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近日,由國家行政學院舉辦的持續一個月的首屆科學報告會正在北京舉行。圖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杭生在首屆科學報告會開幕式暨總報告會上發言。中國經濟網記者 馮興科/攝影
中國經濟網6月26日訊 (記者 馮興科 實習記者 丁瓊潔) 近日,由國家行政學院舉辦的持續一個月的首屆科學報告會正在北京舉行。中國社會學會名譽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杭生在首屆科學報告會開幕式暨總報告會上,以中國社會學為例,發表了題為「理論自覺與中國風格社會科學」的主旨演講。
鄭杭生表示,如何在學習借鑑人類文明成果的基礎上,用中國的理論研究和話語體系解讀中國實踐,用中國道路不斷概括出理論聯繫實際的、科學的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打造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話語體系,已是理論界和學術界面臨的重大而緊迫的時代課題。
鄭杭生表示,理論自覺是一個時代性課題,與中國社會科學存在著五個方面的內在的聯繫:第一,從現代社會科學的社會格局看,理論自覺是中國社會科學從世界學術邊陲走向學術中心的必由之路。第二,從中國社會科學的路徑選擇看,理論自覺是中國社會科學具有中國風格,避免成為西方理論中國翻版的必具前提。第三,從社會科學與軟實力的關係看,理論自覺是中國社會科學獲得學術話語權的必要條件。第四,從現代社會科學產生與傳播看,理論自覺是中國社會科學立足現實、面向中國社會轉型的必備要素。第五,從社會科學與它的學派關係來看,理論自覺是中國社會科學產生有世界影響的中國學派的必然要求。
鄭杭生表示,我們應當使理論自覺落實到中國社會科學之中:第一,要實現中國社會科學理論的目標,世界眼光、中國氣派兼具的中國社會科學就必須在借鑑西方社會科學的基礎上,主要根據中國社會發展和社會轉型的實際,結合中國社會歷史悠久的豐富傳統。第二,通過理論自覺增強中國社會科學的自主性和反思性,是世界全球化趨勢和中國快速社會轉型雙重迫切需要,與中國從地區性大國向世界性強國的轉變趨勢相符合。第三,理論自覺是中國社會科學界逐步消除理論失覺、理論盲目、理論自卑、理論矮化的必經途徑,是逐步消除中國社會科學界主體性缺失以至主體性危機的必由之路。第四,理論自覺對中國社會科學今後的發展尤其重要,中國社會科學的各個學科都應該用理論自覺來總結、梳理自己的過去,把握現在,規劃將來,把理論自覺真正落實到自己的學科當中,運用到自己學科的方方面面,只有理論自覺開出燦爛的花朵,中國社會科學才會結出中國特色的豐碩之果。
(責任編輯:牛力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