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緊扣時代脈搏,厚植家國情懷

2021-01-09 騰訊網

點評人:南寧三中高三語文備課組長 聶欣

今年高考語文的全國Ⅲ卷試題依託高考評價體系,落實了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命題水準很高,試卷結構穩定,整體難度穩定,跟去年高考試題相比難度相當,預計平均分也會相近。

今年的試卷難度平穩,符合學生對試題的期待,利於學生正常發揮。

首先,試卷結構平穩,試題模塊依次為論述類文本閱讀、實用類文本閱讀、文學類文本閱讀、文言文閱讀、古代詩歌閱讀、名篇名句默寫、語言文字運用、寫作,與2019年一致。

其次,考查內容與教學內容相符。以名篇名句默寫試題為例,內容出自《論語·述而》《觀刈麥》《阿房宮賦》,均為上一版語文課程標準推薦的背誦篇目。試題從素材選取、試題設計等方面綜合把控難度,使其與學生總體作答能力水平相當,讓學生都能發揮出應有水平。試卷還精選了背景熟悉的材料,將所涉內容是否在學生熟悉的範圍、學生生活中能否接觸到作為重要的衡量標準。以論述類文本為例,試卷材料對《古文觀止》備受讀者歡迎的原因進行分析,條理清楚,而《古文觀止》為廣大學生所熟悉,其中有多篇選文是初高中教材必修篇目。

試題保持了守正創新的特點,通過精心選擇材料、設計題型等,將高中課程標準要求和語文命題緊密結合,助推高考綜合改革平穩過渡。同時也有一些創新亮點,比如實用類閱讀文本是訪談,這在近幾年的試題中是沒有出現過的。

不過,近幾年的實用類文本以非連續文本閱讀為主,雖然考綱中說明實用類文本的文體可以是非連續性、人物傳記、訪談等,但大多數學生備考的重點可能還是放在非連續性文本上。雖然文本新穎,但是考題的難度並不大,畢竟文本的理解和分析是有相通性的,只要考生細心品讀,捕捉文本中的關鍵信息,還是能夠順利找到答題思路的。

2020年的高考語文命題緊扣時代脈搏,緊貼學生生活,引導當代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同時也突出對語文關鍵能力的考查。因此,備考複習不可生搬硬套、投機取巧,在面對與學科相關的生活實踐或學習探索問題時,應紮實培養高質量的認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編輯丨劉冬妮

