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家國情懷,拿下語文高分

2021-01-09 新華網

  張楚衣 學校:瑞安市上海新紀元高級中學

  總分:718分(語文131分、數學147分、英語140分、物理100分、化學100分、生物100分。)

  「考完估分有710分左右,最終成績還是有些出乎意料。」張爸爸還是挺開心的。張媽媽透露,在得知高考分數的時候,她們正好還在外面,一切來得挺意外,親朋好友和學校老師的電話很多,幾乎就沒停下來。

  昨晚10點多,張楚衣接受媒體採訪時,剛和清華、北大的招生老師談完。「最後選了什麼學校?」面對記者的問題,張楚衣甜甜一笑說:「真的還沒決定好。」

  提起知道成績時的情景,張楚衣直言,當別的考生還守著手機,等著分數簡訊時,清華招生組的老師已經在7點多聯繫上了她,「那時只知道考得還不錯,並不知道這麼高,結果當我爸爸把成績告訴我時,我超級意外。」

  張爸爸告訴記者,楚衣自我要求非常嚴格,即便這麼出色的成績,她還是覺得遺憾:「數學成績是預料之中;英語有些失望,應該能考得更好;語文比我預想的好多了,尤其是作文,一直沒有把握。」今年的高考作文,張楚衣寫的主題是家國情懷。

  張爸爸曾經是公務員,後來下海辦企業,父母對張楚衣的管理也比較寬鬆開明,幾乎沒有給她報課外輔導班,「我們信任老師也信任她,相信老師的教學節奏。楚衣上課學習完全按照老師的節奏走。」

  張媽媽透露,張楚衣以前在集雲實驗學校讀中小學的時候,學習習慣就很好,但絕不是「書呆子」,因為她會在寫完作業之後,懂得放鬆,聽音樂、做運動,她會下載很多流行歌曲,她覺得聽歌可以釋放很多壓力,學習更有勁頭。

  張楚衣所在的瑞安市上海新紀元高級中學是一所新創辦的民辦學校,2015年夏天才開始招生,張楚衣是這所學校的第一屆學生,也是第一屆畢業生。

  夏克璉是瑞安市新紀元學校的執行校長,是張楚衣的班主任,也是她的數學老師。提起得意門生,夏老師讚不絕口,張楚衣在學校文理兼修,不僅文化課程成績拔尖,學習習慣也非常好,而且素質全面發展。三年裡,張楚衣一直是實驗班的班長,還是學生會主席,她在演講、唱歌、主持方面頗具才能,大小會議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張楚衣取得這樣好的成績是情理之中也是意料之外,我們都很為她驕傲。」

