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對了嗎? 每天膳食攝入最好12種以上[圖]-反式脂肪酸 疾控中心...

2020-12-08 東方網

  圖片說明:新鮮蔬果榨汁後暢飲不提倡。蔬果中富含膳食纖維,蔬果汁料理機把殘渣過濾,喝起來方便了卻沒有飽腹感。/晨報記者何雯亞

  東方網5月14日消息:昨天,《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最新發布,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每天要走6000步。上海市疾控中心最新調查發現,上海人每天每人蔬菜與水果的量離推薦量差距較大。

  首次對糖攝入量提出要求

  第一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是1989年發布,1997年、2007年進行了兩次修訂和發布。從時間上看,差不多每隔10年,中國營養學會就會組織專家委員會對指南進行修訂,並發布新版本指南。

  新版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有何變化?營養專家分析,新版指南首次推薦了每日糖攝入量的限制,即每天攝入糖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指南中對全民飲水量做了新的調整,「2007年的指南中強調全民日均飲水量應達到1200ml,新指南調整為1500ml-1700ml。

  與此同時,水果日均攝入量小幅下調指南中對水果每天的推薦攝入量有小幅調整,2007年指南強調水果攝入量為200克-400克,今年新指南調整為200克-350克;但特別強調果汁不能代替鮮果。

  最新版的指南更加強調和突出平衡膳食、均衡營養這個概念。

  堅果每天4到5顆就夠

  上海疾控中心的專家昨天特別指出,上海人生活水平高,能吃到的食品品種齊全,餐桌上以葷腥作為主打,口味多變,加上甜品、補品吃得較多,導致越來越多的上海人得了「富貴胖」。

  上海疾控中心的專家指出,很多人覺得堅果有益健康,都說堅果益智,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含有卵磷脂、腦磷脂很多。多吃點行嗎?不行。專家們給出了否定的回答,「雖然堅果有這麼多的營養物質,但同時有很多脂肪,過量食用容易引起肥胖。」每天吃多少呢?專家建議,每天吃杏仁4到5顆或是兩三個核桃。關鍵在於每天吃,不在於一次大量吃。

  還有很多人只吃米麵不吃粗糧。專家解答,糧食在經過加工後,會損失一些營養素,特別是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所以要吃一些穀類和雜豆,要適當增加一些加工精度低的米麵。疾控中心的建議是,成人每天最好能吃50克以上的粗糧。

  不能把蔬果飲料當蔬果

  另外,現在很多人把喝蔬果飲料當做吃蔬果。在專家看來,市面上出售的包裝蔬果飲料其實只是含有少量的蔬果成分,通過添加糖、色素香精等添加劑勾兌而成。喝了以後,非但沒有吃到蔬果,也許還吃進了過多的糖和添加劑。新鮮蔬果榨汁後暢飲的情況則更不提倡。因為蔬果中富含膳食纖維,市面上流行的蔬果汁料理機卻把殘渣過濾,僅僅保留汁液,喝起來方便了,卻沒有飽腹感。暢飲就會造成糖分過量攝入,會造成肥胖,甚至是糖尿病。疾控中心提倡喝勻漿的果汁,不濾除任何成分,將蔬果中的膳食纖維和各種營養素一網打盡。

  對於每天要步行6000步怎麼做到?專家建議可以分散開來:每天基本活動量=2000步;自行車7分鐘=1000步;拖地板=8分鐘;中速度走10分鐘=1000步;太極拳8分鐘=1000步。

  [膳食釋疑]

  每天你吃多少種食物?

  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

  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

  每天攝入谷薯類食物250-400g,其中全穀物和雜豆類50-150g,薯類50-100g

  每天多少時間運動?

  每周至少進行5天中等強度身體活動,累計150分鐘以上

  主動身體活動最好每天6000步

  減少久坐時間,每小時起來動一動

  每天吃多少蔬菜水果和牛奶?

  餐餐有蔬菜,保證每天攝入300-500g蔬菜,深色蔬菜應佔1/2。

  天天吃水果,保證每天攝入200-350g新鮮水果

  果汁不能代替鮮果

  吃各種各樣的奶製品,相當於每天液態奶300g

  經常吃豆製品,適量吃堅果

  每天吃多少魚肉蛋?

  優先選擇魚和禽

  每周吃魚280-525g,畜禽肉280-525g,蛋類280-350g,平均每天攝

  入總量120-200g

  吃雞蛋不棄蛋黃

  少吃肥肉、煙燻和醃製肉製品

  每天吃多少油鹽酒水?