本文由南國早報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2019河北中考語文試卷:培育家國情懷厚植人文精神
    中學語文高級教師,石家莊第二外國語學校初中部的孫軍國老師。石家莊第二外國語學校/供圖長城網訊(記者張曉明)6月21日,2019年河北省中考正式拉開序幕。今年河北中考語文試卷難度如何?命題有何特點?就此問題,記者採訪了中學語文高級教師,石家莊第二外國語學校初中部的孫軍國老師。
  • 全國語文試題評析:涉及五四運動、黃大年精神,家國情懷濃
    一、堅持立德樹人導向,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2019高考語文命題立足高考評價體系,堅持立德樹人價值導向,結合語文學科特點,通過科學設計命題,厚植家國情懷,倡導品德修養,講述奮鬥故事,引導考生傳承愛國精神,接續時代奮鬥,譜寫新時代中國青年的奮進之歌。
  • 愛國愛家理念入課堂 大語文傳遞家國情懷
    語文課本裡不僅介紹了祖國風光,也蘊含了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縮影。廣州樂學品讀行教學總監劉靜鋒表示,我們提倡讀厚一本書,緊扣課標要求,以語文書為出發點進行綜合知識拓展,帶領孩子在經典名著中學習,穿越歷史長河,暢遊地理世界,感受時代精神。
  • 統編語文教材中的愛國情懷
    統編語文教科書中具有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資源,它是學生形成國家意識的重要載體。教師在教學中要用好語文教科書,厚植家國情懷。培養青少年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具體可從以下四方面入手。
  • 厚植黨員的英雄情懷
    今天,這盛世如英雄所願,身為黨員更當厚植英雄情懷,崇尚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積極擔當作為,建功立業。  堅定信念,以無窮的精神動力爭當時代英雄。抗美援朝戰爭時,志願軍在軍備後勤巨大差距前,仍能奮勇前行、取得勝利,讓許多現代軍事專家難以理解。一個不能忽視的重要原因,就在於這是一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正義戰爭,志願軍戰士擁有堅定的信仰、面臨烈火乃至生死考驗都能始終保持忠誠擔當的初心。
  • 忻州一中發揚忻中精神,厚植愛國情懷
    我們在時光中觸及歲月的年輪不容忘卻的歷史早已根固心間壯懷激烈的煙雲點亮新的希望千錘百鍊中展望四海崢嶸追求卓越中激蕩萬丈豪情做一個有堅定信念的忻中學子做一個為民族奮戰的時代新人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弘揚忻中精神,厚植愛國情懷。李時珍一生踏山嘗百草,才有驚世醫典《本草綱目》的問世;學子們十幾載寒窗磨劍,才有夢想實現的壯懷激烈;演員們十年如一日的千錘百鍊,才有百花齊豔的藝海崢嶸;運動健兒們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才有為國爭光的歡慶。以上這些,我們都認為十分「苦」,然而是什麼使他們能堅持到底呢?
  • 第十三屆中國攝影藝術節|緊扣時代脈搏,擘畫攝影篇章
    第十三屆中國攝影藝術節與三門峽有個約會緊扣時代脈搏,擘畫攝影篇章12月3日,第十三屆中國攝影藝術節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宣布第十三屆中國攝影藝術節將於12月20日在素有「天鵝之城」美譽的河南省三門峽市舉行
  • 2020北京高考語文題:命題穩定,培養考生家國情懷
    新京報訊(記者 馮琪)7月7日上午,北京高考首場語文科目考試結束。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總結2020年高考語文北京卷特點為「變中求穩,正面導向,發揮育人功能」。記者注意到,今年語文試卷命題中出現了「嫦娥四號」「北鬥三號」等國家重大成就相關素材,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表示,這體現了今年試卷對培養考生社會責任和家國情懷的引導。同時,今年的考生經歷了因高考推遲而帶來的高溫酷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
  • 開展主題閱讀,感悟家國情懷——旌陽區東街小學校語文空中課堂之...
    開展主題閱讀,感悟家國情懷——旌陽區東街小學校語文空中課堂之主題閱讀 2020年02月22日 14:51:28 來源: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德陽2月22日訊(
  • 一篇家國情懷,拿下語文高分
    張楚衣 學校:瑞安市上海新紀元高級中學  總分:718分(語文131分、數學147分、英語140分、物理100分、化學100分、生物100分。)  張爸爸告訴記者,楚衣自我要求非常嚴格,即便這麼出色的成績,她還是覺得遺憾:「數學成績是預料之中;英語有些失望,應該能考得更好;語文比我預想的好多了,尤其是作文,一直沒有把握。」今年的高考作文,張楚衣寫的主題是家國情懷。  張爸爸曾經是公務員,後來下海辦企業,父母對張楚衣的管理也比較寬鬆開明,幾乎沒有給她報課外輔導班,「我們信任老師也信任她,相信老師的教學節奏。
  • 春晚新意思:用現代表達傳統 緊扣時代脈搏
    春晚新意思:用現代表達傳統 緊扣時代脈搏 2015-02-19 08:31:22  緊扣時代脈搏,回應百姓關注,羊年春晚不僅是中國文藝的投影,也是這個波瀾壯闊的大時代的投影。「一帶一路」戰略構想既是國家戰略,也給藝術創作提供了充沛的靈感和廣闊的空間。歌曲《絲路》滄桑悠遠,唱出了千年思路的時空變遷。在沙畫師的妙手之下,大漠、駝隊、絲綢、商旅,一幅幅絲路意境惟妙惟肖地展現出來。
  • 2020年央視中秋晚會展現家國情懷
    原標題:二〇二〇年央視中秋晚會展現家國情懷 2020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中秋晚會10月1日晚在央視播出,120分鐘的晚會融中秋文化、家國情懷、民族特色於一體,受到了觀眾的喜愛。
  • 我市名師解析2020年高考試卷——語文 側重對家國情懷及個人成長的...
    我市名師解析2020年高考試卷——語文 側重對家國情懷及個人成長的思考 2020-07-16 09: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區河西學校開展「弘揚抗美援朝精神·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主題隊會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七十周年,傳承和弘揚抗美援朝精神,砥礪奮進動力、珍惜和平歲月、激蕩愛國情懷,11月19日,寒亭區河西學校各中隊召開以「弘揚抗美援朝精神·厚植愛國主義情懷」為主題的隊會、故事會活動。
  • 課本裡的端午:飽含民俗趣味與家國情懷
    當我們循著課本裡的端午印記,細咂端午風物裡的文化滋味,慢品端午記憶中的精神密碼,一個飽含民俗趣味與家國情懷的端午佳節翩然而至。  端午作為民間佳節,儀式感很強。從「虎符纏臂,佳節又端午。門前艾蒲青翠,天淡紙鳶舞。粽葉香飄十裡,對酒攜樽俎。龍舟爭渡,助威吶喊,憑弔祭江誦君賦」(蘇軾《六么令·天中節》)到「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 「社科網評」端午文化的家國情懷決非牽強附會
    在新時代,實現對端午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激發起人們的家國情懷,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歸屬感、認同感、尊嚴感、榮譽感,正是豐富新內涵、形成新習俗的應有之義。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又印發了《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特別強調要發揮傳統和現代節日的涵育功能。
  • 黨建論壇|在初心使命中厚植根深蒂固的人民立場
    如今,雖然我們遠離了戰爭年代的硝煙戰火,生活物質條件也有了很大改善,但我們更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時刻厚植根深蒂固的人民立場,始終與人民群眾血肉相連、唇齒相依。要廣開言路聽民意,厚植「知屋漏者在宇下」的為民情懷。民意在基層一線群眾的呼聲裡。
  • 緊扣「微時代」脈搏 開展思想政治工作
    羅林曄    隨著現代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微信、微博等「微媒體」無處不在,無「微」不精彩的「微時代」悄然來臨,傳播主體的平民化、傳播內容的碎片化、傳播方式的立體化等,給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 家國情懷是知識分子的高貴品質
    在構成知識分子的公共精神之中,家國情懷是維繫知識分子職業標識和價值實現的重要內容。為此,當代中國知識分子必須要形成以愛國之心、報國之情、強國之志為核心的家國情懷,擔負起職業職責和時代賦予的使命。  家國情懷已經積澱為中國知識分子的內在品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精煉地概括了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