不同於「因果」。佛教佛教講因果,所以佛說:「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一切存在著的事物叫諸法。所以說因緣也可以互轉,要看在什麼情況下說,亦要看在什麼因緣下說,如果惡是因,善是緣,以善止惡可以得善果;如果善是因,惡是緣,以惡去善,則得惡果。儒教儒教是講「忠恕」的,天主教和耶穌教他們是講「愛」,他們就「博愛」。
  • 佛教為什麼會肯定因果法則
    信仰是一種虔誠(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攝影:古道西豐)人類文化的開展,一切知識的進步,都是由於推究因果而來。察果知因,不但肯定了因果法則的存在,亦促進了人類知識的發達。根據這一事實來說,因果法則的觀念,不論在印度思想界,抑或在西洋學術界,沒有不存在的,因為不循因果法則立論,根本無所謂思想,亦無所謂學術的,所以因果法則的應用,不唯佛教如此,而是各宗教、各學術、各思想所一致論說的,佛教只是更為重視而已。
  • 從因果的理論推斷人有來生
    《三世因果經》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對於人到底有沒有來世,無論是宗教,西方哲學科學,還是東方傳統文化的認知,都普遍共識是,人一定有來生。否則所有宗教的信仰與修行都變得毫無意義。
  • 如何知道自己的前生今世、三世因果及六道輪迴?
    如何知道自己的前生今世、三世因果及六道輪迴?如果你抱有懷疑,那就去看看下面這個神奇的秘密,一定會讓你大吃一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