  「三年裡,她沒有參加過競賽輔導和課外培訓,也從沒有缺席過一節課,但是幾乎將數理化、英語、作文等全國競賽的大獎都收入囊中。」夏老師告訴記者。

相關焦點

  • 2020北京高考語文題:命題穩定,培養考生家國情懷
    新京報訊(記者 馮琪)7月7日上午,北京高考首場語文科目考試結束。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總結2020年高考語文北京卷特點為「變中求穩,正面導向,發揮育人功能」。記者注意到,今年語文試卷命題中出現了「嫦娥四號」「北鬥三號」等國家重大成就相關素材,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表示,這體現了今年試卷對培養考生社會責任和家國情懷的引導。同時,今年的考生經歷了因高考推遲而帶來的高溫酷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
  • 開展主題閱讀,感悟家國情懷——旌陽區東街小學校語文空中課堂之...
    開展主題閱讀,感悟家國情懷——旌陽區東街小學校語文空中課堂之主題閱讀 2020年02月22日 14:51:28 來源: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德陽2月22日訊(
  • 語文:緊扣時代脈搏,厚植家國情懷
    點評人:南寧三中高三語文備課組長 聶欣 今年高考語文的全國Ⅲ卷試題依託高考評價體系,落實了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命題水準很高,試卷結構穩定,整體難度穩定,跟去年高考試題相比難度相當,預計平均分也會相近。
  • 我市名師解析2020年高考試卷——語文 側重對家國情懷及個人成長的...
    我市名師解析2020年高考試卷——語文 側重對家國情懷及個人成長的思考 2020-07-16 09: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19河北中考語文試卷:培育家國情懷厚植人文精神
    中學語文高級教師,石家莊第二外國語學校初中部的孫軍國老師。石家莊第二外國語學校/供圖長城網訊(記者張曉明)6月21日,2019年河北省中考正式拉開序幕。今年河北中考語文試卷難度如何?命題有何特點?就此問題,記者採訪了中學語文高級教師,石家莊第二外國語學校初中部的孫軍國老師。
  • 2020廣東中考語文真題解析:作文接軌高考有新意,閱讀顯家國情懷
    一、中學語文教育重要使命:增強文化自信,彰顯家國情懷2020年廣東省中考語文試卷依然是由基礎、閱讀、寫作、附加題四個部分組成。體現了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思維能力、審美能力、文化傳承」四個核心素養成為語文教育的重要方向的思想。
  • 全國語文試題評析:涉及五四運動、黃大年精神,家國情懷濃
    一、堅持立德樹人導向,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2019高考語文命題立足高考評價體系,堅持立德樹人價值導向,結合語文學科特點,通過科學設計命題,厚植家國情懷,倡導品德修養,講述奮鬥故事,引導考生傳承愛國精神,接續時代奮鬥,譜寫新時代中國青年的奮進之歌。
  • 課本裡的端午:飽含民俗趣味與家國情懷
    當我們循著課本裡的端午印記,細咂端午風物裡的文化滋味,慢品端午記憶中的精神密碼,一個飽含民俗趣味與家國情懷的端午佳節翩然而至。  端午作為民間佳節,儀式感很強。從「虎符纏臂,佳節又端午。門前艾蒲青翠,天淡紙鳶舞。粽葉香飄十裡,對酒攜樽俎。龍舟爭渡,助威吶喊,憑弔祭江誦君賦」(蘇軾《六么令·天中節》)到「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 家國情懷是知識分子的高貴品質
    在構成知識分子的公共精神之中,家國情懷是維繫知識分子職業標識和價值實現的重要內容。為此,當代中國知識分子必須要形成以愛國之心、報國之情、強國之志為核心的家國情懷,擔負起職業職責和時代賦予的使命。  家國情懷已經積澱為中國知識分子的內在品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精煉地概括了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精神追求。
  • 統編語文教材中的愛國情懷
    統編語文教科書中具有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資源,它是學生形成國家意識的重要載體。教師在教學中要用好語文教科書,厚植家國情懷。培養青少年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具體可從以下四方面入手。
  • 感悟黃大年的「家國情懷」
    修齊治平、兼濟天下,共產黨人歷來有著濃厚的「家國情懷」,這是一種自家而國、一脈相承、渾然一體的心靈感觸與人生追求。黃大年的「家國情懷」為我們樹立了價值航標和光輝榜樣。 在黃大年短暫的58年生命歷程中,始終澎湃著「只要祖國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愛國之情,始終踐行著「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的報國之志。「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騰,呼嘯著加入獻身者的滾滾洪流中,推動歷史向前發展,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這是他在入黨志願書中寫到的內容,既是人生夙願,也是真實寫照。
  • 開學第一課 做一個有家國情懷的人
    從各種形式演繹《我和我的祖國》,以相片為媒回顧國家發展,到了解《祭侄文稿》的故事,成都孩子們2019年的第一課要學習:做一個有家國情懷的人。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如何提高「身」的修為,就談到了教育。作為教育者,立德樹人是天職,家國情懷是責任,要盡全力讓學生成為最好的自己。這需要正其根、立其魂、長其志,要把家國情懷種在孩子心裡。  這課怎麼上?
  • 語文很有趣:換個角度讀經典,將辛棄疾的家國情懷寫進高考作文
    01豪放稼軒詞如果要論高考作文最熱的主題,「家國情懷」必然是當之無愧的。我了解到很多小夥伴都在這個主題上大量地積累素材,以備高考作文寫作的不時之需。在這篇文章裡,我就從全新的角度,來給考生解剖一篇經典課文——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並用它來完成「家國情懷」系列典型素材的整理。經典回顧——《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 天下士人的家國情懷
    天下士人的家國情懷什麼是「士」?許慎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是:「士,事也。」意為善於做事情有能力的人。班固在《白虎通·爵》中解釋為:「通古今,辯然不,謂之士。」班固在《漢書·食貨志》中又解釋為:「學以居位曰士。」範曄《後漢書·仲長統傳》中解釋為:「以才智用者謂之士。」
  • 愛國愛家理念入課堂 大語文傳遞家國情懷
    如今民眾對文化與語言的空前關注,也催生了語文學習熱潮。 ■新快報記者 陳思陶 讀厚語文書走遍祖國山河 祖國大地山河壯美,處處風景如畫,長城、灕江、泰山、九寨溝等風景名勝的不同之處在於它們的故事入選語文課本,成為一代代學生了解祖國風光的代表。
  • 著名科學家後人進校園 講述科技報國故事 感悟家國情懷
    著名科學家後人進校園 講述科技報國故事 感悟家國情懷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4月07日 14:52 A-A+ 近日,中國科協邀請李四光、鄧稼先、童第周等著名科學家後人走進中小學、大學校園,為當代青年學生講述先輩愛國奉獻的故事,感悟科學家的家國情懷。
  • 把語文課搬到永慶坊 品讀行家國情懷教學顯自信
    把語文課搬到永慶坊 品讀行家國情懷教學顯自信金羊網  作者:何寧  2019-11-18 從創辦到現在,品讀行一直堅持教育的初心,肩負著家國情懷的教育使命,致力於把最好的語文教給孩子。
  • 紅黃藍「三原色」 點亮阿拉善公安的家國情懷
    紅黃藍「三原色」 點亮阿拉善公安的家國情懷 2020-10-01 19: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央視中秋晚會展現家國情懷
    原標題:二〇二〇年央視中秋晚會展現家國情懷 2020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中秋晚會10月1日晚在央視播出,120分鐘的晚會融中秋文化、家國情懷、民族特色於一體,受到了觀眾的喜愛。
  • 雙節來渭博 聽先賢故事 學家國情懷(組圖)
    陝西網訊(通訊員 楊娟)9月29日、30日,渭南市高級中學和渭南小學的七百多名中小學生走進渭南市博物館,參與該館正在舉行的「迎中秋 慶國慶 家國情懷」渭南歷史人物專題導賞和月相儀製作體驗活動。在了解渭南先賢故事和感受月相變化中歡度國慶中秋雙節,感悟家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