  成人每天食鹽不超過6g

  每天烹調油25-30g

  控制添加糖的攝入量,每天攝入不超過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每日反式脂肪酸攝入量不超過2g

  足量飲水,成年人每天7-8杯(1500-1700ml),提倡飲用白開水和茶水

  男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25g,女性不超過15g

相關焦點

  • 上海人吃蔬菜與水果的量遠不夠 每天最好攝入12種以上
    蔬果中富含膳食纖維,蔬果汁料理機把殘渣過濾,喝起來方便了卻沒有飽腹感。/晨報記者何雯亞  昨天,《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最新發布,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每天要走6000步。上海市疾控中心最新調查發現,上海人每天每人蔬菜與水果的量離推薦量差距較大。
  • 關於「反式脂肪酸」的8個真相 你該知道這些
    什麼是反式脂肪、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TFA)是碳鏈上含有一個或以上非共軛反式雙鍵不飽和脂肪酸及所有異構體的總稱,是人體非必需脂肪酸。我們常說的脂肪是由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甘油三酯,動物油、植物油均是如此。
  • 中國人應該怎麼吃? 每天至少吃12種食物
    12種食物  專家指出,我國居民膳食結構仍存在不合理現象,豆類、奶類消費量依然偏低,脂肪攝入量過多,部分地區營養不良的問題依然存在,超重肥胖問題凸顯,與膳食營養相關的慢性病對我國居民健康的威脅日益嚴重。
  • 被世衛組織拉黑的「反式脂肪」,就藏在你常吃的這幾種食物裡
    這也意味著,2歲以下的孩子,最好不要給他吃任何含反式脂肪酸的零食。2012年,我國做了調研,按供能比計算,反式脂肪酸主要來自加工食品,佔71%(如下圖)。你發現沒?最高的是植物油的使用,約佔50%▼ 3.避免反式脂肪酸的疊加 但是!並不是反式脂肪酸為0的食物,就可以放心吃,大量吃 因為畢竟還是含有微量的嘛! 你想想,0.3g到2g之間,你多吃個幾包,疊加之後不就很容易超標了嗎? ▼
  • 植物奶油不會致食品安全危機(圖)
    氫化油產生大量反式脂肪酸,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風險,世界各國已紛紛限制,但中國卻在大規模、無限制地使用。對於「植物奶油危機事件」,昨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疾控中心食物強化辦公室主任陳君石在杭州表態,植物奶油危害遠沒有傳得那麼嚴重,不會成為食品安全危機,國人不必過度擔心。
  • 大腦慢慢變傻 幕後「黑手」或是反式脂肪酸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生活中有種油脂攝入過多也會加大患阿爾茲海默症及其他痴呆症的風險。近日,日本研究人員在美國神經病學學會《神經病學》雜誌發表了一項新研究,發現攝入富含反式脂肪酸的工業食品會增加阿爾茲海默症等痴呆症的患病風險。
  • 教你一學就會的膳食攝入方法!看看健康國家都是怎麼吃的
    「十個網球」原則(建議40歲以上中年人): 「網球大小,和中等身材女同志的拳頭差不多。」十個網球分一天四大類食物,每天不超過一個網球的肉;兩個網球的主食,大概一天五兩主食;三個網球的水果;不少於四個網球的蔬菜,蔬菜裡邊很多纖維素,對健康很有好處。只要你吃好了,食物多樣化就做到了。
  • 反式脂肪酸:非「定時炸彈」
    近日,中國食品闢謠聯盟與中國焙烤食品糖製品工業協會組織專家對反式脂肪酸進行了科普,還原反式脂肪酸的真實面貌。     反式脂肪酸(TFA)是碳鏈上含有一個或以上非共軛反式雙鍵不飽和脂肪酸及所有異構體的總稱,是人體非必需脂肪酸。我們常說的脂肪是由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甘油三酯,動物油、植物油均是如此。
  • 浙江人鈉攝入過多鉀攝入太少有什麼後果?容易得高血壓!
    浙江人食鹽攝入量嚴重超標  浙江人鉀攝入量不達標  主要原因是蔬菜吃得少了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每人每天鈉的需要量為2200毫克,但是根據本次膳食調查,浙江省成人(18歲及以上人群)膳食鈉攝入為適宜攝入量的兩倍左右。並且呈現出年齡越大,鈉攝入量越多的現象(如圖所示)。  另外,和內陸居民相比,沿海居民膳食鈉攝入量更高。
  • 世衛組織終於對反式脂肪酸下手了!它到底會產生什麼危害?
    我們需要擔心反式脂肪嗎?是的,你沒有看錯,天然的食物中也有,主要來源於反芻動物,如牛、羊等的肉、脂肪、乳和乳製品,其中反式脂肪酸大約佔到總脂肪的2-5%。加工來源最主要的是植物油的氫化、精煉過程,此外食物煎炒烹炸過程中油溫過高且時間過長也會產生少量反式脂肪酸。
  • 最新膳食指南:餐餐有蔬菜 每天起碼吃12種食物
    這本權威的「吃飯指南」歷時兩年半時間完成,既包括一般人群的膳食指南,也包括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嬰幼兒、孕婦乳母、兒童青少年、老年人和素食人群)等,更加強調食物的多樣化與均衡,其中有六大核心推薦。吃出來的問題有多少?許多病是吃出來的。
  • 金龍魚零反食用油或將破中國居民反式脂肪酸攝入量上升現狀
    WHO專家 Jennifer Coates教授的報告同時指出:中國反式脂肪酸攝入風險正在上升,每百萬中國人中因攝入反式脂肪酸而受到健康威脅的人數超過4萬。其實,中國心腦血管疾病已經成為影響國人健康的重大問題。《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19》報告顯示:中國心血管病現患人數高達3.3億,且患病率處於持續上升階段。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動物性食物、食用油明顯增加。
  • 吃豬油好還是植物油好?看完你就有答案了
    雖然它的確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對心腦血管有幫助,但價格高是因為植物油提取困難,造成成本高,價格自然跟著上漲。另外,動物油含有飽和脂肪酸,吃多了會造成動脈硬化,但它也不是一無是處。要知道而反式脂肪比飽和脂肪更不好,攝入過多又會引起心腦血管等問題。而且從中醫的角度,豬油有健脾養胃、潤腸通便、補虛潤燥、解毒等功效,只要用對了,就不怕對健康造成影響。
  • 醫生提醒:比脂肪還厲害的「物質」,反式脂肪酸,可你天天都在吃
    而我們說的壞的脂肪就是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看起來沒有多大問題,但是它的危害卻比脂肪的大很多,最重要的就是它很難被身體所消化吸引,所以它是影響人類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西式點心像一般的女孩子都喜歡吃西式糕點,餅乾、蛋糕、泡芙還有奶油一天不吃上幾塊就感覺對不起自己的胃,它們都非常美味可口,很多人都喜歡當作早餐或下午茶吃。但這些食物的主要成分都是反式脂肪酸,它可以合成很多種物質,奶油就是其中一種。
  • 莎莉·比爾指出,反式脂肪酸使細胞膜僵硬並影響細胞中的DNA
    作者: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 李潭溪主任醫師不飽和脂肪酸的化學結構中缺乏氫原子,由其構成的不飽和油脂具有不穩定性。將氫原子添加到雙鍵處,從而使結構中的薄弱環節得到強化,結構鏈中的原子,如此重新排列的脂肪酸被稱為「反式」氫化後的脂肪酸,即「反式脂肪酸」。《The Anti-ageing Diet》一書的作者英國著名的營養學家、長壽學家莎莉.比爾指出,反式脂肪酸使油脂的分子結構就會變得扭曲和堅硬。
  • 【科學普及】吃豬油好還是植物油好?看完你就有答案了
    要知道而反式脂肪比飽和脂肪更不好,攝入過多又會引起心腦血管等問題。而且從中醫的角度,豬油有健脾養胃、潤腸通便、補虛潤燥、解毒等功效,只要用對了,就不怕對健康造成影響。>當然了,有心臟病或者高血壓的患者,最好還是少吃豬油,而玉米油、亞麻籽油都是不錯的選擇。
  • 被世衛組織「拉黑」的「反式脂肪」,你可能還在吃
    「宣戰」:計劃在2023年清除全球食品供應中工業生產的反式脂肪。是指在脂肪酸的空間結構上,雙鍵上兩個相鄰的氫原子位於同一側面,而反式脂肪酸是指雙鍵上相鄰兩個氫原子位於不同側面。這是因為牛羊等飼料中有一定的不飽和脂肪酸,在經過胃裡微生物的氫化作用會形成反式脂肪酸,人類的母乳中也存在反式脂肪(吃牛羊肉、喝牛奶的緣故)。但是天然反式脂肪數量較少,並不會對人造成什麼危害,所以不用擔心。
  • 少吃人造的,多吃天造的!合肥人看看這幾種人造食物你吃了多少!
    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霍軍生介紹,「天然奶油」「是從鮮奶裡提煉出來的。除了鮮奶中的脂肪,其他的就是水分或者奶裡面的成分,吃起來口感比較香甜,但價格比較貴。而「人造奶油」是把植物油經過加氫處理後把它變成固體,模仿天然奶油的形狀和味道,加入一些防腐劑、香精、色素等等,達到和天然奶油口感差不多的效果。
  • 上海市民膳食結構欠合理,鈉攝入過多,超重肥胖問題突出
    上海市疾控中心接到了快速評估的任務。作者 | 應琛2003年那場波及全球的SARS疫情,讓「疾控」二字真正走進市民的視線,那些穿著白色防護服、戴著面罩的疾控人形象備受人們的尊敬。不光是疫情來臨之際,以防控疾病、促進健康為目標的疾控工作時刻就在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中。